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古称秦州。在甘肃的东南部,属全国古历史文化名城,是人文始祖伏羲的故乡。江泽民总书记考察天水时,欣然挥毫泼墨"羲后故里"。天水现有总人口328万,辖五县两区。自然环境较差,近年来连续遭到旱灾,给当地人民发展经济和教育带来困难,尤其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造成举步维艰的局面。好在从1998年开始实施了"国家贫国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层层投资68683万元,在五个县的138个乡镇实施188个项目,这些项目资金的投放实施,当地人民喻为久旱甘霖,从心眼里高兴。各级政府借此东风,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领导和组织实施了工程项目的建设并落实了各项配套资金。历史文明古城天水,正在实施着义教工程项目。从西头的武山到东头的张川,从北边的秦安到南边的秦城,在农村中小学悄悄建起一幢幢教学楼,这拔地而起的幢幢楼房你知道是怎样矗立起来的吗?说来还有一段较长的故事呢?
一
1998年6月"流火"的一天,由天水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及市财政、市建委等九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五县的党政"一把手"召开了"义教工程"项目的"点火会议"。这个会不挂彩旗,亦没放炮竹,但会议精神和所要达到的高潮气氛令人难以忘怀。市委书记王洪宾首先开腔,他说"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是我市有史以来国家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教育扶贫工程,工程在我市的投资68683万元,其中中央专款2477万元,省级配套19816万元,市级配套2477万元,县乡投入2162万元,从1998年至2000年实施。届时我市的清水、秦安、甘谷、武山、张川等五个县的138个乡镇中实施土建项目122个, (其中小学96所,初中26所)仪器配套项目66个。通过项目实施,将为我市教育完成五大任务,达到七个目标,为我市县区"普九"打下良好的基础。
王洪宾书记在启动会上强调了四点。一是各级政府必须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二是必须层层加强领导、责任到位。三是必须增加投入,确保配套资金到位。四是必须加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要求县、乡两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师,真正把"义教工程"当作"一把手"工程。如果哪个县,哪个乡出现配套资金不到位,管理不善、延误工期,质量不高等问题,哪里的一把手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市长张津梁对实施天水"义教工程",要求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领导,"工程"实行党政领导"一把手"负责。二是要用好政策,确保资金配套如期到位。三是搞好协调、形成合力。四是要强化管理,提高投资的使用效益。五是要转变作风,在工程建设上树立党和政府良好的形象。在征地等方面为"义教工程"大开绿灯,前期工作要采取统一办公,办妥一切手续。最后,张市长与各县一把手签订了目标责任,并强调"我签订的目标责任,我就负责,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验收,哪里出现问题就追究哪里一把手的责任"。
之后,市政府按省政府的要求,成立了以市长张津梁为组长,副市长苏维喜为副组长及教育、计划、财政等九个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天水市义教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市教委专门成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各县、乡也相应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各县教育部门均成立了项目办公室,具体抓项目实施工作,从组织管理上保证了"义教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
二
勤劳朴实的天水人民素有热爱教育、重视教育的传统,人民群眾听到国家花这么大投资为农村贫困地区人民办教育,高兴之余表于行动。各级政府将群众的热情汇成一股股铸造教育千秋基业的洪流,浩浩荡荡地在全市五县,打响了实施"义教工程项目"的第一炮。武山县1998年初,县政府在全县人民代表大会上,作出了"全力抓教育、负债办教育,千方百计保项目"的庄严承诺,把实施好"义教工程"作为"科教兴县"战略的重要举措,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积极兑现人代会上的承诺,采取争、贷、投、借、垫、欠等办法尽力落实项目资金,先后无偿划拨土地40亩。自愿捐款,慷慨解囊者大有人在,仅在郭槐乡文家寺小学的工程项目上,当地群众自愿捐款、献料4万余元,这种感人的事迹处处可见,不胜枚举。项目会计师百灵同志是财会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从"义教工程"项目开始后就担任项目工程会计工作,他勤奋钻研,工作细致,避免"义教工程"建设的资金管理中有一点漏洞,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由于过度劳累,积劳成疾,倒在了办公桌旁。在我们天水市的"义教工程"建设战场上,还有更多的人默默无闻的工作,甘谷县的教育局长、项目办主任张爱民,对项目建设工作十分负责任,他上报下达,跑资金、订计划,在工程招投标中,都坚持一定要按省、市要求的企业等级执行,没有放进一个不称职的企业进工地,没有让一份不够质量的图纸去施工,确保了整个甘谷义教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在项目用地上,张爱民坚持一次到位的主张,校舍初中按20亩以上,小学15亩以上,在他的努力下,在甘谷人均占地仅为1亩的情况下,在"贫三"项目建设上无偿划拨1956亩,为"义教工程"无偿划拨土地56亩,天水市义教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教委主任杨兴胜,抓项目工作硬是凭着一股虎劲,为了筹划好义教项目工作的整体思路,一段时间他在每晚睡觉前都要思考检查项目资金、规划、管理等工作情况,是否到位、落实。去年底为了更好的总结、检查全市项目,就连自己的父亲在医院动手术时,他还在秦安县检查工程建设资金的落实及全年工作考核情况。这点滴事例,足以道出天水在"义教工程"建设中走过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
三
近两年的"义教工程"项目建设,由于各级政府的支持、群众的努力,并按李省长所讲的"在配套资金会上,不讲条件,不喊困难,更不允许打折扣"的精神,两年共配套落实资金1510万元,确保了项目的如期进行。市教委项目办按照省上《义教工程项目管理规定》,制定了三年工作规划,分年度的工作计划,做到不虚喊、不空谈。按照工程季节、进度全力做好每项工程服务。两年已发有关项目管理文件39个,召开有关研究项目工作的会议三次,召开现场工作会议1次,去年重庆虹桥事件发生后,在全市进行了一次全面认真的工程质量大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重大隐患事件,不能过夜。清水县郭川初中教学楼转角处立柱,灌浆不实,市项目办责令限期停工整改。他们从市上请了一名多年搞建筑的总工亲自监工指导,重新返工,经有关方面验收后,才进行下道工序。秦安县中山乡中山小学在工地项目建设中,因地质状况不佳,为确保工程质量,经过多次化验土质,决定把原地基大开挖出的土全部运出,运进高质量的土方。这种较大的处理地基情况在秦安何止一处。省上要求50万元至100万元的项目设计图,由市(地区)级把关,市教委项目办积极配合县上,请了市设计院的专家,对50-- 100万元的图纸审定了37份,市上要求县项目办未经有关部门把关审定的图纸不能施工, 50万元以下的图纸县项目办必须认真审定,并有审定时提出的修改意见,盖章后方可生效,市上还成立了天水市"义教工程"项目专家组,由财政、建委、教委三家有关人员组成,确定专家组工作职责,并及时开展了检查监督工作,由于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的落实,至去年底,我市已有83万平方米,投资4077万元的校舍建成,地方政府已投资1510万元,已建成的项目全在合格以上,部分工程为市优工程。整个工程建设都按省上要求进行,没有肢解或转包工程,个别需要调整年度的工程都按省项目办的要求进行填表上报审批。我们对县上严格要求,规定一律按义教工程管理办法执行,吃不准的一律经请示答复后执行,任何人在工程建设中不随意开口子,不留条子。使天水市义教工程项目健康稳步地向前推进。
四
培训和项目档案建设是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大块。我们没有以为工程土建是硬件,其它是软件的错误认识。
去年六月,省上专家组一行通过对天水"义教工程"项目的检查,除对天水在项目土建工程中普遍重视配套资金的筹措和质量建设方面给予肯定外;还认为天水在"义教工程"的培训方面也有特色,不仅走在全省的前茅,而且在培训的方式、内容上很有新意,曾经撰文《狠抓培训、确保质量、再创辉煌》,上报省项目办进行交流、学习。事实上,我们是实事求是地按省上要求,把培训工作抓起来的。先是成立了由教委主任任组长,市成人培训中心校长任副组长,项目办、计财科为成员单位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其次,做到了教材、教师、人员的"三落实",在此基础上我们借鉴学习了贵州师范对项目校教师进行培训的经验,在天水一师,培训中提出"加强领导、学习贵州,实行规范化管理、落实素质教育、力创示范性培训"的工作口号。通过培训, 429名学员中,评出优秀学员18名,优秀论文18篇,先进班集体4个,扎实的培训为"义教工程"的实施和我市素质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在工程建设中,不但建好了校舍,而且还培训了项目校的教师、校长和工程监理人员;不但统一配备图书、仪器,还培训图书管理员及仪器实验员;不但建好了校园,更重要的是美化好育人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