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课程下高中世界现代史教学创新

时间:2022-12-15 17:15:05 来源:网友投稿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剧烈,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必须有很好的提高,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世界史的教学显得特别重要。下面结合笔者在世界现代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就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创新谈谈自己一些看法。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当今历史试题的呈现已不拘泥于教材的具体表述,而是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历史学科的考核目标不仅包括调动和运用知识,还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学目标基础上提供新情境、新材料,在师生互动中帮助学生全面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和提升历史思维力。

例如,高中历史教材将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归纳为“和平与动荡并存”,并选用了科索沃战争和9·11事件这两则距离我们相对较远的材料,以说明“动荡”这一特点。其实,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援引伊拉克战争、叙利亚问题等新材料,鼓励学生思考当今世界出现动荡的原因,并探究有利于和平的因素。这样,学生不仅能更直观地了解当今世界的动荡,提高学习兴趣,还能训练历史思维和培养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发展的历史意识。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1. 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学过程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例如,在学习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时,我们可以增用如下材料: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年来,美国陷入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并设问:有人依据材料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这一教学设计,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多极化趋势影响的理解,更全面认识美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这种设问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对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见素养的养成等有积极作用。

2. 分层教学模式

高中学生学习的能力、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面的宽度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设计能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以罗斯福新政中“美元贬值”这一措施为例,我们可分层设问:罗斯福为什么要实行美元贬值?这一措施对当时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第一设问重在加强学生对新政背景,以及此措施对缓解危机的影响的理解。一般学生均能准确回答这一问。第二设问重在养成学生辩证、全面分析问题的意识,将某一历史事件放在世界大环境中去重新认识,有利于提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认识,有利于学习“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一问相对较难,不能针对全体学生。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如何将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落实给不同的学生个体,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导学案来实现的。

分层教学模式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知识、能力等方面有进步,既能保护学困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优生的思维力,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

1.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先做好教学设计,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视频等媒体来辅助教学。它具有直观性、可重复性、内容更丰富、更迅速等特点,能更好调动学生的兴趣,巩固重点难点,更多展示历史的面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例,教师如果按传统教学手段仅仅凭书本上的文字与图片进行教学会显得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全球化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图片,播放反全球化运动的视频,展示全球化下的全球问题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激发学生主动地、理性地认识全球化。

2. 情境教学的运用

历史知识的很大部分是比较枯燥的,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减弱甚至出现学习障碍,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将教材中的情境再现,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学生在表演和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就能很好地记住和理解知识要点。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笔者曾选择作品《等待戈多》中的一些经典对白,要求学生将它改编成剧本形式,再在课堂上表演。在这一过程,学生除加深了对这一作品和这一文学风格的了解外,还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缓解了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增强了自主探究能力等。

(责任编辑 庞丹丹)

推荐访问:现代史 新课程 高中 创新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