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基于数字环境的历史学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研究

时间:2022-12-15 18:50: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论文选取历史学作为切入点,结合该学科文献需求的特点,以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高校在“师生需求”主导下的历史学科资源建设中遇到的障碍,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从而促使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更深地融入到学科资源建设中。

关键词  数字环境  历史学  文献资源建设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分类号  G250;G255

Construction and Usage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 Resources Based on Digital Environment:Taking the NENU Library as the Example

Chang Beibei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history for the point of penetration, and bas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al requirements, it chooses the Library of NENU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resources of history dominated by “need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ility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bject librarians and subject services integrate deeply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ary resources.

Keywords  Digital environment. History.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resources. NENU Library.

文献资源建设作为图书馆的一项主要工作已然得到了学界多年的研究与探讨,但依据具体学科背景和专业文献资源特点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在数字化技术应用推动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中,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不再是盲目的扩充资源数量或规模,而是与学校的学科建设相依存,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业务,使图书馆能够更有效地助力学校的教、学、研。作为一种资源建设的新模式,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已在多个学科上开始了尝试,其中历史学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试点学科,本文以此为契点进行深入探讨。

1  历史学文献资源的特点分析

1.1  包容性

作为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代表性学科,历史学同大多数文科专业一样,一切的研究都建立在充分挖掘文献资源的基础之上,与自然科学依赖大量的实验完全不同。可以说,史料是历史学的生命,是史学研究的立足之本,没有史料将寸步难行。

然而,历史是一门包容性的学科,它横向覆盖全世界各个地区和人们社会生活与精神状态的方方面面,纵向则囊括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与发展历程。它还可以与所有的学科产生融合与交叉。就此而言,历史学的文献可谓包括万象,无所不容。

关于史料的分类,已有很多著名的历史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不约而同地体现了史料的广泛性与包容性。例如,荣孟源在《史料和历史科学》一书中将史料大致分为四类:书报类——包括历史记录、历史著作、文献汇编和史部以外的群籍;文件类——政府文件(档案)、团体文件和私人文件;实物类——生产工具、生活资料、武器和刑具、货币、度量衡器、印信、遗迹、模型和雕塑、照相和绘画、语言和文字、碑刻和砖瓦、纪念物;口碑类——回忆录、调查记、群众传说和文艺作品。由此,我们不由叹服历史文献的博与大。

1.2  多维性

历史研究的广博性决定了文献资源多维需求的特点。每个学科内部都有更细致的划分,历史学也不例外。然而,如果说其他学科的细分不太影响整个学科资源建设或利用,那么历史学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一级学科层面上,历史粗略分为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大类,这三类文献资源的交集率或重合率非常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互不相干,这种现象在其他学科中很少见。若进一步区分,古代史、近现代史、专门史、世界史领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研究文献需求也是天壤之别。有些学科仅需一个大型的数据库检索平台或几个数据库就能基本满足整个学科的需求,而历史学没有这种统一性,也不可能实现这种统一性。

2  图书馆在历史学资源建设上的悖论

2.1  学科建设的需求与图书馆文献保障能力之间的差距

学科建设的成就是衡量一所现代化大学的重要指标,而学科建设的进展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这一点对于历史学而言是致命性的因素。在所有的学科中,历史学的文献需求最为复杂和多样,信息量也最为庞大。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研究主题都会导致资源需求的完全不同。这也对图书馆的历史学文献资源建设提出了一个最棘手的问题。

根据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历史学科馆员对本校历史学学科建设的文献需求调查,几乎所有的二级学科或者具体的研究方向都存在严重的资源匮乏情况。在与多名教师的访谈中,他们对图书馆提出了购买多种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议。如中国古典文献数据库(尤其是中国基本古籍库)、港台文献数据库、希腊文献数据库(Thesaurus Linguae Graecae,TLG)、拉丁文献数据库(Thesaurus Linguae Latinae,TLL)、Brill Online在线数据库平台、《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1833-1910)》《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申报》全文检索数据库、世界各个国家目前已经数字化的政府档案数据库等都是教师提出的迫切需求。毋庸置疑,这些需求只是冰山一角,因为学科馆员并没有采访所有的教师,只是选取部分教师作为代表进行调查。

面对学科建设和学院教师需求甚殷,图书馆经常处于有心无力的困境。由于经费的限制,图书馆根本无法满足学院师生的所有需求。其实,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能够完全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馆似乎还不存在。

2.2  热门研究与小众研究资源建设的不平衡

目前,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几乎都存在一种共识:既然无法为学科建设提供零担忧和零缺陷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那么高校图书馆有限的文献购买经费则大部分投到国家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上,或者是热门研究领域和研究团队庞大的领域。这样虽然可以保障文献的使用率和经费的优化配置,但会造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畸形发展趋势。

2.3  地方特色文献与普适性文献建设的矛盾

作为某一特定地理方位的名片,区域文化的建设逐渐得到重视,尤其是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对各自特色文化及价值的研究与日俱增,从而需要大量的地方文献作为支持。与此同时,意识到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巨大价值,地方特色文献的建设一时间成为各地区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毫无疑问,地方特色文献的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对于保存多样化的中华文明意义深远。但是,大部分地方性特色文献都与历史息息相关,如果权衡不好地方文献与普适文献建设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出现区域性历史研究突出,而其他更广泛的历史研究无形被削弱的情况。在经费并不充足的情况下,如何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也是图书馆以“服务学科”为宗旨的文献资源建设之重中之重。

3  历史学资源建设与利用的新尝试

史料的各种特性影响着历史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也为历史学文献资源建设增添了诸多困难与障碍。上述的历史学资源建设悖论不是个别高校的问题,而是在所有的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同时,这些悖论不仅仅出现在历史学科领域,在其他学科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唯一的区别在于,历史学是问题最为显著的一个学科。那么,如何突破这些障碍,更有成效地建设历史学科资源保障体系,是摆在所有高校图书馆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已经从多个角度和渠道开始了构建资源建设和利用新模式的尝试性努力,或许可以为其他学科或高校提供一些借鉴。

3.1  资源的取舍——倾听+评估

在浩瀚如海的历史文献面前,没有谁能够将无穷的资源整合到一起,遑论检索与获取。然而,信息化时代发展到今天,数字资源已经大批量出现或正在大批量的生产,即使这些数字化资源在庞大的历史文献中所占比例并不高,但是对于一个图书馆而言,也是非常庞大的。图书馆有限的经费在选取文献资源时如何取舍,购买最合适、最有用、最切合本校历史学科建设的文献资源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命题。

首先,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结合本校历史学科发展的具体情况。历史学研究的分支领域和方向过于庞杂,每个学校都不可能涉猎全部的研究主题。因此,在学科资源建设上,必须摸清本校历史学科研究的范围,优先选择学科研究最急需的资源。那些没有涉猎的领域,相关的文献资源暂可不予考虑。此外,在已有的研究领域中,师资力量也不尽相同。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研究团队庞大的领域,从而保障有限的资源服务最多的群体,提升资源使用率。

其次,具有历史学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要深入院系和师生中,进行反复的采访、沟通和调查,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获取最真实的信息反馈;学科馆员再根据具体的反馈,对师生提出的资源进行大量的调查和评估。评判一个数据库的价值,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就是调研国际和国内专业排名处于第一阶梯(前10名或前20名或其他)的大学是否拥有该资源。一般情况下,主要对国内985或211高校,以及部属师范院校进行调研。例如,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在调查中国基本古籍库的时候,发现中国高校(仅限大陆)已有70多家拥有该数据库,国内的主要大学中几乎就东北师范大学未曾收藏;而中国基本古籍库的覆盖范围很广,拥有从先秦到民国的历代典籍及基本文献,可以支持整个中国古代史和部分近代史的研究。根据这些信息,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可以考虑在未来的文献资源建设中购买该数据库。

但是,对于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领域,与其相关的文献资源对比就必须置于更为宽广的国际视野中。例如,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世界古典文明研究在国内首屈一指,国内很多高校都没有涉猎该领域的研究,因此在国内进行资源调研对比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又如,希腊文献数据库国内仅有南开大学开通,而拉丁文献数据库国内尚未有大学使用,这就需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调研。以拉丁文献数据库为例,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塔夫斯大学等著名学府都在使用。

3.2  图书馆与院系共建——世界古典文明文献数据库

在世界范围内,人类文明几千年间流传下来的文献很多都没有数字化,造成文献传播范围狭小和利用率低的弊端。很多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中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献被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从文献保护的角度看,这种行为无可厚非,但是却限制了文献价值的发挥。在既保护文献又增强文献使用率方面,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即图书馆与院系合作,将珍贵文献数字化,建设成为专业性文献数据库。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是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开拓者,文献的收藏在国内赫赫有名。上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有涵盖英、德、法、意、俄等多种语言的1.7万余册古典文献,成为世界古典文明研究领域亚洲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文献中心。其中,很多文献都是国内孤本,非常珍贵。

为了方便学术研究,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与图书馆就这些文献展开合作共建,通过数字化、编目、建库和检索平台的搭建等一系列工作,最终形成了“世界古典文明文献数据库”,包括亚述学、埃及学、赫梯学、古典学、拜占庭学等学科的原始文献、相关著述以及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可以说,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与院系共建学术特色文献数据库的创举非常成功,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自建与推广利用的经验,不仅为未来此类事业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高校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提供了可行的模式。

3.3  资源建设与利用共享理念的践行

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利用方面,共享理念的提出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图书馆依然固守着“各自为政”的传统和资源的地方性保护措施。事实上,这种现象的发生并不难理解。很多文献资源,尤其是大型数据库都是图书馆购买而来,没有合作基础的共享实现起来必然不能一帆风顺。然而,数字化时代资源建设与利用的趋势一定会走向共享。在条件不太成熟的环境中,如何为本校的学科资源建设和师生的文献需求寻找共享的机会,是高校图书馆努力尝试的方向。

对历史学科而言,资源的共享迫在眉睫,更是大势所趋。以世界史为例,尤其是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与各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构成了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从何入手?各个国家的政府档案和文件奠定了研究的基础。然而,世界上有数百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堆积如山的政府档案。即使将世界近现代史研究集中于世界主要大国或强国,相关的文献资源也不容易获取。一是由于政府档案太庞大,数以万计,数字化程度不高;二是因为世界史的研究波及的地域范围太广,单个学校没有财力将国外已经数字化的原始档案购买齐全。虽然全球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不断朝着全面和综合性的目标发展,甚至出现多个数据库共存的大型检索平台,也只能说明学术论文的获取非常方便与快捷。原始档案的重要性在于它拥有最权威的话语权,因此,原始文献的获取与利用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也是历史学科资源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经费使用的局限之下,要做好学科资源建设工作,需要图书馆不断地开拓与创新。日前,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积极合作,通过集中为教师办理国家图书馆的读者卡,为学校教师提供了一条可以远程免费获取更多电子资源的途径。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调查发现,在历史学文献资源方面,国家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中不仅包含了中国古典文献的一些数据库,而且还囊括了外国政府的原始档案,如英国海外政策文件、美国国会文献集、美国国家安全档案等。这种远程合作,对于学者而言是一种福音,尝到了资源共享的甜美果实;对于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而言,节省经费的同时也大大推动了学科资源建设,在助力学校科研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4  结语

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文献资源的需求也大相径庭。因而,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历史学的专业特点和史料的特性造就了其成为文献资源建设中最复杂的一个学科。尽管如此,图书馆依然需要孜孜不倦地寻求历史学文献资源建设的新突破。其中的一些方法具有通用性,可供其他学科借鉴。未来,更为细化和专业的分学科模式将是资源建设的发展之道,以提升文献资源与学术研究的贴合率,更加有效地促进学校学科建设。

推荐访问:历史学 文献 利用 环境 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