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自己的内在感受,因而到了大四,其内在自我的分会显著高于其他;而理科专业的学习则需要掌握一些普遍的方法来解决自己学科中遇到的问题,相较之下,认识自我的机会就没有那么多,因此,在内在自我意识的分上低于文科专业不足为奇。但是,从相同学科不同年级这个角度进行调查发现,大四理科生的内在自我意识得分显著高于大一理科生,这也说明,在经历了大学四年的学业与生活能力的锻炼,即使不如文科生有很多机会认识自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自我的内在得以成长。除此之外,大四文科生在公众意识这一项上的得分也显著高于大一文科生,由此发现学科性质对一个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五、结论
1、厦门市大一、大四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有差异,大四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高于大一学生。
2、性别对厦门市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产生影响,厦门市大学生群体中,女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高于男大学生,其中大四女生的自我意识水平显著高于大四男生。
3、学科性质对厦门市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有强烈的影响,总体上,文科类专业的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高于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其中大四文科生自我意识水平显著高于大四理科生;大四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高于大一学生。
参考文献:
[1]张增杰.论大学生心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53页.
[2]黄希庭.时间与人格心理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64页.
[3]蒋灿.自我意识量表的初步修订及相关研究[J].西南大学,2007.
[4]郭素然,伍新春,滕秀杰,张平.自我对话与情绪智力的关系: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5).
[5]王忠,张丽波.浅析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第34卷,第2期.
[6]周桂霞.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J].现代教育,12月下期.
[7]张勇.大学生自我意识缺失的归因分析及对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第34卷,第7期.
[8]张云清.浅析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现状和调适策略[J].高教论坛,7月刊.
[9]马方圆,闫香林,王晓英.大学新生自我意识及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第25卷,第7期.
(作者简介:李风杉(1992.12-)女,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11级学生,理学学位。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