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核心价值观认同、心理幸福感和成功智力的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12-12 08:25:08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知识型人才对价值观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核心价值观认同和心理幸福感对成功智力的培育存在着必然影响。基于知识型人才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经验性研究揭示了核心价值观认同、心理幸福感和成功智力的内在关系,发现了微观激励路径和激励机理的存在,为知识型人才成功智力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研究发现:核心价值观认同对心理幸福感存在促进作用;核心价值观认同对分析型智力、创造型智力和实践型智力的成长存在促进作用;心理幸福感对分析型智力、创造型智力和实践型智力的成长存在促进作用。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认同;心理幸福感;成功智力;知识型人才

文章编号:2095-5960(2017)05-0020-10;中图分类号:F062.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中国社会,知识型人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依然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写照。知识型人才的价值观趋向已成为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育的内在性影响因素,脱离了价值观的创造力研究也必然陷入不能自拔的怪圈[1]。任何一个知识型人才几乎均存在着自己的价值观取向,价值观取向缺失的人才不能称之为完全意义上的知识型人才[2]。中国当代知识型人才的價值观除了受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还深深地浸染于古代士大夫的仕宦情结。把当代知识型人才看作是绝对意义上的“理性经济人”,严格按照“帕累托最优”来追逐自身的福利改进,或者把当代知识型人才看作是“大公无私、舍生取义”的宣传性偶像,都是有悖于社会现实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型人才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地培育和释放,知识型人才在科技、社会、文化等领域创造了宏大的业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知识型人才的创造力仍未得到彻底开发,在许多领域尚未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甚至存在着停滞[3]。长期以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跟风于西方思想,尽管对我国人才管理实践存在着一定指导作用,但由于忽略了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中的价值观要素,因而存在着许多僵硬与不足之处,同时也为知识型人才创造力的开发带来一些障碍。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概括性评价或态度,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情感、动机、目标、需求的凝结,体现于人们的言行举止,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4]。对于个体而言,价值观既是其行为的出发点,也是其行为的归宿点。在市场经济下,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特征[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起根本性指导作用的,从最深的层次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

知识型人才内涵的再定位不应该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开发的研究框架不能将价值观因素排除在外。但遗憾的是,在现有知识型人才研究的理论成果中,普遍将知识型人才局限在一个封闭性的“理性”框架,将其设定为经济性动物,仅从管理学科的内部去寻找答案,忽略了社会情感与价值情操,这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事实上,知识型人才不仅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也追求社会价值的实现,不仅关心自身的福利获取,也关心他人的冷暖,关心社会的平等与正义。特别对于现代中国的知识型人才而言,公平、正义与利他的价值观取向对创造力的培育、开发和运用具有强有力的影响,是其他激励性因素得以展开的基础。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化,价值观对知识型人才创造力或工作绩效的影响愈益显著[6]。林昭文、张同建(2014)研究了国有企业研发人员核心价值观认同对知识转化的影响,发现核心价值观认同度越强,知识转化的效果就越好,科技创新的成果就越突出[7]。刘明、杨韬(2015)研究了知识型团队核心价值观认同对组织竞争力的促进效应,发现核心价值观认同是组织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促进要素,也是知识型团队激励所必须考虑的因素[8]。可见,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创造力或技术创新能力,需要有意识地关注和培育知识型人才的核心价值观及认同。

同时,知识型人才幸福感对创造力或工作绩效也存在着显著影响。杨涛(2016)探讨了员工幸福感对业务促进的微观机理,发现员工的幸福感越高,在工作中的表现就越出色,就可以获得更高的生产绩效[9]。颜爱民、胡仁泽、徐婷(2016)研究了新生代员工工作幸福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发现幸福感越强,工作懈怠就越低、工作满意度就越高,工作绩效就越好[10]。董临萍、於悠(2017)发现,知识型员工的主观幸福感与敬业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主观幸福感越强,敬业度就越高[11]。可见,对于知识型人才而言,各类幸福感的培育不容忽视,需要尽快纳入创造力开发的理论范畴。

在知识经济下,价值观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着不可隔离的内在联系[12]。张玮、何贵兵、成龙(2011)探讨了中国文化价值观与中国人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认为在中国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下,中国人的幸福感深受价值观的影响[13]。张学志、才国伟(2011)根据广东成人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发现,价值观中的物质观和生活观对幸福感存在直接影响,重视金钱的人群的幸福感较低,重视生活情趣的人群的幸福感较高[14]。李原(2014)研究了物质主义价值观对幸福感的影响,发现物质主义价值观与生活满意度、正向情绪之间显著负相关,而与负向情绪之间显著正相关[15]。艾洪山、袁艳梅(2015)在研究我国居民幸福指数时发现,价值观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16]。可见,为了提高知识型人才的幸福感,需要从价值观的源头进行激活和荡涤。

知识型人才科技创造力的开发,不应局限于管理学领域,也应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寻找可行的方法或途径。在价值观体系中,核心价值观是主导因素。在幸福感体系中,心理幸福感的作用越来越强大。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关注到,成功智力是科技创造力的本质性构件,科技创造力是成功智力的品质凝聚[17]。因此,知识型人才科技创造力的开发,可以形成融政治、心理、社会等学科思想为一体的管理学体系,这不仅是对管理学的理论补充,也可以寻找到更为贴近于现实管理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提高知识型人才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仅可以通过核心价值观认同实现对创造力的促进,也可以通过心理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实现对创造力的促进。

推荐访问:相关性 智力 幸福感 认同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