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下午,武昌。黑云压城。
城南黄土坡,驻扎在这里的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已是人心惶惶。熊秉坤在营房间奔走,遇上了队官罗子清。
“今晚外面风声不好,你知道吗?”罗子清低声问道。
“知道一点。”熊秉坤答。
“今晚起事,是孙党吗?”
“所有会党都以孙逸仙为共主,”熊秉坤说,“当然都是孙党。”
“有多少人?”
“湖北军商学界皆是。”
“是否‘排满杀官’?”罗子清问出了他最担心的问题。
“革命党人以‘排满’为宗旨,不‘杀官’不能夺权。”熊秉坤据实以告:“管带职务以上,恐难幸免。”
罗子清问的最后一句是:“能成事吗?”
熊秉坤说:“各省会党都害怕新军第八镇,第八镇一旦起义,各省一定响应。所以……”他顿了顿,说:“能成。”
罗子清默然离去。熊秉坤进营房,上楼,第二排五棚寝室里,程正瀛和金兆龙在等他。熊秉坤告诉他们:“准备行军装束,听我指挥。今晚,七时。”
10月9日 意外
“八月十五杀鞑子!”这句口号,相传来自元朝:当初汉人起义推翻蒙古人统治时,曾以人头祭月。很蹊跷,过了将近六百年后,大清宣统三年,农历辛亥的中秋节前,人们再次悄悄传说起这句话。
放出风声的是湖北的两个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八月十五,是西历10月6日,文学社社长蒋翊武和共进会会长孙武商定,就在这天发动起义。当时清廷大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湖北新军也调去许多,武汉三镇防御薄弱,是起义的最佳地点。
为了发动群众而放出的流言,也传到了当局耳中。湖广总督瑞■下令,从闰六月初一(7月26日)开始,武汉所有刀具店都须取得营业执照,购买五把刀以上的顾客,须登记姓名住址。革命党人准备不足,起义只好延期到10月16日。
一晃到了10月9日上午,汉口宝善里的一栋小楼,孙武在楼上秘密制造炸弹。他的计划是起义之时,把炸弹从总督衙门后墙外的“武昌帽店”楼上甩过去,应该能炸到瑞■的卧房。正午时分突然发生炸弹爆炸,孙武受伤,被送到就近医院。
宝善里地处俄租界,附近的巡捕循着浓烟赶来,在火灾现场查获了革命党人名册和起义文告。消息传开,瑞■大惊,下令全城搜捕。
形势危急,显然不能再等了。下午5时,负责联络工作的革命党人邓玉麟赶到新军工程营,通知熊秉坤:当晚12时,只要听见城外炮响,就是起义的信号,城内工程营同志即可动手,口号“同心协力”。
湖北新军一万七千余人,有三分之一是革命党,主要集中于城内的工兵和城外的炮兵,熊秉坤就是“工八营”里革命党的总代表。这年他26岁,已经当了七年兵,刚加入共进会不到半年。
熊秉坤接下重担,赶紧跑去挨个通知三百多名革命士兵:半夜听见炮响,就去夺楚望台军械库;得手后开城门,迎接炮兵同志们入城。
一夜无眠。革命党人摩拳擦掌,枕戈待旦,却没听见炮响。
原来当晚戒严,邓玉麟费尽周折才出得城去,等他赶到南湖炮队时,已经过了半夜,炮兵们都睡了。
等到天亮,传来的只有噩耗:许多革命党人被捕,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被清军杀害。清军警按名册仍在继续搜捕革命党人,形势紧迫。起义领袖蒋翊武和孙武也不知藏身何处。群龙无首,革命党名单又已落入清廷掌握,起义大事,眼看要败。
10月10日 开枪
10日早上起来,熊秉坤去各营房里转一圈,探听情况。城里革命党指挥部被破坏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工程营。第二营第二排的革命骨干蔡济民正在床上蒙头痛哭,熊秉坤过去掀开被子:“哭什么?”
蔡济民脸上泪痕未干:“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位同志,昨夜被抓,已经就义了。”
熊秉坤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要作女儿态。今天下午三时出晚操,我们就动手。”
蔡济民说:“军中已经警觉,所有士兵的子弹都上缴了。”
这是个难题,两人商定分头行动,一面寻找子弹,一面动员更多的士兵起义。
在发动群众方面,熊秉坤的说辞比较管用:“革命党名册已经被官府搜去,反亦死,不反亦死。与其坐而待死,何若反而死,死得其所也?”
时针很快指向下午三时。军中长官传下令来:晚操取消。
这时熊秉坤等人已经凑齐了六盒子弹,约150发,有士兵从家里取来的,也有从军官身边偷来的。熊秉坤把子弹给了支队长金兆龙,要他分发给可靠同志待用。既然三时不能动手,那就推迟到晚上七时,以放枪三响为号。
金兆龙和程正瀛等人答应下来,便在营房里收拾弹药。熊秉坤继续到各队查探。
快七点时,那天轮到值日的排长陶启胜,巡查到金兆龙的寝室,见金、程二人抱着枪在嘀咕。陶启胜心疑,喝道:“你敢造反?”
金兆龙说:“老子就造反,你又奈何?”
陶启胜大怒,上前夺枪,与金兆龙扭打起来。金兆龙大喊:“还不动手,更待何时?”
程正瀛在旁边举枪欲射,又怕伤到金兆龙,就用枪托去打陶启胜的头。陶见自己吃亏,挣脱出来就跑。程正瀛举枪瞄准——
“砰!”
这一枪击中了陶启胜的腰部,也打响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第一枪”。正当士兵呐喊着蜂拥下楼时,工八营代理管带阮荣发、右队队官黄坤荣、事务长张文涛各持手枪,前往镇压。程正瀛连续几枪击毙黄坤荣和张文涛。阮荣发见二人毙命,正欲逃走时,程正瀛又开一枪将其击毙。于是全营震动。
此时,正在另一营巡视的熊秉坤听到枪声,知道起义已经发动,马上赶回本部营地鸣笛集合队伍,随即对着天空连放三枪,宣布起义。
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就这样在意外和仓促中爆发了。
随后,熊秉坤带领士兵直奔楚望台军械库。楚望台守军中的革命志士与熊秉坤队伍里应外合,顺利占据军械库。11日黎明,革命军占领了整个武昌城。当日夜,汉阳光复。12日,汉口光复。
程正瀛,字定国,湖北省鄂州人。早年投入湖北新军工程八营当兵。1908年加入共进会,并任工程营革命军第二正队第五支队队长。民国创立后,被授予一等功,但后来他却投靠袁世凯,迫害革命党人。1916年被革命党人贾正奎抓获,五花大绑沉尸江中。
(根据新京报网辛亥风云专题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