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谈应用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

时间:2022-12-14 14:0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为了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更好的适应应用型本科的转型和发展的需要,该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和普通本科以及高职院校的区别,明确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分析了目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对策建议,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转型;定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TS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5-158-04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等教育界的教育潮流是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之相比,我们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后大规模兴起高校合并本科教育扩招,更重视理论型人才的培养,此举推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造成了应用型人才的缺乏。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实践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又开始被重视。现在部分高校,尤其是一些第二批和第三批本科高校逐步由普通本科向应用型本科转变,旨在加强实践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满足当代经济对应用人才的需求。在此种时代背景下,本科院校中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也在不断积极探索,以求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满足社会的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在这样一个转型时期,原来普通本科学校的许多老师及学生对“应用型本科”的认识不足,对自己定位不清楚,尤其不能区分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不同之处,人才培养重点和课程设置并不能突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即使培养出的人才也不具有竞争优势。因此,本文在清晰理解“应用型本科”定位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且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等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更好地适用应用型本科转型的需要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为了更好地明确应用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我们需要区别应用型本科与普通本科,以及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异同,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

1.1 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区别 本科教育是以学位认证为主的理论研究型教育,而专科教育是以资格认证为主的实践应用型教育。本科教育由基础教育向研究教育延伸便有了初级阶段延伸的研究生学位和高级阶段延伸的博士生学位;专科教育向应用领域延伸,就有了初级阶段延伸的技术工程师的资格认证,向高级阶段延伸的高级技术工程师的认证。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两者主要是类型上的差异,属于2种专业技术培训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不存在层次差异,都属于高等教育类型(教高[2006]16号文确认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在2种教育体系中培养的人才类型也各不相同,主要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其中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属于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技术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是属于专科教育培养的人才[1]。本科教育根据培养人才类型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普通型本科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与普通本科,以及高职高专院校人才类型的不同,培养目标必然也存在着差异。

1.2 普通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普通本科教育(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理论-理论)。这种人才重点是培养其具有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虽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重点放在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上,开展研究性、探索性技术的训练和素质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教师队伍建设以高学历教师为主。

1.3 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应用型本科主要是培养工程型人才(理论—实践—理论)。这种人才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实践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践培训要注重设备的超前性、实际应用性和综合性。这种实践能力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实践后还可以上升为理论知识。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管理能力,国际交流的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师队伍建设应以高学历梯队建设,与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更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素质教师并重培养。

1.4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类型包括技术型人才(实践—理论—实践)和职业型人才(实践—实践)。人才培养的理念是知识的讲授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2]。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型人才与本科教育中工程型人才非常相似,但是理论教育的学位认证比重小于实践为主的资格认证,主要培养具备食品加工、储藏、流通等环节中保证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所必需具备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够用的应用性人才,体现了“能用为度”。高职院校培养的职业型人才主要是从实践到实践,这种人才只有实践资格认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体现了“实用为本”。高职高专教师队伍建设按职业类型来构建,专业课教师以“双师型”教师为主。

可见,应用型本科区别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着自己的特点。应用型本科实践教育培养,注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更注重实践上升到理论,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应用型本科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国际沟通的能力,进行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应用型本科是培养高科技部门、技术密集产业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并且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师资等任务。此外,应用型本科具有特殊的地位,其可以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专升本教育提供学习平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生源质量相对高职高专的生源质量高,继续学习的潜力也较大,所以也是普通本科教育(研究型教育)的重要生源地之一。

2 应用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际视野下,美国作为科技发达国家,从其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相关科学研究发文数量居于首位可见,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依然是被重视的。目前食品检测研究的热点词汇有包括鉴定(identification)、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食品(food)、儿童(children)、产品(products)、快速检测(rapid-detection)、食物挑战(food-challenge)、食物接触(food-contact)、乙酸(acetic-acid)、食源性(food-borne)、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等。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更趋于自动化和智能化[3]。

国内视眼下,近年来发生的“猪肉变牛肉”、“三鹿奶粉”、“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出我国食品质检体系的一些问题,包括法制道德层面,以及检测技术层面的一些不足。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国家已对食品加工企业实施QS认证的行业准入制度,出口的食品企业则要通过HACCP、FDA、GMP等认证,为此,高素质的食品检测人才相当紧缺。对业内有关人士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人才缺口80万。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以及转型时期,我国应用型本科食品安全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着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转型需要的步伐,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设置与就业、创业的适岗能力错位,教学内容重复,学生法制道德教育缺乏的通病,造成食品安全与检测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不高,就业质量不高,从而影响了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4]。

3 应用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明确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再来探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该如何培养就有了理论依据。

3.1 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岗位职业教育 岗位职业教育,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专业方向,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和,更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

3.1.1 开展就业岗位专题讲座 介绍大学毕业后主要的就业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的人才毕业后主要是进入“质检”、“粮食”、“农业”、“商业”、“轻工”、“卫生”、“科技”、“商务”、“进出口”等诸多行业的主管部门,从事食品检验、食品监督,食品品质控制与质量管理等工作,对食品的生产环节与食品的质量安全进行“检测”、“监测”、“鉴定”、“评价”[5]。目前的质检机构的质检研究的对象包括对食品中一般成分分析、金属及微量元素分析、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物、营养素、保健功能成分、违禁添加物,以及一些转基因食品、辐照食品等[6]。此外,应用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的人才,本科毕业后通过全国研究生考试进入相关科学研究单位或高校继续学习,主要从事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例如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的创新的研究,食品添加剂药理研究等。

了解就业方向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实现:(1)邀请本专业从事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做专题讲座;(2)邀请知名高校的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拓展学生视野,使得学生对研究生学习有一定的了解,为今后科学研究或考取研究生做准备。(3)邀请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相关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或企业家来校作报告,主要围绕未来就业方向和工作任务,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主题,进行讲座或交流。

3.1.2 加强职业道德素养教育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除了要求具备专业知识以外,也需要具备吃苦耐劳精神,认真严谨的态度,良好的心力素质。同时食品质量与安全专关乎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需要学生具有较高职业道德。

3.2 调整和完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内容设置 应用型本科食品安全与检测专业的建设,需要多种学科的支撑。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分析科学、食品安全学、食品管理学、计算机等。并且课程内容设置上要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3.2.1 加强高精尖先进的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的学习 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有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和酶分析法。现代的食品检测技术,已经交叉到多个领域,应用到多种知识。例如计算机视觉技术、光谱分析技术、食品物性的力学、声学、电学检测新技术、电子传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生物传感技术、核酸探针检测技术、PCR基因扩增技术、生物芯片、免疫学检测技术等[7-8]。食品检测检测手段呈现出快速化,多样化,智能化的特点。所以我们人才培养的重点更应该是加强高精尖的现代化技术的学习。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技术、质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以及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学习,以及加强和国外高校或科研院所的交流,学习先进的分析检测技术。

3.2.2 加强外语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加强外语的学习主要是专业外语,以及英语口语的学习;加强科研能力除了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以外,还要加强文献检索,论文写作,以及数据处理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利于今后学生继续学习,考取研究生,或利于学生未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成为可能。

3.2.3 加强多门课程学习 如食品安全学课程,管理学课程的学习以及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等。均有利于培养更多的食品质量与安全行业高级人才。

3.3 统一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安排 大学一年级的培养目标和任务主要是上好基础课程,熟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就业方向,了解担当各种工作或科学研究,需要储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大学一年级除了开设通选课外,建议开设物理化学相关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基础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生物学相关课程(人体机能学、动植物检验检疫学、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生物技术、生物统计学)。

大学二年级的培养目标和任务是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知识和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实地参观学习。同时也需要加强专业外语,以及英语口语的学习。参观学习可以安排在假期或周末去质检部门或食品企业参观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实战经验。并且将参观学习成果以报告的形式,老师选出优秀的报告进行交流学习。大学二年级建议开设外语(食品科学专业英语,口语课程),食品科学(食品添加剂、品原料学、食品工艺学、食品贮运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学),分析科学(食品检测与分析、转基因食品安全分析、食品安全快检技术、食品掺伪检测、食品机械与设备、仪器分析、光谱学、色谱学)。

大学三年级的培养目标和任务掌握食品相关法律知识,安全学知识,同时适当加强文献检索能力培养和科技论文写作训练。并且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一段时间或者参加老师的科学研究,增强实践能力,同时为大四毕业论文设计奠定的基础。大三建议开设课程科研能力相关课程(文献检索与利用、科技论文写作),食品安全学(食品毒理学、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原料生产及安全控制)。

大学四年级培养的目标和任务是学生学习管理学课程,同时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要求从论文的选题(或任务的下达),材料的准备,实验实施,数据处理,论文的撰写全过程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式完成。大四年级建议开设食品管理学课程(食品企业管理学、食品品质管理、绿色食品概论、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食品进出口质量与安全)。

3.4 改变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

3.4.1 注重实践教育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也可以吸取一些成功高职院校的办学经验[9],例如和一些企业建立产学联合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但是也要牢记自己的定位,强调实践教育,但是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3.4.2 注重教学过程的系统性 为了学生更快的适应现在工作岗位,要求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系统化,这样更有利实现真正的学有所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可以采用论文式教学[10]或者任务式教学。系统性教学强调完整性。

3.4.3 重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部分应用型本科办学条件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实现高精尖技术现场学习,可以通过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或者与其他高校联合教学达到目的。传授学生知识,可以尝试翻转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慕课网(IMOOC)自主自学,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3.4.4 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依据不同的学习目的和就业方向,平时应该区别考核毕业后以考研为目标的学生和毕业后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

3.5 加强应用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承担者,是行业企业要求与学校智慧相结合的执行者[11]。教师自身队伍的建设很重要,他们关乎着学生的培养,学生的发展方向,学生的竞争能力以及学校的未来。所以,老师要不断高标准要求自己和提高自己,学校也应该尽量为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提供机会和平台。例如教师可以努力提高学历层次,提高科研能力,创造和把握去其他高校或出国深造机会,多参加学术会议,多参加食品检测仪器展览,经常去企业实习锻炼等。

3.6 加强应用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相关的网站建设 网络信息时代实现了信息的快速高效的传递,加快和完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相关网站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议完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科介绍信息和教师信息,并且加强英文版网站建设,起到宣传和沟通的作用,有利于考生报考,校外合作及国际交流。其次,加强食品检测与安全专业相关精品课程的网站建设,构建自己的网络资源学习平台,有利于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再者,网站建设犹如电子笔记本,有利于归纳和梳理学科发展,积淀文化底蕴的功效。

4 结语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与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有其自身的特点。应用型本科主要培养具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知识,外语能力强,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级人才。并且应用型本科有其特殊的地位,即可以为高职高专学生的专升本教育提供平台,又可以为普通本科研究生教育提供生源。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也需要适用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关注大学一年级的岗位职业教育,关注专业教学中高精尖检测技术的学习,加强外语能力和科技写作的能力,以及增强食品行业管理能力。同时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教育,教学的系统性,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多样性。此外还要加强师资队伍自身的建设,以及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网络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万木,谢明荣.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20-21.

[2]吕孟荣.产学结合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22(01):97-98.

[3]赵敏,赵蓉英,许丽敏.国际视野下食品检测研究热点及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食品工业,2011(2):85-90.

[4]李新玲,冯炜.浅谈食品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09):127.

[5]彭常安.高职院校食品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3):77-78.

[6]邹洁,张征.江苏省食品检测体系现状与构建对策[J].食品工业科技,2012(8):52-58.

[7]黄晓东.《现代食品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研究[J].食品工程,2010(1):5-6.

[8]朱昊浩.基于生物技术的快速食品检测研究动态[J].科技资讯,2011(9):2.

[9]喻凤香,林亲录,陈煦,等.“食品检测技术”工作任务导向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3):99-100.

[10]卢杰,蔡锦源,熊建文.独立学院《现代食品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轻工科技,2013,(4):168-169.

[11]赵杰文.邹小波.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本科教学中科研与教学互动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0,33(2):66-68.

(责编:徐焕斗)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浅谈 食品质量 本科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