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地理事物定义与教学研究3篇

时间:2023-01-27 14:20:09 来源:网友投稿

地理事物的定义与教学研究1  地理事物指地球上的一切自然物体和人造物体(陆地、海洋、山川、河湖、公路、铁路、机场、寺庙等)。地理现象包括自然的现象(地震、火山、海啸、板块的运动等)和人为的现象(聚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地理事物定义与教学研究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地理事物定义与教学研究3篇

地理事物的定义与教学研究1

  地理事物指地球上的一切自然物体和人造物体(陆地、海洋、山川、河湖、公路、铁路、机场、寺庙等)。地理现象包括自然的现象(地震、火山、海啸、板块的运动等)和人为的现象(聚落、城市、历史文化的变迁、农业活动、工业活动、商业以及宗教活动等)。

地理事物的定义与教学研究2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分析-综合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析分析问题必须注意事物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分析。例如,在分析四季更替的原因时,应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地球在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时地轴的方向固定不变—地球的赤道面和公转轨道面有23.5度的夹角—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度之间来回移动—地表各地所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季节变化。

  2.抓住各要素之间的主要矛盾 影响事物特征有多种因素,其中必有一个主要因素,它对事物的影响就成为形成事物特征的主要矛盾。在综合事物的整体特征时,必须抓住这一主要矛盾。例如,影响农作物分布的因素很多,但气候是主要因素,所以在理解农作物分布规律时,应主要考虑气温、积温、降水、蒸发等方面的原因,把农作物的分布区域与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等联系起来。

  3.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灵活地运用 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对不同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认识方法,应根据教学的实际,灵活运用分析-综合方法。例如,关于外力作用,可以先综合后分析,即先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改造,再分别说明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在改造地表形态中的作用;也可以先分析后综合,即先分别说明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再完整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作用。


地理事物的定义与教学研究3篇扩展阅读


地理事物的定义与教学研究3篇(扩展1)

——初中物理教学研究的论文3篇

初中物理教学研究的论文1

  1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1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吸收和掌握物理知识

  物理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很难使学生吸收和消化知识,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性研究学习,有利于真正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初中生在刚刚接触物理之际,会有很大的抵触心理,毕竟不是自己的母语,再加上初学生的分辨能力和理解能力还不够完善,难免会处处碰壁。所以,针对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压力及其他种种因素,应提倡合作创新,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学习和巩固物理知识和能力。

  1.2通过物理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科,不仅包括力学还有电力学,同时也有各种发明制作的原理,可谓是包罗万象。学生要想学好物理这一学科,就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得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会物理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并通过实验活动进行知识巩固,在不断进行的实验活动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前提。

  2初中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2.1结合实际生活,将抽象的物理知识理论生活化

  研究性学习是通过对物理知识的深入探究,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学生在探究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比如老师讲到某个概念时,就要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使得学生更直观透彻地了解概念。以密度这一概念为例,仅仅讲述密度的字面含义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讲述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北京的人口密度要远远大于呼和浩特等等,用过实际的例子来深化物理概念。

  2.2学生应该培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查阅各种有关资料和期刊

  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初中生不能总是被动地学习,应该培养主动好学的精神,以拼搏进取的精神战胜别人。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外界的判断能力不强,这就需要学生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更好地面对世界上发生的种种事情。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凭空地去钻研,没有一定的基础是不能够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因此查阅相关资料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相关知识的理解,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纸空文。

  2.3开设各种科技和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生对于物理知识往往觉得很抽象,难以透彻地理解和吸收,因此学校在不影响其他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开设科技制作和手工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些废弃的实验材料,鼓励学生大胆发散思维,制作出不同的科技制作成品,比如量筒,望远镜,天*等等。通过科技制作和手工活动,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会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除此之外,学习物理难免会做一些实验,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同桌一组或者三人一组再或者小团队一组进行讨论和突破,众人的力量是伟大的,不过人数过多反而不利,合理地进行小组分配,能更有效地是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各抒己见,由小组或团队来展示本组的成果和心得。

  3结束语

  随着知识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学校不仅要满足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还要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这就要求对物理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创新,在物理教学的基本设施设立的前提下,聘任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教学。在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互动下,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业绩表现,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为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打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生升学甚至不如社会的良好保障,对学生以后的学业生涯以及工作都会有一定的好处。

初中物理教学研究的论文2

  一、问题情境教学需要广泛联系学生生活

  问题情境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需要广泛联系实际生活.能够加强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以往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也过于死板.没有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要求教学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学生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问题情境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例如,关于凸透镜的教学,可以采用生活实验的形式,拿着一个凸透镜对着太阳光,再把一根火柴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不断的移动凸透镜,直到另一边的光线聚集到一点,当光斑最小的时候,把最亮的光点对准火柴帽,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当学生发现火柴燃烧之后,会产生问题.带着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也能够很快的投入到学习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问题情境教学需要启发学生的物理思想培养综合能力

  物理的情境教学问题设计要联系生活,教学目标要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启发学生的物理思想和思维.初中物理老师采用的问题情景教学是一种问题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促进物理思想和物理思维的发展.例如,关于浮力的教学内容,可以设计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教师要创设启发性问题,问学生石头和一块泡沫塑料放入水中为何一飘一落.但是鸭子却能水面上漂浮,在使用弹簧秤的实验中,使用弹簧秤在水中和空气中测量物块.弹簧秤的数值存在差异,弹簧秤的读数减小.减小的示数是什么,排开液体的体积能是什么体积.

  三、问题情境教学需要具有思考性和挑战性

  问题情境教学,必须要设置具有思考性、挑战性、现实性的物理问题情境.问题的设计需要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思考.因此问题的设置并不是普通性的问题,要具有很强的思考性.缺少思考性,将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慢慢变淡.举例说明: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中,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很快掌握关于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某地的居民楼楼道里,晚上只是偶尔才有人在这经过,但是灯一直亮的,会浪费电.但是不用灯进行照明,每当有人的时候会很不方便.采用楼道自动控制灯,当有人出现的时候,走路发出声音灯就会亮.经过一两分钟后,内部的延时装置就把电路断开,灯就会熄灭.不过灯在白天不能亮,只有晚上有人路过才会亮.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原因让灯具有这样的效果,怎样设计电路.利用实验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先发给学生实验器材:声控开关、光控开关、电源、灯泡、导线.学生自己动手在黑暗中和光亮中连接两个电路,要求画出电路图.老师检查学生的电路图,找出典型的电路图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典型电路图需要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种.老师分析电路图的过程需要从教学问题入手,以便方便学生了解新的"教学内容,也就是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这种教学方式和以往“灌输”的教学方式相比,学生在问题和实验的引导下会积极思考,主动的研究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的明白其中的道理,领悟其中蕴含的真理.

初中物理教学研究的论文3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积极性

  要想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就要首先从学生入手,因为他们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我们可以将学生推上讲台,将一些不是很复杂的内容布置给学生课下来“备课”,然后上课时将课堂还给他们,让他们做“小老师”,将自己对该节内容的认识通过各种方法表达出来。

  这样不但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学习不是老师的事,而是自己的事,也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充满了新鲜感。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把一些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搜集资料,对于一些“为什么”,自己去解答,去思考。若是不会,则可以问家长,可以去网络上寻找答案,也可以小组之间讨论交流研究。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对于新课的学习首先要学会预习,学会自己找到问题,质疑释疑,然后在老师上课时得以解决。很多方法都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看教师敢不敢放开手,有没有摆正师生角色地位了。

  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物理学习中,学生的学情和个性特点是不同的,对于物理知识的领悟和理解也会不同,所以我们就需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才能有针对性地教学,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高效性。我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了三个层次: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按照教学课标将教学目的进行了分层,着重关注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习,降低对他们的教学目标的要求,立足中等生,照顾后进生,提高优等生。

  其次,在教学时我也进行了分层教学,对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多找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督促他们锦上添花;对那些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以鼓励为主,鼓励他们追赶优等生;对于后进生则给他们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表扬和赞赏,让他们体验成功,表现自我。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我也采取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将作业按照难度分给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做硬性要求。这样一来,每个阶层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大范围内的提升,整体教学效率就会得以提升。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以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练习是对课堂上所讲内容进行巩固、提升、举一反三的环节,没有课堂练习,学生学过了就忘记了,知识掌握不牢固,也学不会发散思维,因此我们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练习,以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课堂练习其实是最基础的,不用想出一些偏题、难题、怪题来刁难学生,只需拿一些课后习题,或者教师自己根据所学内容编制的有针对性的习题来给学生去做,要侧重于对本节内容的概念和教学目标的考察,也要具有代表性,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这类题,就能够掌握一类题。

  课堂的练习可以先让学生去做,然后统一公布答案,也可以找几个学生在黑板上答题,其他同学评判对错,还可以进行比赛,采取计分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式可以丰富多样,灵活多变,只要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增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就能够以练习巩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注重课后反思,注重学生反馈

  虽然目前教师普遍没有重视和做好课后反思,但课后反思永远是应该去做、值得去做的。因为谁的教学过程都不会完美无瑕,都会有多多少少的瑕疵,如果这节课教过去就算结束了,那么这些瑕疵就永远得不到改进,就会越积越多,导致教学最终失败。然而如果我们注重课后反思,注重学生的反馈,在课后及时找到自身存在的缺陷和教学存在的欠缺,并及时改进、纠正这些错误,就可以使我们以后的教学锦上添花。

  那么,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否科学,课题的引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概念的形成与分析是否准确、透彻并利于学生理解,定律、公式的概括与推证是否简明、严谨和具有启发性,实验操作是否清晰可信,例题的选取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突出本课重点,学生练习题的份量、难度是否适当,小结是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都可以是我们不断反思的内容。此外,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反馈,多观察、考查学生掌握情况,根据这些情况来决定今后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这样有目标、有方向,课程才会更完善、更高效。

  总之,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位初中物理教师持之以恒所追求的,每位教师的做法都会有所不同,然而却应该是大同小异: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来一点一滴、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学效率。无论是怎样提高,都需要我们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法学法,不懈努力,精益求精。


地理事物的定义与教学研究3篇(扩展2)

——教学研究组总结

教学研究组总结1

  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历经三个多月,在全校教师中开展的“每人一节汇报课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教科所精心组织,教导处统一协调安排,各教研组长及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取得了丰硕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旨在以构建优质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为突破口,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更新,全面促进广大教师教学教研水*,进一步推动优质教学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活动过程

  1、宣传发动(8月)

  8月15日教科所、教导处召开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加的预备会。8月20日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动员会,丁校长、李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全方位、多角度向教师们大力宣传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教科所、教导处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充分调动起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2、汇报阶段(8月下旬—9月中旬)

  这一阶段是提高认识、听课学习及备课组汇报阶段。8月27日各备课组将本组教师汇报课安排一览表上报了学校教导处;所有任课教师创造性地学习运用“禹城市优质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从三种课型中任选一种,创造性的加以使用,每人上了一节汇报课。备课组长有计划的组织了本组教师汇报课前的集体备课,力求每位教师的课运用优质教学课堂模式,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突出本学科的学科特点。教科所、教导处精心组织了听评课活动,听课教师根据《齐鲁中学优质教学研究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对每位教师的课进行了量化评分,课后按计划认真的评析,做好评课记录。所有教师参加了本组的集备、听课、评课活动(教导处、教科所组织督导组检查)。学科教研组长全程参加了本学科所有教师的汇报课。备课组听评课活动结束后,根据本组教师的得分选出了优胜者,10月20日各备课组长将优胜教师的得分和名次,以及本组评课记录上报了学校教导处。听评课活动结束后一周内,备课组长写出本组汇报课活动总结上了报教科所。

  3、学科观摩阶段(11月上旬—11月中旬)

  这一阶段是由学校和教研组共同组织实施的观摩课活动。教研组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分别组织了本学科观摩课活动,全体教师参加了本学科听评课;学校组成教学评价委员会,分文理两大科组织评委参加观摩课听评课活动;本阶段活动结束后一周内,各学科教研组长将本组听评课活动记录和本教研组观摩课活动总结上报了教科所。

  4、全校观摩阶段(11月下旬)

  这一阶段由学校组织实施观摩课活动。学校选取了2节精品课,举行全校观摩活动。上观摩课的分别是理科组的孙xx老师,文科组的马威老师。活动结束后由教导处和教科所共同对本学期“每人一节汇报课活动”作出了总结。

  5、总结阶段(1月初)

  本阶段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教研组总结了本组此次公开汇报课组织实施情况,汇报了本学科在优质教学研究课题开展一年多来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工作打算。

  1月11号我校隆重举行了本次活动总结表彰大会,教导处和教科所总结了此次公开汇报课组织实施情况,部署下一步优质教学研究工作。学校领导给此次活动中的优胜教师和执教观摩课教师颁发了证书。丁xx校长、李xx校长发表了重要讲话,肯定了优质教学研究课题开展一年多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确希望和要求。

  三、结果使用

  1、汇报阶段由各备课组长组织并真实记录了本组教师的汇报课情况,结束后写出活动总结和本组教师课堂教学在优质教学课堂模式的运用和创新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形成了书面材料。

  2、决赛阶段由各科教研组长真实记录了本组教师的汇报课情况,结束后写出了活动总结和本组教师课堂教学在优质教学课堂模式的运用和创新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形成书面汇报。

  3、活动结束后,教导处和教科所根据各学科课堂教学在优质教学课堂模式的运用和创新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形成书面总结。教科所选取了此次活动的优质教案和教学反思进行汇总。

  4、所有总结材料将刊登在《xx中学优质教学研究通讯》上,为下一阶段接着开展的我校优质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提供借鉴和依据。

  5、执教全校观摩课的教师优先被推荐参加下学期举行的“每人一节汇报课”活动典型教师观摩教学活动,他们的成功经验将在全校推广。他们的先进教学经验将上报教育局。

  四、活动成效

  本次汇报课活动共历经两个多月,节节有收获,周周有精彩,参与的教师人人有可圈可点值得学习的地方,节节有可点可评值得借鉴的优点,课上的是越来越好。一人上课,展示的是全组教师的水*。从这次汇报课活动中可以看出,老师们课堂上说的少了,讲的少了,轻松自如,其实这轻松的背后是在全组教师集体备课,老师把更多时间花在课前,学习目标制定,学法及学情研讨上,围绕本节课知识重点、难点突破及易错易点的辨析上设计提纲,,预设展示点评环节可能出现问题,精心。

  设计当堂检测试题,然后再制作本节课课件。

  实践证明,在课室教学模式改革中,不在于人年龄的大小,而在于观念的转变,学习促进我们成长,交流促使我们提高。我们班大人多,老师们尝试分组教学,利用小组评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教室没有太多黑板,没有实物投影,老师们就动脑筋让学生把展示的内容收集整理到玻璃片上,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在这一轮汇报课中,节节都可以看到教师及时对各小组评价,激励学生参与的人数,次数多了;改变了评课的标准,评价一节课的好差,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么好,关键是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九年级教师素质高,能力强,复习课上即体现师生、生生互动,又实现了课堂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课堂效果。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不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年教师;不论是骨干教师还教坛新秀,每个人都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学校“每人一节汇报课”活动的挑战。有的老师说,这实际上是向自己挑战,还有的老师认为挑战与机遇同在,重在参与。我参与,我收获;我成长,我快乐。

  五、组织领导

  组长:丁xx

  副组长:李xx

  组员及评委:崔xx、靳xx、朱xx、贺xx、李xx、王xx纪xx、张xx

  XX年8月30日

  附:

  xx中学“每人一节汇报课”活动学科观摩课获奖名单

  观摩课一等奖(16人):

  马xx、孙xx、郭xx、张xx

  刘xx、王xx、麻xx、郭xx

  陈xx、王xx、朱xx、邵xx

  秦xx、孙xx、于xx、张xx

  观摩课二等奖(20人):

  马xx、赵xx、王xx、支xx、隋xx

  段xx、司xx、朱xx、李xx、石xx

  屠xx、乔xx、徐xx、屠xx、魏xx

  滕xx、袁xx、于xx、李xx、张xx


地理事物的定义与教学研究3篇(扩展3)

——教学研究随笔政治

教学研究随笔政治1

  新课程改革的`政治课教学要求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都是通过教学实践展现出来的。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我们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从形式上看,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认真审视、研究课堂教学,剖析我们的某些教学行为,反思如下:

  一、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往往我们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而忽略了知识目标,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确,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淡化了很多理论性知识,而侧重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内容,但每框题都包涵着很重要的养成教育知识点。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学科知识的质量和水*,进而关系到三维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都在积极地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小品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我们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应该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避免出现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又比如:讨论几乎是我们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甚至有些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进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如果一味的追求表面的形式,那会远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创造互动式课堂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

  新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老师与学生*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学生们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者小组与自己毫无关系。记得听过一堂《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新颖的,一改过去课堂教学中的枯燥,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但是,当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即使有个别想听的同学也听不清楚。学生们不倾听,不补充、不否定,明显的错误发现不了,老师也只是与该小组的特定成员进行单向对话,对于每个小组的成员来说,他只是了解了本小组的研究内容,而对其他小组完成的那部分知识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说,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与老师们谈到这一问题时,老师们很无奈,一方面,他们清楚在混乱的课堂里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管理;但是又害怕因为管理而压制学生的热情。毫无疑问,没有了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更应该拥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

  四、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能轻视教师的作用

  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了我们的共识。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大多数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学生们敢于、乐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得到了张扬。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例如,有这样一节课,老师在课前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把问题布置给学生,课前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本小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由于各小组准备充分,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受年龄、阅历及知识水*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完整,有些观点也有失偏颇,老师在小组总结时应该予以补充和纠正。可是在一节课里老师只是在各小组间穿行,把权利从一个小组传递到另一个小组,就像一个置身于世外的旁观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但这种“自主与探究”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导、点拨和帮助。这个时候的教师就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把他们从偏执引向正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外,更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掌握学习策略,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对于我们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师能否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关键因素;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发现、探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地理事物的定义与教学研究3篇(扩展4)

——中学学年教学研究工作报告3篇

中学学年教学研究工作报告1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您们好!

  20xx年的暑假即将开始,感谢您为孩子成长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感谢您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为持续开展对孩子的养成教育,让您的孩子过一个安全、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我们提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建议,期待与您精诚合作,和孩子一起共同谱写暑假生活的美好乐章!

  前奏:放假时间与下学期开学时间

  您的孩子于20xx年7月1日正式放暑假,九年级将于20xx年8月20日、八年级将于8月26日上午8:00正式开学上课。请您督促您的孩子必须按时返校,在规定时间上学。

  第一章:过一个安全的假期

  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为切实做好学生人身安全工作,杜绝暑假期间学生意外事故的发生,针对暑假特点,学校特制订暑假安全公约如下,希望您督促自己的孩子做到:

  1、认真学习安全常识,遵守安全公约,防止一切意外事故发生。

  2、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不闯红灯,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人行横道按交通信号灯指示,不跨越道路隔离设施,不进行扒车、强行拦车等危险活动。

  3、注意消防安全,不玩火、不玩电,远离火源。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三无”、过期食品。

  4、不在无家长带领下私自下水或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或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5、不做任何带有危险性的游戏,不打架斗殴,不搞恶作剧,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不进入网吧、营业性歌舞厅,正确上网,让互联网成为学习生活的好伙伴。

  6、不与不良人员来往,增强法制意识和防盗、防骗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生外出必须征得家长同意。

  第二章: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使时间充实就是幸福。一个人应该时时刻刻充实自己。暑假的意义不止是放松,不止是休息,它还是学习充实自己的美好时光。

  1、指导孩子制订出假期学习计划。学会学习、乐学善学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家长要提醒孩子生活有规律,学习有效果,对照暑假学习清单认真有序地完成学校布置的暑假作业,开学后学校按照常规要对假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同时鼓励督促孩子每天进行体育锻炼(期末测试中跑步、跳远、跳绳、仰卧起坐未能达到满分的项目),从而提高身体综合素质。

  2、开展暑假“好书伴我成长”活动。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可以扩大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个学科的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阅读和写作也是目前中考大语文考察的重点和方向。利用假期家长务必让孩子走进阅读,爱上阅读,天天阅读,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不断提高素养,提升品味;还可以抽出时间认真参与“好书伴我成长”家庭亲子同读共赏活动,要求孩子整理不少于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书心得。开学后学校将分年级进行读书笔记和日记展评。(规定必读篇目:初一《水浒传》;初二《三国演义》)

  3、督促孩子用心记录暑假生活点滴,将有意义的生活定格在日记本上,总量不得少于15篇,每篇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第三章:过一个亲近社会的假期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家长可以引领孩子投身社会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责任担当意识,让孩子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1、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锻炼学生自强自立的品质。

  2、家长可带孩子出去旅游,去欣赏秀丽风光和传统文化,也可以参加走访活动,或鼓励他们从身边寻找一个劳动岗位,去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不容易,去理解和感受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完成一件具有特色的微视频(万荣名胜、民风民俗、身边名人、万荣笑话等素材不限)

  3、引导孩子关注国内外新闻,关注社会生活,鼓励孩子多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百家讲坛”“焦点访谈”等节目。

  各位家长,因为孩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因为孩子,密切了我们的关系。孩子是家长的希望,学生是学校的骄傲。希望孩子在您的督促和帮助下,将学习、锻炼、休息和娱乐安排好,使这个假期成为孩子新的学习生活的良好开端。非常感谢各位家长的合作与支持,让我们为培养孩子成才共同努力。

  请家长在暑假结束前,在家长通知书上对孩子的假期情况做出如实评价,开学报到时回交学校,作为评选“暑假活动积极分子”的重要依据。特别请家长在孩子开学前,先自查孩子的仪表形象,学校在开学时将严格检查,对不合格者进行限期整改,请务必配合。

  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真诚地希望您:在新的学期里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支持我们、配合我们,让我们心相连,手相牵,共同书写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亮丽篇章!

xxx

20xx年**月**日


地理事物的定义与教学研究3篇(扩展5)

——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研究论文3篇

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研究论文1

  一、适当处理,科学表达概念

  概念名词是传递科学概念最有效的方式,课本上有很多地方是使用陈述句或命题的方式来表达概念术语的,它的好处是能迅速地让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对“生物圈”、“应激性”这两个概念的表述。但同时课本上还存在描绘阐述性的概念表述,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六章对“须根系”的表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十章对基因的两种表述。这样描绘和阐述的好处是能够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产生形象或多方位的认识,但这样的表述往往难以让学生迅速对概念形成清晰的认识,往往会导致出现概念不清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修改表述方法,如:“须根系是胚根穿出种皮向下伸长到一定阶段后停滞,而在胚轴基部陆续生出许多不定根形如一把胡须的根系”。再如基因这个概念可以这样表述:“基因是DNA上控制性状的有遗传效应的基本遗传片段单位”。这样学生就能明确这个概念是什么了。

  二、明确内涵和外延,讲清概念

  概念包括三个要素:概念名词(术语)、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外延。其中概念名词(术语)是对概念的指代,概念的内涵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准确地反映了概念的实质,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指的事物所组成的类,概念的内涵越大,外延就越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入手讲清概念,使学生形成对一个概念的完整认识。如生物圈的内涵包括:生物圈的厚度、层次、维持生命的条件,外延包括凡是有生物生存的地方。性状的内涵包括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外延包括凡是涉及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方面。通过强化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能让学生把概念认识得更全面深刻。

  三、多方举例,化难为易理解概念

  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的基础,许多生物学概念是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所以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举例,化难为易,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如在讲“性状”这个概念时,我们可以先举例:人的五官、皮肤色泽、身体高度、血型、嗓音等都是性状,从而归纳出“人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都称为性状”。又如“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在这个概念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先举例:人的毛发有直有卷;眼色有蓝、茶、黑等色;牡丹花有红、黄、绿、白等不同的颜色,这些都是相对性状。通过多方面举例,让学生的认识变得充实,丰富和深刻,从而使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当然,除了上述各方法外,在生物概念教学中还有相似概念比较法、图示法、是非判断法等许多值得借鉴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在实践中加以尝试。

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研究论文2

  1.生物概念的理解

  概念是理性知识,反映了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对于我们所感知的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其共同特征抽象出来,加以总结,代表着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生物概念是人们长期认知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积累下来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高度概括的思维形式。这些概念可对生物基本结构及生物反应规律进行总结,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探究深层次生物科学问题的基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生物概念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形式来揭示生物的内在本质。所以,生物概念是生物学科的基础,是生物领域最基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单元。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生物概念后,才能了解生物活动规律和生命现象,进行生物问题的思考[2]。

  2.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生物概念处于生物学科的中心地位,是生物课程的基本组成,理解生物概念为进一步理解生物现象、生物规律提供基础。初中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应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围绕重要概念层层展开,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认识、理解和应用[3]。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代表性的实例对学生理解概念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事实的抽象、总结、归纳、推理,让学生对生物重要概念有所把握,而不应仅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事实上,并以此来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4]。因此,生物概念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不仅处于基础地位,同时也是对生命规律把握的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对概念的有效延伸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现状

  新课标下对生物教学中突出概念教学的地位日益突出。2012年以我省海口地区初中生物教师的.一份调查中发现,教师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偏重于传统的生物术语概念与新课标中提出的核心知识概念有一定的偏差,大部分教师经过多年教学拥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对核心知识、核心概念存在模糊界定,深入理解有偏差。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现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而抽象性概念是调查中教师普遍认为较难把握的概念教学,大多教师又不知如何把抽象转化为形象可见,所以在教学中对抽象概念的融入有困难。此外,教师对概念教学方法了解不多,通过具体形象材料进行概念教学或创设情境巧妙设问来教学,这两种方法在概念教学中较为常用,但运用其它形式不多。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较多的教师认为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少部分教师认为运用形象材料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起来容易[5]。总的来讲,现阶段概念教学的理解和方法的使用尚未完善,对其广泛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

  4.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

  传统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选择直接切入的方式对概念进行讲解。遵循教科书首先概括概念,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事例来阐述概念内涵的教学程序。这种讲授方式直接进入主题,便于学生的记忆,提高了概念教学的效率。但由于概念的引出没有经过学生的思考,概念的获得具有一定的强迫性,致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印象浅,当遇到迁移时,学生不会延伸。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习惯于主动讲解,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久而久之,学生对概念学习产生了疲惫和厌倦心理[6]。近年来多数新编的初中生物教材每节开头设置了“想一想,议一议”栏目,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在这个栏目下设置了一个与本节学习内容相关的概念问题,并不是简单地、晦涩地、生硬地对问题直接提出,而是围绕概念让学生思考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解答,回答的过程也逐步对正文中的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以便帮助学生理解将要学习的概念。在理解问题过程中巧妙地引出概念,设疑就是依据初中生的理解能力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参考书籍、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概念。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问题的难度,并确保问题的合理性,便于学生理解。

  4.2系统化学习,完善生物概念体系

  初中生物知识由许多概念体系组成,概念体系包含一个章节内容的全部概念。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生常常将相同的概念进行归类,也就是以已知概念为基础,找出未知概念与已知概念间的相关性,并建立联系,将新概念纳入原概念体系,或者说是用新概念来完善原有概念体系。生物概念学习过程的本质就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并建立联系的过程。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概念进行归类,使之纳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去,不仅有助于新学习概念的巩固,且利于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融会贯通[7]。

  4.3编制生物概念图,构建知识体系

  概念图是将有关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放置于框中,再以线条连接的形式将相关概念进行连接,形成该主题的概念网络。在实际教学中,以图解的形式把两个以上的概念通过一定的相关性连接起来,从而反映概念间的联系,不断完善认知结构。笔者在讲授“植物细胞结构”一节时,对植物细胞的结构以概念图补充完整;讲授“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一节时,就以生态系统的组成进行了图解,同时适当在图中引入多种生物;讲授“遗传信息传递”一节时,要求学生用恰当的箭头形式表示出DNA、RNA和蛋白质三者间的信息传递方式;除此之外,讲授“开花和结果”一节时要求学生用概念图对花的结构补充完整。所以,绘制概念图这种教学方式能加强学生对所学概念的深入理解,也能体现学生对概念间逻辑关系的理解程度,构建概念图能够帮助学生理清相应的知识框架,同时也是对学生逻辑思辩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8-9]。笔者在多年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概念教学方式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由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多层次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许多相关的概念教学方式与之相适应,特别是需要教师熟练掌握教学策略,选择恰当的策略高效地实施生物教学。同时,教师在讲授每节课时的教学策略往往都是多种方式的相互结合灵活使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引入概念、深化理解。总之,概念教学策略林林总总,笔者仅总结了教学实践中常见的几种方式,其内容极丰富,还有待于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断地探索完善。


地理事物的定义与教学研究3篇(扩展6)

——有效教学研究培训心得经验

有效教学研究培训心得经验1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学习的内部动因。它与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正确、强烈,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则学习效果好、成绩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们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意义,旨在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同时,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对于学生的比较新颖、简捷的回答,加一两句评语;对于有一定进步的中下学生,进行表扬;对发言较好的学生一个会心的微笑等等,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

  2、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法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丰富的想像,欣赏语言文字的美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低起点、小步走、中容量、勤反馈、及时补”的原则,设置有梯度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由易到难的过关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施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已经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仍然采用传统的“大统一”要求的教学方法,会保全一部分学生而牺牲另一部分学生。因此,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才能和专长,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地理事物的定义与教学研究3篇(扩展7)

——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心得体会1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无效低效的困境之中,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由之路。

  最后总结:高效课堂其本质仍然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是实施素质教育和道德课堂的具体体现。高效课堂的提出和实施,对我们农村学校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开始,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课堂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课堂的实施者——教师和学生,尤其是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总结提高。我相信我们遇到的困难一定不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信念,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始终坚信“不是一番寒彻骨,怎的梅花扑鼻香”,我们终会一定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地理事物的定义与教学研究3篇(扩展8)

——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总结

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深刻地体会到了做一名英语老师的艰辛和快乐。在学校各位领导和组内老师对我工作的关心和帮助下,我本人也倍加努力,本学期我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开展。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获取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进步,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出总结。

  一、多向别的老师学习,提升自身水*。

  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认真用心学习和领会。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我次次都有不同的领悟,都能收获到很多东西,经常有“听君一节课,胜思一整天”之感。

  二、写好教学三计划,做到期初有计划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结合我班学生实际,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总计划、课改计划、培优补差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使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在课堂教学上我也做了一些改革,利用分组教学,好差互帮的形式进行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小组探究法、讲授法、分层递进教学。

  三、认真备课,做好教学课件。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对照单元学习要求,找出重点、难点,并把各个知识点列出来按重要程度排列,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内容,既要考虑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要考虑新知的横向衔接;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突破难点;既要体现出完整的教学过程,又要注意好各环节的过渡自然。进而组织安排上课的思路。此外,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除了准备课本上要求的内容外,还尽量多收集一些有趣的课外资料作为补充,提高学生的听课的兴趣。由于采用电子白板授课,所以做好教学课件很重要。课件既要有吸引力,又要体现知识点。

  四、英语听、说、读、写,要成家常便饭。

  英语是一种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的语言。我利用早自习时间,安排课代表带领学生们读每单元的对话,阅读故事、单词等。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学生们乐在其中。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有疑难和不懂的地方,我总是耐心地讲解、分析、带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

推荐访问:教学研究 事物 定义 地理事物定义与教学研究3篇 地理事物的定义与教学研究1 地理事物的定义与教学研究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