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俄罗斯胜利日红场阅兵上,T-14、T-15以及“库尔干人”-25等俄陆军全新一代武器的亮相掩盖了其他许多武器的光芒。例如,同样是首次出现在红场的BMD-4M空降战车和BTR-MDM空降装甲运兵车就不那么被关注。BMD-4M是BMD-4的改进型,后者曾出现在红场并发生自燃。不过,如今的BMD-4M早已今非昔比。按照俄军的计划,BMD-4M和BTR-MDM的采购数量将达到4000辆,加上即将测试的改进型2S25坦克歼击车等战斗车辆,它们将在未来数十年内成为俄罗斯空降兵的中坚力量。
自从2008年俄罗斯进行军事改革以来,加上新装备的改装,俄各军兵种都经历着改编、裁撤,唯有空降兵全身而退。甚至可以说,俄罗斯空降兵在军事改革中实现了“扩军”。随着俄罗斯军事战略的调整,俄罗斯空降兵未来在俄军中的位置也在进一步凸显,“扩军”之路也将继续下去。
改革中全身而退
俄罗斯空降兵自从75年前成立以来,就一直被视为俄罗斯的“民族骄傲”,深受俄罗斯民众的喜爱。目前,空降兵是俄军的一个独立兵种,直属于最高指挥部。这种“独立”绝非流于形式,俄空降兵在战法、组织结构以及装备使用都很大程度上享有自主权。例如,俄空降兵使用着自己的一整套装甲武器体系,与俄陆军大相径庭。从2008年开始,俄军全面展开“新面貌”改革,传统的师-团两级指挥架构大都被压缩单一旅级架构,只有俄空降兵顶住压力并没有受到影响。
在2010年通过的俄罗斯新军事学说中,俄军的战略重点从应对大规模战争转移到应对小型局部战争上。根据新的学说,俄军应该依靠核威慑防范区域或全球战争的威胁,而非进行大规模动员。在这种思路下,俄空降兵有着它的天然优势。
绍伊古于2012年底就任俄罗斯国防部长,此后他便对其前任谢尔久科夫在军事改革中的许多做法进行修正调整,并提出新做法。2013年,绍伊古就对空降兵提出了新的发展定位——俄罗斯国防部宣布空降兵将成为俄军快速反应力量的核心,这支快反力量还包括海军陆战队、部分特种作战部队、两个山地摩步旅以及1个“维和”摩步旅。
组建这样一支合成快反力量的需求和可行性,在俄军近几年举行的大型军事演习中已经得到论证。值得注意的是,俄空降兵在近几年还进行了数次实战部署。除了空运,俄空降兵还通过水运、铁路运输被快速部署到一线,与陆军联合行动,包括2008年俄格战争、2014年“收复”克里米亚以及随后在乌克兰边境的军事部署。
也正是在组建快速反应部队这一背景下,俄空降兵的规模在俄军总体规模萎缩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增长”。过去数年,俄空军源源不断地接收了新的兵员和武器装备,部分陆军部队也转隶给俄空降兵。
不过,尽管俄空降兵的特殊地位让它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但谢尔久科夫进行的“新面貌”军事改革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俄空降兵。其中,很显著的一个问题是,俄空降兵中合同制的专业士兵比例大幅下降,义务兵因此再次成为了俄空降兵的主体。到2013年底,俄空降兵中的侦察和炮兵部队仅有25%为合同制士兵,这个数字在其他辅助性部队更低。2014初,即便是在满装满员的俄空降兵精锐第76师,合同制士兵的比例也仅有40%。而同期被划拨给俄空降兵的义务兵数量达8500人,可见义务兵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俄空降兵主体。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俄军的“新面貌”改革之初,谢尔久科夫曾宣称要打造“职业化”的俄军,所有兵员全部实现合同制化。但随后,俄军面对巨大的经费压力导致该计划放弃,并造成了原本合同制士兵比例较高的俄空降兵也出现倒退。为了调整这一问题,俄军已经计划为俄空降兵招募更多的合同制士兵。现在的目标是在2017年让俄空降兵再次以合同制士兵作为主体。
继续扩军之路
在2008年开始的军事改革中,俄空降兵虽然“全身而退”,但在随后数年其编制还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目前,俄空降兵的组织结构和规模大致是在2013年形成的。
2013年底,俄罗斯国防部做出一项重大调整,原隶属于陆军的第11、第56以及第83空降突击旅被编入俄空降兵。这3个旅依然留在原来的驻地,但随着转隶,他们开始全面采用空降兵的训练标准。此前,因为隶属于陆军,这些部队除跳伞训练外,其他训练标准均由陆军决定。除了训练,这些部队也开始配备标准的空降兵武器。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之后,目前俄空降兵的作战部队主要包括4个空降师、4个空降突击旅(根据此前的俄军改革计划,这4个旅应分属于4个军区)、1个独立特种侦察团以及1个独立通信团。
在所有的作战部队中,4个空降师更是其精锐中的精锐。这4支部队全部拥有光辉的履历,且均有“近卫部队”的称号:第7空降师部署于西伯利亚,下辖第108空降团、第247空降团、第1141炮兵团、第3防空团、独立侦察营、独立工兵营、独立维修营、独立通信营、独立后勤营以及独立医疗队;第76空降师部署于普什科夫,下辖第104空降团、第234空降团、第1140炮兵团、第4防空团、独立侦察营、独立工兵营、独立维修营、独立通信营、独立后勤营以及独立医疗队;第98空降师部署于伊凡诺沃,下辖第217空降团、第231空降团、第1065炮兵团、第5防空团、独立侦察营、独立工兵营、独立维修营、独立通信营、独立后勤营以及独立医疗队;第106空降师部署于图拉,下辖第51空降团、第137空降团、第1182炮兵团、第1防空团、独立侦察营、独立工兵营、独立维修营、独立通信营、独立后勤营以及独立医疗队。除了作战部队,俄空降兵还有自己独立的训练系统,从少年团到高等军事院校应有尽有。
然而,俄空降兵目前的架构并非俄军理想中的“最终版本”。俄空降兵已经有了更长期的发展计划。据俄空降兵司令沙马诺夫透露,到2020年,俄空军现有空降师下辖的空降团数量将由2个增加到3个。到2025年,所有的这些空降团将被规整为常规型、轻型以及重型等三种标准化团之一:常规团以装备可空投的BMD系列等空降战车为主;轻型团以装备轮式装甲车为主;重型团则装备和陆军通用的、可进行空运的武器装备,并侧重于与陆军联合作战。
2014年,俄空降兵还宣布将组建专门的维和部队,规模在5000人左右。按照规划,这支部队包含第31独立空降突击旅,该旅全部由合同制士兵组成;4个空降师也都将为这支部队拨出一个全部为合同制士兵的营。此外,第56独立空降旅也会拨出一个营。这支部队将能在接到指令后24小时内实现部署,主要的目标区域为中亚地区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
此外,俄空降兵也将获得更加强大的侦察队伍。从2014年12月开始,第45独立特种侦察团已开始准备扩编为侦察旅;另外,4个空降师都将获得一个额外的加强侦察营,这个营将包含1个无人机连。俄国防部还计划在2016年前组建新的第345独立空降突击团;现有的1个独立通信团将扩编为通信旅。
空降部队的高机动性和空运能力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也就是部队的供给和后勤单位都普遍薄弱。目前,后勤和辅助性部队数量在俄空降兵部队的比例只有10%左右。而俄空降兵正在进行的扩编计划,将会加剧这一状况。为此,俄空降兵计划组建一个新供给旅,以便为俄空降兵大规模部署提供后勤保障。该旅将驻扎在特维尔州,比邻米格罗夫空军基地,这里是俄罗斯最大的运输航空兵基地。
综上所述,倘若以上规划都得以实施的话,到2020年,俄空降兵将包含4个空降师、5个空降突击旅、1个特种侦察旅、1个供给旅以及1个通信旅。得益于现有部队的增员和新部队的组建,以及一些陆军部队划归空降兵,俄空降兵兵员将翻番至72000余人。
传承中发展的空降武器
对于规模不断壮大的俄空降兵,武器装备的更新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俄军对其重视程度极高。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俄空降兵的装备更新却走了不少弯路。
2008年俄罗斯恢复重装武器阅兵后,苏联解体后研制服役的BMD-4和2S25便出现在红场上。人们原以为这两款装备会成为未来俄空降兵主力装备,不过它们在2010年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两者的性能未能满足需求,与包括T-95主战坦克、双炮管版“联盟”-SV自行榴弹炮以及BMPT火力支援车在内的5款战车在2010年同时被俄军叫停。此次红场阅兵上,5款战车中3款的替代型号同时出现在红场阅兵上,也可以说是一个巧合。
作为2025年前发展规划的一部分,目前俄空降兵也制定了相应的装备更新计划,其中一些关键项目如下:
BMD系列空降战车 相比于2010年时俄空降兵所制定的装备更新计划,新计划中的主要变化在于BMD系列空降战车。
在BMD-4M服役并确定为下一代战车之前,俄军BMD系列的状况堪称混乱。2010年,俄军之所以叫停BMD-4取代BMD-3计划,主要是考虑到前者无法满足未来需求。因为BMD-4很大程度上是BMD-3的改进型,采用与后者相同的底盘。在全部采购的60余辆BMD-4中,部分就是在BMD-3基础上改进而来的。BMD-4的下马让俄空降兵部队迟迟无法得到更新,这就导致了这些部队依然只能守着老旧的BMD-2。而这些BMD-2中的一部分最初就是BMD-1,后来才被升级到现有BMD-2的标准。BMD-2其实也可以视作BMD-1的发展型号,它采用了BMD-1的底盘和BMP-2步战车的炮塔。
BMD-4M的服役并非一帆风顺,它的服役较原计划推迟了数年。2012年,在俄罗斯总统的直接干涉下,BMD-4M的研发出现转折点,它也才有机会出现在2015年的红场阅兵上。BMD-4M在2008年首度公开,由库尔干机器制造厂负责研制。2014年,经过一些修改后达到设计指标、但仍处于试验状态的首批8辆BMD-4M进入第106空降师试服役。
BMD-4M相比于BMD-4最大的提升在于使用了全新的底盘。新底盘采用了与BMP-3步战车同款的发动机,即功率达500马力的UTD-29柴油发动机。相比BMD-3和BMD-4使用的2V-06发动机,UTD-29更先进动力也更强劲,这让BMD-4M获得了优于BMD-4的机动性能。此外,BMD-4M还采用了全新的火控系统,提升了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并可携带附加装甲提升防护能力。
武器方面,BMD-4M和BMD-4大同小异,都使用由100毫米火炮、30毫米机炮以及7.62毫米机枪组成Bakhcha-U炮塔。但因为使用了新型火控系统,加上诸如炮射导弹等新型弹药,BMD-4M的火力也将得到提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BMD-4M在研制中考虑到了在零部件的使用上与陆军的BMP-3最大程度上保持一致,以减少后勤保障成本和难度。
沙马诺夫在红场阅兵后不久表示,目前BMD-4M已近通过了国家试验,量产的许可文件预计会在6月1日左右通过。2015年,俄空降兵部队就将获得62辆BMD-4M。这些BMD-4M将首先装备俄空降兵的学校以及第106空降师。而按照计划,到2025年,BMD-4M的总采购数量将达1500余辆。
不过,考虑到BMD-4M不能一下全部到位,而俄空降兵又在扩编,显然俄空降兵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得补充其他空降战车。为此,2014年俄军加速了将老式BMD-1空降战车升级到BMD-2标准的计划,一份为期5年的升级合同已经和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达成。根据合同,2014年就有210辆BMD-1被升级到BMD-2,它们首先会被分配到第56空降突击旅。这支部队在2011—2012年被试点改革成为一支装备轻型轮式装甲车的轻型旅。此外,另外两支由陆军转隶到俄空降兵的空降突击旅预计也将装备BMD-2,目前它们装备的都是标准的陆军装备。
BTR-MDM装甲运输车 也许是因为“战斗指数”不高,在T-14主战坦克等一系列主战武器的光环下,BTR-MDM空降装甲输送车亮相受到的关注并不高。有意思的是,BTR-MDM自从首度亮相以来几乎就与BMD-4M如影随形,事实上两者也可以说是系出同门。
如前文所述,BMD系列发展至今主要可以有3个阶段:首先是采用相同底盘的BMD-1和BMD-2;其次是采用相同底盘的BMD-3和BMD-4;最后是在BMD-4基础上进行改进、最终发展出全新的BMD-4M。BTR-D系列装甲输送车的发展脉络和BMD系列也几乎是同步的,该系列最初的BTR-D直接采用和BMD-1、BMD-2一样的底盘。和BMD-2一样,BTR-D及其改进型至今也仍是俄空降兵的主力车型。其后的BTR-MD采用了和BMD-3、BMD-4一样的底盘,但该型号和后者一样也未大量装备。BTR-MDM是BTR-MD的改进型,其主要变化是采用了新的底盘设计,新设计的改变与BMD-4到BMD-4M的改变基本上相同,2V-06发动机被UTD-29所替代。简单的理解,BTR-MDM其实就是采用BMD-4M底盘的装甲输送车,它们将共同托起俄空降兵的未来。
BTR-MDM全车重13.2吨,采用全铝合金焊接装甲。研制BTR-MDM主要目的并非用于进攻,其主要任务是为先头部队运输兵员、补给弹药、撤离伤员。因此,速度、载重和机动性才是该车最重要的指标。因为BMD-4M底盘的使用,这些也恰恰成为BTR-MDM最突出的特点。也正是这一特性决定了BTR-MDM的进攻武器较为薄弱但防护较为出色:武器方面它只有2挺7.62毫米机枪和烟幕干扰发射装置;防护方面,BTR-MDM将座椅被固定在车身顶部,这样可防止士兵受到地雷或地面炸弹的爆破损伤。此外,BTR-MDM不仅能够进行空降,还能以10千米的时速泅渡,同时突破水中的障碍物。在试验中,BMT-MDM能在4~5级海况下成功登陆,还能在3级海况下返回距岸边500米远的登陆舰。
目前,BTR-MDM和BMD-4M一样也已通过国家试验。按计划,2015年俄军将获得22辆BTR-MDM。BTR-MDM的服役,意味着服役近40年的BTR-D系列将逐步被替代。到2025年,BTR-MDM的总采购数量将达2500余辆。当然,这2500辆并不全是装甲输送车,而会是包括以它为平台开发的指挥车、通信车以及救护车等在内的整个车族。
除了BTR-D系列这一传统的履带式装甲输送车,俄空降兵也将大量装备“虎”式轻型轮式装甲汽车。2008年首度亮相红场的“虎”式就隶属于俄空降兵。
空降火炮 苏联推崇的“大炮兵主义”在空降兵中也得到了体现:除了专门的空降战车和装甲输送车,苏联还为空降兵专门研制了空降自行火炮,这一思路在如今的俄军中依然得到了延续。
2S25“章鱼”-SD型125毫米自行式坦克歼击车是一款“小车扛大炮”的经典产品,2008年参加红场阅兵后,其前景一度被外界所看好。不仅是外销,外界认为俄罗斯海军陆战队也很有可能装备该型号。但谁也没想到,2S25项目会在不久后便被叫停。不过,和BMD-4一样,这并不是2S25的末日。目前,2S25的改进型号正在测试当中,未来它在俄空降兵中仍将占有一席之地。
据报道,改进型的2S25被称为“章鱼”-SDM-1,预计将于2015年完成各种试验工作。“章鱼”-SDM-1采用BMD-4M的底盘,拥有更加出色的防护和机动性能。它还引入了全新的火控系统,厂家称新的火控系统要优于T-90主战坦克。
此外,俄军正在使用的2S9“诺娜”-S型120毫米自行迫榴炮也将被新的Zauralets-D型120毫米自行火炮所替代。目前,关于Zauralets-D的信息并不多,只知道它于2014年开始测试,按计划将于2016年开始交付使用。
其他装备更新 尽管俄空降兵正在逐步降低空投的优先级别,但仍在致力于提升伞降训练项目以及更新伞降设备。目前,俄空降兵用D-10新型降落伞替换老式D-6的计划已经接近完成;侦察和特种作战部队也已经装备Arbalet-2新型滑翔伞,在较高高空中空降并与特殊氧气设备配合使用的话,它可在50千米外接近目标。
运输机是空降兵存在的根本,俄曾准备组建由安-70和伊尔-476组成的新一代运输机队,但由于乌克兰冲突的爆发,短期内安-70已经不大可能加入俄军。未来一段时间内,目前已经开始量产的伊尔-476将是俄运输机队伍唯一可以补充的新鲜血液。可以说,运输机队伍已经成为俄空降兵的软肋,同时还要考虑到俄空降兵扩编的速度远快于运输机队伍的扩充。这似乎预示着,实施大规模空降作战已经成为了历史。
除了传统的空降装备,俄空降兵在一些武器上的使用也正逐步成为俄军的先驱。例如先进无人机的使用,俄空降兵已经装备了比俄陆军更好的小型战术无人侦察机。此外,俄空降兵还将首先接收具备攻击能力的微型无人机。目前,这种无人机还在研发当中。
(编辑/一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