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与“高价目标”
从1910年美国海军在“伯明翰”号巡洋舰上试飞第一架飞机,到1922年世界第一艘“纯血统”的航母一日本的“凤翔”号下水,航母至今已是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了。航母以其舰载机对敌方军舰攻击的远程海空战作战样式,改变了舰炮互射的海战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中,航母终结了大炮巨舰的战列舰时代,使自己成为新一代海上霸主。能否应对大量高新技术武器出现带来的挑战,对已经称霸半个世纪的航母来说,是能否成为武器长青树的第一道门槛。从目前的情况看,曾经拥有辉煌历史的航母就像所有的老兵一样,具有不老的雄心,却无法维持躯体不老。即使是最新型的核动力航母,在当代武器系统构成的新威胁面前,也呈现出左支右绌、力不从心的疲态。
美国军方在几年前就航母问题进行过一次大的争论。美国国防部战略评估司对海军要发展新一代航母的计划提出了质疑。评估司负责人马歇尔认为,在远程精确武器的打击下,昂贵的航母不过是一个“高价目标”,冒险把载有5000多名官兵的航母派往战区,已经成为难以想象的事。应该说,马歇尔的担心很有些道理。近年时有他国潜艇潜入航母附近或飞机飞临航母上空的消息,这些偶发事件证明了强大的航母护卫圈在对付航母的传统天敌—潜艇和飞机上仍然存在着百密一疏的漏洞。但是,如果与有天基信息支援下的中远程导弹的密集攻击相比,这已经是相当容易对付的威胁。尽管有的美国军事专家对其他国家是否具有侦察、跟踪和打击航母的能力表示怀疑,但却无法否定导弹这一新武器系统已经对航母的安全构成了新的严重威胁。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马歇尔所说的“高价目标”不仅是指航母的造价,更在于敌方对航母的重创将导致军人大量伤亡,将造成对国家和民心的战略级震撼。因为这有悖于人们,特别是美国人对当代战争“零伤亡”的期待。航母成为对方打击的首选目标的另一理由是,虽然航母很难被击沉,但其作战功能却相对容易受到破坏。面对远程精确打击,航母不能侥幸于不挨打,一旦挨打,整个航母打击群的其他军舰也可能连带失去作战能力和参战机会。这就使航母在战役层次也成为了“高价目标”。
当然,武器平台价格的高低应相对于目标而言,胜利无价——因此,作为能够获得海战胜利的航母再贵也值得。就像当年美国国会在审批航母的经费时所说的那样:“也许航母在未来战争中不堪一击,但充其量也不过损失航母而已,但如果不建造它,我们失去的将是整个海上霸权。”但问题是,在当代有了航母就一定能够拥有海权吗?
“由海向陆”:被战略目标边缘化的航母
与美国国防部对航母的质疑主要发自新威胁的担心不同,美国海军是从战略目标和发展重心上撼动了航母的地位。据美国海军分析,由于目前世界上70%的人口和经济能力都分布在沿海150公里的范围内,在21世纪,濒海地区将成为主要的作战区域。因此,美国海军提出了“由海向陆”的战略,其后又制定了深化这一战略的《21世纪海上力量》和《海军转型规划纲要》,提出未来的美国海上力量将由“海上打击”、“海上盾牌”和“海上基地”三大板块构成,通过对现有海军力量重新组合,成立包括12个航母攻击群、12个远征攻击群、4个由导弹核潜艇组建的隐蔽导弹攻击群和9个攻击与导弹防御水面舰艇攻击群组成的37支独立的攻击群。
在美国海军为适应新战略要求而进行的兵力结构调整中,航母已经从无可争辩的霸主地位退隐为“部队网中的一个节点”。
在美国海军看来,尽管现有航母和潜艇等远洋武器具备一定的在濒海区域作战的能力,却更容易受到陆基航空兵和中短程导弹反9A作战的攻击。为实现“由海向陆”的战略,必须建造一系列近海作战新装备,其中包括建造濒海战斗舰(LCS)、DD—X驱逐舰、SH—60舰载反潜直升机、斯巴达型无人水面舰艇、AN/WLD—1遥控猎雷系统、AN/BLQ—11远程水雷侦察系统、遥控环境监视设备系统、无人水下航行器和为濒海战斗舰装备的能垂直起飞和着陆、传输信息和运载反潜传感器的无人航行器。虽然美国海军仍打算制造适用于21世纪的CVN21级航母,但其与近海作战装备的快速发展相比,已出现了明显的落差。
江山代有才人出,主战武器的更迭是战争史上的一个规律。回顾历史,战列舰曾作为“海神波塞冬的三叉戟”、“欧洲君主的节杖”,睥睨海洋数百年。只是在珍珠港战役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长期被当作战列舰配属的航母竟然成了大炮巨舰时代的终结者。有谁知道,在航母众多的配属之中哪个武器平台是未来的王者?
这也许需要在一场真正的当代海战后才能够确认。现在就可以确认的是,从来没有一种绝对的武器可以充当海权不可替代的捍卫者,当年的战列舰不是,今天的航母也不是。海权与航母之间并不存在着等号。作为一国的海洋权利,海权实现的方式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途径,不能把海权仅系于某种武器平台。即使需要展现和使用海上军事力量,也并不意味一定只有使用航母才行,也可以使用水下或是空中的武器平台。当代武器技术为实现海权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使我们不必去膜拜航母,就像当年不应再追捧战列舰一样。尽管航母仍然是目前最强大、最有威力的海上作战平台,而且它在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属于它的时代已进入尾声。
从战争史看,武器平台地位是否巩固,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抵御其他武器的威胁和满足战略目标的需要。显然,在应付海上威胁的新变化和适应海军战略目标的调整上,航母并没有表现出它昔日曾经拥有的王者气象。应该说,海上武器发展的拐点已经到来。
替代,还是超越?
谁将是航母的替代者?美国海军曾经有人提出造“武库舰”,作为新一代海上主战平台;也有人认为未来的海上霸主是相对任何水面舰只都更具备隐蔽性、安全性和全天候性的核潜艇;美国海军的UAV计划则认为,以现在的航母或普通大甲板军舰加上无人驾驶的飞机,可以承担航母的大部分功能,还可以大大降低造价和维持费;还有人提出地效飞行器才是最其潜力的海战之王。这些设想基本是覆盖航母原有功能的替代思路,而超越则是以更高的性价比研制出新的武器平台和围绕其建立更高效廉价的作战体系,应对当代战争威胁和完成新的战略目标。显然,比替代更好的是对航母的超越之路。对航母来说,也许悬空器(或称飞艇)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平台。与早期飞艇相比,当代飞艇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大大增强。系列化发展的飞艇已经可以在对流层、平流层和近太空等不同高度上长期飞行执勤。以美国正在研制的几种飞艇
为例。首先是“海象”重型飞艇。“海象”是一种软式飞艇和飞机的混合式飞行器,有浮力也有升力,巡航速度150公里/小时,可载重500吨!具有洲际飞行能力,可在7天内飞行2.2万公里;能在平流层飞行,既可以当“空中哨站”,也可以成为“空中打击平台”。按照美国海军海上打击规定,对时间敏感目标要求在秒级之内探测到,在分级时间之内实施精确打击。与航母相比,处于高空中的飞艇显然比处于海面的舰只更容易达到要求。据《简氏防务》测算,美国“斯坦尼斯”号航母的30年全寿命成本约为330亿美元。按美国国会预算委员会的估算,由15艘“海象”组成的飞艇中队的全寿命成本为110亿美元。如果多艘飞艇在海上组网、轮流执勤,不仅可以完成航母编队的前沿威慑、远洋作战、争夺制空制海权、支援登陆作战四大基本任务,还可以承担护卫航路、保卫商船、打击海盗及反恐等一些对航母编队来说难以执行或过于琐屑的任务。第二种飞艇是大型高空无人飞艇(HAA)。它可以长时间停留在两万米的高空,主要任务是监视可能来袭的导弹和为己方的导弹指示耳标。原型飞艇可以在高空中停留一个月,最终任务型飞艇要求可停留一年,并具有一定的攻击能力。第三种是造价为50万美元的“攀登者”无人飞艇。它可长期停留在固定翼战斗机和地对空导弹无法达到的3万~3.6万米的近太空执行侦察和通讯任务。
必须强调的是,飞艇只是超越航母思路的一种选项。当代武器的发展正在从倚重单一平台的作用,向构建完整作战体系转化。我们应该敞开思路设想,建构费效比更高的武器系统。其实航母本身就是一个创意的产物;当年德国邮船为了加快邮件投递想在汉堡到美国纽约航线上让飞机从邮轮上起飞,这启发了美国海军,从此开启了航母时代。目前以航母打击编队为作战骨干的构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技术发展中的锁定点现象:即沿袭最初的选择,而这选择在此后看来未必合理。要美国海军改变在二战和冷战时就已经成形并颇为成功的模式,就像要当年法国军队舍弃马其顿防线、今天的计算机厂商改变键盘一样,意味着极高的代价和难以割舍的历史荣誉。对于海军现代化的后来者来说,选择超越航母的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会成本——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成本都要低得多。
美国国家防务委员会中国问题研究中心理查·舒波曼在美国众议院国务安全会议上指出:中国并不缺乏自身制造与武器发展能力,仅仅缺乏武器设计与构思方面的创新意识。的确,当代技术的多样性为武器发展和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多样的可能,只是需要我们有突破窠臼的勇气和独到的创意。
(单际军摘自2007年5月15日《中国国防报》)将军之死
张中孚
从前,有位年轻的将军,用兵布阵非常专精,可以说是战无不胜。然而,他对自己的上司总是笑脸迎人,对待手下却非常傲慢,使得手下都对他心怀不满。
有一次,这位年轻的将军又打了胜仗,他下令要犒赏三军。这个命令得到了所有人的拥护,到了晚上所有将领都吃着佳肴、喝着美酒,士兵们也都相互推杯换盏,整个军营非常热闹。
就在所有士兵大吃大喝的时候,只有一个人靠着战车坐在地上,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喝。这位是谁呢?原来他就是将军的马夫,为什么马夫没有和别人一样得到将军的犒赏呢,原来将军觉得打仗靠的是士兵,而马夫根本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在犒赏三军的时候,所有的士兵都得到了他的赏赐,唯独马夫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所以,这位马夫只能坐在那里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喝玩乐。
马夫坐在那里越想越生气,暗自说道:“你觉得我没有用,我怎么没有用呢’你的战马靠我给你饲养,你的战车靠我给你驾驭,这些难道都不重要吗?其实,只要我稍微用手一拍,无论你是什么常胜将军都会死于敌军之手。既然你瞧不起我,那我为什么还要对你忠诚呢?”想到这里,马夫站起身狠狠地在地上吐了一口痰,然后回到马棚睡觉去了。
第二天,将军传下命令打道回府。正在士兵们忙着拔营的时候,敌人突然从后面反扑过来。眼看着敌军马上就到眼前了,将军赶快跳上战车算指挥士兵作战。这时候,马夫觉得自己报复的时机来了,在将军还没有在战车上站稳的时候,马夫已经赶着马车载着将军向敌军冲去。
将军大惊失色喊道:“赶陕停下战车,再往前去我们就没命了。”马夫答道:“我是要你明白我对你到底有没有用,要你知道掌握你作战胜负甚至你生命的并不全是士兵。”将军这时才明白自己得罪了这位不起跟的马夫,竟然导致今天的灾祸。
这时候,战车已经和敌军很接近了,马夫看到旁边有条大河,就拼命地一拍战马,然后自己纵身跳入了河水之中。由于战马受惊,拼命地往前奔跑,一直闯人敌人的军队之中。就这样,年轻的常胜将军死在了敌人的乱刃之下。
(徐飞摘自中国工人出版社《潜势力:小人物才是你生命中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