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的导游词1 大家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灵山佛地九华山观光礼佛!我是来自安徽旅行社的导游,我叫王萍,三横一竖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导.坐在我们旁边的这位呢,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可是一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风景区导游词3篇,供大家参考。
风景区的导游词1
大家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灵山佛地九华山观光礼佛!我是来自安徽旅行社的导游,我叫王萍,三横一竖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导.坐在我们旁边的这位呢,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可是一位有着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了,所以大家坐他的车可以尽管放心!在今天的游程中呢,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可能为大家解决。
九华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它以佛教文化和绮丽的自然景观为特色,是首批国家级重点名胜区之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旅游示范点。它与清凉佛国五台山、光明佛国峨眉山、海天佛国普陀山并称为*四大佛教名山。
九华山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的西南部,北临长江、南望黄山、东靠太*湖、西接池洲市,景区总面积120*方公里,山上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华山峰气势雄伟,宋王安石赞誉“楚越千万山,雄越此山兼”,九华山古名陵阳山,唐朝以前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蛮异状,其数有九”故名“九子山”。唐天宝年间(736-756年),诗人李白曾三上九华,先后在《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和《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两诗中,写出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等名句,在诗中他把九子山的九大主峰,比作盛开的莲华。因古汉语中“花”通“华”。于是在天宝十三年(752年),九子山更名为九华山,山名一直沿用至今。
九华山灵秀的自然景观瑰丽,境内奇峰峭石、飞瀑流泉、竹海松涛,清幽秀丽,漂渺奇异,春日,满山芬芳、百鸟合鸣;夏日,佳木繁荫,谷风清凉;秋日,风霜高洁,别有情趣;冬日,琼楼玉宇,超然空灵,给人以“四时之景,而了亦无穷”的感觉。
九华山不仅以奇峰峭石、飞瀑流泉清幽秀丽的自然美景而闻名。更是以“地藏菩萨道场”而著称于世,然而最早在九华山进行的宗教活动并不是佛教,而是*土生土长的道教。早在西汉元时五年(前11-前120年)九华山就有道场建立,并列入道教“七十二福地”里的“三十九福地”。东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国(今印度)僧人杯渡锡九华初建茅庐,到了唐开元年间(720年)新罗国[今韩国]僧人金乔觉,于24岁渡海来唐,他云游了许多名山大川,到过南京的宝华山、贵池齐山等,最后他来到九华山,见九华山秀丽、清幽便决定留在山中求法修道。金乔觉在九华山苦修了75年,于唐贞元十年[794年]农历7月30圆寂,寿止99岁,佛弟子依照浮屠之法将金乔觉盖缸三年,三年后开缸发现他遗体绵软,脸面如生,骨节转动有如金锁般响声。
各种迹象与佛经上所说的地藏菩萨极为吻合,众僧认为金乔觉就是地藏菩萨的转世,因金乔觉俗家姓金,佛教徒们便尊他为“金地藏”,其肉身在九华山神光岭上的肉身宝殿里供奉,后经历代君工的推崇香火逐渐兴旺起来,到了明、清两代更是鼎盛,当时全山有寺院达300多座,僧尼达5000余人,香火之盛甲天下,素有“东南第一山”“莲华佛国”等美誉。在期间由于政局动乱,在极左思想总冲击下,有的寺院被拆毁,有的年久失修倒塌,有的被占用,在“破四旧,立四新”的浪潮中,不少僧尼被迫还俗和外流,自1984年后,中央落实宗教政策之后,祗园寺恢复了丛林,提倡信仰自由,僧人当家作主,调动僧尼“自己管自己”的积极性,推动弘法利生事业。目前九华山现存寺院99座,其中96座寺院为全国重点寺院,分别是:化城寺、祗园寺、甘露寺、百岁宫、肉身殿、上禅堂、旗檀林、天台寺、慧居寺,僧尼达到千余人。
九华山寺院建筑风格独特,九华山属花岗岩山地地貌,地形的复杂,建筑用地狭窄,因受地理气候环境因素的制约,山上寺院的建筑改变了传统的形式,因地制宜,布局灵活,以悬崖峭壁,巨岩山洞或自然起伏的台地山坡为基础,巧妙地运用不同规则的地形,精心构筑富于空间变化,层次分明,外观峻险古朴,内部则曲折迷离,多数寺院与民居相连,游人很难分辨,体现了僧俗共修,古人曾赞道“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
九华山以他独有的佛教文化著称于世,除其供奉的地藏菩萨确有其人外,不腐肉身更使九华山名声大振,从唐至今,先后共出现了十五尊真身,不幸被毁九尊,现今保存6尊无瑕、大兴、慈明、仁义、明净等真身,有僧有尼,数量之多实为罕见,九华山地处长江南岸,气候温和土地湿润,为什么这此僧人圆寂后遗体不腐呢?目前尚无科学诊断有待于后人揭开神秘的面纱。
九华山物华天宝,特产丰富,有香菇、木耳、石鸡、九华毛峰、黄精,其中九华毛峰又名“地藏茶”,属高山云雾茶,细如雀后,形如佛手,汤色黄绿清亮,香气持久,相传由金乔觉当年从家乡新罗(今韩国)携来茶种,种在神光岭上,长年云雾滋润,茶叶殊佳,是九华山最古老的佛茶,1920年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如今九华山茶厂采制的各种名优绿茶,因其价廉物美而供不应求。“黄精”是一种中草药,吸取黄土之精华,一年长一节,十年一尺,实为罕见,据《本草纲目》记载,黄精又名鸡头参,太阳草,主要有补血补肾、治高血压及排毒养颜,据考证九华山的真身菩萨生前常以采黄精充饥,苦心修行,唐代杜甫诗曰:“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融。”可谓是“北有长北山人参,南有九华黄精”,是赠送亲友之佳品。
各位!快到九华街之前,我把一些注意事项对大家说一下,由于九华山地处皖南山区,各方面条件有限,宾馆的硬件设施还未达到标准(如冬天冻水,夏天停水,旺季房间紧张等),但是酒店的服务卫生请大家放心,多数酒店都依山势而建,山上长年云雾笼罩,一年之中有一百八十天是雨水天气,房间内相对来说潮气比较大,请各位多多谅解了。请在旅途中牢记:
1、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安全第一;
2、进入猴群区。
不要逗玩猴子,以免被猴子袭击。进寺院时请注意:
1、寺院的门槛不能踩,也不能坐在上面;
2、法器和佛像不能随意摸,殿内禁止摄影拍照和大声喧哗;在敬香时,随时留意香火,注意防火;如果您在我们安排的行程外自由活动的话,请您记好下榻酒店的名称和方位,贵重物品保管好。
好啦!现在我们已到了下榻的酒店了,请各位拿好自己的行李物品进房,半小时后在大厅集合,午餐后正式开始我们的九华之旅,最后预祝各位九华之行圆满开心!!
风景区的导游词2
各位,今天请大家参观的是郑州市黄河游览区,这个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距市内约三十公里,南依岳山,北临黄河。1970年,为了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在这里修建了提灌站,工程历时两年,后经八年的努力,终于在这里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十七*方公里的游乐场包。今天主要请大家看一看滔滔好宽阔的河床,以及这周围的景色。
据说,日本也有”人类起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悠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象征着*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上曾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誉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非常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还有一个广为人们所使用的谚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势磅礴的黄河,回想对比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汲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友谊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个参观计划。
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是*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000*方公里。据说东京至博多的新干线长1176公里,那么请您记住:黄河的长约从东京到博多两个半来回的距离。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游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谚语,就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如果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个堤防可以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所以,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也就是说,下游是这条大河的薄弱环节,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于这些原因,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史上20xx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军队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武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1949年新*成立后,在党和*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经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哺育”。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孩子,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周围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经过绿化,现已是浓阴覆盖。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先请看右面的山头,那里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只是为什么在如此优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观的动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诸位能回答得出吗?好,请大家好好猜一猜。
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里有游览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说中的大禹的像。耸立在黄河岸边峭壁上的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吨。左手握一像锄头似的工具,右手高举,目光炯炯凝视着河的远方。大禹的父亲鲧也曾治水,但最终失败。大禹治水时,总结教训,发明新方法,缍成功。并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成为*第一个王朝-----夏朝之王。”制黄河者治国家”一语或许就由此而来。为治理这条暴虐的河,过去的民众用尽了智慧和体力,而人类的智慧又在治水中发展。因此黄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文化的源泉。
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黄河文明,现在山下正兴建一座将由三千块碑组成的黄河碑林。碑林集中了从唐朝至现代前来这里瞻仰黄河的诗人和文人们的作品,一旦完工,可与集中了历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这样写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登上高处,远眺黄河,更能领略其气势。如果可能,今天我想领诸位一直登上那个最高的亭子。
那么,在登山之前,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古象的答案吧。诸位猜到了吗?
看来答案各异,实际上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分为九州,现在的河南省属豫州,豫即象很多之意。因此,”豫”这个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简称。山上的古象塑像显示了这个典故。
除了以上介绍的内容以外,还有公元前205年西汉时期,刘邦、项羽争霸的古战场、用砖雕来表现*四大古典小说中故事的民间艺术馆等等,由于时间关系,请恕不一一讲解了。
讲解肤浅,内容零乱,非常抱歉!只是今后每当诸位看见日本的江户桥时,请不要忘记我们的黄河,还有郑州和*。
风景区的导游词3
赤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石岛地区,山因石赤而得名。山海相连,以“英雄”“禅道”“海韵”“圣境”而著称。世界最大的铜铸神像,*第一海神像――赤山明神便座落于此。
赤山,早在春秋时期就以雄峙黄海之滨,踞守石岛要港,沟通韩日南亚商贾云集汇聚而成为我国北方名山。隋唐建有天门院、竹林寺、红尼庵等寺院。唐穆宗四年(公元八二四年),韩民族英雄、海上贸易家张保皋在此建“赤山法华院”,后日本高僧圆仁法师曾三赴赤山,客居此院两年九个月,著写的被誉为东方三大旅行记之一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遂使此地成为佛教胜地和中韩日三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地。
景区现有威海唯一的佛教寺院——赤山法华院;亚洲最大规模的观音动感音乐喷泉广场——极乐菩萨界;世界最大的锻铜神像——赤山明神(大明圣境);反映胶东历史变迁事象的民俗博物馆——荣成民俗馆;记述韩国民族英雄、海上贸易家张保皋生*壮举的张保皋传记馆;展现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与日本高僧圆仁入唐求法经历的赤山禅院;法华塔、民间艺术馆、天门潭公园10大景观区,并与北方建立最早的妈祖庙——天后宫、罕见的自然奇观——仰天大佛、森林公园、海上乐园、海滨浴场、凤凰湖、花村、画村、渔村等连点成线,是宗教信仰朝圣、游览山海景观、体验海岛民俗、享受生态休闲的世外桃源。
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荣获首届国家魅力城市的荣成市境内,方圆12.8*方公里,东面隔黄海与韩国遥遥相望,被誉为是“佛教圣地”、“森林公园”、“大明圣境”、“海岛民俗”的旅游胜地,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人。
2002年,山东斥山水产集团接管经营景区以来,积极实施大投入、大开发战略,先后投资3.2亿元,本照以赤山法华院为主线,以海文化为依托,贯穿崇自然,浸文化的特色主题,把赤山景区打造成为空间序列清晰,功能完备,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国际一流景区和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的*台。目前,景区有法华院、赤山明神、张保皋传记馆、赤山禅院、民俗馆、极乐菩萨广场、法华塔、天门潭、天后宫、仙居山庄等十大景观区,共计三十六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