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空天瞭望

时间:2022-12-11 11:05:09 来源:网友投稿

我环月卫星完成首轮联试

我国将于2006年发射的绕月卫星的全部探测仪器目前已经研制成功,1月6日完成了首轮联合测试。该卫星将对月球资源和空间环境进行为期1年的探测。绕月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获取月表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表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以及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到月球之间的空间环境。此次测试的探测仪器共有24件,都是为实现这些目标而设计的。它们包括伽马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专用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等。下一步科学家们将重点解决这些仪器在火箭发射时的振动、冲击以及空间真空、高低温和辐射环境中正常工作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后,将根据获得的数据制造出最终安装到卫星上的探测仪器,在2006年对月球进行探测。完成绕月探测后,我国将在2010年前向月球发射无人探测装置,到月表进行勘查。然后,我国将在2020年前完成月壤样品采集返回工作。最后,通过对探测、勘察和采样取得的基础数据的分析,结合当时国际上探月发展情况和我国的国情国力,我国会考虑实施载人登月探测。

“火星快车”入轨工作,“猎兔犬”2走失

欧空局“火星快车”轨道探测器2003年12月25日成功进入椭圆形的近火星赤道轨道,5天后又成功进入了探测工作所要求的火星极轨道。但与之一同奔赴火星、原定于12月25日登陆火星的“猎兔犬”2着陆探测器却在最后时刻没有了音讯。有关科学家认为,“猎兔犬”2在火星上被摔坏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根据事先模拟和不断改进,它的降落伞及着陆时用的气囊会按时顺利工作;登陆器的打开装置也应该没有问题,因为即使掉在石头中间,其发动机也有足够强的动力把外壳打开。欧空局有关部门已多次设法与该着陆器联络,包括动用多台射电望远镜进行搜寻,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据悉,“火星快车”应该是搜寻“猎兔犬”2下落的最佳设备,因为它配备了专为接收“猎兔犬”2信号而设计的装置。但迄今为止,“火星快车”的搜寻工作依然没有结果。另外,在美国“火星全球勘测者”轨道器拍下的“猎兔犬”2着陆场部分区域的照片上,也未发现该着陆器的蛛丝马迹。不过,由于“火星快车”承担了此次欧洲火星探测计划90%的任务,因此尽管“猎兔犬”2仍杳无音信,但“火星快车”的顺利运行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火星快车”和“猎兔犬”2是2003年6月2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由俄罗斯联盟-弗雷盖特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火星快车”将在火星轨道上工作1个火星年,相当于地球上的687天。它将利用所携带的科学仪器对火星进行全球高分辨率成像,开展矿物测绘,并测量火星的大气环流情况。“猎兔犬”2按原计划将确定着陆场的地质、矿物学和化学成分,搜寻生命特征,研究大气和气候,工作时间为180个火星日。

印低温发动机进行长时间试车

印度为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研制的国产低温发动机2003年12月5日在低温推进系统中心成功进行了一次耐久性试车。试车中,发动机以69.6千牛的推力工作了1000秒,装在一起的两台低温方向控制发动机也以1.96千牛的推力同时工作。实际飞行中,这种泵输送式再生冷却发动机需要工作720秒。此次长时间试车标志着该发动机鉴定工作的结束。印度迄今已用3台试验发动机累计进行了6000秒的试车,国产低温上面级系统的研制工作也进展顺利。目前GSLV火箭使用的是俄罗斯提供的低温上面级。

太空船一号突破音障

由私营比例复合材料公司出资建造的一架载客用亚轨道火箭飞机2003年12月17日在航空百年庆典之际从美国加州莫哈韦沙漠升空进行了一次试飞,并突破了音障。在高空中脱离“白骑士”载机后,称为“太空船一号”的这种飞机启动了其混合火箭发动机。参与发动机制造工作的太空开发公司官员说,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功飞行说明,私营部门能够更快、更安全和更经济地开展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经过9秒钟的大角度爬升后,太空船一号突破了音障,尔后又继续进行有动力的上升飞行。工作15秒后,当飞机正以60度角爬升、速度接近1.2马赫时,发动机关机。飞机一直上升到了20公里的高空。此后,试飞员还使其改变构型,模拟最终亚轨道飞行中的情况。这之后,太空船一号又用12分钟滑翔返回沙漠上的着陆跑道。不过,飞机在降落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由于左起落架意外收起,它滑向左侧,并拖着左机翼滑出跑道。据称飞机受损不重。这是这种飞机2003年进行的第8次试飞,也是第一次有动力的试飞。

台湾发射“探空”3号火箭

2003年12月24日,台湾“探空”3号火箭从台湾“国防部中山科学研究院屏东九鹏基地”顺利发射到离地面269公里高空,8分钟后降落在离基地142公里远、绿岛东北方的太平洋,整个飞行时间为515秒,成为台湾地区有史以来首次完成太空观测任务的探空火箭。据台湾媒体报道,这个计划的科学实验仪器和运载工具都由台湾自制,地面观测仪器也在岛内组装。“探空”3号是台湾近5年来发射的第三枚探空火箭,计划经费为新台币1000万元。它与“探空”1号和2号一样,都是利用由“天弓”2型导弹改制而成的两级固体燃料火箭作为运载工具。5年前升空的“探空”1号未携带科学实验仪器,“太空计画室”视为试射性质;2年前发射的“探空”2号升空后,第二级火箭未顺利点火,任务失败。据了解,台湾“太空计画室”即将开始推动第二期“太空科技发展长程计画”,拟15年内发10~15枚探空火箭,逐步发展100公斤级微小卫星的运载工具。有台湾媒体指出,台湾“中科院”也利用这次发射,来建立未来研发中程弹道导弹的基础,预计15年后发射运载微小卫星的火箭,意义重大。但当局对此矢口否认,并强调此次发射纯为科研,目的在于研究离地面80~150公里高空处的大气状况。

政府航天预算将继续增长

据欧洲咨询公司2004年版《世界政府航天市场展望》预测,到2010年,各国政府的航天支出将从目前的430亿美元增至500亿美元。预测认为,航天产业发展前景良好,而军事航天开支增加(尤其是美国)将推动航天产业的强势增长,但各地区的增长态势又有所不同。报告的主要结论包括:(1)民用和军事航天开支将逐步拉近。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和国防部预计,军事航天预算占全球95%的美国国防部有望在2010年将其年度航天开支提高到250亿美元,比2003年175亿美元的水平高出40%以上。到本十年末,各国军事航天预算自冷战结束以来将首次接近民用航天计划预算。2003年各国的民用航天开支总额为243亿美元,比2002年提高5.3%,而军事航天开支则达到185亿美元,增长11%。(2)美国民用航天支出增加。美国民用航天预算目前的增长趋势可望在未来几年里得到证实。美国航宇局预计其预算将从目前的140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170亿美元(不包括非航天预算),2010年可望达到180亿美元。尽管哥伦比亚号事件近期会带来支出的大幅增加,但其长期影响还不甚明朗,有可能打乱该局的预算规划。(3)欧洲航天预算有望得到恢复。欧洲目前疲软的航天市场可能会在政府的强力支持之下得到快速复苏。欧盟委员会的《白皮书》结合欧洲航天发展目标,分乐观和保守两种情况预测欧洲航天预算年增长率为4.6%和3.4%。欧洲总的航天预算将会从2003年的62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78亿美元(保守情况)和85亿美元(乐观情况)。欧盟已加入伽利略和“全球环境与安全监视”(GMES)项目,而《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则很可能成为其军事航天预算增长的基础。(4)亚洲是最具活力的市场。为实现其发展目标,亚洲的航天预算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按本国货币计算,印度航天预算增幅最大,在1992和2003年间增长了3倍以上(按美元计增长2倍,达5亿美元)。印度和中国的航天计划最具活力,两国都确立了探月项目。台湾地区和韩国等小国也计划大力发展航天。日本已彻底重组了其航天机构,希望增加航天拨款和提高效率。(5)新兴计划带来新的市场机遇。越来越多的国家在考虑利用空间系统来满足社会、经济、环境和安全需求。约30项新兴航天计划正在世界各地积极开展,为工业界提供了商业和本国政府市场之外的又一市场。这些计划使各机构和工业界有机会提升和出口其技术、专长和服务。它们的预算从几百万到几千万美元不等,但实施这类重要计划会造就出大量的机遇。(6)通过融合私人和政府资金来带动市场。在政府机构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私人资本在向政府项目出资方面正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它为政府确立只用政府资金难以实施的大型计划提供了财务上的灵活性。在公私合营体制下,目前已启动了7个航天项目,其中6项在欧洲。作为迄今规模最大的公私合营项目,耗资32亿欧元(不含运行成本)的伽利略项目于2003年正式启动,并成立伽利略联合事业体,以管理2005年前的特许权招标工作。另外,各国政府正越来越多地寻求用商业系统来满足通信和对地观测需求。

发射消息

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宇宙神2AS火箭2003年12月2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的间谍卫星,可能是“天基广域监视系统”(SB-WASS)F2及其一颗子卫星。这是宇宙神2AS火箭最后一次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也是宇宙神系列火箭自1993年以来连续第67次发射成功。△俄罗斯用RS-18导弹改装的“箭”运载火箭2003年12月5日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进行了一次试验发射,有效载荷为一颗模拟卫星。△俄罗斯质子K型运载火箭2003年12月10日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了3颗GLONASS导航卫星(宇宙2402、2403和2404)。△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宇宙神3B运载火箭2003年12月1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美国海军的“特高频后继星”(UFO)F11通信卫星。在已经发射的11颗这种卫星中,只有1993年发射的第一颗卫星发射失败。△波音公司的德尔它2运载火箭2003年12月21日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全球定位系统”(GPS)2R-10导航卫星,使GPS系统的在轨卫星数量达到创纪录的29颗。△俄罗斯的联盟FG运载火箭2003年12月27日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了以色列的阿莫斯2通信卫星。△俄罗斯的质子K运载火箭2003年12月28日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了“快讯”AM22通信卫星。

推荐访问: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