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鄂尔多斯高原长城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时间:2022-12-16 12:5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分析了鄂尔多斯高原长城所具有的分布里程长、分布地域广、筑造时代多、保存状况好、历史故事多、研究价值高等特点,进而指出了存在这些特点的自然原因和地理原因,从而解析出鄂尔多斯高原长城分布的与众不同之处。

【关键词】鄂尔多斯高原;长城分布;特点;原因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独具特色。距今7-14万年前,鄂尔多斯地区最早的古人类——河套人就生活在萨拉乌苏河畔。2010年新发现的乌兰木伦遗址,更成为鄂尔多斯新世纪史前文化的重大发现,荣获“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进入新石器时代,寨子圪旦遗址、朱开沟遗址是本地区古文化、古城、古国的重要发展中心,成为以鼎、鬲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秦代直道的修筑和唐代参天可汗道的通畅,将南面政治中心关中地区和北方边塞漠北草原连接起来的鄂尔多斯高原,成为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是汉唐时期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纽带和融合中心。明清时期,蒙古鄂尔多斯部入居河套,鄂尔多斯高原成为蒙古族的聚居地和成吉思汗陵的祭祀地,从此促进了游牧文化、草原文化、蒙元文化、成吉思汗文化作为鄂尔多斯文化的基础和特色的形成。近代以来,鄂尔多斯地区抗垦的独贵龙运动风起云涌;抗日战争开始后,鄂尔多斯军民顽强抵抗,阻止了日军占领鄂尔多斯地区中南部和成吉思汗陵。在鄂尔多斯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鄂尔多斯历代长城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一、鄂尔多斯高原长城分布的特点

现存较为完整的鄂尔多斯高原长城全长超过200公里,包括了战国、秦、隋、宋、明五个时代,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一)分布里程长

鄂尔多斯市共有超过200公里,包含战国、秦、隋、宋、明五个不同时代的长城。战国的秦长城位置在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胜区等区域,总长度超过90里;秦长城分布在鄂托克旗、达拉特旗,总长度近40公里;隋长城分布在鄂托克前旗,全长超过10公里;宋长城分布在准格尔旗,共有超过20座烽火台;明长城分布于鄂托克前旗、准格尔旗、鄂托克旗,全长超过80公里。

(二)分布地域广

鄂托克旗秦长城沿线分布有烽燧三座,全程约30公里,其他相关遗存若干处。鄂托克旗秦长城的墙体主要由石块垒砌或石块堆积构成,重点分布于阿尔巴斯苏木桌子山地域,路径为自巴音温都尔山脚向西延伸至山顶后继续向下至苏白音沟沟谷,最终至乌海境内。

达拉特旗秦汉长城,墙体主要构造为夯筑土墙,总长度约为10公里,重点分布于新民堡、王爱召最后至释尼召境内。

鄂尔多斯隋长城,主要墙体为构造为堆筑土墙,墙体主要颜色呈现为白色或红色,外侧为鱼脊状突起或土垅状,墙的底宽2-6米,高0.3-1米,全长20余公里。整体上呈东西向贯穿鄂托克前旗东南部,其中,长城大部分分布在鄂托克前旗,自东往西走向,逐步分散区域于上海庙镇特布德嘎查四十堡小队、宝日岱小队和十三里套小队。

鄂尔多斯北宋烽燧线,其走向自准格尔旗南部纳日松镇向北一直延伸至暖水镇,长城整体沿途每隔5-10公里一座烽燧,合计有20几座烽燧。同时,在烽燧线南端,分布有丰州古城、永安砦和保宁砦的宋代城址三座。

鄂托克前旗明长城全长约90公里,包含了成化边墙和嘉靖边墙两道边墙。东起宁夏盐池县高沙窝镇,后经过该旗上海庙镇特布德嘎查南部,沿途往西经过二套子村西、布拉格苏木上水坑村南、剌湾村南、芒哈图村南、小滩子村西,延伸入宁夏银川市。

(三)筑造时代多

从历史角度看,鄂尔多斯市境内分布的战国、秦、隋、宋、明等时代的长城,充分表明了鄂尔多斯位于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交错地带,是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碰撞、交流的前沿阵地。在这里,战国、秦、汉时期生活着义渠、楼烦、林胡、匈奴等民族;隋代生活着突厥族,宋代生活着党项和契丹族;明代生活着蒙古族,深刻昭示着两千年来,鄂尔多斯是我国多民族生存、繁衍、交融、共存的典型地区,为统一、多民族的中华大家庭的形成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鄂尔多斯高原至今保留着内蒙古唯一的一段隋长城和唯一的一条宋代烽燧线。

(四)保存状况好

鄂尔多斯境内长城的保存现状比较好,主要因素是鄂尔多斯古代处于游牧地带,近代人口不多,农业发展较慢,对境内长城整体的影响较低。比如,伊金霍洛旗纳林塔、乌兰敖包、准格尔旗公沟、铧尖的战国-秦昭襄王长城是全国保存最好的战国-秦长城;鄂托克旗的秦始皇长城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好的秦长城;鄂托克前旗的明长城也是我国西部土筑明长城保存最好的段落之一。

(五)研究价值高

从研究长城的学术角度来看,战国-秦长城作为全国战国秦长城的最北端部分,是学术界秦长城具体的北端起点及长城走向争议的重点,同时,考古学对此研究和争论也比较严重;隋长城及宋长城由于存量过少更是全国长城研究的热点之一;明长城由于保存多、文字记载明晰同样成为全国长城研究的热点之一,由此可见,鄂尔多斯境内分布的长城对于我国长城学术研究领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形成鄂尔多斯高原长城分布特点的原因

鄂尔多斯高原长城分布里程长、分布地域广、筑造时代多、保存状况好、历史故事多、研究价值高等特点是有丰富的自然、地理和历史原因的。

(一)自然原因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北纬37°~41°之间,海拔在1000-1300米左右,属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景观为草原和荒漠为主,年生长期一般不足210天,是我国主要的牧业区之一[1]。

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受此影响,年降水量约在400毫米左右,是我国牧区和农区的明显分界线,至今为止的两千多年,年降水量始终处于400毫米左右,降水量的情况也决定了农区和牧区的南北摆动,所以,从历史角度来看,鄂尔多斯高原背部是草原民族的天堂,而鄂尔多斯南部则是中原农耕的主要地点,是历代王朝的主要粮食产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片土地上不停地碰撞融合,同时,由于气候原因而所造成的地域经济、文化差异也使鄂尔多斯的长城一带世代征战不断。战国、秦汉、隋、宋、明等分别在这里修建长城,鄂尔多斯高原成为军事防御的重要阵地,不仅如此,多样性的经济需求、政治文化的互相交融,也使鄂尔多斯高原成为多个民族融合和经济交流发展的重要区域。

(二)地理原因

汉唐时期的鄂尔多斯处于长安与蒙古高原的中央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连接着汉唐中原政治中心——长安与游牧民族政治、文化中心——蒙古高原,是中原王朝北进大漠或北方民族南进中原的必争之地。

鄂尔多斯有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位置,地势平坦,草肥水美,是北方草原民族的游牧天堂,同时也是北方草原民族的战略要地,历史上有很多民族占据过这一地区,各个北方民族在这里争端不休,所以,鄂尔多斯在北方游牧与中原政权的不断争夺下,经过军事冲突、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最终成为各个民族融合的焦点地区。鄂尔多斯高原成为战国、秦汉、隋、宋等时期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古代修筑长城的首选之地。

历代长城是祖先留给鄂尔多斯的宝贵财富,见证了鄂尔多斯地区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王朝冲突、交往、融合乃至走向统一的历史,是不可再生的历史印记。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保护好、研究好鄂尔多斯古长城,才能使之得以保存。我們在这里分析鄂尔多斯高原长城分布的特点及原因,以期对长城的分析、研究和展示有所裨益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景爱.中国长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辛德勇.西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国家文物局.明长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郝雪琴(1981-),女,汉族,内蒙古人,研究生,中级,研究方向:博物馆相关。

推荐访问:鄂尔多斯 长城 高原 分布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