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贵在“自知”之明

时间:2022-12-18 12:00:06 来源:网友投稿

本学年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光阴荏苒,回首过去的一年,反思这一年的教学经历,有一些收获,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有所感悟:一个不懂得反思的教师,是一个不成熟的教师,是一个缺乏理智与创新发展的教师。教师应从哪里入手进行教学反思呢?我认为,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教学效果的反思三个方面。

一、理念中反思

没有哪个园丁不想培育出美丽的花朵,没有哪个画家不想描绘出绚烂的色彩,没有哪个音乐家不想谱出优美的曲子,更没有哪个教师不想桃李满天下。但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教学反思来自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因此,教师要自觉增强教学反思的意识,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第一,教师要敢于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质疑,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如“我以这样的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我从中学会什么?”等。第二,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贯穿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是否内化为教学行为,克服就操作论操作的错误做法。第三,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新思想,积极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通过不断实践,思考和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二、行为中反思

“实践出真知”,教师不仅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对教学观念、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还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传媒等方面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校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反思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首先是对课堂教学行为做出技术分析,如教学中教师控制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符合主体性原则等;其次是对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小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如“教學中是否出现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好,可以怎样改进?”等;再者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等。

1.数学课堂上,把肢体运作学习活动和数学联系起来,让学生搭一搭、动一动、演一演、说一说,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也是件容易的事

在数学教学中,我一方面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另一方面大胆的运用肢体语言,形象而又夸张的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既觉得活泼,又变得生动。例如,在“行程问题”中的“相遇”或“相反”运动,我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然后指明学生上黑板表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乐于表现自己,把自己理解的内容尽情表现出来,既彰显了个性,活跃了课堂,又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2.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经常意味着一个新领域的开辟”。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不仅可以提些问题,如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已知什么,求什么?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联系自身回答问题,提高内省智能,同时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再如,在学习“统计图”部分,我先让学生看表制图,然后问学生“你看着图发现了什么?”让其自己表述出自己的发现,同时生成自己的知识。再问“你看着图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内省智能、交际智能得到了培养。

3.“以人为本”,这是新课程教育思想的体现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广阔天地里,享受阳光,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目标。

4.把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起来

如在科学《营养均衡》一课中,让学生用新学的统计方法统计一下喜欢什么食物的同学多,每组同学的身高,体重等,从而告知学生粗细搭配、均衡膳食,身体才健康。在美术课中算一算自己画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是由哪些事物构成的,每种事物又由哪几个图形构成,从而温故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又总结了画画的技巧与方法。

三、效果中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再完美的教学都有瑕疵。”教师要学会用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缺憾。因此,教师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小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法子。如“这堂课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该如何处理这些差距?”“教学策略选择的程度恰当吗?”等,通过“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误、由失误反思到发展、由现象反思到本质”的多次循环,教师的教学实践会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专业成长是建立在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富有个性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持续的修炼过程,对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教师来说,每堂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要设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中的每次师生互动、教学冲突都会激发新的思考和创造。因此,教师要有“自知”之明,要养成对每堂课进行反思的习惯,而且将反思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理论中反思,过程中反思,总结中反思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品质,张扬他们的个性,和他们一起茁壮成长,真正成长为一位“润物细无声”的优秀教师。

推荐访问:自知 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