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浙江台州地区印纹硬陶与原始瓷

时间:2022-12-16 12:45:04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Mign駍4]tiui]׿muMti]}]9xiמ|_9ێyuߟ=^9zi}vi^N~|iۍ׮xi))Z制度的发展和越国贵族以瓷代铜随葬陶瓷礼乐器葬俗的盛行,原始瓷的礼器功能得到进一步扩大和强化,对青铜器的仿制达到了无所不能、无所不仿的空前境地;原始瓷不但对青铜器型的模仿,还对青铜器附件和纹饰也进行了借鉴;在越地,这种仿铜原始瓷礼乐器与青铜礼乐器有着相同的意义,同样是一种权力、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原始瓷器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以清丽的釉色、典雅的风范和光洁美观、坚固耐用的特有优点博得了上层贵族的青睐,被中原贵族视为越地珍品,具有与青铜器相似的重要性。中原地区商代和西周时期只有少量贵族大墓和重要城址中才有原始瓷出土,而且出土原始瓷的大墓必定有青铜礼乐器随葬,但出土青铜礼乐器的大墓却不一定都有原始瓷,原始瓷在当时中原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珍贵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台州玉环三合潭遗址、路桥小人尖土墩墓及这一时期的其他遗址出土文物中,以原始瓷器为大宗。主要器型有:尊、豆、盘、簋、盂等。纹饰主要是S纹、篦纹和针点纹等。

1.西周原始瓷豆(图9)

口径13.5、底8、高5.5厘米。折沿,斜腹,喇叭形圈足。内壁饰多道弦纹。整体施青釉,光泽亮丽。胎色泛黄,胎质坚硬。

2.西周原始瓷尊(图10)

口径12.5、腹围52、底8、高8.5厘米。敞口,束颈,斜肩下折,腹斜收,平底,假圈足。肩腹部饰多道弦纹和两周斜篦纹。施青釉不及底,有光泽。胎色灰白。

3.战国原始瓷虎钮錞于(图11)

明器,仿青铜乐器。錞于通高45、足径21厘米。猛虎形作钮,圆盘首,耸肩,腹部向下收缩,作椭圆柱形,中空。器身完整,通体施青黃釉,色泽亮丽。胎色泛红,较坚硬。

4.战国原始瓷镇(图12)

底径9、通高6.5厘米。席镇,古人用于压帷帐或席角之用。整器呈半球形,顶置环形钮衔环。溜肩,肩与下腹饰密集“S”纹。圆空腹,平底。施青黄薄釉不及底,有光泽。胎色灰白。

5.战国原始瓷提梁盉(图 13)

口径7、腹径16.8、底径9.3、通高19厘米。温酒或调酒器。小直口,圆钮盖,斜肩,圆腹至底内收成平底,底置三只蹄形高足,肩与腹部各有一道弦纹。肩部置龙形提梁,前为龙首流,后为龙尾。通体施青釉,胎色灰白。

6.战国原始瓷瓿 (图14)

口径22、腹围100、底20.5、通高33厘米。短直口,圆溜肩,鼓腹,平底置三足。器盖扁平状,桥形钮。肩部贴塑对称猛虎形铺首,各衔对称环形系。器身满饰“S”纹,较有规则。通体施青黄釉,光泽丽人。器物较大,造型规整。

7.西汉原始瓷匏壶(图15)

口径4.3、腹径17.7、底径12.7厘米。匏壶因形似匏瓜而得名,器呈小口、倒喇叭颈、鼓腹,是盛酒或水的容器。

200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浙江温岭大溪塘山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随葬器物34件,有原始瓷和玉器等。出土的匏壶,在福建武夷山西汉闽越王城遗址、广州西汉南越王墓中均有较多出土,特征鲜明。可以判定,塘山大墓应该是一座西汉初期的墓葬。塘山大墓越系墓葬的特征也十分明显,其中形制特别的匏壶,在越文化区域福建闽越国地区、广东南越国地区较为流行。

陶器是全人类所共有,瓷器则为中国所独创。印纹硬陶所昭示的审美风范,原始瓷所体现的创新理念,原始瓷与印纹硬陶一起构成了越文化中最具特征性的两大物质文化,也是台州历史文化中最为耀眼的明珠。

推荐访问:印纹 浙江台州 原始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