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我国交通运输业得到一定发展的情况下,根据公路运输方式的特点、满足旅客和货主的运输需求,本文对公路运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讨论。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公路运输 运输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图分类号:U418.1 文献标识码:A
公路运输实现客货的空间位移,其对象为旅客和货物。为了提高运输质量,公路客货运输应该最大限度的满足旅客、货主的运输需求,尽量做到安全优质,准确及时,经济方便,舒适周到。公路运输质量一般指公路运输服务质量,是以运输劳务为依托,满足旅客、货主对运输劳务各方面要求的总和。
1公路运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1)独立代表性原则:指标体系选取要内涵清晰且具有明显代表性,指标之间两两不能存在因果关系,应该两两独立。
(2)综合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选取应该综合科学,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相关内容能够较真实、客观的反应运输服务水平。
(3)可比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选取不宜过多、过细,应该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稳定的数据来源,易于比较操作。
2 构建公路运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1 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运输过程中保证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和货物完好无损。安全性是评价运输服务质量的首要因素,这是确保运输质量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我们选取了旅客运输死亡率(人/百万人次)、货物运输经济损失率(万元/亿换算吨公里)、发送旅客/货物事故频率(次/万车公里)、安全间隔里程(万车公里/次)四个指标。
(1)旅客运输死亡率是指旅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所造成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总运输人次的比。
旅客运输死亡率=
(2)货物运输经济损失率是指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所造成的货运经济损失量与同期货运总里程经济量的比。
货物运输经济损失率=
(3)发送旅客/货物事故频率是指单位行程内所发生的事故次数。
发送旅客/货物事故频率=
(4)安全间隔里程是指每两次事故发生的间隔里程,即同期总行程与发生事故次数的比率,与发送旅客/货物事故频率成倒数关系。
安全间隔里程=
2.2 及时性
2.3 经济性
2.4 方便性
方便性是公路运输相对其他运输方式最明显的优势,公路运输具有“门到门”运输的特点。运输的方便性要求做到召之即来,来则能运,运则能达等。我们选择运网密度(公里/万平方公里)、旅客/货物运输平均运距(公里/人或公里/吨)两个指标。
参考文献
[1] 邵振一,董千里.道路运输组织学[M].北京:人民交通运输出版社,2006.
[2] 陈道军.汽车运输质量评价指标研究[J].中南汽车运输,1999(1).
[3] 王帅,张玲.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0(8).
[4] 范玲丽.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科技资讯,2006(25).
[5] 吕亚军.运输企业服务质量综合评价[J].管理工程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