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战略导弹的作战运用

时间:2022-12-12 16:25:08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打得出

汤:在一般人看来,对战略弹道导弹而言,“打得出”似乎不成问题:美国的“三叉戟”2D5潜地弹道导弹曾创造在1989年~2009年21年间连续130次发射零失败的纪录。

成:2011年3月,美国海军从“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潜艇“内华达”号上成功试射“三叉戟”2D5导弹,科研人员对整个发射过程中潜艇和导弹的情况进行了跟踪,验证了潜艇战略武器系统的作战性能。此次试验是自1989年12月以来,美国海军连续第135次成功完成潜射弹道导弹试验。

汤:苏联在按《美苏中导条约》销毁全部654枚SS-20时,有72枚是以发射方式销毁的。而令苏联人倍感痛心的是,这72枚导弹全都发射成功。

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所谓成功的发射,都是在和平时期完成的,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战时的场景。毕竟,在敌对双方高强度对抗的战场环境条件下,在毁弹于井、毁弹于车、毁弹于艇成为剥夺对方核进攻能力最佳选择的情况下,处于劣势的一方要想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地进行战略弹道导弹的技术准备、发射准备并使其顺利升空都是极为奢侈之事。换言之,“打得出”有时是一个并不算低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奉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中国而言,依恃的是第二次打击能力,是在躲过敌方首轮核袭击之后的核反击,因而“打得出”更是一个十分苛刻的要求。

在5个“合法的”核国家中,除中国始终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外,苏联曾于1982年首次宣布“承担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而后又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作为苏联核遗产的继承者,俄罗斯在1993年11月公布的《俄联邦军事学说基本原则》中,却放弃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并强调了先敌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

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对于战略弹道导弹的使用,无非是采取俄军提出的战略导弹兵的3种使用方式:迎击、还击一迎击和还击。所谓迎击,是在确认敌方已开始实施核袭击后,几乎与敌方同时发射导弹:所谓还击一迎击,是指在敌方开始核袭击,但其核导弹尚未击中目标(战略弹道导弹阵地、战略弹道导弹运载工具等)时,向敌方发射导弹;所谓还击,是指敌核导弹已经击中己方目标后向敌方发射导弹。其中,迎击、还击一迎击与美国的“接到预警后发射”有异盐同工之妙,至于还击,则基本等同于中国的“核反击”。

很显然,要使战略弹道导弹“打得出”,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无疑是最佳选择:而对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一方,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方式,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核迎击可将敌核突击所造成的损失减至最小,但核迎击依据的是敌实施核突击的间接征候,而不是敌开始核袭击的既成事实,难免会对敌方的行动和意图做出错误的判断。核还击一迎击可使防御一方的战略弹道导弹免遭敌毁伤并以此使进攻一方丧失首先突击的优势,但其给战略导弹部队的指挥信息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必须对所获情报的可靠性进行判断,对敌方核突击的规模、打击目标进行分析,对己方战略导弹的行动进行谋划,而后定下实施还击一迎击的决心,向战略导弹部队下达发射指令。接到指令后,战略导弹部队要迅速发射导弹,并及时脱离敌核爆毁伤区。哪一个环节出现纰漏,核还击一迎击都无法实现。至于还击或“核反击”,虽然能使决策者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作战筹划,有效避免因错误发射而遭致的灾难,但对战略弹道导弹的数量、部署方式、生存能力以及指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等,都是一个个异常严峻的挑战。

成:要确保打得出,就要考虑导弹指挥控制、发射以及最终成爆的各个环节,这涉及到核导弹的通信指挥、安全控制、火力计划等多个领域。

首先,在核导弹的通信指挥上要保证发射指令及时准确发送和接收。例如,美国的核导弹发射行动是由五角大楼的国家军事指挥中心和接替它的马里兰国家军事指挥中心指挥的。作为备份系统,美国还可利用位于印第安纳州格里索姆空军基地待命的陆413飞机上的国家应急空中指挥所(NEACP)与导弹基地的指挥官联络。此外,始终有一架叫“观察哨”的飞机保持在中西部上空飞行,通常机上有一名战略空军司令部的将军负责。NEACI?在空中高度机动,是敌人战略系统难以对付的目标,只要有足够的预警时间,在核弹头未到达格里索姆之前,飞机就要起飞。但遗憾的是一个NEACP能够联系的美国地面固定战略指挥系统中心仅14个。

其次,在核导弹安全控制上要保证在机制和技术上能及时解除保险。目前美俄在各发射环节上都有专门程序和规定对发射命令的真实性进行核实。例如,美俄在潜艇上发射导弹时,都需要两个以上人员联合实施,因为如果潜艇发射导弹是在苏联对美国本土核攻击后实施的核报复,那肯定是在没有与本土联络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可以排除别有用心或情绪失控的潜艇艇员蓄意发射导弹。而美国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由最高指挥机关用电子密码的PAL(允许行动联络)保护核弹头和解除保险,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有错误密码进入武器,弹头将自行销毁。美国“民兵”导弹发射控制中心也都由两个精心挑选的空军官员值班管理。当接收到发射密码后,两个官员分别解码和确认。为保证解码确认程序的安全,密码和鉴别程序均放在保险箱内,只有两把钥匙才能打开,两个军官各带一把。如果信息被任何一个认为有缺陷,他们在指挥机关确认是正确之前是不能发射导弹的,而且这两个人必须同时转动锁上的两把钥匙,两处钥匙孔设计的间隔使一个人不能同时转动两把钥匙。这样,在和平时期没有当局批准,导弹是不可能发射出去的。在核攻击情况下,一个生存的发射控制中心可发射一个中队的所有50枚导弹,一个中队互相连接的发射控制中心与其它中队的导弹不相连。假如一个中队的发射控制中心在核打击中被完全摧毁,空中应急指挥中心可通过安装在发射井上的天线用甚高频传送发射密码而发射导弹。

突得进

汤:从目前情况看,只有美国、俄罗斯部署了能对战略弹道导弹实施拦截的反导系统。此类系统在美国被称作“地基飞行中段拦截系统”(CMD),在俄罗斯则谓为“反战略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国曾在2010年1月11日成功地进行过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表明中国也初步掌握了在飞行中段对弹道导弹实施拦截的技术。

GMD是美国目前惟一能对洲际弹道导弹实施拦截的反导系统。然而,最近美国国防部对GMD的年度评审结果表明,“GMD系统仅具备对有限、突发和简单威胁目标的防御能力。但是,由于对综合模型与仿真验证缺乏足够的数据,因而仍然不能对GMD的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估”。

苏联于1964年11月在莫斯科周围建成了代号为A-35的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北约代号“橡皮套鞋”、ABM-1),并

计划上不但要确保导弹通道相互不会影响,不会造成自我杀伤,而且还要有效利用不同武器的优长。例如,潜射导弹打击精度相对低,其能有效地打击工厂、交通枢纽、机场等这样的软目标,而不适于摧毁加固的导弹发射井和指挥所,而这些可以交给打击精度较高的地面固定发射的井射导弹。根据公式,核武器打击硬目标时,在威力一定的情况下,精度提高10倍,目标的抗毁能力要提高100倍才能与之抗衡。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空军研究分析认为美国早期设计的导弹发射井,在苏联的首次核打击下将毁于一旦,必须改进导弹发射井的抗核打击能力。为此美国投入巨资,将发射井的抗核爆效应超压7.03兆帕提高到了14.06兆帕,这迫使苏联导弹打击精度也不得不提高了1倍。但有时单纯提高核弹头爆炸威力的难度较高,因此国外已经在论证使用多弹头在目标周围同时爆炸,形成爆炸地震波的聚焦效应,以打击坚固地下目标。

此外,还要考虑到如果战略上允许延长核作战时间,就必须规定核武器可以转换打击目标,以免打击空发射井而造成浪费,同时还能达到摧毁对方机动核武器的目的。

推荐访问:作战 导弹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