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外语学科建设规划6篇

时间:2022-10-01 20:10:22 来源:网友投稿

外语学科建设规划6篇外语学科建设规划 -1-中学英语学科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尊重学科特点,以学校教研室的规划为主要指导,结合科组的“英语学科三年发展规划&r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语学科建设规划6篇,供大家参考。

外语学科建设规划6篇

篇一:外语学科建设规划

1 - 中学 英语学科发展规划

 一 、指导思想

 尊重学科特点,以学校教研室的规划为主要指导,结合科组的“英语学科三年发展规划”的工作目标,秉承好的做法,继续运行落实,加强执行力,反思不足,理论联系实际,探索新出路,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以我们学科的教学理念为指引,追求课堂质量, 强化英语教学特色,充分发挥本科组的优势和引领作用。

 二、 教师队伍建设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一)教学教育思想与理念的统一

 1. 三年一盘棋,合作是根本。

 通过科组平时的交流与学习,在科组中达成三年一盘棋的合作意识, 各个年级教学不脱节,备课深度要辐射整个初中三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人人共同分担科组备课组的工作,尽自己所能把每一份工作做到最好,同时加强组内沟通,改善自身不足。一个科组就是一个家,情同手足,多一份体谅,多一份关怀,多一份担当。工作好,与同事关系好,生活质量就好。

 2. 坚守教育教学本质, 鼓励个人特色,提倡百花齐放 。

  坚持落实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学生测试改卷评卷与分析,发现差异,利用差异,改善教学质量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们应有我们的教学教育信仰、有能力、有跨学科的知识、有品行以及学习能力。我们坚信“见贤思齐,他山之石,可以攻

  - 2 - 玉”的教导,但我们不否认:频繁的教学研讨和相互观摩,容易造成人员之间的行为和观念的趋同,致使我们没有了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教学研讨和相互观摩的作用理应是:发现差异,利用差异,改善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即是:了解学生,熟悉自己,敢有思辨、借鉴、改革、创新的独立精神。

 提倡“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师:主动思考学生的需求,结合高考学科的考查目标,有效实现教学。” (二)提升队伍的整体“执行力”

 再好的工作计划与理念,任何工作的实施开展都取决于队伍的“执行力”。

 理念:引导教师正确地认识自我、不断进行自我激励并进行自我专业发展,同时提倡与众不同并不断超越。以批判和借鉴的态度敢于对以往做法进行改革,按照科组、备课组统一的大方向,每位老师依照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调整,敢于有独立的思考和改革精神----“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 号召科组成员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学会协调好工作与理论学习的时间,多读书, 充实大脑,更新教学理念并用以指导实践,同时积极撰写教学总结与反思。

 2. 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求科组长与备课组长一道,充分了解本组成员的个性与专长,纵观全局,实行组内工作的优化分工,

  - 3 - 为交流共享搭起平台,多创造机会让各年龄段的老师相互沟通交流: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经验、班级管理经念等多方面进行交流,让有经验的教师的作用体现价值,同时又让年轻老师带来新鲜血液,注入时代气息。以“赏识”“鼓励”“扶助”来进行队伍的建设,“春风化雨”,引领众多成员进行自身专业的提升,打造并巩固“团结向上”的集体。

 三、课程规划制定原则

 (一)

 回归教学本质,以学定教, 因材施教 ,保证教学质量

 要重点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学习课程改革专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明确英语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四个基本任务,特别是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六个基本理念",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参与各级各类的培训和讲座。进一步学习课程改革的理念,努力对新教材有一个认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引导教师确立“终身学习”“团体学习”等观念,把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教师把学习与研究、思考有机结合起来,边学习,边思考,边研究,切实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教学理念。

 ①

 大胆进行教材的整合。

 抓住每个单元的话题核心,进行文章或精读或泛读的教学,同时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资源的利用---- 课本+ + 学案+ + 报刊

  - 4 - + + 网络资源

 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充分挖掘单元课标话题,使课堂的语言学习集音乐、视频、舞蹈、文学等于一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课堂就是语言的操练场,容量精有梯度,张驰有度

 提倡课堂教学放慢脚步,最大化地关注学生的吸收与消化情况,充分挖掘课堂现场有效资源。

 要做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并非单纯的课本知识,而是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和谐健康成长的综合性应用知识,既能应试,又具人文性,学生通过该学科的学习,既能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同时又能形成良好的上进的、有理想的、包容的、合作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注重学生语言素养和能力的提升,避免过度“技巧”训练

 避免七八年级阶段直接进入“复习”和“做题讲题”过度应试做法。学生可能在短期内通过大量的专项训练,在分数上有所提升,但如果基础知识水平和语言素养不能提升,却难以更上一个台阶。因此,七八年级阶段在重点关注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的同时,要始终同时关注基本素养的提升。

 不要为了赶进度改变教学安排。根据不同的学生水平,确定不同的教学进度和内容。原则是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

 四、课程规划

  - 5 -

  (一)学生能力发展培养规划

 三年总体规划:

 ① 七年级:

 培养兴趣,养成习惯,积累语言基础。

 深化小学初中衔接教学的研究工作,以语音教学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和完善小学、初中衔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1)引导学生进行良好学习态度(如:变被动为主动)的确立与良好学习习惯(如:

 及时勤复习,分散反复记;工整的书写;有效记忆单词和做好笔记等)的养成。

 (2)开学第一个月对新生进行音标的分类教学,对小学要掌握的四会单词进行听写和 反复操练,并逐步引导学生规范朗读,逐步掌握意群停顿、升降调、语气语调的模仿与使用。

 (3)落实背诵,促进学生对英语的语感。引导学生多进行朗读、背诵这些学习外语最 简单、最传统,但又最有效的方法。建议每周都给学生安排必背内容,可以选择课文文段,或者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4)听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每一节听说课做好充分的话题准备,围绕身边的话题和中考话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多开口说。围绕说的话题设置听力,既训练学生的听力,也为说做铺垫,鼓励他们参与合作学习,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强语感,同时也为阅读与写作

  - 6 - 打好基础。

 (5)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

 深化课文阅读面与量的训练,充分利用好周报的阅读文章,并多挖掘课外阅读资料,比如时文阅读等,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视野扩充以及语言素材的积累,提高学科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写作能力的提示

  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当中,因此,要充分利用开发手中的写作资源,紧密配合课文教学,以课文为中心,设计书面表达练习。在教学中以“词扩句,句连段,段谋篇”的基本线索逐个讲解文章的各个要素,运用课文范例的分析指导学生写作的思路和技巧。学生对词块、句子结构以及篇章意识的积累体现在平时的语言学习中。根据各单元的核心词汇以及重点句式,围绕单元的话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的词汇与句式之后进行学以致用的“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言输出训练,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②

 八年级:

 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1. 继续落实词汇的积累,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多造句,关注单词的各种形式变化,灵活运用单词; 2. 过好语法关,抓好基础知识过关; 3. 听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每一节听说课做好充分的话题准备,围绕身边的话题和中

  - 7 - 考话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多开口说。围绕说的话题设置听力,既训练学生的听力,也为说做铺垫,鼓励他们参与合作学习,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强语感,同时也为阅读与写作打好基础。

 4.

 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

  深化课文阅读面与量的训练,充分利用好周报的阅读文章,并多挖掘课外阅读资料,比如时文阅读等,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视野扩充以及语言素材的积累,提高学科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写作能力的提示

  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当中,因此,要充分利用开发手中的写作资源,紧密配合课文教学,以课文为中心,设计书面表达练习。在教学中以“词扩句,句连段,段谋篇”的基本线索逐个讲解文章的各个要素,运用课文范例的分析指导学生写作的思路和技巧。学生对词块、句子结构以及篇章意识的积累体现在平时的语言学习中。根据各单元的核心词汇以及重点句式,围绕单元的话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的词汇与句式之后进行学以致用的“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言输出训练,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③ 九年级 :

 融会贯通,冲刺 中 考。

 中 考备考 应 发挥集体智慧,反思以往备考的不足, 做到去糟粕存精华,找突破。

  - 8 - (1)全体组员尤其是九年级的老师要深刻认识中考对本学科的考查目标,摸清学情,认真斟酌“讲”与“不讲”的内容,避免形式上的复习,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消化与提升的时间与空间。

 (2)关注学生的中考备考常见问题,做到备考也要从“心”开始做好疏导工作。

 例如:心理焦虑问题(复习时或考试时出现的不安与烦躁情绪)、不理性的狂做习题问题(只做题不求反思总结的瞎忙现象)、心理饱和问题(在英语科复习时由于不断地重复同一要求,活动很单一,致使人的心理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结果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疲惫,学习的速度慢了,还常会出差错)。

 (3)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和其他素质的提高。英语中考,不单单是考英语言的运用 和理解。它同时也在考查学生分析、判断、综合、推理和想象的能力。在备考有限的时间里,引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同时还应注意了解英美文化,关注国际时事,扩大知识面,学习最新科技动态。

 (4)热情是学习不竭的动力;马不扬鞭自奋蹄。这是我们要宣扬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对学生要进行正确的学习策略指引:正确定位、主动学习、会阅读、用心品味、把握最佳时间学习----事半功倍。最后同样重要的是情商的改善指引:团队精神的培养、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善于沟通交流、乐于互助分享、共同超

  - 9 - 越。

 公式:

 扎实基础+纯熟技能+良好身心+正确策略

 = 尖子生成功增值

 (姚跃涌)

 (5) 针对省题,我们必须事无巨细。我们的学案和平时训练的方向都得做改变:

 ①听力。看图听力,要教会学生看准不同的图,在做什么。而且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要多训练学生听长短文,获取大量的信息,也就是基本上每句话都要听懂。除了星期一和星期四专门的听力训练之外,我们课本的听力题量设计要加大,反复让学生听,把基本的句型听得滚瓜烂熟,还有一些长句,教会学生学会在听力当中去理解剖析。要达到这一点,长时间持续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②带领备课组成员,熟悉省题考试大纲,而且熟悉各个考试知识点,贯穿在我们平时的学案当中,在四选一混淆答案多了的这种情况之下,平时的辨析要更加细致到位,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排除法,扫除干扰。

 ③每周一次的阅读训练,要限时限量。首先学生的阅读量必须得上去,才能追求速度。而且对阅读技巧的渗透,除了专门题型的渗透之外,在平时的阅读当中 ,也要不断灌输各种不同的题型,做题方法是怎样的。同时因为省题出题方向涉及各种教材,我们平时还要在海量的阅读当中,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积累-积累那些在课本当中没出现过的句型词组。除此以外,我们对于 Unit2

  - 10 - 学案的设计也要改变,用以适应省考信息配对、信息卡归纳等题型。

 ④.综合填空。因为没有方向提示,除了学生的预感和理解能力要不断提升以外,我们一定要渗透好词性的教学,还有句子结构的教学。通过上下文理解、句子结构、词性判断,才能正确得出该空所缺的词。但句子结构和词性教学必须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学习,因此建议每节课每个 PPT,都有相应的题目,对结构进行考核,潜移默化。同时,句子不仅对综合填空有利,对作文也是极大有利的。

 ⑤写作。书面表达的变化,学生是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模式,书面的自主表达学生太欠缺了。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多背句子、多背课文,形成一定的语感。而且要坚持渐进性原则。要坚持“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英语写作的初始阶段,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狠抓基本功训练。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句型并能写出简单句子后,再要求学生根据一些体例写出小段的文章。还要坚持多样性原则。要坚持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及写作文体的多样性。从形式上而言,可以用回答提问的口头作文,也可以用续写故事;可以改写课文,也可以仿写课文;可以写提纲训练谋篇布局,也可以写拓展段训练发散思维……。写作是项综合运用各种能力的活动,在动笔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平时要注意积累词汇量和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阅读使人视野开阔,了解各种体裁文章的结构。

  - 11 -

 (二)

 课程实施

 1. 以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为核心,以学生的掌握速度为依据调整教学进度,合理进行内容的增减,保证教学质量。

  2. 补充辅助教材,进行精读拓展学习。辅助教材为:①英语周报 ②学案

 3. 网络课程(optional),拓宽学习渠道,促进与外语文化的接轨。提供网页地址,引导学生利用假期空档进行阅读、视、听、说活动。

 4. 落实阶段过关测试与竞赛相结合。除了学校统一的中段考与期末考之外,我们还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过关测试,并以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竞争上进,奖励表现出色学生。如:音标过关、词汇过关、语法过关、综合能力检测等。

 ...

篇二:外语学科建设规划

语专业建设规划 (2006—2010 年)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正在加速学科的综合化、 人才的复合化、 专业的融合化和英语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英语人才由单一语言型过渡到语言型和复合型并存的局面。

 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人才, 在英语教育中既传授英语的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 又拓宽知识面, 增加外交、 外贸等方面的知识, 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不仅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遵循的基本原则, 而且符合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培养的方向性改革。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 满足社会的需求,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推进“科教兴国” 和“科教兴渝” 战略, 结合本专业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 指导思想、 发展总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关于加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 和《关于外语专业面向 21 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 以教学工作为中心,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发挥地处三峡库区的区域优势, 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任务, 切实提升学生的师范能力和技能水平, 加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 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

 发展总目标 以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划为依据, 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 努力提高科研水平, 深化教学改革, 强化教学管理, 改善教学条件, 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把规范教学过程作为专业建设的保证, 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专业建设的根本。

 立足渝东南, 服务重庆,面向西南, 以培养能够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德、 智、 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学英语教师和参与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稳步发展, 开拓创新, 使英语专业建设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巩固、 发展和提高。

  (三)

 基本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实际需求,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战场; 加快教学基础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更新教学内容, 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将人才的知识、 能力、 素质培养融为一体; 通过对已有教学改革成果的集成、 整合和深化, 做到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合理、 课程体系更优化、 教学内容更精

  练、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先进; 注重突出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性、 综合性、 整体性和时效性, 构建出一个适合本专业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 形成自身的育人特色。

 二、 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 (一)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德、 智、 体、 美全面发展的中学英语教师和服务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人文修养; 了解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成就;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 具有用一门第二外语进行阅读的初步能力;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 心理素质, 以及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较强的教师职业能力、 使用计算机操作和图书情报资料检索能力。

 (二)

 专业发展目标 1. 以普通师范英语本科专业为主, 适度发展非师范英语本科专业。

 根据重庆市人才供需情况、 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本专业的办学潜力, 在 2007 年增设英语(非师范类)

 本科专业, 在 2008 年增设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方向), 在 2010 年增设英语本科专业(法律方向),完善专业结构, 实现英语专业的协调发展。

 3. 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争取将英语专业立项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力争尽快实现本专业与市内外本科院校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三)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2010 年, 本专业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达到 21 人, 平均每年新增 2 人; 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 27 人, 平均每年培养或引进 3 名博士、 硕士, 使本专业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基本合理。

 根据学校《“十一五”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 继续做好教学和学术骨干教师的培养选拔工作, 争取 2 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成为校级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 从本专业教师教学和学术的实际情况出发, 将本专业教师分成学术骨干、 教学带头人、 优秀主讲教师三个类别进行培养。

 (四)

 学生发展规模 遵循“注重质量, 适度发展” 的原则, 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在 200 人左右。

 到 2007 年,招生人数控制在 1000 人左右, 其中英语专业(师范类)

 普通本科 950 人, 英语专业(非师范类)

 普通本科 50 人; 到 2008 年, 招生人数控制在 1100 人左右, 其中英语专业(师

  范类)

 普通本科 950 人, 英语专业(非师范类)

 普通本科 100 人, 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方向)

 50 人; 到 2009 年, 招生人数控制在 1200 人左右, 其中英语专业(师范类)

 普通本科 1000 人, 英语专业(非师范类)

 普通本科 100 人, 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方向)

 100 人;到 2010 年, 招生人数控制在 1300 人左右, 其中英语专业(师范类)

 普通本科 1000 人,英语专业(非师范类)

 普通本科 100 人, 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方向)

 100 人, 英语本科专业(法律方向)

 100 人。

 以上学生规模规划均未考虑“专转本” 因素。

 (五)

 课程建设目标 2006—2010 年, 建成 2-3 门校级重点课程, 并力争使 1 门课程成为市级精品课程;争取 2-3 门专业主干课程立项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确保专业选修课的开出率达到 100%,完善课程体系; 实现课程按方向设置,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坚持开出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都有完整的教学大纲, 严格教学进度计划的执行。

 (六)

 教材建设目标 1. 到 2010 年, 本专业所有课程选用高质量的、 最新的优秀教材的比例达 100%, 尤其重视选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和获得国家级、 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

 2. 针对区域特点, 编写一套专业选修课方面的特色教材, 突出专业优势。

 3. “十一五” 期间, 结合选用教材编写与之配套的辅导书和习题集 3—5 部, 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七)

 学术科研目标 2006 年—2010 年, 针对本专业教师科研水平较低的情况, 采取措施, 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 立项 5—10 项校级科研项目; 适应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 立项 2—3 项校级教改课题; 在以上研究课题出成果的基础上, 立项 2—3 项国家级、 市级科研、 教改项目;鼓励学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 在教师的辅导下, 发表科研论文的学生数达到 10%。

 (八)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1. 到 2010 年, 建成 40 个教学实习基地, 满足本专业学生教学实习的需求。

 2. 到 2010 年, 在涪陵区内建成 5—10 个教学见习基地, 保证学生教学见习的需求。

 3. 根据学生发展的规模, 新建 3—5 个语言实验室, 并对现有语言实验室不断更新,提高使用效率。

 4. 规范英语俱乐部等学生社团, 依托社团举办丰富多彩的与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 发挥它们在专业教育中的作用。

 三、 实现专业建设规划的措施

  (一)

 加强专业建设的领导工作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 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

 科学规划专业建设, 是专业求发展、 成特色的战略任务。

 因此, 必须加强对专业建设的领导, 把专业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首先, 成立由主要领导、 专家、 教研室主任组成的专业建设规划论证小组, 负责英语专业建设的规划和实施; 其次, 根据学校的情况与自身的办学实际和发展潜力, 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找准英语专业未来几年中在学校专业结构中的位置, 合理定位专业发展的方向。

 第三, 在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做到组织有保障, 措施有落实。

 (二)

 改革专业培养方案 继续深化“学程分段, 方向分流” 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基础阶段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增设朗读课程, 开展 Workshop、 Talk Show、 英语电影配音、 朗诵比赛、即兴演讲比赛、 口译比赛和辩论比赛等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

 在高级阶段分流培养, 开设富有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程, 如高级翻译、 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 交际心理学、 公共关系学、 文秘英语、 商务英语、 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实务等, 并积极深化教学改革,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

 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 针对本专业教师数量较少, 学历、 职称、 年龄等结构不合理, 青年教师比例较高, 学术科研水平较低、 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的实际情况, 拟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党在新时期的路线、 方针、 政策, 尤其是邓小平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 使广大教师真正树立爱校、 爱系、爱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人为本, 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 努力建设一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

 2. 统筹兼顾, 质量并重, 做好教师的吸收、 引进工作 (1)

 大力推进博士、 硕士的培养、 引进工程。

 今后五年本专业培养和补充教师的主体是博士、 硕士毕业生, 每年平均培养或引进 3—5 名硕士, 改善本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

 (2)

 加强教授的培养、 引进与聘任工作。

 在引进人才时, 遵循师德高尚、 职称高、教学水平高、 科研水平高的“四高” 原则, 切实改变本专业不够合理的职称结构。

 同时,聘请德高望重、 学识渊博、 经验丰富的其它院校的教授学者为本专业客座教授, 帮助本专

  业带学科、 带队伍、 带科研, 指导青年教师完成教学科研任务, 促使他们树立严谨治学态度。

 3. 积极推行优秀教师激励机制 (1)

 制定规划, 提出具体要求, 定期考核, 动态管理。

 (2)

 采取倾斜政策, 创造优良的教学科研条件, 提供学术交流机会, 加速优秀人才的成长进程。

 (3)

 对学术骨干、 教学带头人、 优秀主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实行岗位津贴制或奖励制度。

 学术骨干、 教学带头人每月津贴 100 元, 优秀主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一次性奖励 500 元。

  4. 建立师资的管理制度和培训制度, 稳定教师队伍 (1)

 对本专业引进教师实行最低服务期制, 学士学位为 1 年, 博士、 硕士学位为 5年; 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 尽快进入教师角色; 鼓励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报考定向研究生, 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工作满 2 年后报考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

 (2)

 有计划地安排教授、 副教授、 博士、 硕士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国内外重点高校访学; 讲师及其以下职称教师的进修形式以报考定向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方式进行。

 (3)

 根据每年的评教结果, 凡被认定为“学生不满意教师” 的教师实行教学待岗,通过进修提高教学水平。

 (4)

 2007 年起学历达不到硕士及以上者(40 岁以上者除外)

 , 本专业学科评议组不予推荐高级职称或中级职称的评审。

 (5) 继续推行青年教师(30 岁以下)

 担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制度, 对不服从安排者不予评聘高一级职称。

 (四)

 大力开展科学研究, 营造浓郁的专业学术氛围 1. 严格规定不同职称教师的科研任务。

 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聘期内应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5 篇论文, 其中 1 篇在核心期刊或专业期刊上发表; 讲师在聘期内应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4 篇论文, 其中有 1 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助教在聘期内应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 2 篇论文。

 2. 实行教学、 科研课题立项制, 培植优秀教学成果。

 对校级重点课题负责人奖励 500元, 课题成员奖励 100 元, 并提供学校课题经费百分之十的配套经费, 保证课题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同时出台优秀教学、 科研成果奖励政策, 对优秀教学、 科研成果另行奖励。

  3. 每学期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校举办 1-2 次学术讲座, 活跃学术气氛。

 4. 本专业教授、 副教授、 博士、 硕士每年应举办一次全校性学术讲座; 鼓励讲师及其以下职称的教师举办学术讲座。

 5. 开展学术骨干、 教学带头人、 优秀主讲教师的评选活动, 并将教学、 科研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五)

 加强课程建设, 完善课程体系,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 完善通识教育平台、 教师教育模块、 专业教育模块、 自主发展模块的基础课建设工作, 开出国家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规定的全部课程, 完成英语教学大纲为基础英语教学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构建学业优异生提高班的课程体系, 为不同方向的考研学生服务。

 2. 根据本专业情况, 确定 2—3 门系级重点建设课程, 努力从师资、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计划、 有重点的建设, 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市级精品课程的立项打下基础。

 3. 改革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

 加大语音和口语课的改革力度, 实行语音过关考核,开发口语等级考试, 使口语课体现课堂内容与课外内容相结合、 课程考试和口语等级考试相结合, 要求学生口语标准、 流畅、 得体; 写作课突出应用文体和学术文体的写作训练,为撰写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口译实践和翻译课程要以口译课程建设为重点。

 4. 组织制(修)

 订课程教学大纲。

 对于选定的教材, 要求教师吃透其精神, 根据学生的知识、 能力的实际, 编排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使大纲既和课程内容相吻合, 又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

  5. 科学编制教学进度计划。

 以专业基础课打好专业基础, 以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突出专业特长, 以教师教育类课程突出师范特色, 以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提高实践能力,以公共选修课拓宽专业口径, 加强文理渗透, 实现宽专业、 厚基础、 高素质、 强能力的培养目...

篇三:外语学科建设规划

小学英语学科发展规划 (初稿)

  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

 谢丽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时代的发展, 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日渐密切, 学习英语成为了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要, 对信息时代的要求, 符合多元化社会的需要。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 根据我校英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总结经验和不足, 制定了我校未来几年的英语学科发展规划, 努力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同时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 努力实现英语课程小学阶段的目标。

 二、 基本现状 1. 学校英语专职教师共有 10 名。

 其中一人英语本科毕业, 7 人英语专科毕业, 2人中文本科毕业, 2 人常州市英语“教坛新秀”, 是一支专业知识较为过硬的师资队伍。

 同时他们中的多数有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 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 能吃苦耐劳,并运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 在教学中有自己较独特的教学风格。

 2. 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近两年来的积极探索, 英语口语情趣化教学与研究完成了中期评估; 教师也积极地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分别在市区省级发表论文和获奖。

 但同时也一定程度的暴露了我们教师对教材的挖掘深度还不够, 对于自己的教学缺少更深刻的反思, 还没有走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的道路。

 3. 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果不成正比。

 教师教学中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由于生源等问题, 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太高。

 教师花费较多的精力在补缺和补差上, 教师有时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灌输, 将学生的升学看成教学的重要指标, 缺乏相应的教学策略。

 4. 学校硬件设施到位, 软环境建设显得不足。

 学校配备有多个多媒体教室, 还有学校广播站及校园网, 教师可以借助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每体充分的营造英语的学习空间,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但同时, 由于软件设施配套的不到位和教师美好的愿望之

 间存在的矛盾, 导致多数教师觉得使用多媒体教学还不如传统媒体来得直接和方便。

 三、 建设目标 (一)

 总体目标 从教师单纯的知识传授向有效的学习策略的转变, 从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向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转变, 从升学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 。

 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具体目标 1、 学生培养目标:

 (1)

 知识技能:

 培养学生能根据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拼读单词, 具备一定的独立拼读的能力; 积累和丰富词汇量, 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 使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获得均衡发展, 尤其重视学生英语会话能力, 体现英语的交际性原则。

 (2)

 情感态度:

 开展各项英语学习竞赛表演等活动,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对英语学习充满自信,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

 (3)

 文化意识: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2、 师资建设目标 在五年目标中, 实现本科率达到 100%, 5 人成为英语教学骨干和英语学科带头人,并且通过师徒结对活动, 使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一个教学素质过硬的教学骨干。

 3、 科学研究目标 确立和申报区级以上的课题研究, 确保每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或青年教师独立主持子课题的研究, 积极参与教材的开发和整合, 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 学科课程建设目标

 深化课程改革, 建立完善的教学秩序, 加强教学管理制度, 紧抓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师间形成自觉的听评课制度, 加大教学投入, 改善教学条件。

 四、 具体措施 (一)

 教师队伍建设 新课程呼唤教学实践的创新, 教学实践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叶澜, 1991)

 新课程的实施不断深入, 对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师的创新能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即定计划课程的实施者, 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这种现状对我们这

 些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实现教师观念上的转变。

 将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 从备课——上课——活动——评价等各个环节, 都应提倡体验、 参与、 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除了掌握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2、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始终坚持用标准流利的英语组织教学, 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英语水平, 始终保持着一股清新的活水。

 中年级初接触英语时可能不习惯, 也听不懂英语, 教师借助实物和图片、 模型、 手势、 表情等手段来帮助学生来理解。

 长此以往, 学生就能提高听音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听力提高后, 口头表达就有了基础。

 3、 加强教学反思, 提高科研能力。

 科学的研究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教师在英语科研之时应从小处着眼, 选准研究课题, 卓有成效地开展教学与研究, 同时, 做好研究的各种数据统计, 用以恰如其分地指导自己的英语教学,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使自己的教学“每日都有新的发现, 每堂课都有新的感觉”。

  (二)

 学科建设和改革 1、 明确小学生英语教学目标。

 新《课标》 规定了中高年级学生要达到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要求。

 其具体表述如下 一级目标 对英语有好奇心, 喜欢听他人说英语。

 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 做动作、 做事情(如涂颜色、 连线)。

 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 说简单的英语歌谣。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 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

 能书写字母和单词。

 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二级目标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

 能用简单的英语互敬问候、 交换有关个人、 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

 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 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在学习中乐于参与、 积极合作、 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 习俗。

 从以上的表格我们不难看出,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十分重视学生英语会话方面的能力。

 而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这些基本的要求。

 从常州市举行的小学英语

 口语测试的情况来看, 学生在运用语言和表达内容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学生能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子流畅地表达话题内容, 语音和语调达到标准的要求; 二能完成问题的回答和问题的简单讲述, 但语言的准确性、 灵活性、 连贯性和生动活泼性较差。

 三学生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经常答非所问, 话题简述用词不当,句意模糊。

 而且这第二和三类学生还占着不小的比例。

 在这种情况下改善学生环境,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会话能力就显得迫在眉睫。

 2、 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

 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

 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来学习英语。

 一堂好的课, 应该利用大部分时间鼓励学生讲英语, 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讲解。

 (F. G. FRENCH)Weight 在谈到英语教学的技巧时曾经说:

 “让你的学生去进行交谈。”但我们应该考虑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对什么样的话题感兴趣? 学生感兴趣时交谈的多, 话题越接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交谈得越好。

 课堂上交谈一些他们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话题不是更有趣更有益吗? 在角色扮演中, 学生能进行交流, 提高口语能力, 激发讲话兴趣。

 口语能力只有在一个人想说的时候才能得到磨练, 而角色扮演恰恰为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提供了动机和机会。

 3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

 小学三到六年级的年龄处在九到十二岁之间, 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多具有好奇、 好活动、 爱表现、 善模仿的特点, 他们有很强的学习潜力。

 但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 中国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害羞, 所以随着年级的升高, 尤其到了六年级, 他们反而不如三年级的孩子来得活跃。

 所以英语教学一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让学生敢于面对困难, 克服心理障碍, 给学生充分的表演和实践的机会。

 4、 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标准》 中要求小学生掌握“基本学习策略”。

 例如,培养学生坚持收听录音的习惯, 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 培养学生预习自习的习惯,注重学习方法和考试方法的策略。

 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学习策略, 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 培养学生科学记忆的方法, 扩大词汇量。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由于儿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比语言知识更易于接受, 英语教学应强调语言技能的培养而不是语言知识的灌输。

 但是, 教授一点音标和语法知识还是十分必要。

 当学生掌握了音标, 具备了良好的拼读能力, 才能更好地记忆单词, 提高掌握单词的效率,提高英语的语感。

 因为英语在中国是一门外语, 而不是第二语言, 语言的学习使用仅限于语言课堂中。

 学生由于不知道确切的发音口型, 为了记住某些单词的读音, 他们

 给英文单词注上中文, 诸如此类的语言迁移现象必定导致他们的语言语调不够标准。传统的英语教学将英语的 26 个字母作为入门的第一步。

 学生学习英语就意味着按照字母的名称拼读和硬记彼此没有意义联系的英语字母组成的单词。

 其实字母是声音的符号, 字母名称的读音与其在单词中的发音是不一致的。

 所以我们提倡英语单词教学的直接拼音法。

 这种拼读法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

 首先认识字母的读音进而认知拼读单词。

 如:

 单词 cat, 过去我们的教法是 c〔si:

 〕 -a[ei]-t[ti:

 ], 而直接拼音法中我们教 c[ k]-a[ ]-t[t ], 最初我们并不将音标直接呈现给学生,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 学习能力的增强, 再把音标呈现给学生, 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语音概念。

 中年级:

 从字母教学入手, 26 个字母的顺序按照音素进行归类。

 Aa Hh Jj Kk Ee Bb Cc Dd Gg Pp Tt Vv Ii Yy Oo

 Uu Qq Ww

 FLMNSXZ

 Rr 教师在新授新单词时, 将其中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逐步渗透给学生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将和新单词具有相同读音的词呈现给学生, 例如, 学 kite 这个单词的时候,同时把 like

 Mike

 nice

 nine

 ice 这一组词也呈现给学生,

 通过学生的发现, 教师的引导, 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久而久之学生逐步建立起了语音的概念。

 高年级:

 以旧引新, 记忆单词。

 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单词。

 此时会发现许多单词在字母组合和读音方面有很强的相似性。

 所以可以利用以旧引新, 以旧促新, 帮助建立新旧单词间的联系, 并引导他们根据这种联系记忆单词。

 教学 other 时,先写出已经学习和掌握的单词 brother 和 mother, 让学生认读后, 然后擦掉 br 和 m,学生马上能够准确地读出的读音。

 同时让学生进行单词归类。

 将与新单词发音相同的单词找出来, 并进行归类拼读, 以巩固和加强他们的拼读能力。

 ch

  china Chinese chat teacher chicken chair air

  air hair chair pair

 ir

 shirt skirt bird T-shirt girl ow

  brown cow now down

 know slow low follow blow window

 5、 立足教材, 高于教材, 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由于教学环境和生源等问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进行英语交际的环境,仅靠课堂上的 40 分钟是不可能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的, 所以如何提高英语的会话能力, 我们同时将这方面作为发展规划中的研究重点。

 在五年规划中, 我们从牛津教材出发, 发掘更多的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行为规律的因素, 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

 只有设计出符合儿童心理教学过程才能成为他们自主创造的发展平台。

 在这样的平台上, 他们更乐于合作, 更善于探究, 更容易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 形成积极的心理趋势。

 因此努力改善英语的软环境建设, 使教学资源和硬设备条件配套, 使教师明确各阶段的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为了培养学生的外语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安排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 如对话角色扮演, 谈论解决实际问题等,并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指定的任务。

 真正做到为用而学, 在学中用, 学了就用, 通常这种模式教师先给出任务的主题情境以及要求使用的任务形式, 然后让学生以个人团队或小组活动模式逐个进行任务展示, 以达到能力训练的目的。

 但对于语言水平较高的学生不具备挑战性, 而对于语言水平较低的学生则挑战性太大,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对这些形式的课堂活动失去最初的新鲜劲, 习惯与被动的接受学习任务, 乃至被动的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 我们采用一种灵活性更大的 “模糊任务型” (vague task-based)

 课堂活动形式。

 所谓“模糊任务” 即教师仅对任务的主题做出限定, 将任务活动开展的情景和任务形式的设置权利交给学生自己。

 只要在不违背主题且各自任务目标明确的前提下, 教师允许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所有可能涉及的场景让他们自主自愿的进行任务展示。

 从学生语言水平来看, “模糊任务型” 课堂活动能够更好地顾及到学生语言水平的个体差异, 更好的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 的教学原则。

 学生的语言水...

篇四:外语学科建设规划

学科建设规划

  ——xxx 一. 基本情况 1.学校建设。学校现在是起步阶段,各项教学设施仍在不断完善。

 2.师资力量。学校现有英语教师 3 人,一名专职教师,两名是支教老师。学生 384 人,现有 10 个教学班级,教师都是硕士研究生,其中英语专职教师 1人,支教教师 2 人,比较年轻化,师资力量较薄弱。另一方面,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意识不强。因此,师资力量的建设仍是学校英语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3.学生生源。由于 2010 年 9 月第一届招生,学校学生的主要生源地是重庆、四川,其次有外省贵州、新疆的。大部分考入时的英语成绩都是在 90 分一下,基础比较差,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了畏难情绪,所以主动自觉学习英语的学生不多。这个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在英语学科建设中,要改变这一情况,要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的氛围,多做好的引导。

 二. 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针对现有的师资比较薄弱,学生生源差的情况下,借助学校优秀的办学条件和良好的教学设施,在通过学校骨干教师和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实施优势共享,优势互补,积极建设好学校个学科班子。同时,在师资力量这个能动因素下,积极促进英语及各学科全面发展。

 三. 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最近 3 年内,要把外语教学整体水平建设增加一个台阶,在英语口语教学与其他方面逐步形成一个体系,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基础培养,增强学生外语学习意识,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外语学习方法。

 2.在学科基础建设方面的基础上,使外语教学在听说能力,综合能力培养方面有较大的提高。注重英语学科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

 3.形成一支层次与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4.注重与其他知名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二)具体目标 1.师资力量建设目标

  大力引进专业知识人才,不仅仅引进英语教师,还可多吸收外国语言人才,比如说日语高级人才、法语高级人才。这样利于本院外语科学水平的完善和建设。

 2.学生培养目标

  通过一年基础英语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在第二学年的时能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三级(A/B)。能听懂日常英语,能和外国友人进行基本的英语对话,能书写出流利顺畅的英语旅游、商务短文。让英语能成为学生们以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3.学科建设目标

  旨在把英语学科建设成为基础学科中的重点学科,突出其优势,努力把旅游英语建设成为本院的一个特色学科。

 4.英语课程建设目标

  英语教师参与《旅游英语》教材编写项目,编写出适应合适我校学生特色的教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也有利于学院学科的长期发展,为我院以后办学更上一层楼奠定基础。还有就是学科课程设置可以更加突出专业性,比如设置旅游英语课程、导游英语课程、导游情景口语课程、景区管理英语课程、机械英语等。

 四. 学科建设规划 (一)增强教师队伍建设 1.英语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方面建设 (1)不仅要具备专业能力知识,还要不断地学习,给自己充电。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完善教学技能;完善和学生的交往能力,多和学生沟通,让学生喜欢你,更热爱英语,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需求些什么,想学些什么,利于课堂上的因材施教。

 (2)在做好教学的同时,要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多和同行学习、取经;向高校老师学习,搞好科研,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

 2.学科教学业务能力

 (1)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 努力建设自身理论知识,认真学习有关新课程的相关理论,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初步了解新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我们能积极的掌握大学英语课程理论的指导方向,利用教学基础教学进行实践和总结,从而提高教师掌握新课程的接受能力,进而更好的巩固自身的理论素质和理论知识。

 (2)培养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力 现任外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高职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教师的语言功底的要求是很高的,这一方面就促使外语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语言功底和灵活的沟通能力,促使学生更好的去模仿和学习外语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外语教师要过好英语语言这个关,让自己的语音和语调纯正,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积极的去关注学生的发音和交流,增加学生之间外语的交流,指出学生交流中出现的语音错误,并加以纠正。

 (二)提升英语学科课堂教学能力 1.组织各科任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建立学科交流平台,让年轻教师定期定时进行讲课比赛,每期组织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其他院校进行学习﹑交流。

 2.抓好课堂“三步走”,做好教学“六认真”。

 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做好教学反思,认真做好总结工作。

 五. 具体实施方案 (一)英语教学工作规划 1 预期目标:

 在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能教学方面,结合实际,抓好高职英语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另外一方面,针对现在学生有限的英语水平,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英语活动,比如英语角,英语沙龙。争取把英语专业建设成有特色、高水平的专业。

 2 学科阶段措施:

 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培训领导班子,使得各科任教师具备使用多

 媒体教学的能力,提高课件制作的能力。

 多与其他学校交流学习,培养自己特色专业人才,整体上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

 3 口语规划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能力,纠正发音,练就纯熟的英语口语,提高学生能力,利于个人发展空间的扩大。提高英语口语可以做以下规划:

 (1)对学生成立的英语角(English Corner)进行良好的指导和引导。①为他们提供一个室外场地;②建立定时定点的制度;③必要时学校为学生提供活动经费;④制定出英语角里面的一个特色文化,比如,定时每学期举行,英语话剧比赛,以班级为单位。

 (2)建立校园影院,统一组织每周末放映一部英文电影,让学生们在放松身心中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语。

 (3)让学生有把英语作为他们 Career Planning(职业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学科研究规划 1 前期准备 培养学科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给新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工作,让新教师自己尝试发表相关科研论文,争取每个学期发表科研论文两次或者更多,尽量争取在 3 至 5 年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

 2 规划阶段 组建科研学术队伍,选拔科研带头人,制定实施可行的科研发展规划,明确自身职责,确定研究方向。

 积极申报科研课题,针对学校自身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先在学校内部实施,作为一个试点,然后在上申报。注意要系统性的研究,面对目前情况,学校现在英语科研可向英语语言学﹑教学法﹑翻译﹑文学、旅游英语及机械英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

 建设激励机制,对于有成就的科研教师,学校英语鼓励和奖励,对有成就和创新能力的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争取更大的探索以创造更好的科研成果。

 (三)学科资料完善与学科设备建设规划 在校园网上建立完善英语资料,方便学生下载学习,在网站上设置英语论坛,让学生把平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论坛上进行交流。

 现有的英语教学设备仍有限,学校应加大投入,针对学生外语交流和听力的提升,应增加语音室的数量和听力设备。

篇五:外语学科建设规划

1 页 共 4 页 常州市勤业中学 2007-2009 学年英语学科发展规划 一、状况分析 近三年来 我校英语学科教研组在课程改革背景下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以学生的外语学习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用好新的译林牛津版教材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重要手段着眼于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以校本研修为平台课例研究为载体加强资源、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在南师大专家的引领下加强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同时在反思后能够行动跟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总结优秀经验注意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在整体主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增强教研组主动发展意识提高了教研组的自转能力逐步提升了教研品质和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研组内现共有教师名2006 学年新进 1 名中学一级教师名、二级教师名其中名教师年龄在 40 周岁以下年轻教师居多。教师职称比例、知识与年龄结构不是很合理。

 教师要为人师表 优良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英语教师也要具备一般教师的政治道德素质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增强教育效果。

 “课堂拼搏学会教学” 、 “课题格斗学会研究”是我国众多优秀教师成长的规律性进程。三年来组内先后涌现出了常州市优秀班主任、常州市英语评优课三等奖获得者、执教市级研究课的老师、考取南京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初中英语合作学习初探》、课例《What are you doing?》、《初中英语课程资源的创设实践与反思》等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或者获得了各种年会论文评比的奖项、 两人获得学校教学设计评比优秀奖、 指导学生获得中学生英语奥林匹克英语竞赛以及英语电视演讲比赛二、三等奖、多人获市局嘉奖并有多人参加市级立项课题研究。这些教师不仅在组内发挥着示范作用在全校范围内也起着引领作用。

  二、发展目标 推进课程的建设 明确学校发展目标 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和需求从教师单纯的知识传授向有效的学习策略的转变 从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向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转变 从升学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

 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 2 页 共 4 页 教研组在努力“做事”的同时要把重心放在对组内每个成员的解读和发展空间的营造上关注组内成员如何“成人” 通过三年的努力涌现出在本地区有影响力的品牌教师如“教坛新秀” 、 “教学能手” 、 “中青年骨干教师”等。提升教研组在校内及本地区的影响力。

 三、基本策略 1、学科建设和改革 1更新教学理念实行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和注重语言实践的思想。改变教师角色改变教师课堂“一言堂”现象给学生说英语、体验英语的机会和时间。树立“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观念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加强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明确中学生英语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完成《新课标》各级目标。《新课标》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毕业整体设计英语课程将英语课程的目标按能力水平设计为九个级别。级别的设定既与年级有一定的联系又不完全等同于各个年级。

 我们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或降低相应学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要求。

 3根据基础英语教学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研究。针对已经申报的市级课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在“勤业社区教师发展学校”的基础上与本学区对口小学结对每学期要进行适当有效的相互听课活动或者每学期安排一次中小学教师交流活动每学期组织七年级教师到小学上一次课小学教师到中学上一次课并及时交流体会。做好课题的相关工作。

 4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新课程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语言学习要从语法讲解中和单词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思想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为落实各项能力目标《标准》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

 第 3 页 共 4 页 任务的"任务型"学习方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对文化的理解同时发展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当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考虑我校的条件以及学生的需要 积极和有创造性地探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不刻意于光怪陆离但着眼于切实可行。

 5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相关领导应加强过程管理指导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建立良好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模式中充分体现各种资料有机集成的原则。既要有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如建立由主管英语教学的校长负责优秀教师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学科发展中心等全面规划英语学科教学工作和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又要有自下而上的运作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如各类学生活动、各种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①进一步健全集体备课制度 以备课组为单位关注日常教学重视课后聊天式的学习研讨重点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反思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但不流于形式做到“四定”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定地点同时根据新的牛津教材内容研究一些基本课型的教法。

 ②推行随堂听课制度

  继续发扬门户敞开随堂听课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的相互听课、备课组与备课组之间的交叉听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中心组的听课等活动共同研究真实的、常态的英语课堂课后进行自评与他评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改变教师内在的一些观念。

 ③加强常规管理制度 每学期进行常规定期检查包括教师的备课、反思、学生的作业等主要由教导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每个学期举行期中、期末的质量检测对考后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

 2、教师队伍建设 1加大教师素质培养的力度。英语课自身的特色决定了它区别于一般课

 第 4 页 共 4 页 程的特性语言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而且教师表述的语言本身也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因此英语课的特色对英语教师在语言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有广博的英语基础知识还要求口齿清晰发音正确表达规范流利。作为英语专业教师还应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了解专业领域内的发展情况。

 2努力打造开放式、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3建设教师梯队形成传帮带。形成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高效的教师队伍。

 4支持教师提高业务定期进行专业培训。

 5推选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学科建设重在人才建设。建设好一个学科 其实质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有学科经验的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要鼓励中青年教师奋发图强 不断提高学历、 学位层次 选好科研方向 发展科研能力。

 3、科研工作 鼓励教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相关的课题研究特别是积极开展同自己教学有关的行动研究并以自己的科研成果来促进自己的教学。充分调动具有科研意识和相当科研能力的英语教师积极申报各种级别的科研课题 开展科学研究撰写具有一定质量的论文和案例并积极向各种杂志投稿。同时加强对外交流掌握外语教学动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帮助英语教师创造更多的外出甚至出国学习的机会以各种方式吸引校外学者来校讲学、 工作 把对外学习交流作为提高英语教师素质、 搞好学科建设外的重要一环。

 总之07-09 学年英语教研组要继续做好“牛津英语教学资源库”工作开展日常的教学研究重建符合英语学科特点的教研组制度。通过三年的努力实践与积累养成教研组过程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意识初步形成品牌教研组的基本构成元素提升教研组在本地区的知名度。

篇六:外语学科建设规划

笔谈8新形势下外语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文科”建设和“双一流”建设是外语学科当下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国家发展的大潮中承担新使命、发挥新作用、体现新担当,彰显外语学科的新内涵、新名片、新形象,已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吴岩司长在“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的报告中指出,高等外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全、规模大、责任重,应当从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的角度出发,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樊丽明教授认为,建设“新文科”的核心是要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融合化、时代化、中国化、国际化。在新的历史节点,外语学科被赋予了新使命和新担当,新的发展机遇近在眼前,外语学科如何突破,如何融合,如何融入?这值得我们深思。面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任,外语学科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消除自我边缘感,增强主体意识,参与构建并助力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形成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时代精神的理论体系,打破传统的“守城”理念,主动融入,积极作为。面对全球新格局对文科发展的新要求,外语学科亟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具有全球视野、中国立场、通晓规则的高素质国际组织人才,加快培养适应全球新格局的高素质国际化专业人才,包括外交人才、国际经贸人才、涉外法治人才、国际新闻人才、国际专利人才等,着力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跨文化能力和国际化领导力。面对“双一流”建设目标,外语学科应走集团军式建设之路,打破语种界限,突破专业壁垒,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平台搭建为手段,以团队建设为重点,聚焦“大人才、大团队、大平台、大成果”,切实提高学科层次、教师科研水平和学科核心竞争力。就路径而言,可以走升级发展、交叉发展、捆绑发展之路。升级发展是指巩固传统优势,盘活存量,整体推进外国文学、语言学、翻译学等领域的建设万方数据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年第 4 期

 (总第 276 期)9水平,改变零散化发展状况,用大外语思维推进跨语种协同发展。交叉发展就是要增扩学科内涵,做优增量,加强“文文交叉”“文理交叉”“文医交叉”,增设国别与区域研究、临床语言学、人文医学等学位点或学科方向,形成新的发展增长点。捆绑发展是指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一体化,提高质量,立足学校规划,服务地方发展,在学科建设中充分体现育人育才的目标,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守住初心。为此,外语学科应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跨界融合,强化实践导向,探索范式创新。应把握好学科内涵与交叉融合的关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学术研究与育人育才的关系,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教研深度融合,打造教学科研双优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高水平外语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方面作出外语学科的积极贡献。(王俊菊 /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新时期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路在何方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转型升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作为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中流砥柱,必须站位高远,放眼世界,聚焦学科内涵发展之路,坚持培养优质人才之路,打造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内驱活跃、外推强劲、影响广泛的“新文科”特色之路,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新角色、新使命。一、过方向关——明晰学科定位 把握路的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必须明确目标,找准定位,方能不错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外语学科要以此为引领,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事业发展的大方向,发挥学科天然优势,着力培养“一带一路”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及以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人才。解决发展定位问题,必须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局部看,推进学科动态调整,抛弃终身制观念,是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对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积极响应。原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的 13 个二级学科现调整为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翻万方数据

推荐访问:外语学科建设规划 建设规划 学科 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