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阿尔巴尼亚动乱纪实

时间:2022-12-13 09: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国政局相继发生了剧变。如果说,以捷克为代表的东欧国家发生的演变基本上是“天鹅绒式”的,那么,以阿尔巴尼亚为代表的巴尔干部分国家发生的演变则是“急风暴雨式”的,而前南斯拉夫发生的以联盟解体为结局的剧变却是“战争式”的(马其顿除外)。素称“山鹰之国”的阿尔巴尼亚,是世界上“贫穷社会主义的典型”,穷则思变,情理之中,这也是本国人民苦斗煎熬了近半个世纪后做出的选择。但其采取的以“打砸抢烧”为特点的“粗野的、急风暴雨的”剧变方式,实不可取。它带来的后果是:破坏性大、复仇性大、动荡性大。1997年,阿尔巴尼亚发生的令人震惊的全国性武装动乱,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这次剧变的反动。我作为新华社记者,同当时留守地拉那的5名中国使馆外交官员一起,经历了地拉那武装动乱的日日夜夜。

“金字塔式”集资活动是武装动乱的导火索

事情还要从剧变后阿民主党执政初期的1992年说起。

当年,新上台的民主党政府发起了一场私有化运动,国家财政状况极为紧张,银行无力向经营者提供贷款。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公司和个人以贸易实业公司或慈善基金会的名义注册,利用人们渴望通过捷径迅速发财的心理,以高利率为诱饵,大搞所谓的“金字塔式”集资活动。这些机构支付给储民的高额利息并非来自投资所得利润,而是用后来储户的存款垫付前者的利息。如此反复,越来越多的储户成为“金字塔”的塔基,老板则端坐塔尖,牟取暴利。当然,一些在国内外从事贩毒、走私的人也利用这一活动进行“洗钱”。

1996年下半年,一直得到民主党当局支持和保护、反过来又资助民主党取得当年5月议会大选胜利的高息集资活动达到了疯狂程度。这些机构为争夺储户竞相提高存款利率,有的利息竟高达70-100%。广大群众在霍查执政时期,受够了贫穷之苦,今天竟然能在短短数日内获得数倍于存款额的利息,犹如天上掉下馅饼来,心理防线终于被打破。那些日子里,我们目睹高利息集资机构的门前从半夜起就排起长龙阵,有的人等着取利息,更多的人是经不起诱惑而加入储蓄大军,纷纷将一生的积蓄,甚至不惜变卖房屋、土地的所得,全部送到这些骗子手中。据统计,阿全国共有12个大的假集资机构,在全国普设储蓄点,储户多达100多万(其中不乏政府高官和个别外国驻阿外交官,但这些人知道个中猫腻,仅存短日捞得高息就洗手不干了),占全国人口的1/3,总存款额近20亿美元,远远超过国家进出口总额,近乎阿国民收入的1/3。

疯狂的假集资活动使全国金融混乱,国家的宏观经济和投资计划受到严重破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于1996年11月先后派要员来阿尔巴尼亚调查,并向阿尔巴尼亚当局发出警告,要求他们立即采取制约措施。但是,阿当局不但漠然处之,甚至还公然为假集资活动辩护,称高息集资活动“完全是‘人民资本主义’,公民储蓄是他们的正当权利,国家不能利用行政手段压制他们的积极性。他们的钱是最干净的。”这样一来,假集资活动就更加有恃无恐,从而达到了巅峰。然而,眼看群众手中已经没有多少钱储蓄了,一些骗子便携巨款潜逃,或宣布“破产”,储民痛不欲生,有人甚至暴病不起或绝望自杀。他们呼吁政府干预,政府不予置理。

迫于压力,1997年1月中旬,阿政府不得不冻结了几家仍在活动的“基金会”的大约3亿美元的银行存款。随后,民主党利用集资机构的资金大搞竞选、拉选票的丑闻败露。于是,全国广大储民在极度绝望与愤怒的情况下,从1997年初开始,相继在全国各地大城市掀起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群众纷纷走上街头,高呼“我们要自己的钱”、“打倒强盗政府”、“打倒贝里沙”等口号,并伴有打、砸、抢行为,最后发展到难以收拾的武装骚乱的局面。

一直受到民主党打压的社会党及其他反对党出于对民主党及其当局的强烈不满,自1996年大选后曾多次发起和平抗议活动,都遭到镇压。这次他们相互联合,并借助于广大民众就假集资事件掀起的反政府浪潮,提出“经济问题,政治解决”。这样,一次由假集资引发的规模浩大的武装动乱和政治动荡开始了。武装动乱从南方扩展到全国 阿尔巴尼亚的这次动乱首先发端于南方,作为阿第二大海港的发罗拉则是主要据点。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执政时期的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大多来自南方。而南方“石头城”吉诺卡斯特则是已故领导人霍查的故乡。被民主党取缔的阿共产党一直在南部地区活动。由劳动党演变而来的社会党在发罗拉等南方城市的势力和影响颇大。另外,南方民众到近邻希腊和隔海相望的意大利打工的“难民”最多,他们把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都存到了“基金会”,受骗上当者居多。

南部抗议活动的组织者在要求得到经济赔偿的同时,还提出了诸如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等政治主张。面对严峻局势,当局派军队和警察部队前往平息,多次发生冲突,互有伤亡,要求政府下台的呼声日益高涨。发罗拉市民在被军队包围的情况下,抢劫了市郊区的军火库,成立了武装组织,走上了武装暴动之路。随后,南部沿海地区的德尔维纳、希马拉和阿第三大海港城市萨兰达的市民也纷纷抢劫军火库,掀起武装暴动。

为镇压南方叛乱,阿当局秘密制定了“南部作战计划”,并于3月2日紧急通过了“全国戒严令”,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紧急状态。根据“全国戒严法”,在全国范围内取缔一切政治活动,实行宵禁;为平息动乱,授权贝里沙总统动用军队;进行军事总动员,军人服役期延长至紧急状态结束;现役和预备役军人如不执行戒严时期的任务。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全国小学停课等。

尽管以梅克西为总理的民主党政府3月2日被迫集体总辞职,但并未缓解民众的愤怒情绪。而戒严令的宣布和3月3日贝里沙强行蝉联总统的行为,则进一步激怒了全国百姓。南方武装力量在被民主党解职或被勒令退休的前军官的指挥下,在坚决要求贝里沙下台的呼声中,迅速向北推进,坚称“武装进军地拉那”。一个又一个军火库被抢。反政府武装力量控制的地区很快由南部沿海地区扩大到吉诺卡斯特、贝尔梅特和中部的培拉特等地,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便扩大到距离首都地拉那仅60公里的策里克市。被派到南方镇压反政府武装力量的军警部队,大多表示不愿向“自己的兄弟”开枪,有的部队把武器,甚至把坦克、装甲车、巡逻艇拱手送给武装民众,有的飞行员驾着米格战斗机逃往意大利,许多军人或投降“起义军”,或自愿“解甲归田”。在此期间,一些公检法机构遭到袭击,并陷入瘫痪;监狱被劫,大批刑事犯出逃;全国各地拿起武器的抗议者各自为政,无人过问,喜欢玩枪的到军火库拿上几支背在肩上,满街乱逛;南部费里区的一些有放射性的军事装备流失到民间;大量建筑物被烧、被毁;银行抢劫案和拦路抢劫事件频频发生……政府失去了对国家大部分

推荐访问:阿尔巴尼亚 动乱 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