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国近代化学课程始端

时间:2022-12-15 12:2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京师同文馆化学科作为我国化学课程的始端,以课程设置及目的、课程内容与教材、课程的考试、教师与学生等要素,构成了学校近代化学课程体系,并以此为我国化学教育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关键词 京师同文馆 化学科 课程体系

对于发轫于西方的化学科学而言,其相应衍生的制度化教育产物“学校化学课程”同样视作“舶来品”生发于中华文明古国。鸦片战争以来,清王朝备受外国侵略,军事外交屡屡遭受失败。随后,基于1860年英法攻陷京畿之恨,有感于开展外交军工之需,在洋务派的极力推动下,清政府于同治元年(1862年)在北京开设了中华文明史上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英译为“School of CombinedLearning(学习共同学问的学校)”。

1 化学科的课程设置及其目的

京师同文馆隶属总理衙门,由后者委派的官员负责馆务与教学管理工作。在教学方面,设总教习,主管各学科教学的教务,类似今天高等院校的教务长。总教习下设教习及副教习,负责承担中西文各科目的讲授与编译教材。起初,同文馆只作为外国语学堂进行英、俄、法等语言的教学,其目的在于配合总理衙门办理外交并培养翻译人才。至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五日(1866年12月11日),恭亲王奕等人为开设天文算学馆,增开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奏请道:

“因思洋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军,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现在上海浙江等处,讲求轮船各项,若不从根本上用著实功夫,即学习皮毛,仍无裨于实用。……举凡推算格致之理,……倘能专精无视,尽得其妙,则中国自强之道在此矣。”

自此,在奕等洋务派的大力推动下,天文算学馆于1867年正式开馆。有资料显示,同文馆开设化学课程的安排与规程,为光绪二年(1876)年公布的八年课程表,规定在八年制课程(进行全外文或汉外文间杂教学)中的第七年或者在五年制课程(进行汉文译本的教学)中的第三年开设化学课程。另外,作为化学教习的法国人毕利干(Mr A.Billequin,1837~1894)于同治六年(1867)就已受聘于京师同文馆,并于1871年抵馆。因此,笔者认为,虽然现存据查的化学课程安排公布于1876年,但同文馆化学科课程的开设筹办与教学准备工作应于早先业已展开。

考察同文馆化学课程的设置目的,作为统管同文馆工作的总理衙门的初衷可以说便是同文馆各科教育的最终目的。从奕等人的奏折中不难读出,之所以需要开设化学科等此类的自然科学技术课程,正是秉承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情结,本着即学即用的实用思想,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军工领域的经验,培养清政府自己的人才,力图摆脱屡遭凌辱的困境,走上自强之道。因此,培养掌握必要化学知识和技能的科技军工的专门人才,可以说就是京师同文馆化学科的直接教育目的。

2 化学科课程内容及编译教材

2.1 化学科课程内容

由于当时历史和学科发展的局限,以及清政府创办同文馆的直接目的,京师同文馆化学科课程内容主要以实用化学知识为主,多涉及化学实验和化工技术,而少有化学理论部分。根据《清会典》记载,化学科的课程内容可归纳如下:

“凡化学,以原行之质为本。共六十七质,分大类二:一曰非金类,一曰金类。每质各秉一性,性相近为一家,二类各为五家。……原质入养气有生酸者,有生反酸者。……反酸与酸相合为盐类。……凡矿产备诸质,验质必以化分,有消而化者,有熔而化者,消化视强水,熔化视火力。……有分金银铅三质之法;有炼铁之法;有炼铜之法;有炼银之法;有炼金之法;有炼铂之法。”

由此可知,同文馆化学科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元素及其单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酸碱盐、溶解与熔化、贵金属检验、冶炼金属5大部分。5条内容分别又详细记录有关化学概念与实验方法。鉴于其所涉化学专业词语的古文晦繁,以及与当代化学教育的共通之处,现择其一予以通译介绍。

例如,在酸碱盐知识部分,详细记录为:“非金类与养气相合成酸,永不能成反酸。金类和养气相结合成反酸时亦能成酸。反酸与酸相合为盐类,有化于冷水者,有化于热水者,有冷热水皆不化,而化于强水者。”所述内容,即指非金属与氧气反应所生成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碱性氧化物,二者相互反应生成盐类,并详细描述了各种盐类的溶解情况。尤应值得注意的是,文献记载中点明了“金属与氧气反应形成碱性氧化物或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酸性氧化物”,应当说明当时的同文馆教研人员认识到了若干金属两性氧化物的存在和特点。对比当今中等化学教育可以看出,同文馆化学课程有关酸碱盐的内容已和现今少有出入,说明其已具备较好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又如,贵金属检验知识部分,紧密贴近当时的社会需求,结合了当时以金银为直接流通货币的情况,主要讲授金、银、铅的检验方法,培养训练学生识别检验流通货币成分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同文馆化学课程的教育目的。

2.2 化学科课程教材

作为京师同文馆化学课程的教材,虽然并不是我国最早编译化学书籍,但其出版年代和数量在我国近代化学史上也颇有影响。据资料显示,同文馆的第一本有关化学内容的书籍是1868年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William A.P.Martin,1827-1916)主编的《格致入门》(Natural Philosophy)一套丛书中的《化学入门》。这本化学教材为丛书的第6卷,共分4章,大约3万4千字,采用问答体裁,附有简单的插图。其具体内容大致为:第一章“论物之原质”,重点阐述了元素概念。对“化学”的概念阐释为“究察万物之体制,调和交感,分之而得其精一之原行,合之而化成庶类,察万物之辩护而研究其理,以调摄其微质,故名化学。”第二章“论气类”则重点介绍了氧气、氮气与氢气的制备和主要反应,以及碳、硫、磷、硼、硅等非金属元素。第三章介绍了钾、钙、铝、铁、铜、银、金等金属元素与化合物。第四章“论生物之体质”简要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内容,如糖、蛋白质、草酸、酒精等物质的组成与结构。附录“化学总论”还特地对比了化学与古代炼丹术的异同等内容。

此后,随着化学专任教习毕利干教授到馆,同文馆化学教材又进一步增加了编译量。其中有毕利干翻译的《化学指南》(Chemistry for Beginners),毕利干译、副教习承霖、王钟祥助译的《化学阐原》(Ad-vanced Chemistry)以及后来的化学教习施德明(Carl Stuchlmann)口译,王钟祥笔述的《分化津梁》。《化学指南》是毕利干刚到中国任教不久后完成的,同样采取问答体裁,共分十卷。第一、二卷论述非金属元素,第三、四、五卷论述金属元素,第五至八卷为有机化学,第九、十卷为各种译名对照表。

《化学阐原》译自德国分析化学家富里西尼乌斯(Karl R.Fresenius)的《定性分析导论》一书,主要涉及分析化学的内容。表1所示为同文馆化学科各教材详细信息。

3 化学科的考试规程及试题

京师同文馆考试共分4种,分别为:

(1)月课——每月初一日举行。

(2)季考——于每二、五、八、十一月初一举行。

(3)岁试——每年十月,定期面试,岁试时该月月课季考照常。同治四年(1865)后规定季考后免该月月课,故化学科一开始便按此执行。

(4)大考——每届三年,举行总考试一次,总理衙门主考。

每届大考后,分别进行奖励。中榜学生授予七、八、九品官衔。劣者分别降革留馆,甚至开除黜退。

化学科于1872年举行第一次岁试。共有7道试题,分别为:

“KQCLOs(KClO3)其华字何如?次硝强水,其代字若何?天气助火,何故?水系何物相合之质?做轻磺气,其法若何?磺强水其性情何如?以何法能多炼磺强水?”

光绪十二年(1886)年举行的一次大考,共有9道化学大题,其中包含了2道论述小题。试题内容涉及煤的燃烧、金银铁检验和硫酸、硝酸的制法。试题题量较岁试题量大,难度也较高。分析试题内容发现,本着紧扣化学教育目的及课程内容的深广度,考试重在基础化工生产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辅之考察相应所需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另外,在1897年的大考中,化学科还分为了英文两班、法文两班、俄文班以及德文班,各班试题均不相同,由此可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京师同文馆化学科的规模日益扩大,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 化学科的教习与学生

4.1 教习

作为近代中国化学教育的先驱们,京师同文馆的化学教习对于化学教育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除去编译了《化学入门》等丛书的总教习丁韪良博士,还包括教习毕利干(同治六年受聘)、施德明(光绪十九年兼署),副教习承霖(光绪五年受聘)、王钟祥(光绪十三年受聘)。笔者认为,其中尤以法国人毕利干先生任教时间最长,贡献最大。作为清政府对于其贡献的肯定,总理衙门于光绪十一年(1885)十一月初十日奏请:

“化学教习毕利干、法文教习华必乐,均于同治十年到馆,资格最深,馆课亦能勤慎,拟请赏给虚衔,以昭激劝。同文馆化学教习毕利干,拟请赏四品衔。”

另外,按照总教习的丁韪良的《同文馆记》中的回忆,总税务司赫德先生于1866年推荐毕利干先生来华任教,毕氏不但注意引起学生研究化学的兴趣,翻译编写了第一本中文书名的化学教材,还“不复炫耀中国的炼丹术”,即注意使学生摆正学习化学的科学态度,使他们注意从经验型的炼丹术化学中走人科学实验性的化学中来。因而,丁韪良博士赞誉毕利干教授为“中国化学之父”。

4.2 学生

京师同文馆开馆伊始,学生均从八旗子弟中挑选13、14岁的少年入学。至天文算学馆成立,开始招收20岁以上满汉举人及各种具备功名的生员,将教育程度提升至大学专科层次。从举办到最后闭馆,历届各种学制共约招收500余人入馆学习各门课程,化学科具体人数不详。据文献记载,只光绪五年(1878)问,汉文化学科就有13人参加了最后的大考,其中便有后来留馆任教的副教习承霖、王钟祥2人。这样估算,化学科无论单纯人数还是相对规模在当时各门自然学科课程中应位居前列。在馆学习期间,学生们怀着报效国家,学以致用的目的,学习十分勤奋刻苦,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据传有学生对化学十分感兴趣,课后竟将实验中的白磷藏在衣服口袋中以便课后研究,最后却因磷的自燃暴露而作罢。

同文馆毕业肆业的学生去向大致有留馆教学、从事专业翻译和使节工作。作为化学科的学生,他们大多去往当时各个化工军事行业或高等教育部门,成为我国化学工业和化学教育事业的先驱者,为化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播下种子。

京师同文馆,作为清政府下辖的教育翻译机构,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所新式学堂,对中国近代外交、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其中化学科课程而言,它不但彻底摒弃了数千年来作坊式的师徒口传的经验型炼丹术化学教育,开创了我国新式科学化学教育的先河,更将这种制度化的教育形式牢牢稳固于学校教育之中。自此,我国的化学教育体系才真正得以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建立起来,并逐渐以京师同文馆化学科颇具规模的课程体系为蓝本,不断扩充、发展、完善。同时,京师同文馆化学科的教学与翻译工作,为我国化学教育事业引介了一批有影响的化学专业著作,输送了一批化学专业人才,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推荐访问:中国近代 化学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