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用导弹、卫星、飞船铸就的人生

时间:2022-12-12 17:10:05 来源:网友投稿

戚发轫是中国航天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先后担任“东方红”系列卫星总设计师、“神舟”系列飞船总设计师,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他一生都在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而奔忙,在中国航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他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实施者之一。先后从事导弹、火箭研制。主持“东方红”系列卫星设计、参与了11颗卫星的研制,年近花甲时开始担任载人飞船的总设计师,完成了1至5号“神舟”系列飞船的研制,并将中国的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他的人生是用导弹、卫星和飞船铸成的,一生为之奋斗,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与中国航天的许多“第一”有缘——第一枚导弹、第一颗卫星、第一艘飞船……有人说,这与他的好名字有关。发轫,意为车行启动,比喻事情的开端。

戚发轫说,我的名字是一位私塾馆的老先生起的,与中国航天的许多“第一”有缘是因为我有幸赶上了。按名字释义,既然我是一辆已经启动的“车”,一生就得拼命往前奔啊!

青少年的经历,种下自立强国的种子

1933年4月,戚发轫出生在关东大地复县西瓦村,5岁时随父母搬到金州,并在这里上完小学。那时,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沦陷,在学校就受尽日本人的凌辱。戚发轫回忆说:“小时候我们当了七八年亡国奴,1945年苏军解放大连,我们才第一次自豪地说出我是中国人!”

上中学时。朝鲜战争爆发。当时,美国飞机在丹东等边境城市狂轰滥炸。不少志愿军和老百姓伤员纷纷送进大连各医院。戚发轫和同学们常去帮着抬伤员,并为伤员献血。看到自己的同胞和志愿军伤员残肢断臂、鲜血淋漓。他怒火中烧:如果天空有我国强大的空军,敌人的飞机还能横行霸道吗?

青少年的经历。在戚发轫的心里种下了自立强国的种子,发誓将来要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奋斗一生。

1952年高考时。戚发轫的唯一愿望就是要学航空,因此他的第一志愿填的是航空专业。第二和第三志愿也都是相同的,根本不给自己留任何后路。结果他如愿以偿,被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成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大学的第一届大学生。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在选择到北京上大学时,戚发轫的母亲是死活不同意的,舍不得儿子离开,常常以泪洗面。在母亲的心目中,北京太远了,“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也是人之常情。在戚发轫左右为难,甚至打算放弃的关键时候,父亲的坚定支持给了戚发轫巨大的力量。他对儿子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既然想好了,就不要动摇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临行的那一刻。戚发轫的鼻子有点酸。这毕竟是他第一次离开父母和生养他的土地。他在心里郑重承诺:我决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在大学学习期间。戚发轫牢记承诺,保持艰苦朴素作风,刻苦学习,积极向上,1956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

大学毕业,投身祖国航天事业

1957年大学毕业后,戚发轫与一批同学一起被分配到刚刚成立不久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为研制导弹、火箭而成立的研究机构,第一任院长就是刚从美国回来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那个时候,除了钱院长以外,谁也不懂导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导弹概论》课就是钱院长亲自为他们讲的。钱学森是戚发轫最尊敬的前辈,他不但教你技术知识,还教你如何做人做事。钱院长曾对他们这些刚到五院工作的年轻人说:“这是一个宏伟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业。你们既然下决心干这一行,就要做好终生献身这个事业的准备!”后来他又说“航天工程不是靠几个人做出来的,而需要一批航天人才的共同努力。”这些教诲。戚发轫一直没有忘记,时时激励自己。戚发轫投身祖国的航天事业,就是在前辈的带领下,从此起步,从参加导弹研制开始的。

刚来到五院时。戚发轫先跟着苏联的一个导弹营学习导弹的操作。后来有两次赴苏学习的机会,都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剥夺了。当他憋足全身力气,一门心思跟在国内的苏联专家学习导弹设计时,不久,苏联专家又突然全部撤走了。

戚发轫参与的第一个型号研制是仿制“东风1号”。这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导弹。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全部撤走之后,完全由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做的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1960年,这种被称为“争气弹”的“东风1号”终于打上了天。试射成功后,聂荣臻元帅高兴地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第一次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导弹。这也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但是,在我们自行设计研制“东风2号”导弹时,却没有这么顺利。由于技术不成熟,1962年发射时导弹爆炸。从空中掉了下来。戚发轫眼睁睁地目睹了这一切,他回忆说:“那个情景太惨了,真痛心,我泪流满面,那种难过的感觉我记忆终生”。不过,他们没有被失败和困难所压倒,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经过改进的“东风2号”导弹,终于在1964年6月腾空而起。此时的戚发轫已过而立之年,这一年他平生第一次立功受奖。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两年后,戚发轫和同事们在戈壁荒原上苦干了五个月,又有了新的成果。1966年10月,中国第一枚携带核武器的导弹,从甘肃酒泉发射,准确地击中了新疆罗布泊大沙漠的目标。当时有国外媒体评论说:中国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是特等重要的事件,使美苏发抖,万万没有想到。这好像是亚洲上空的一声春雷,震撼了全世界。中国闪电般的进步,真是神话般的不可思议……

从搞导弹转向搞卫星,人生一次重要转折

1967年,为筹备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经孙家栋提名,由主持国防科研的聂荣臻元帅一声令下,将戚发轫等18位科研骨干调入即将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因即简单又重大:中国也要搞卫星!

我国研制人造卫星是从“东方红1号”起步的,一开始戚发轫就担任總体工作。1969年又被推选为“东方红1号”的总体技术负责人,以代替孙家栋的工作。这是他生命旅途中的一次重大转折,真正意义上从导弹、火箭研制转向人造卫星研制。

谈到“东方红1号”卫星的研制,戚发轫从不居功自傲,他总是反复强调前人的功劳。他认为,搞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几代科学家为之奋斗。第一个是钱学森,他是中国火箭卫星的发起者或者叫奠基人;第二个是赵九章,是他对中国卫星做了可行性论证;第三个是钱骥,我国第一颗卫星规划是他起草的;第四个是孙家栋,他负责第一颗卫星总体设计,又把我们18个人找来一起干。“文化大革命”中,让他靠边了,才把我推到了那个位置上去搞卫星研制和发射。这对孙家栋是不公正的,而对戚发轫来说是难得的一次机遇。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有能力发射卫星的国家。毛主席在1958年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号召,终于变成了现实。

“东方红1号”成功之后,当时正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搞载人航天竞赛,有些人提出我们也要搞载人航天。還是周总理冷静而理智,他告诫大家:我们不去和苏美搞空间载人竞赛,我们应该把地球的事搞好。搞应用卫星,包括返回式对地侦察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努力把这个工作做好。周总理的指示是非常具有远见卓识的。

戚发轫正是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去做的。“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后,戚发轫没有休息几天。就又投入到新的任务中。之后的十几年中,他又主持了“东方红2号”、“东方红2号甲”、“东方红3号”等6种卫星的研制工作,同时他还亲自组织了十几次卫星发射任务。此时的戚发轫,已将他的全部生活和生命都融入到了中国的人造卫星事业,每一颗卫星的轨迹都记录着他的人生和奋斗。

年近花甲,开始担任“神州”飞船的总设计师

1992年1月,中国载人飞船正式立项。“921”工程开始实施。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戚发轫肩上。这一年,戚发轫已经59岁,这个年纪要从卫星设计转向飞船设计。的确是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他人生中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在领命上任之际,戚发轫心中有些犹豫。犹豫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舍不得那支通信卫星的研制队伍,那是一些多么好的领导和同事,还有那些像自己孩子一样的卫星产品;二是他的年龄,毕竟已年近花甲,还能承担得起这样的风险和责任吗?戚发轫心里明白。飞船在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没有飞船,其它一切都无从谈起,而载人飞船的三大难题就是航天员要“上得出,呆得住,下得来”。可别小看这九个字,要想做到并非易事,不倾注十倍、百倍、千倍的心血和努力,是很难做得到的。

犹豫归犹豫。最终戚发轫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安排,走上飞船总设计师的岗位。纵观戚发轫的人生历程,他的生命总是与困难、挑战、机遇和成功联系在一起的。

事实上,从1992年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后,无数人就在为之呕心沥血。飞船是整个载人航天工程中的核心部分,尽管我国已经掌握了许多先进的航天技术,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曾经多年担任卫星总设计师的戚发轫心里十分清楚,研制飞船与以往研制卫星有许多不同,除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高外,像主动热控、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应急救生、仪表照明、手动控制等系统,都是卫星上所没有的,而且这一切都关系到航天员的安全。必须保证万无一失。作为总设计师,戚发轫的压力和责任是巨大的。

1999年11月20日凌晨。新型火箭“长征2F”托举着“神舟1号”试验飞船直上云霄。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飞船返回舱平安降落在内蒙古中部草原。中国从此成为了世界上继苏美之后第三个掌握飞船发射回收技术的国家。

首飞试验的成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作为飞船总设计师的戚发轫,由此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科技英雄。这一年,戚发轫刚好66岁。六六大顺,“神舟1号”的成功。把他的事业以及人生一起推向了一个新高峰。

面对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媒体的追捧,戚发轫和他的团队集体没有因此而自满,更没有放慢前进的步伐。他们知道,要想平安地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送上太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必须经过多架次的无人飞船试验……

没有把握,我不会送你们上天

在研制飞船的日子里,有一个画面时刻叠印在戚发轫的脑海里——有一年,戚发轫随中国航天代表团访问俄罗斯。在著名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他亲眼目睹了“联盟号”飞船发射的全过程。这也是他平生第一次看飞船发射。

那天,万里蓝天,碧空如洗,40多米高的火箭傲然矗立,整装待发。三名身穿白色宇航服的航天员。气宇轩昂地从他们面前走过。在他们即将进入“联盟号”飞船之时,飞船总设计师健步走上前来,当着三位航天员的面。在发射任务书上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微笑着和航天员一一握手告别,并满怀深情地对航天员们说:“没有把握。我不会送你们上天!”航天员们也用微笑回应总设计师。

这感人的一幕,后来时常在戚发轫的脑海里浮现。他在心里反复这样问自己:我是一名中国的飞船总设计师,当我亲自送中国航天员飞上太空时,我也能这样自信地承诺吗?

从此戚发轫暗下决心,一定要用最好的飞船、最完美的准备和条件,亲自把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戚发轫说:“中国在飞船制造上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起步晚,但起点要高。一步到位”。

在飞船的设计上,“联盟号”飞船的直径只有2.2米,空间太小、人在里面太拥挤。而我国的“神舟”飞船直径达到2.5米,可以同时进三个人,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概念。在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有多重保证,比如。在飞船入轨时,设计了八种不同状态、不同高度的救生模式;在飞船运行期间,针对可能出现的几百种故障,都有应对的对策。

为了保证发射成功和航天员的安全,我们先要发射若干艘无人飞船。其中“神舟4号”是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全面实现和验证了各项载人飞行的功能和性能。它的发射成功。对我国全面掌握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载人航天飞行,把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奠定了基础。

通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和试验,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船,主要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即所谓一“三舱一段”。飞船总长8.86米。总重7790千克,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航天员既可以比较舒服地在舱内工作,又可以离开座椅。通过舱门进入轨道舱。进行科学试验活动。

2003年,袁家军代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接受了“责任令”。责任令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务必确保“神舟5号”飞船飞行圆满成功。飞船安全返回,不许失败。

对于“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要求,“神舟5号”飞船总设计师的责任首当其冲。他代表飞船系统在工作会议上发言:“哀兵必胜,骄兵必败。现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决战已经打响,一定要落实责任制,也就是落实‘提着脑袋来见’的问题”。

“提着脑袋来见”的提法,是总装备部副部长李安东在前一天大会上说的,戚发轫又用此话来强调完成任务的重要性。他的决心和情绪感染着与会的每一个人。激励着与会的每一个人!

就在“神舟5号”准备发射之前,国外发生了两起载人航天的重大事故。一起是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空中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另一起巴西的VLS-1运载火箭在测试时突然意外爆炸,21位科技人员当场遇难,另有20多人受伤。

这两起事故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震动。但对戚发轫却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他知道。在“神舟”飞船的研制过程中,他面对

过各种各样的“刁难”和“挑刺儿”,不管当时能否想得通,不管怎样争论甚至争吵,最终他还是一一都有了解答和解决。现在,他从心里感谢这些“发难和挑刺”的同行们,正是他们当时的挑剔,才使“神舟”飞船的安全性得到了最大的保证,也才有了他今天的踏实和胸有成竹。

2003年10月15日清晨。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意气风发,待命出征。

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和总指挥袁家军同其他有关负责人一起,郑重地在中国载人航天首次飞行任务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15日上午9时50分,“长征2F”火箭托举着承载着中国几千年飞天梦想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升入蓝天。

“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了21个小时,共绕地球14圈,于16日清晨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四子王旗安全着陆。

“我们国家的飞船真棒!”这是“神舟5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凯旋归来,在北京西郊机场下飞机后,对戚发轫说的第一句话。

对于飞船总设计师来说,中国航天员由衷的肯定和赞扬,比任何奖励和荣誉都重要、都高兴。他感到心满意足,再无他求!

他爱胡杨,因为他具有胡杨的品格

戚发轫虽然一生与导弹、卫星、飞船为伍。但他也是一个感情丰富、很有情趣的人。

每次到酒泉发射场,他都会去看看基地的胡杨林。胡杨树生长在最恶劣、最残酷的气候环境之中,耐寒、耐热、耐碱、耐涝、耐干旱,用不屈的身躯阻挡着沙暴对绿洲的侵袭,组成一条雄伟壮阔的绿色长廊。物且如此,人当如何?胡杨的性格,不正是戚发轫的性格,中国航天人的性格!

在戚发轫经历的型号和工程研制的日日夜夜,成功的背后有多少艰辛、困苦和委屈,以及失败的打击。还有痛失亲人的巨大悲伤,但他都没有被击倒,一直一往无前,有如胡杨,铁骨铮铮。

戚发轫不会忘记过去的奋斗足迹。在“神舟5号”发射之前,他与航天元勋之一的任新民老总来到“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场。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锈迹斑斑的钢铁巨人依然昂首挺立在大漠之中。它是中国航天人那段难忘的历史标志!

当年在研制“东方红1号”期间,他肚子疼得不得了,仍然坚持工作,实在不行了,才一步一步挪到医院。结果医生检查后警告他:“再晚来一两个时辰,你这急性阑尾炎就会大穿孔。后果不堪设想”。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文革”时期所受到的政治上的歧视和迫害,由于家庭出身不好,母亲和两个孩子遭了多少罪、多少惊吓和屈辱,真是不堪回首。也是因为出身不好,在祖国20周年国庆时,本来戚发轫被应邀参加国宴的,他却不能去。

他不会忘记,1994年“风云2号”气象卫星发射前夕,他来到检查测试现场。大家正在低头分析数据。突然之间红光一闪卫星爆炸起火了,威力很大,不仅厂房玻璃被击碎了,连房顶都给掀掉了。当时测试车间有十几个人,冲击波将门撞变了形,打不开。这次灾难的发生,像狰狞的恶魔,困扰着人们,十几个人的生命危在旦夕。

戚发轫是院长,也是安全第一责任人,他临危不惧,头脑冷静。他一看,门上有一个小玻璃窗,就赶快找个器物把玻璃击碎,让厂房里的人一个一个从那个小窗子爬出去,而最后一个出来的是他自己。这次衛星爆炸事故使他特别伤心,不仅是产品出了问题,那么大一个厂房炸毁了,很多人受伤,而且有一位师傅因伤势过重没有抢救过来。去世了。

他更不会忘记,上个世纪50年代结婚后。40多年来妻子姜福玲一直全心全意支持他的工作,不管多大的难事、烦心事。总是自己一人承担,“决不让丈夫有丝毫分心。这是她一贯的行事准则”。就是生孩子这样的大事,忙于工作的戚发轫也不在她身边。多年来,戚发轫对妻子和家人一直有一种愧疚感。

就在研制“神舟2号”紧张时期,姜福玲被诊断出肺癌晚期,老俩口相依为命。重病期间,姜福玲对戚发轫说:“我有两个愿望。一是能熬到你把咱们国家的航天员送上太空;二是我们能携手走向生命的终点”。停了一下,她又说:“看我现在这个样子,只怕这两个愿望都实现不了啦!”结果,姜福玲坚持了13个月,终究也没能看到“神舟5号”上天。处理完妻子的后事,戚发轫又全身心地投入到飞船的研制工作中去了,只能用工作去冲淡他对妻子的思念。

戚发轫的女儿说:“我妈妈去世后,每当爸爸得到一种荣誉的时候,他都会给妈妈写信。然后我和他一起去妈妈的墓上烧纸,以这样的方式来告慰我的母亲”。

我们很多人大概都不会想到,几十年来,“指挥”千军万马,在导弹、卫星和飞船研制事业中叱咤风云的总设计师,竟有这样的情怀和风范,令人感动,更令人敬佩!

责任编辑:思 空

推荐访问:铸就 飞船 导弹 人生 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