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领导活动具备复杂性,而作为一个领导,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进而以最冷静妥善的方式做出决策,对于其领导的整个组织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从刘备、曹操二人的不同心理调适方式进行分析,探究不同情境下领导者如何保持良好心态,从而带领组织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困难。
关键词:领导者;心理调适;刘备;曹操
现代社会较快的生活节奏促使每一个人的情绪趋向不稳定,而领导者相对而言承担更大的压力,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风险更大。领导者作为组织的核心,对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领导者的心理健康影响着整个组织是否能够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中顺利前行。因此,心理调适是优秀的领导者必须经历的过程。
一、控制情绪,保持乐观
领导者是一个组织运作的核心,在组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组织中,领导者的消极情绪一旦表露出来,将引起追随者情绪上更大的波动,相反,领导者若能控制自己的悲观情绪,将乐观情绪传达给追随者,将极大程度的鼓舞整个组织的士气[1]。
有许多人不喜欢刘备,《三国演义》中刘备动辄痛哭流涕,显得虚伪且魄力不足,甚至有人戏称刘备的“哭”是与诸葛亮“忠绝”、曹操“奸绝”、关羽“义绝”三绝之外的第四绝——“哭绝”。例如官渡之战中,身在曹营的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袁绍一怒之下要杀了刘备,刘备痛哭流涕“河北之大,竟无一人为备伸冤,备何其孤零也”,才保住性命。虽然一番哭诉是为了保全性命,但身为领导者,向人哭诉求饶显得软弱无能,好在当时刘备孤身一人,并无人追随,才没有在下属心中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若是张飞这等性情豪爽之人见了,免不了一阵心烦。
而曹操却恰恰相反,曹操同样屡遭挫败,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曹操都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卷土重来,对下属起到鼓舞作用。例如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部队惨不忍睹,后有追兵,却多次放声大笑道:“人言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足智多谋,在我看来,通通是无能之辈,若于此处埋伏,我等皆束手被擒也。”这是一种就像毛主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般的难得的革命乐观主义,在特殊时刻对整个组织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领导者的情绪对整个组织的影响巨大,领导者是下属的标杆,若是领导者在面临危机时都不能以乐观的态度来应对,下属也必然会丧失斗志,整个组织也会丧失逆转局势的可能。
二、克服偏见,用人不疑
领导者处理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时,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充分信任追随者,让追随者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对员工的信任,二者是双向需要的关系。
《三国演义》中刘备最为人称道的一点就是他充分信任最随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与其先祖刘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极其擅长驭下之道,而其之所以能够与曹、孙相抗衡也得益于有一帮忠诚、优秀的下属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例如孔明初出卧龙岗之时,面临曹军来犯,虽然关、张等人对孔明颇不信任,刘备依旧毅然决然将兵符交给孔明,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刘备信任孔明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刘备相信孔明能够处理好与其他人的关系,令其折服。同样,赤壁之战前,赵云深入曹军寻找刘备家小,张飞误以为赵云降曹,刘备坚定地喝止:“子龙从我于患难之中,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刘备此时有如丧家之犬,而曹操如日中天,此时仍然坚定地相信下属,确实难能可贵。
曹操则恰好相反,对手曾多次利用曹操生性多疑而以计诱之,曹操却总是不能经受考验,屡屡将屠刀挥向忠心之人。同样是赤壁之战中,孙刘集团担心张允、蔡瑁为曹操训练水师,利用蒋干,使之盗走张允、蔡瑁献上的“降书”,曹操认为张允、蔡瑁新降,的确可能叛变,遂斩杀张、蔡二人,之后才反应过来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为赤壁之战的失败打下伏笔。说到知人善任,曹操并不逊色于刘备,但仅从充分信任下属这一点来看,两人高下立判[2]。
三、自我激励,不惧挫折
组织的发展与人生一样,没有一帆风顺,危难之中最考验领导者坚定的意志力和不懈奋斗的精神。领导者是组织的核心,领导者的坚持是组织前进的动力,领导者的决策决定了组织能否迎难而上,克服挫折。
在这一点上曹操与刘备是相似的。曹操曾被过继给宦官,“阉宦之后”是曹操与生俱来的难题,曹操因为出身问题饱受朝廷官僚的排挤,但曹操通过“杖打小黄门”成功逆转局势,与阉党划清界限。后来曹操一生败绩数不胜数,但屡败屡战,却成为了汉末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从未因一场战役的失败而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眼看粮草告急也没有丧失与袁绍一决雌雄的斗志。刘备更不必说,顶着中山靖王之后的虚名,实际上只是一介织席贩履之徒,前半生颠沛流离,几度妻离子散,却一直没有丧失东山再起的野望,直到请得诸葛亮出山才有了稳定的立足之地。二者曲折的人生和领导生涯都说明了作为领导者,在危难时刻不能放弃本心,而要自我激励,知耻而后勇,带领组织夺回失去的一切[3]。
结语:
曹操与刘备都可以称得上成功的领导者,他们都擅长通过调节自身心理状态而作出最正确的决策,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刘邦、毛主席、唐太宗等等。可以说调适自己的心理,以最正确的态度面对组织内外的各种环境是作为领导者的必修课程,领导者只有无时无刻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对待下属克服偏见、用人不疑,面对困难自我激励、不惧挫折,才能始终带领组织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国书店2011版.
[2]饶彩霞.《领导干部心理调适》,《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第12期.
[3]陈凤楼.《领导干部消极心理的探析與调适》,《唯实》2000年第6期.
作者简介:
岳琦,浙江宁波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