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1 (一)下列考生享有在文考总分上加5分的政策 1.自主就业退役士兵。 2.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17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200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17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1
(一)下列考生享有在文考总分上加5分的政策
1.自主就业退役士兵。
2.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者。
3.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
4.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
5.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者。
(二)下列考生享有在文考总分上加10分的政策
1.宁德市,罗源县,连江县,晋安区的北峰山区(日溪乡、宦溪镇),漳浦县湖西乡、赤岭乡,龙海市隆教乡,永安市青水乡,上杭县官庄乡、庐丰乡,宁化县治*乡的畲族考生;晋江市陈埭镇、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乡的*考生;华安县高山族聚居点的高山族考生。生活在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的少数民族考生。
2.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并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烈士子女。
4.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三)下列考生报考在闽高校时享有在文考总分上加3分的政策
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按研究学科分为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医学与健康学、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13个学科)创新成果竞赛获一等奖者。
(四)下列考生报考在闽高校时享有在文考总分上加5分的政策
1.设区市及以上表彰的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或其子女。
2.全国和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17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200篇扩展阅读
17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200篇(扩展1)
——17年高考加分政策200篇
17年高考加分政策1
近期,教育部发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其中新增一项规定,在2017年全国高校招生中,经共青*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目前,北京、湖北、山东、重庆、新疆、内蒙古、宁夏等7个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出台了2017年高考招生政策及照顾政策。
北京市《2017年高考照顾加分政策规定》提出,北京市今年高招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整体缩紧,加分范围仅限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此项加分政策只适用于市属高校录取,考生可加5分。 据了解,往年高考加分考生中少数民族考生占比很高,今年政策调整后,今年此类加分考生数量可能会大幅减少。东城区高招办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该区少数民族考生有541人,今年高招只有1名考生申请少数民族加分,目前尚在审核阶段。
湖北省的政策指出,今年高考招生取消农村独生女加分项目,它是湖北省省目前唯一的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已有9年的历史,2016年湖北农村独生女加分政策分值降低,从原来的10分调整为5分,2017年则直接取消了这一项目。
今年为高考加分“瘦身”的不只是北京、湖北。据了解,今年新疆将取消双语班考生普遍性照顾的50分加分政策;山东将取消分值为5分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重庆市今年三峡库区搬迁移民和农村独生女 两项照顾政策将取消。内蒙古自治区则规定,在2017年高考加分中,少数民族加分这一项可以与其他加分项目的分值累加,但2018年起所有考生的高考加分不再累加。此外,宁夏2017年高考加分政策与去年保持一致。
17年高考加分政策2
1、竞赛、运动员加分5分
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经审查公示后,可享受总分加分5分的政策照顾。
2、烈士、华侨子女、少数民族加分10分或20分
烈士子女、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总分加分10分。
3、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总分加分20分。
4、具有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安顺市西秀区户籍的少数民族考生,总分加分10分;具有其他县(市、区、特区)户籍的少数民族考生,总分加分20分。
5、农村独生子女户女孩考生加分10分
在贵州省农村连续居住五年以上,具有农村户籍的独生子女户女孩考生和二女结扎户女孩考生,总分加分10分。
17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200篇(扩展2)
——17年北京高考加分政策200篇
17年北京高考加分政策1
北京教育考试院已经下发2017年北京市普通高校招生政策规定,其中政策中关于加分政策尤其需要考生和家长关注。
17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200篇(扩展3)
——17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
17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1
(一)下列考生享有在文考总分上加5分的政策
1.自主就业退役士兵。
2.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者。
3.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
4.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
5.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者。
(二)下列考生享有在文考总分上加10分的政策
1.宁德市,罗源县,连江县,晋安区的北峰山区(日溪乡、宦溪镇),漳浦县湖西乡、赤岭乡,龙海市隆教乡,永安市青水乡,上杭县官庄乡、庐丰乡,宁化县治*乡的畲族考生;晋江市陈埭镇、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乡的*考生;华安县高山族聚居点的高山族考生。生活在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的少数民族考生。
2.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并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烈士子女。
4.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三)下列考生报考在闽高校时享有在文考总分上加3分的政策
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按研究学科分为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医学与健康学、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13个学科)创新成果竞赛获一等奖者。
(四)下列考生报考在闽高校时享有在文考总分上加5分的政策
1.设区市及以上表彰的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或其子女。
2.全国和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17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200篇(扩展4)
——台湾华侨高考加分政策3篇
台湾华侨高考加分政策1
第一,华侨考生必须是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且最近四年(截至报名时间结束止)之内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一年中实际在国外居住满9个月可按一年计算。出国留学和因公出国工作不能视为定居)。
第二,取得同等的高中学历。
从教育部港澳台侨事务办公室获得消息,截至2016年,累计参加华侨生联考的学生有592人,*均每年有30人参加考试,近两年华侨生回国高考的人数逐年增加,这个*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吸引力有很大的关系。
华侨生的现状如何?进入大学是否跟得上进度呢?通过*的引荐,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国内最大的华侨生高考培训学校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学校,作为国内最为专业的华侨学生考前培训机构,博飞每年为国家输送大量的华侨生,每年都保持了百分之百的升学率,通过北京博飞获悉,华侨生回国考试最大的难点是教学问题,由于侨生常年在国外,教学体系,学习习惯和国内有很大的差异性,华侨生回国要参加的不是华侨生单独的考试,而是和港澳台学生同一张试卷的考试,港澳台学生大多是拥有港澳台户籍在内地就读的学生,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海外华侨生无疑是先天的短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联合北京博飞在海外吉隆坡设立了专属的华侨生的*课程,切实解决海外侨生的实际问题,维护侨生权益。
台湾华侨高考加分政策2
就台湾籍学生内地高考问题,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学校相关负责人,据悉,台湾籍学生在内地是不能参加高考的,要参加教育组织的华侨港澳*合招生考试考取国内的大学,这个考试在考试科目、考试题型、侧重点等方面和国内高考有很大的区别。
华侨港澳*考是*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的简称,涉及大陆283所高校,为港澳台侨学子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其报名时间是3月1日至3月31日(周六日除外),其中3月1日至3月15日为网上预报名时间,3月16日至3月31日为现场正式确认时间。
台湾华侨高考加分政策3
第一,华侨考生必须是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且最近四年(截至报名时间结束止)之内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一年中实际在国外居住满9个月可按一年计算。出国留学和因公出国工作不能视为定居)。
第二,取得同等的高中学历。
从教育部港澳台侨事务办公室获得消息,截至2016年,累计参加华侨生联考的学生有592人,*均每年有30人参加考试,近两年华侨生回国高考的人数逐年增加,这个*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吸引力有很大的关系。
华侨生的现状如何?进入大学是否跟得上进度呢?通过*的引荐,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国内最大的华侨生高考培训学校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学校,作为国内最为专业的华侨学生考前培训机构,博飞每年为国家输送大量的华侨生,每年都保持了百分之百的升学率,通过北京博飞获悉,华侨生回国考试最大的难点是教学问题,由于侨生常年在国外,教学体系,学习习惯和国内有很大的差异性,华侨生回国要参加的不是华侨生单独的考试,而是和港澳台学生同一张试卷的考试,港澳台学生大多是拥有港澳台户籍在内地就读的学生,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海外华侨生无疑是先天的短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联合北京博飞在海外吉隆坡设立了专属的华侨生的*课程,切实解决海外侨生的实际问题,维护侨生权益。
17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200篇(扩展5)
——安徽高考加分政策3篇
安徽高考加分政策1
从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安徽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将在11月15日和12月1日开始。符合报名条件,申请报考普通高等学校的考生原则上在其常住户口所在市、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名。以下是加分政策:
2017年高考政策加分申报截止时间为2016年12月31日,考生可携带相关申报材料到所在市、县(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申报高考加分,逾期不予受理。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民委 安徽省*厅 安徽省体育局 安徽省科协《关于印发安徽省调整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教办〔2015〕22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2017年我省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如下:
1.全国性加分项目4项。即烈士子女(10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10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1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20分)。
2.地方性加分项目2项。即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5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我省享受高考政策加分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名单详见《实施方案》)(5分)。
3. 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取得以下项目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应届考生,仍具有加分资格,加分分值为5分。
(1) 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包括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
(2)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包括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
(3) 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包括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考生;
(4) 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限获市级以上表彰见义勇为者。
经教育部审定,我省体育特长生政策加分的规定项目为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等8项。对申请加分考生的.运动员(二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资质由省体育局进行复核复测,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按相关标准组织测试。具体安排另文通知。
加分资格的审查应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执行。
17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200篇(扩展6)
——江苏高考加分政策 (荟萃2篇)
江苏高考加分政策1
江苏省教育厅于2月23日上午10:00召开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沈健厅长通报江苏省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动向,其中包括社会瞩目的高考新方案。
实施“3+3”模式 选考科目调整为“6选3”
在高考科目设置方面,和现行高考方案相比,江苏省普通高考统考科目仍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现行的“6选2”调整为“6选3”,即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选考科目,并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高考综合改革2018年启动 2021年正式实施
教育部明确江苏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时间为2018年,并要求于2018年6月底前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根据这一要求,江苏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应该是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
江苏高考加分政策2
只保留5项
不叠加,最高不超20分
今年高考加分项目有哪些?昨天,教育部阳光高考*台正式公布:今年全国性的高考加分项目,只保留5项。
据悉,这是从今年教育部的高校招生工作意见当中透露的。据介绍,今年“通知”明确规定,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招生录取机制,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因此,以前一些加分的项目,今年起都不再有效。
据了解,2014年,全国性加分项目共11项,其中鼓励类6项、扶持类5项。2015年,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全部取消。今年仍保留的5项全国性扶持类加分项目分别为:
1.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
2.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3.烈士子女;
4.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
5.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对于前三种加分项目,要求是:当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降低分数要求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降低分数要求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后两种加分项目,则分别可获得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和20分投档的优惠。
除了全国性的加分项目,江苏还有其他地方性加分吗?记者了解到,教育部今年规定,地方性加分仅适用于本省所属高校,分值不超过20分。
具体要求是:地方自行增加的超出规定范围的政策性照顾项目及分值,仅适用于向本省(区、市)所属高校投档时使用,且分值不得超过20分,同时不得与其他项目分值累加。
那么,江苏有哪些加分政策呢?记者了解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小高考”加分。对第一次参加必修科目测试,且技术科目测试合格的文科类或理科类考生,每1门必修科目成绩达到A级,在划线前加1分计入统考成绩;如4门必修科目成绩均达到A级,且技术科目测试合格,在划线前奖励1分,加5分计入统考成绩。
除此之外,对不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的体育类、艺术类考生,第一次参加必修科目测试,且技术科目测试合格,每1门必修科目成绩达到A级,在划线前加1分计入统考成绩;如4门及4门以上必修科目成绩达到A级,且技术科目测试合格,在划线前加5分计入统考成绩。
对于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的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在参加文科类或理科类专业录取时,除两门选修科目以外的4门必修科目,如在第一次参加学业水*测试取得A级的,且技术科目测试合格,其奖励分数参照文科类或理科类考生的.政策执行;在参加体育类或艺术类专业录取时,其奖励分数参照不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的体育类、艺术类考生的政策执行。
“小高考”加分之外,今年起我省对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也有新调整。今年起,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普通高校,录取时可加3分投档。
17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200篇(扩展7)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 (菁选2篇)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1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以下5项全国性加分项目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具有相关加分资格,加分项目及分值适用于今年普通高考。
(1)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参加省级招生机构统一测试达到相应标准的考生,按体育特长录取时文化课加分5分。
(2)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分5分。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分5分。
(4)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按中办发〔2000〕28号和教基〔2001〕1号文件评选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分5分。
(5)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经市(州)党委、人民*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由新闻媒体报道,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分5分。
甘肃高考加分政策2
从省招生办获悉,从2015年1月1日起,甘肃省将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5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学生艺术特长A级以上证书的考生,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或者省级竞赛一等奖的考生,*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一、二、三等奖或省赛区联赛一等奖的考生,学生体育运动一级证书的考生等4项地方性加分项目。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上述项目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具有相关加分资格、加分项目适用于2015年至2017年普通高考,加分分值降为5分。从2018年起全部取消。
据悉,各类考生享受照顾加分在录取时不累计,只加一项最高分。预科生、定向生、中职生、高水*运动员投档录取时不享受照顾加分;艺术、体育类考生报考艺术、体育类专业,投档录取时文化课不享受照顾加分。此外,享受照顾政策考生要进行资格审查和公示,对于享受各类照顾加分的考生名单、项目除在省招生办网站上公布外,还须在考生所在县级招生办和考生所在单位及中学集中公示,公示的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并保留至8月底,充分接受群众监督。
(1)*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自治区,*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飞、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参加高考并达到有关高等学校投档线的,应予以优先录取。
(2)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残疾军人、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报考高校,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7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200篇(扩展8)
——河北独生子女高考加分政策
河北独生子女高考加分政策1
近日,河北省招生委员会、河北省教育厅等10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优惠加分考生资格审查和公示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高考加分资格审查和公示办法,新政策从2016年高考报名起开始执行。
9个县少数民族考生在户籍地报名高考,才有加分资格
根据通知,具有国家规定的高考加分项目资格的考生,如烈士子女,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等考生,需在当年高考报名时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才能获得加分资格。
此外,具有河北省宽城、丰宁、围场、青龙、大厂、孟村、滦*、隆化、*泉等9个县户籍的少数民族考生,在户籍地参加高考报名,才具备少数民族加分资格。考生高考报名时须持本人居民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到当地教育考试机构指定地点参加资格审查。
农村独生子女加分仅限报考河北省所属院校
根据通知,农村独生子女加分属于河北省地方性加分项目,农村独生子女考生仅在报考本省所属院校时予以相应优惠照顾。
新政策明确了农村独生子女加分考生须同时具备的三项条件:父亲、母亲双方或母亲一方为河北省农村居民的;依法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且该考生无同父异母、同母异父或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考生本人为河北省农村居民。农村居民,指从考生身份审定当月起向前推算,具有河北省农村户籍连续10年以上,依法享受农村责任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不享受城镇居民或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人员。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职工不属于这个范围。(成建制转为城镇居民的,符合上述条件的,自转为城镇居民之日起,24个月内享受农村居民待遇)
17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200篇(扩展9)
——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
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1
申请体育项目加分参加全省体育项目加分统一认定测试的考生,在完成高考报名信息录入后,须进入体育项目加分认定测试报名界面,按要求办理网上报名相关手续。
申报政策加分(含参加体育项目加分认定测试)的考生,须在现场确认时上交加分项目证书原件与两份复印件。
政策加分按《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执行。
政策加分考生的资格(含体育项目加分认定测试)须实行三级审核和三级公示,并实行部门审核负责制。
二、全国高考取消下列加分项目
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下列高考加分项目:
1.各体育类加分项目:参加重大国际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和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证书者。
2.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参加*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和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
3.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获得者和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
4.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见义勇为和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受到省级及以上党委、*表彰者。
5.高职单考单招的职业技能竞赛加分项目: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职业院校数控技能大赛、省中职学校师生技能竞赛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选拔赛、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电子商务大赛、省农业职业技能大赛、省中职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色项目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
三、高考保留和规范的加分项目
1.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分值为20分。
2.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乡、民族村的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考生,加分值为5分。
3.少数民族自治县、民族乡、民族村以外的少数民族考生保留加分政策到2016年,加分值为5分,只适用于本省所属高校在本省招生。2017年起取消这一政策。
4.根据省人大通过的《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自治条例》“自治县考生享有降分录取照顾”的规定,户籍在景宁畲族自治县,且在当地完整完成高中阶段教育的非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值为3分,只适用于本省所属高校在本省招生。
外省籍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按我省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