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马行空灵光现
我是一名电影爱好者。闲来无事时,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古今中外的各类电影。在林林总总看过了将近两千部电影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位让我耳服心降的大表演家——梅里尔.斯特里普。
就像玛丽.德蕾莎.华特之于毕加索一样,梅丽尔.斯特里普一些时候也成了我的灵感缪斯。我今天所要讨论的学生校外心理访谈法初探便是来自于她。最近,梅丽尔·斯特里普领衔主演了一部电影《铁娘子》。这是一部讲述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传记电影。
一提到玛格丽特·撒切尔,我想,很多人都立马会想起1982年9月,这位前英国首相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当时的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进行的会谈。当时,两位领导人一见面,撒切尔夫人就说:“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您很高兴。” 邓小平同志则立即答到:“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好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您来呀!”当时就有媒体评论到这两人的交锋,一个是“锋芒毕露”,一个是“绵里藏针”。
而恰恰也是看完电影后的这一想,引爆了我的联想力。想想,每一朝,每一代,当这些社会精英在面临重大问题时,常常能镇定自若却又奇招百出。而我们这些平头小老百姓在面临现实生活问题时,为何又每每一筹莫展呢?比如,以自己为例,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常常在个别学生的管理问题上存在疑惑和困难,做过几次尝试,发现改进不大也就停滞不前了。也是在这困惑中,我想到了《铁娘子》中的一段话。
注意你所想的,因为他们会变成嘴里的话;
注意你所说的,因为他们会变成实际行动;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他们会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他们会形成你的人格;
注意你的人格,因为他们会影响你的命运。
我们想的是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是呀,我们想的是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为班主任,我就想的是管理好自己的班级,让每个学生在这个班级里都能快乐成长,不论他们的层次如何,因为他们都是学生,他们都享有平等的权利。那么,针对这几个让我一筹莫展的学生,我应该怎么做?如何达成我所想的呢?
灵光乍现间,我想到了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走出去,引进来!”是啊,老师跟学生的交流往往是在学校里进行的,由于学校的环境总是给学生一种固有的教育形象,那么针对一些本身自律性就差的学生,这个环境里的教育往往让他们有一种束缚感和紧张感,总觉得老师跟自己的交流是充满了教育甚至是批评的意味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学一学邓爷爷的妙招呢?
二、源头活水引入堑
话说“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想到了就实行。那么该如何实行呢?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索和观察后,我在学校周围的地方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最后确定了方案,并进行了一次实战。
基本程序:
一、 老师提前约好家长和学生,商讨好时间和地点。一般时间是周末,这样大家身心都很放松,地点就是咖啡馆或茶餐厅,环境比较优雅,氛围比较轻松。
二、 大家相聚后,不急于进入主题,而是随意轻松的展开话题。慢慢进入状态,比如家长和老师不必拘束于平时在校的话题,可以随意聊聊生活和家常事,而学生呢,也不必站在老师家长旁边聆听教诲,完全可以放松地看看电视,听听老师家长的聊天,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参与进来。可以说,形式不拘一格。
三、 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老师、家长和学生三方开诚布公,达成一致,定好条列,互相监督。
就这样,我在进行了一次实战操作后,发现收获多多,大有成效。于是进一步对这种学生校外心理访谈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内容如下:
一、优势
二、不足
1.范围上,多适用于本地生;(顽固不化型)
2.有金钱花费;(茶餐厅:100左右,都可接受)
3.基本上是不可循环利用模式;(前期准备要充分)
俗话说得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年轻班主任,我的经验毕竟是少的,管理模式也肯定是有很多不足之处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更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勤快的手脚和善思多思的习惯。唯有如此,我才可能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于这种校外学生访谈模式的探索我也会在扩大其优势的同时,不断弥补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