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主次分明,笔法娴熟,着色艳丽,华而不俗,动而不乱,深受汉地罗汉画的影响,又有藏区人物画的特色,颇具嘎玛嘎智风格,是一幅少见的珍品。
在藏传佛教十六罗汉中,手持麈尾的有三位,但从整个画面分析,此幅罗汉画画的应该是伐 罗弗多罗尊者。
伐闍罗弗多罗尊者,手执麈尾,神态自若,目光炯炯有神,身体魁梧健壮,仪容庄严凛然。据说,由于他往生从不曾杀生,广积善缘,故此一生无病无痛,且有五种不死的福力。即:1、不会因自然界变化的山崩地裂而死亡;2、不会被大火焚烧,不会被水淹死;3、不会遇到盗贼的伤害;4、不会受王法的制裁;5、不会在刀兵战火中失命,正因为他有如此福力,故又被誉为“金刚子”,深受人们的赞美和崇敬。
伐闍罗弗多罗尊者虽有此神通,却勤勉修行如故,常常趺坐终日,端然不动,即使坐在树下,也从不倚树而坐。他能言善辩,博学强记,通晓经书,能畅说妙法。但他经常难得说法,往往终日缄口不语。
有一天,伐闍罗弗多罗尊者的师兄弟阿难诧异地问他:“尊者,你为什么不为大众开一个方便,畅说妙法呢?”他答道:“话说多了,不一定受人欢迎。尽管你句句值千金,却往往会令人反感。我在寂静中可得法乐,希望大家也能如此。”
这幅唐卡上,描绘的正是这样一个情趣无限、妙法自传的神奇景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