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观点

时间:2022-12-11 18:55:06 来源:网友投稿

美智库认为激光武器有望成为导弹防御的重要装备

从第一次海湾战争至2011年利比亚战争,的20年间,美军在军事力量部署和补给方面很少遇到困难。但美国的对手和可能的敌人(如中国和黎巴嫩真主党等)目前正在采购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未来有望在美军的机场、港口和补给站附近形成大范围的“杀伤区”,威胁美军安全。这一威胁比目前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遭遇的路边炸弹威胁要严峻的多。

美国防部已经意识到这一威胁,但其应对这一威胁的方法既过时,又昂贵。在国防预算削减的情况下,美国继续强调利用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拦截导弹,击毁成本远低于它的敌方导弹和火箭。这将导致美军在成本竞争中落败,敌方将乐见美国继续延续这一做法。

面对敌方的导弹和火箭攻击,美军有多种方法有效保卫自己,并给敌方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其中

就是打击敌方位于地面的火箭和导弹发射器,在其发起攻击前将其摧毁。这一“压制攻击”手段要求发现并摧毁敌方的高机动性导弹发射器、火炮和迫击炮等,对美军而言存在较大困难。而更好的方法则是在“压制攻击”的同时,将新一代高功率激光武器作为辅助性防御手段,大幅降低作战成本。

美国之前研制的高功率激光武器样机(如基于波音747飞机研制的“机载激光器”等)要么功率不够、要么体积太大,很难投入战场实用。但正如19世纪晚期不被看好的潜艇和鱼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快速发展成强大的武器一样,激光武器未来也将成为重要装备。

近期取得的巨大技术进步,使固体激光器能以较高的功率水平、较低的单次发射成本发射激光,与单价超过100万美元的传统拦截导弹相比,其成本优势尤其明显。美海军专家称,利用已有的激光技术研究成果,只需6年时间就可研制出具有足够功率的舰载固体激光器,执行反舰巡航导弹防御、反无人机和高速集群小艇等任务。这些激光武器使舰艇无需再携带大量昂贵的防御性弹药,同时为舰艇携带其他武器留出了空间。

与固体激光器类似,新型化学激光器将能输出更高功率的激光,使其能用于拦截远程弹道导弹等多种空中和导弹威胁。利用“机载激光器”项目开发的技术,同样只需6年时间,美空军和陆军就能部署地基兆瓦级化学激光器,用于保护波斯湾和西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

激光武器无疑也有其局限性。恶劣的天气会降低其毁伤效果,对与弹道导弹弹头等坚固目标,可能需要多个兆瓦级激光器同时工作才能拦截。但高功率激光器与“压制攻击”手段以及传统的防御手段结合使用后,将能以更少的成本极大提升美军的防御能力,同时使对手的作战规划工作复杂化。

俄罗斯和中国等已经认识到激光器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潜力,投入大量经费研制。美国防部在目前每年只投入约5亿美元经费研制激光武器的情况下,却计划在未来减少这一领域的投资。与之相比,目前美国防部每年在传统防空反导武器上的投资已超过100亿美元。二者间的不平衡,非常不利于在降低美军作战成本的同时,增加对手的作战成本。

美国防部曾宣称其对保持技术优势非常重视,并在其新的战略指南中提出,“必须维持可能会在远期带来巨大回报的创新活动”。不幸的是,由于缺少国防部长或国会的推动,高功率激光器不能很快地从美军实验室走向战场。未来的美军或许会像现在部署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军一样,在战区面临其未曾预料到的威胁。

俄罗斯海军为什么需要航母?

讨论俄罗斯海军发展的主题无论如何绕不过海军航空兵及其在海上驻扎的问题。航空母舰是海军最复杂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建造和使用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当话题说到新的俄罗斯航母时,除了关于建造和使用成本以及目前没有驻泊地(这些问题正在解决)的理由外,持怀疑态度的部分反对者几乎总是在列举概念性论据:我们的海军没有肮母的目标和任务,没有航母也完全可以建设强大的海军;航母的作战生存能力低,这使得“浮动机场”在打击武器面前十分脆弱,而航母在二战中的使用经验已经过时,“不应该再准备进行上世纪中期的战争”。

最普遍的观点是:航母是针对落后和遥远的“巴布亚人”的侵略工具,俄罗斯不需要它,因为俄罗斯不准备进攻任何人。这种观点在60年代让苏联未能拥有货真价实的航母。苏联最高政治领导层没有正确地提出航母在海军中的任务,并且也认为航母是用来在别国的海岸附近进行军事行动的,而既然苏联不打算进攻任何人,那就不需要建造它。

作者认为,如果观察近年来美国航母打击编队的行动,这种结论是很显然的。建设世界上唯一一支货真价实的航母舰队并不是为了进行殖民地战争,而是为了在广阔的大洋上与苏联海军对抗,封锁之并将其消灭在驻泊地。对岸打击作战只有在“冷战的外围冲突”过程中才需要,这也是在苏联消失之后,才被作为美国海军的主要功能的。美国在二战中的经验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航空兵在作战行动中的必要性。

那些说“库兹涅佐夫”号不是“货真价实的肮母”的人是不对的。由于飞机甲板起飞蒸汽弹射器研制困难,导致将滑跃起飞作为临时措施。而滑跃方案的采用出人意料地带来了额外的一些优点,例如,技术难度较小,能在零下温度条件下起飞。“花岗岩”反舰导弹(在未来的改进中将被更先进的系统所取代)的装备能增强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虽然航母上没有预警机,但它部分地被在战斗勤务和航行过程中向受威胁方向派出雷达哨舰的做法所弥补,后者还得到航母舰载机的掩护。目前搭载飞机数量较少不是不能解决的困难。利用肮母编队现有的防空系统就能有效对抗空中敌人。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自上世纪在大规模海战中使用航母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航母在未来的俄罗斯海军中将发挥什么作用?世界航母的数量一直在增加,质量一直在提高。至今未拥有强大海军的国家也在发展航母计划。美国海军航母部队每昼夜飞机出动能力已达到2740架次,并在继续提高其效能。而考虑到美国海军可能会参与任何一场大规模海上作战,可以有把握地说,21世纪的海战将会有肮母参加。

任何在与航母的冲突中丧失了自己的海上航空兵的舰队将面临舰载武器射程的限制。可能只有俄罗斯能用其他武器来稍做弥补,因为俄罗斯的防空能力传统上较强,包括在海上。同时,只有装备强大防空武器的舰队在与航母对抗时才能更好地击退拥有主动权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消灭航母编队很难。在使用潜艇对抗航母编队时,也会遇到其很强的反潜能力。在这里,进入发射距离将十分危险。

在对抗双方都拥有海上航空兵的情况下形势会发生变化。水面兵力的歼击掩护会增加对其使用航空兵的难度。对潜艇兵力展开区域的空中掩护将使前者更容易接近攻击目标,并避免遭到航空反潜。最后,己方反潜航空兵若没有空中掩护根本不可能行动。在这里对抗进入不确定的局面,任何一方都不具有全面优势,取胜的可能性在于部队的能力和技能。这就是由于结果不确定或损失无法承受而往往最能排除冲突发生可能的均势。正是这个原因,中国海军中仅出现一般航母就令美国强大的航母舰队十分不安。

没有航母的海军可能还有一个错觉:依靠岸基航空兵就能确保对沿海地区的保护。在拥有漫长海岸线的情况下,优势将再次掌握在拥有航母编队的一方。航母编队将处于自己的航空兵和水下兵力的保护之下,有能力在不进入岸基兵器和近岸舰队的火力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对岸打击。“下第一步棋的权力”可以保证对机场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并且剥夺其进行有效反制的可能。而岸基航空兵的反应时间大大长于舰载航空兵。而如果沿海国家借助于航母兵力,则能将防御范围前伸至距离海岸很远的地方,而且比加强海岸防御和近岸舰队既有效又省钱。

实际上,是这些原因导致了苏联航母的出现,这些因素至今仍在让我们思考航母问颢。俄专家质疑俄军未来十年装备建设规划的可行性

俄罗斯战略评估研究所所长亚历山大·卡诺瓦洛夫在俄罗斯《火花》杂志2012年第19期上著文称,由于俄罗斯国防工业能力所限,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未来十年军队装备建设规划无法实现,武装力量的战备水平并不会与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按比例同步提高。

俄罗斯国防开支占预算的比重将从2011年的13.9%增加到2014年的18.8%。军事开支计划将由今年的1.5万亿卢布增加到2014年的2.75万亿卢布。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所采购的武器装备数量和质量与武装力量的战备水平会按比例同步提高?

普遍认为,我们把国防工业综合体当作可口可乐自动售货机:投一个硬币进去,就滚出一罐饮料来,投2个硬币进去,就滚出2罐饮料来。开支数额与所购武器的数量、质量之间的关系要远比这个复杂得多。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回想一下俄罗斯新型无人机的研制计划。该计划耗资50亿卢布。2010年春季,俄罗斯国防部实际上承认这一计划是失败的,并证实已决定购买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生产的数十架此类无人机。所以光投资并不能解决国防工业综合体的问题。

国防工业能够进行什么样的跃进在总统大选前夕,未来的总统曾树立了一个相当雄心勃勃的目标。“未来十年任务是使武装力量的新结构能够用全新的技术装备来支撑,新技术装备将比任何潜在敌人的同类系统“看”得更远、打得更准、反应更快。”

在十年之内做到这一点是否现实?要知道,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造整个经济,建立一系列现在根本没有的工业部门,最后,需要非常发达的高技术民用产品市场,没有这一市场的支撑不可能研制和生产出现代化武器。

国防工业综合体可作为牵引整个工业进步的火车头的假设是幼稚的。这一假设只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当时民用部门确实积极运用了军事科学和工业的技术。但技术流的方向早已发生了变化。目前军事技术领域的进步取决于在民用市场上购买必需元件、部件、配套设备和材料的可能性。在民用市场上它们更便宜,并且具有更好的质量性能。所以在未来十年全球在军事技术领域面临的任务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当年提出的“大跃进”的思想类似。

换言之,军事技术领域的大量具体承诺是否能履行很值得怀疑。包括:“未来十年军队将装备超过400枚现代化陆基和海基洲际弹道导弹、8艘战略核潜艇、约20艘多用途潜艇、超过50艘水面战舰、约100颗军用航天器、超过600架包括第四代战斗机在内的现代化飞机、超过1000架直升机、28个团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

“西北风”所带来的麻烦

关于潜艇建造计划的-""4X烦恼的话题还在继续,但水面战舰的形势看起来还更困难。众所周知,在整个后苏联时期(20多年),俄罗斯海军只接收T4艘新型水面战舰——2艘“守护”号轻型护卫舰和2艘“货栈”级小型炮舰。早在苏联时期就已开工建造的几艘主战舰费了好大的劲才续建完成。它们是“彼得大帝”号重型核动力巡洋舰、2艘“无畏”级护卫舰和1艘“鞑靼斯坦”级导弹舰。目前在船台上还有6艘护卫舰和6艘轻型护卫舰在造。这对于俄罗斯4支舰队和1支区舰队来显然不够。但这些在造的战舰可能还要去保护4艘“西北风”级直升机船坞登陆舰。的确,“西北风”几近赤手空拳,舰上2门30毫米炮和4挺12.7毫米机枪只适合与索马里海盗交战。而面对来自海上、空中、水下和陆地的攻击,它需要护航战舰的保护。

应该说,俄罗斯海军负有比保护这些低速、机动性差的大型军舰更重要的任务。因此我们的海军将领们计划在“西北风”级舰上装备强大的导弹一火炮系统,它们无疑将减少直升机的空间并削弱其作为登陆舰的性能。此外,俄罗斯直升机明显比西方直升机高,因此需要对俄罗斯版的“西北风”级舰进行修整,增加直升机机库高度,加上加装的重型武器,这将削弱战舰的稳定性,提高其摇摆度和倾斜度(甚至在风浪不大的情况下)。况且我们暂时没有用于维护此类战舰的海岸基础设施。当然,法国人可以为我们建设这样的基地,但未必会免费。所以可以说俄罗斯海军是自找麻烦。

失算的代价

为俄罗斯空军装备T-50战斗机的计划也很有意思。前空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泽林曾说,“我们2013年将接收试验样机,量产型飞机将于2014-2015年开始装备部队”。他还说,在2020年前国家装备计划框架内俄罗斯空军将接收60架T-50飞机。将这一时间表与目前世界上唯一的第四代战斗机——美国空军现役F-22“猛禽”战斗机的研发和生产速度作一比较会很有意思。美国1981年开始研发F-22,1990年试验样机首飞,2003年第一架作战飞机交付空军基地,2004年前生产了51架。因此,从试验样机首飞到生产第51架量产型机用了14年。俄罗斯T-50的试验样机于2010年首飞,而我们希望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接收60架量产型T-50。

2011年12月,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下令组建新的兵种——空天防御部队,而这支部队几乎没有现代化装备。新的计划规定在未来十年交付28个团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目前在莫斯科郊区的艾列克特罗斯塔尔和德米特洛夫已经部署了2个团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2011年再交付2个团的计划没有完成。原因不只在于拨款不足。

被注入军事经济部门的预算资金加上其极为低下的使用效率,将不利于内政局势的稳定。应该担心的不是传说中的“颜色”威胁,而是不理智的管理和政治决定。可能犯下的错误的代价前所未有的大。国家可能错失自己的历史机遇并且不会再得到它。伊朗海军——现实的力量还是巧妙的宣传?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海上的军事政治目标从未正式宣布过。因此对伊朗海军发展构想的任何分析都具有假定的性质。大部分专家认为,在内外政治中确保绝对独立的思想是伊朗领导层在该领域意图的基础。

政治背景伊朗领导人认为,其国家独立的基础将由导弹核武器来保证。因此伊朗在集中主要力量掌握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一远程导弹。专家们认为,伊朗传统武器装备的发展居于次要地位。而且大多数专家对其用导弹核武器消灭以色列目家的现实性表示怀疑,尽管德黑兰曾多次发出这样的政治叫嚣。德黑兰核研究中心、伊斯法罕核技术中心、农业与医学核研究中心、亚兹德核研究分部(靠近铀产地,氧化铀储量估为3000~4000吨,U-235含量为0.08~1.00%)等机构从事伊朗核武器研制问题的研究。

伊朗获得核武器的期限很难评估,但大部分专家认为,这将发生在未来几年。俄罗斯原子能部前部长叶甫盖尼·阿达莫夫当时曾指出,伊朗可能研制出核武器。他强调说:“他们有足够熟练的人。核领域的专家早在君主统治时期就在西方学习过。”

海军发展构想

根据现有资料,伊朗在发展海军过程中主要致力于在印度洋部署有战斗力的海上集团。伊朗在里海只有边防部门和内务部的巡逻艇。与此同时,海军的发展与陆军和空军相比位于次要位置,赋予海军的任务暂时还非常有限。

这些任务包括对敌舰艇编队和航空兵采取军事行动,以夺取对波斯湾和阿曼湾的控制权,保卫伊朗领水和海岸,包括南方重要的行政政治中心、经济区、石油产区、海军基地、港口和岛屿;保卫近岸海上交通线,破坏敌人在波斯湾和阿曼湾的海上交通线;控制霍尔木兹海峡;在海上方向的作战行动中对陆军和空军提供直接支援;进行海上登陆作战和抗登陆作战;在海上进行不问断的侦察。

考虑到与伊拉克的战争经验和与北约海军的周期性的军事冲突,伊朗海军司令部暂时倾向于发展非核潜艇、超小型潜艇和小排水量战斗艇,亦即在潜在敌人(首先是美国)全面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战斗力的那些作战兵力。

应该指出,伊朗与除俄罗斯外的邻国的关系也十分复杂。伊朗一度对阿塞拜疆有过野心,但近年来未再表示出来:显然德黑兰考虑到莫斯科与巴库关系密切。

造舰计划

伊朗目前的方向是建造超小型潜艇,续建1艘轻型护卫舰和建造战斗艇(导弹艇、巡逻艇和登陆艇)。伊朗国防部长穆斯塔法-莫哈麦德·纳扎尔2008年在新的超小型潜艇开工仪式上称:“伊斯兰共和国在各种军用船舶的建造方面正在做到自给自足。”他还指出了为该超小型潜艇装备新型水下导弹的事实。他说,新型舰载和潜射导弹的研制将提高海军在伊朗领水的国防能力,防止对国家的进攻。

大部分专家指出,伊朗的军用造船计划主要模仿了朝鲜的类似计划。但在技术方面伊朗落后于朝鲜10-20年,因为伊朗的造船工业处于萌芽阶段。

军事工业基础评估

导弹武器甚至核武器的研制将不能确保伊朗在军事造船业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其中有多个原因。例如,大部分专家认为,在导弹和核武器研制难度很大的情况下,其生产目前可能只能基于有限数量的专业化企业。也就是说,小批量的试生产是可能的。而研制战舰、海军武器和航空技术装备要大量生产,这需要国家有较高的技术发展水平。伊朗军工综合体改革中的全新方面是致力于优先发展按许可生产技术复杂的武器装备。

目前,伊朗造船部门的代表企业是沙希德一德加莱工业集团,其中有3家造船厂,分别位于本德一阿巴斯、布什尔和恩泽利,它们拥有按外国许可证并在其他国家的帮助下组装登陆舰、巡逻艇和登陆艇(排水量90吨以下)以及辅助船的经验。在外国专家的帮助下,90年代末在布什尔开始按许可证建造2艘Hudong级导弹艇。本德一阿巴斯造船厂在朝鲜专家的帮助下掌握了超小型潜艇的建造。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仍然存在着一个主要困难——伊朗技术总体落后。虽然已经开采了100年的石油,但如果没有外国公司的帮助,伊朗至今不能进行钻探工作。没有外国的援助伊朗连石油加工厂也不可能建成,那样的话该国所需汽油的三分之一需要进口。而它还是一个觊觎地区领导权的石油出口国。

所以大部分专家认为,伊朗暂时不具有独立研制现代化军事技术装备的科学技术基础,它需要从培训自己的科技干部开始做起。因此完全有可能,未来几年将有大量的专家和教员涌入伊朗。专家们还担心,很大一部分入境者将被秘密运进国内。

在发生作战行动的情况下,不排除美国和以色列可能对伊朗军事造船工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而其后果在最近的将来未必能够弥补。

推荐访问: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