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故事家风家训故事(五篇)第一篇:家风家训故事家风家训故事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风家训故事,供大家参考。
家风家训故事(五篇)
第一篇:家风家训故事
家风家训故事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糕点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照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荷包蛋,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以顺为孝。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大华学校
三年级五班
第二篇:家风
家训
故事
“家风
家训
故事”演讲比赛主持词
男女: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男:在这个春意盎然,草色嫩绿的季节里,我们即将要在这里举行关于家风、家训的演讲。女: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男:家训是一种无声的嘱托,是一个家庭的行为准则和传统风尚。女:有的家庭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男:有的家庭主张文化兴家,以学树家。男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演讲比赛。
女:首先有请一号选手说说家风给他带来的影响。二号选手做好准备。男: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好的家风能推动学风和校风的传递,二号选手家风又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听一听。三号选手做好准备。女:同学们,良好家风是一座崇高的道德灯塔,道德光芒,将长久地指引着后辈们踏上成人成才的正道。有请三号选手,四号选手正准备。男:家风是一种情怀,感染着后代人才辈出。有请四号选手。五号选手做好准备。
女:一个家庭或家族,其家风的好与坏、正与邪,那是有长远影响力的,那是有强大渗透力的,它会长远地影响到许多代后人的成长。请五号选手谈谈他的家风是什么。六号选手做好准备。
男:家风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现和缩影,家风是家教家规的最好践行,让我们有请六号选手。七号选手做好准备。女:交流文明家风、展示和谐风貌、评议家训家规。让我们请七号选手上场。八号选手做好准备。
男:家风是一座山,值得我们永远的仰视。有请八号选手。九号选手做好准备。
女:家风是一条河,流过广阔的时间考验,却依旧清澈。有请九号选手。十号选手做好准备。
男:家风是一段记忆,融入我们的骨髓,伴随我们的一生。有请十号选手。十一号选手做好准备。
女:家风是妈妈做给我们的一道菜,一直在吃,却从没细细品味。有请十一号选手。十二号选手做好准备。
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也是社
会文明程度的缩影。有请十二号选手。十三号选手做好准备。
女:让我们牢记家风家训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请十三号选手。十四号选手做好准备。
男:传播社会的正能量,让我国永远成为礼仪之邦!有请十四号选手。十五号选手做好准备。
女:中国自古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一家一户的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大事。有请十五号选手。
男:紧张激励的角逐让我们大开眼界,谢谢以上选手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
女:同学们,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让我们牢记家风家
训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做优良家风的继承者和实践者。
男女:传播社会的正能量,让祖国永远成为礼仪之邦!“家风
家训
故事”演讲比赛到此结束!
第三篇:家风家训故事
善良的心地等于黄金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人要善良的活着。渐渐地长大了,也就把善良当成了我们的家风。等到我有了家有了孩子,当听到女儿第一次叫我妈妈的时候,我就自己在心里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多优秀,但一定要做个真善美的人。也就从那时候开始,潜移默化的我就把“真善美”当成了我家庭的家风。
记得教孩子表演的第一个节目就是手语《感恩的心》。粉嫩粉嫩的小手,站不稳的脚步,唱不清的歌词,却让孩子成了我的老师。我爱孩子的认真,但我更想让孩子懂得:感恩,真的不是唱的,而是用一颗心用行动去实现的。从那一天开始,感恩的种子已经在孩子的心里发芽。
孩子四岁,我就开始领着她参加所有的公益活动。在敬老院,说话并不清楚的她却能大方的为爷爷奶奶唱《小燕子》,义工宣传现场,她是跑得最快发名片最多的一位,在募捐衣物的现场,她会在众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