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探析

时间:2022-12-16 15:30:07 来源:网友投稿

秦始皇灭诸侯,析置郡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统一国家。中国由分封制走向了郡县制,无庸置疑,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但是在战国时代,诸侯割据,“七雄”并争,为什么只有地处西陲的秦能够统一中国,而地处“中国”的其他中原政权未能完成这一统一大业呢?

由秦国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显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简而言之,有:

春秋战国末年,国家分裂多年,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裂日久,人心思统。因此结束诸侯割剧的分裂局面,完成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由秦完成统一大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起决定作用的当然是广大劳动人民。

但有一点也不容忽视,秦国和东方六国相比,它在统一的准备和进行过程中,确是发挥了较大的主观能动作用。这一点在秦律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当时的地主阶级正处于上升时期,因此秦律的内容也还含有一种朝气蓬勃、富于进取的革新精神。封建国家力图通过法律的保证,使各级官吏成为地主阶级政权得心应手的工具。因为只有秦的各级官吏都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才有可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荀况曾周游列国,以后入秦,秦丞相范睢问他:“入秦何所见?”他回答:“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强国》)认为秦国是当时列国中治理得最好的诸侯国,已接近“治之至也”的境界,并希望秦国再接再厉,以期“令行于天下”。果然不出荀况所料,秦始皇即位以后,只用了10年时间,就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这一点,可以说是秦完成统一大业的制度保障。

秦国由于长期的社会变革,并且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之始参与中原角逐,乃在秦穆公之时。秦穆公德才兼备,又善于纳贤,先后寻觅重用百里傒、蹇叔、由余。这些人成为秦穆公成就霸业的重要功臣。在秦晋崤之战后,能主动承担罪责,并继续重用打了败战的百里傒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最终依靠三人伐晋,以报崤之仇。后又“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为秦能统一奠定了根基。秦穆公之后第二个重要的的重要人物是秦孝公。孝公锐意改革,于是布恩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同时也颁布了历史著名的求贤令。卫国的公孙鞅闻令来到秦国得到重用,并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 推行新法达18 年,取得巨大成功。秦国由一个落后的、被东方各国看不起的国家,变成七雄中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这为秦完成统一大业积累了经济实力,奠定了物质基础。

秦国与其他六国相比,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秦国地行便,山川利。秦之故土先在关中,非四战之地,地势险要,有险可守。秦国击败西戎后,不再腹后有敌,得以全力东向。在秦王政亲政之时,秦国经过历代攻伐,已占领关中、陕西、四川全部,并蚕食了魏韩燕楚赵的大片领土,基本打通了通往六国的战略通道。关中地本肥沃,郑国渠造成后,灌田四万顷,农业得到大发展。在司马错平蜀后,蜀地也成为秦的粮食基地和铜铁木材基地。再加上西北戎狄地区出牛马,这些丰富的资源能够支持连年不断的战争。《史记货殖列传》说“故关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在统一过程中,秦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面对六国的“合纵”之策,采用了张仪“连横”之策成功的破坏了六国联盟。后用采用范睢制定的“远交近攻”之策。秦王政亲政之后,又用李斯之计策为攻伐做准备。《史记》曰:“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後。”并在李斯、魏缭的协助下,制定了统一六国的战略,即先将位于秦国正面的韩国吞并,然后消灭南北两翼,最后兵进东方,灭掉齐国,完成中国统一。“远交近攻”战略实施的手段就是“财、剑、兵”相配合进攻:在物质上,提供连横策士游说远方所必需的充盈的财力,保障他们活动的顺利实施,收买敌国权臣或行反间计,收集各国机密军事情报;在方略上,提供智勇双全的武士作为策士的陪伴,可以用来随时刺杀破坏连横活动的敌国权臣;在武力上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软硬兼施、分化瓦解、恐吓震慑六国。

秦具有其他六国所不具有的军事实力和优势。

好武尚力的强悍民风和军功爵制的实行,造就了能征善战的秦国军队。有了军功爵制的和严格的法律规定,在个人利益的驱动下,秦国军队战斗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兵士争勇、将帅争先,造就了虎狼之师。同时秦王政看到了军民同心的重要性,在大规模的军事战争中,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军事总动员。秦王政加强和改革了军队建设。如:对秦军进行了组织改造,让所有成年适龄的秦国人都要服兵役;对秦国进行思想改造,用法家思想代替了礼治思想;把强悍的民风培养成尚武精神,用尚武精神武装军队;奖励耕战,以农养战。这样终于建立的能征善战的团结一致的强悍军队。

除此之外,秦有富有开拓精神、拥有雄才大略的执政者;法家学派为秦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招贤纳士、任人唯才的用人制度、耕战立国的基本政策等,都为其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

(作者单位:通渭县马营中学,甘肃 通渭 743300)

推荐访问:探析 六国 原因 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