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北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就业4篇

时间:2022-10-04 12:00:07 来源:网友投稿

北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就业4篇北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就业 北航研究生会简介一、研会总体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会成立于1984年,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的最广泛的群众性组织,在北京航空航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就业4篇,供大家参考。

北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就业4篇

篇一:北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就业

航研究生会简介一、 研会总体介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会成立于 1984 年, 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的最广泛的群众性组织,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的领导下, 接受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校团委的指导, 并在研究生委员 会的帮助下开展工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会以团体会员 的身份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北京市学生联合会。

 北航研究生会以 “全心全意为广大研究生服务” 为宗旨, 本着 “自我教育, 自 我管理, 自 我服务, 自 我约束” 的教育方针, 努力为促进北航科技发展, 增强校园文化气息, 活跃研究生思维, 开阔研究生视野而工作。

 北航研究生会在会训“弘毅进取, 志存高远” 的指引 下, 历经多年积淀, 创建或组织的品牌活动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全国博士生论坛”、“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北京市科技文化节”、“北航研究生学术论坛”、“北航‘研究生十佳’ 评选”、“北航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北航赴香港交流访问团”、“百家讲堂” 等,并组织了 全校研究生新生晚会、 研究生歌手大赛、 研究生羽毛球、 篮球和足球联赛等丰富研究生业余生活的文体活动, 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了 自 己的贡献。

 二、 组织机构设置 目 前, 北航校研究生会在主席团领导下, 设有发展部、 办公室、就业部、 科技实践部、 内联部、 外联部、 信息工作部、 文体部、 宣传

  部、 学术部、 调研维权部、 志愿服务中心等 12 个部门。

 000 主席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团是由研究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设置主席一名 , 副主席若干名 。

 主席负责主持研究生会的全面工作, 副主席各有不同的分工。

 近几届, 每位副主席分别分管两个部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会执行秘书处隶属于主席团, 主要负责研究生会的财务工作, 直接对主席团负责, 不受其他部门影响。

 001 发展部 发展部是研究生会的人力资源与交流培训中心, 项目 咨询与评估中心和发展研究与调查研究中心。

 他们负责研会人员 的招新、 培训以及绩效评估考核, 整合优化研究生会的人力资源, 并且提供组织发展的战略与决策咨询。

 002 办公室 办公室是研会的全面协调部门。

 一方面负责接待兄弟院校社团的来访, 并对兄弟院校研会的制度、 组织形式进行考察、 总结。

 另 一方面负责管理和维护研会的办公室、 活动室和会议室, 并负责研会所有物品的保管工作。

 003 就业部 就业部自 2004 年成立以来, 一直本着“服务同学就业, 促进个人发展” 的理念, 通过积极联系学校及社会资源, 组建强大的关系网络, 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展示自 我、 锻炼能力的途径; 并配合学校相关部门, 争取更多的实习与就业机会, 搭建“校、 地、 企” 平台, 为广

  大学子提供更多的就业与创业服务。

 004 科技实践部 科技实践部的主要任务是对于学校内部, 取得研究生院和校领导的支持, 营造创新、 创业氛围, 积极推动广大研究生参与到实践项目当中来。

 对于学校外部, 一方面同北航科技园密切合作, 为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建立快速通道, 另 一方面, 也要广泛同外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争取市场和项目 机会。

 005 内联部 内联部负责校研会与各院系分研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积极促进校系研会之间的项目 合作, 辅助其他部门或项目 组与分研会合作开展工作, 牵头组织以分研会工作为核心的活动。

 并且是权益沟通的主要渠道, 协助常委会开展权益工作。

 006 外联部 外联部是研究生会的公关部门, 是研会对外沟通的桥梁。

 工作面向校内各级部门, 更主要的是走出校门, 面向校外各公司企业、 科研院所、 行政机关和兄弟院校。

 与各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一直是外联部任务的重中之重。

 007 信息工作部 信息工作部是北航 IT 人才的大家庭, 是研会门户 网站的开发者和维护者, 是学术实践中心计算机、 网络等工程的主要承担者。

 她对内担负着研会网站的维护和更新工作, 使得研会的各种相关消息通过网络得以及时发布。

  008 文体部 文体部举办的篮球赛、 足球赛、 羽毛球赛, 以及全校研究生卡拉ok 大赛、 元旦联欢晚会等传统活动都极大程度地丰富了 同学们的课外生活, 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009 宣传部 宣传部是研究生会对外推销与自 我展示的窗口 。

 下设 TOP 工作室与记者团。

 TOP 工作室负责海报的设计与制作、 DV 的拍摄与剪辑, 以及各种各样图像处理技能, 记者团负责文字编辑及排版等工作。

 010 学术部 学术部致力于推动北航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 学术创新、 学术自由。

 “激发灵感、 创新思维” 和“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一直是学术部活动的永恒主题。

 其中下午茶、 百家讲堂、 英语沙龙三个活动已为我校广大师生所熟知和喜爱。

 011 调研维权部 调研维权部通过调研的方式了 解当前研究生关注的热点及焦点问题, 并协助校团委、 研究生会以及学校各部门开展大规模的调研活动, 了 解同学们的心声。

 根据调研结果, 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与同学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问题, 并且将学校的相关措施及其实施进度及时反馈给全体同学, 努力搭建学生与学校沟通交流、 互相了 解的平台。

 012 志愿服务中心 志愿服务中心成立于 2007 年北京奥运会前夕, 是研会最年轻的部门。

 成立以来, 志愿服务中心日 益发展壮大。

 秉承着“真诚奉献你

  我, 志愿服务大家” 的部门精神, 不断推出各种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分列如下:

 急救培训, 急救师现场教授急救知识, 同学们现场实习操作, 并组织去北京急救中心观摩; 手语培训, 与校手语社合作, 讲授手语知识, 为大家搭起与聋哑人交流的桥梁; 夕华朝拾系列活动, 让同学们聆听名 师的人生经历, 感悟名 家的心路历程; 收集衣物, 定期在全校研究生范围内组织募捐衣物活动, 捐给打工群体及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 同时, 还组织了 甲流期间的志愿服务, 为西南干旱地区,地震灾区的捐款等活动。

 三、 研会工作 ( 一)

 学术交流 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 航空宇航科学与 技术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是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之一, 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和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委员 会共同主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 航空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 筹建)

 协办的全国大型研究生学术活动。

 暑期学校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 技术学科的优势资源, 特别邀请国内外知名 专家学者授课并举办学术报告会, 介绍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生会衷心希望通过研究生暑期学校, 搭建航空航天领域研究生的交流平台, 提倡学术争鸣, 激励开拓创新, 增进兄弟院校间的合作与交流, 促进本领域研究生与国内外知名 专家的学术交流, 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 北航研究生学术论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由北航研究生院主办、 北航研究生会承办, 以“激发灵感, 创新思维” 为主题, 是一项面向在校万余名 研究生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

 论坛自 2004 年创办以来, 共收到研究生投稿 8000 余份, 收录论文集论文达 3000 余篇; 共举办学术报告 966 场, 研究生宣讲达 1448 人次; 每年参加论坛的研究生达 7000余人次, 占全体在校研究生的 70%以上。

 学术论坛旨在为全体研究生提供一个高起点、 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 促进优秀知识成果的交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已经成为北航加强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

 3. 研究生学风建设 为了 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增强对研究生思想品德、 价值观念的培养, 本学期将在全校范围内展开研究生学风建设工作。

 依托研究生学风建设系列活动平台, 我们举办的相关活动有: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 评选活动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十佳” 评选活动 3.

 研究生学风建设辩论赛 4.

 学术道德规范宣讲活动 5.

 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获得者经验介绍会 6.

 “我的成长之路” 杰出校友先进事迹报告会 7.

 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 公派研究生出 国留学回国学生经验介绍

  会等 活动通过宣传教育、 学术热点辩论、 树立榜样群体等方式, 调动我校研究生投身学习、 科研的积极性, 引 导研究生明确学习目 的, 树立科学精神, 遵循学术道德, 圆满完成了 活动预定目 标。

 4. 百家讲堂 百家讲堂学术讲座以“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为主题, 邀请学术界、 企业界和政治界的 专家学者、 社会知名 人士与我校研究生交流,累计共举办 200 余场 200 人以上的讲座与报告, 拥有一批忠实听众,在学院路高校中享有一定的知名 度。

 5. 下午茶 下午茶学术沙龙以“激发灵感、 飞跃想象” 为主题, 以“接近名人, 品味人生, 畅所欲言, 激情互动” 为理念, 促进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 使学术交流成为一种习惯。

 希望沙龙活动为广大的研究生提供一块交流经验、 交流思想、 交流智慧的园地, 以便我们拓展视野、共同提高、 共同前进。

 6. 英语沙龙 英语沙龙自 2005 年举办以来, 用英语讨论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通过内容丰富、 气氛活跃的活动形式, 致力于提高广大研究生的英语学术交流能力, 英语沙龙迄今已举办 60 余期, 赢得了 广大研究生的喜爱。

 7. 《格物》

 《格物》 是北航研究生会主办的, 由校研会科技实践部负责编辑

  出版的北航第一本高级综合类杂志, 面向北航广大师生, 是一份完全以兴趣为导向, 以营造学术文化氛围为目 的的非盈利性刊物。

 《格物》旨在为北航人提供最先进的科学研究陈国而不失其趣味和自 身所包含的美; 为北航人打开一扇通往宏大知识殿堂的大门, 把自 己同生生不息的科学文化世界联系起来; 为北航人创造一个学科交叉、 知识共享、 学术自 由的交流空间。“科技新知”、“技术解剖”、“生活百科”、“科学人生” 等版块涉及了 当今世界学术发展的各个领域,力争为广大师生掌握学术前沿发展动态, 紧跟学术发展趋势。

 ( 二)

 社会实践 1. 辉煌 60 年成就展工业区讲解 “辉煌 60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成就展是国庆 60 周年系列活动中历时最长、 观众最多的一项活动, 我校 44 名 研究生志愿者承担了 工业和信息化展区的讲解任务, 从 9 月 1 日 集中培训开始到至 10 月 20 日 活动结束, 陆续接待了 全国各行各界近百万观众。

 期间, 完成了 为胡锦涛、 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参加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中央委员 和候补委员 的参观讲解任务, 完成了 外事专场、 老同志专场、 国庆观礼团专场等专项讲解任务。

 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 中央领导、 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2. 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 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是由研究生院主管、 校团委指导、 研究生会主办的大型活动。

 活动通过与全国各地的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 派遣由优秀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组成实践团分赴各合作单位进行为期一个

  月 左右的实习和实践, 帮助企业完整了 项目 研发、 科研攻关、 产品推广等流程。

 暑期实践项目 自 实施以来, 已与 20 余个省市 100 余家用人单位建立了 合作关系, 已累计提供实习岗位 700 余个, 暑期社会实践旨在为我校研究生搭建“校、 地、 企” 平台, 给大家提供实践中锻炼自 己, 提高自 己的机会, 促进我校研究生的就业和创业。

 3. 香港交流访问团 为了 加强与香港高校在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应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等六所高校的邀请, 从 2004 年起我校每年组织赴香港学术交流访问团利用暑期与香港高校进行交流访问。

 访问团主要活动包括参观访问香港六所大学相关专业的实验室、 图书馆、 与相关专业的师生进行交流等。

 旨在进一步促进我校与 香港高校之间的交流, 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 学习借鉴其在管理运作机制方面的经验,同时增进我校师生对香港高校在学生培养和学术科研方面情况的了解, 切身感受香港的社会和文化, 加深两地师生之间的友谊。

 4. 研究生就业服务月

 “就业服务月 ” 活动是由校研究生会主办的大型求职服务类活动, 系列活动包含:

 国内外知名 企业宣讲会, 简历、 礼仪、 面试技巧等求职技能的培训, 模拟面试大赛, 杰出校友专场经验交流等。

 活动每年 9 月 底开始, 为期一个月 , 旨在向北航研究生提供更新的求职讯息, 培养更高的求职理念, 教授更好的求职技能, 在走向职场之前,能够更好的提升自 身的职场竞争力。

  ( 三)

 文体活动 1. 研究生体育联赛 研究生体育联赛是由校研究生会主办的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的体育赛事活动。

 联赛旨在丰富研究生日 常生活, 加强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锻炼身体的意识, 活跃校园氛围, 每学年 9 月 份开幕, 6 月份闭幕。

 参赛对象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体在校研究生, 包括硕士和博士。

 目 前联赛项目 包括:

 篮球联赛、 足球联赛和羽毛球联赛。

 其中篮球联赛和羽毛球联赛在上半学年举行, 足球联赛在下半学年举行。联赛主办方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会, 所有赛事实行承办制度,由各院系研究生会承办具体赛事活动。

 2. 研究生新生晚会 研究生新生晚会是每个学年初期主要面向 新入学的研究生举办的大型文艺晚会, 以迎新为主并适当结合其他主题, 如 2009 年新生晚会以“歌舞北航——昭示校园文化, 表达国庆祝福” 为主题。...

篇二:北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就业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现设二个本科专业、 六个硕士点、 六个博士点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

 每年招收本科生 150 余名, 硕士生 160 余名(包括本、 硕、 博连读), 博士生 40 余名,博士后 10 余名, 近年来还招收来华留学生 20 余名。

 低年级除执行学校统一的教学计划外, 还开设材料学科大类平台课。

 高年级按金属与陶瓷材料、 特种功能材料与器件、 高分子及复合材料、 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 腐蚀与防护等五个培养方向组织教学, 为高质量的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保证。

 拥有从本科生到博士后的全过程培养条件。

 学院下设材料科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 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共四个系, 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失效分析专家钟群鹏教授。

 材料学院重视人才培养, 锐意加强教学改革, 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比例超过了 85%。

 学院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结合, 实行教授班主任制度, 注重加强育人环境的建设, 学风好, 学生出国留学与上研的比例为全校最高的院系之一, 2010 年应届毕业生上研和出国的比例达到了 70%, 学生就业率达 100%。

 材料学院与英国曼切斯特大学材料系、 英国伦敦大学 QueenMary 学院、 英国拉夫堡大学实行联合办学, 凡在学院就读的学生, 均可采用 3+2(国内三年,国外两年)

 或 2+3(国内两年, 国外三年)

 两种模式到上述学校就读, 毕业合格后授予上述学校工学硕士学历学位证书。

 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每年招收本科生 270 余名, 硕士生 240 余名, 博士生 50 余名, 博士后 10余名, 来华留学研究生 10 余名。

 学院下设信息与通信工程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光电与信息工程系。

 拥

  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教授; 学院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交通工程、 光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5 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 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两个国家重点学科。

 学院目前共设有 13 个硕士点,9 个博士点、 4 个自主建设博士点, 3 个博士后流动站。

 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实行联合办学, 与瑞典皇家工学院开展了 科研项目与人才培养合作协议。

 3、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北航自 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具有从本科到博士的一体化的高级人才培养体系, 拥有 7 个博士点、 9 个硕士点和 1 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 在全国重点一级学科评审中名列前茅。

 导航制导与控制、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5 个二级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自动化大类本科专业, 为国防重点专业, 其口径宽、 航空航天特色突出、 学科资源优势明显, 在自动控制、 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领域为国家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学生入学后自主选择自动化(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

 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进行专业培养。

 其中, 自动化专业,以电为主、 机电结合, 适应数字化、 信息化、 综合化、 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以自动控制和计算机信息获取、 信息处理与仿真为基础进行专业教育。该专业于 2008 年被再次评定为国防重点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根据电能的产生、 传输、 变换、 检测与控制技术的发展, 以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基础, 按照强电与弱电并重、 元件与系统并重的原则进行专业教育。

 4、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学院设有 9 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8 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 2 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本科生的培养目 标是:

 打造与国际一流大学航空院系本科生教育接轨的培养架构, 以国家军用飞机及民用大飞机发动机、 地面燃气轮机等为背景, 以强势航空推进学科群为依托, 以先进航空推进科学与技术为教学核心, 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培养基础扎实、 动手能力强、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精英人才。

 学生除了 学习全校性公共基础课程及机械工程等学科基础课程之外, 还要学习流体力学、 固体力学、 工程热力学、 飞行器动力原理与设计、 自动控制、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计算方法等专业方向课程。

 学院具体本科专业及培养方向:

 学院以飞行器动力工程大类进行招生, 实施 2+2培养模式, 在低年级阶段(前两年)

 强调宽基础的通识培养, 着重强化数理基础,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高年级阶段(后两年)

 以实践教学为主, 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 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 兴趣爱好, 以及专业的就业情况自主选择专业, 学院专业具体分为:

 飞行器动力工程(设航空发动机原理、 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和航空发动机控制专业方向)、 热能与动力工程(设传热传质学、 燃烧工程专业方向)、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 侧重于民航发动机的维护和可靠性研究)、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侧重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

 毕业生在航空航天动力领域具有极其明显的竞争优势, 同时在民航、 能源、 船舶、 交通、 石油、 电力等行业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 学院的本科生就业率连续保持 100%。

 学院自 1999 年起开始实施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 每年选拔 30%左右的优秀本科生免试进入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 10%左右的优秀学生更可直接免试攻读博士学位。

 近年来, 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约百分之五十到六十被免试录取或考取硕士研究生。

 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美国麻省理工、 英国剑桥、 法国中央理工等国外近 10 所大学建有长期稳固的全面合作关系, 邀请多位国际学术大师参加核心专业课程的共建并为学生授课, 已连续多年选拔优秀学生前往国外著名大学公费留学深造。

  5、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下设飞机系、 空气动力学系(流体力学研究所)、 飞行器结构强度系(固体力学研究所)、 人机与环境工程系、 飞行力学与飞行安全系、 动力学与控制系等 6 个单位, 涉及 3 个一级学科, 10 个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全国排名第一, 力学全国排名第二。

 学院拥有 10 个博士点、 7 个硕士点和3 个博士后流动站, 力学、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点, 流体力学、 固体力学、 飞行器设计、 人机与环境工程、 工程力学、 一般力学及力学基础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三个本科专业: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工程力学、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主要培养飞机总体设计、 气动设计、 结构强度设计、 飞行力学、 适航设计、 直升机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主要培养飞行器环境控制、 航空航天生命保障、 人机工效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工程力学主要培养飞机飞行器气动设计、 结构强度设计、 动力学与控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学院的本科招生按大类招生, 入学时不分专业。

 学生通过 1—2 年的基础课程学习, 在学院指导下可以选择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工程力学三个专业之一学习。

 学院本科生培养目标为:

 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广、 创新实践能力强、 具有航空航天素质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和领导、 领军人才。

 学生将重点学习飞机总体设计、 空气动力学、 飞机结构学、 飞行力学、结构力学、 弹性力学、 工程热力学、 传热学、 自动控制原理、 发动机原理、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等航空领域的重要课程。

 可从事航空航天、 船舶、 兵器、 交通运输、 土木、 计算机软件、 生物医学等领域的设计、 研究与管理工作。

 学院十分重视优秀生的培养, 可按照“本硕连读” 和“本博连读” 的模式进行培养, 学院已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选派院士、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从本科开始进行全程指导, 学生上研率达到 60%, 一次就业率达 99%。

  6、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大类招生, 下设两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和“信息安全专业”。

 实行本硕连读、 本硕博连读、 硕博连读, 并拓广国际合作, 进行人才推荐、学分互认等联合培养, 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质量保证。

 7、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具实力的学院之一。

 学院覆盖了机械工程、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下设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和材料加工工程等二级学科。

 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为国防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 3 个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6 个硕士学科点。

 学院按 2 个大专业类进行招生: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含“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 工业设计专业, 该专业以学院机械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为依托, 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 知识与应用能力,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等创造性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报考该专业的考生最好具有绘画基础或对艺术设计感兴趣。

  9、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下设数学、 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系统科学与控制四个系。

 目前在读博士生 94 名, 硕士生 113 名, 本科生 417 名。

 学院按照数学学科大类招生, 采取“2+2” 的培养方式, 入学前两年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后两年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统与控制)、 信息安全四个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具有特色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安全专业为教育部批准的特色专业。

 学院每年选拔 30%以上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本专业或学生自己喜欢专业的博士或硕士学位, 每年应届本科生读研率达到 60%。

 说明:

 被录取到我校理科试验班(高等工程学院、 华罗庚班预备生)

 的考生须提前来校报到, 与部分保送生共同参加高等工程学院的综合选拔考试。

 未通过高等工程学院选拔考试的预备生, 可在我校范围内任意选定专业学习。

 10、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学院按生物医学工程大类招收本科生, 进而分为两个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

 一年级按大类和专业基础设置课程, 拓宽学生知识面, 夯实数理化和生物医学基础, 在后续的课程中, 按专业设置课程, 同时兼有特色。

 其中,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主要面向医疗器械产业及航空航天医学工程, 侧重培养掌握生物力学、 生物医学信号、 图像处理及仪器、 生物材料与人工器官、 人机系统设计与评价等方面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

 生物工程专业主要面向新医药产业及相关空间生命科学, 侧重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基础理论和技能以及现代生物工程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13、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现有 5 个博士学位点(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航空器适航技术、 道路与铁道工程、 车辆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和相关的博士后流动站、 11 个硕士学位点(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航空器适航技术、 道路与铁道工程、 车辆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和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 6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其中, “车辆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是北京市重点学科,“航空器适航技术”是国防紧缺学科。

 在教育部学位中心 2009 年学科评估中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四。

 2009 年获教育部批准增设“航空器适航技术” 本科专业, 在国内首开这一国内需求强劲的紧缺专业。

 学院 2011 年分为交通运输和土木工程两个大类进行本科专业招生。

 其中,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道路运输)

 专业、 航空器适航技术专业、 车辆工程专业和热能与动力工程(汽车内燃机)

 专业, 每个专业招生人数约占该类招生总数的四分之一; 土木工程专业包括土木工程、 机场与道路两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招生人数约占该类招生总数的二分之一。

  17、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伊始即设有飞机设备教研室, 并开始招收仪表与自动器专业本科生, 2003 年独立设置了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在学科及专业59 年的发展历程中, 学院始终以航空航天为特色, 瞄准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 在先进惯性器件与系统、 精密光机电测试、 航天器姿态测量与控制、先进传感技术等方向上, 取得了 一批重大成果, 是我国惯性导航技术和航空机载测试技术的发源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 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院本科教学始终瞄准信息工程的源头开展, 培养过程注重宽口径与特色的结合, 设有信息工程(仪器光电)

 专业, 分为测控技术与仪器(空天探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信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

 和遥感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方向, 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是国防重点专业, 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国防紧缺专业。学院具有仪器科学与技术、 光学工程 2 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 其中:

 仪器科学与技术是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综合排名进入全国高校前三名, 光学工程是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

篇三:北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就业

学院 “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 自评报告

 宇 航 学 院

 2009.11.27

  2

 宇航学院“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自评报告

 一、学院概况 一基本情况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始建于 1957 年当时由火箭弹设计、推进剂及火工品和制导专业组成。随后经过发展和调整学校于 1961 年成立新的第一机械系即飞行器工程系的前身后来简称为一系 设有导弹总体设计、导弹弹体制造、飞行力学、发射装臵与地面设备、空气动力学、发动机设计等专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院为国家航空航天和兵器领域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专业人才如运载火箭系统的总指挥黄春平、航天发射系统的总设计师张泽明、飞船应用系统的副总设计师李相荣等。学院教师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并装备部队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国家航天事业发展需求和学校向航天领域拓展的发展战略学校于 2008 年 12 月 30 日重新组建了主要面向航天科技领域教学和科研的宇航学院由原宇航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飞行器工程系、发射与推进工程系和理学院的力学系重组而成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为学院名誉院长。

  3 宇航学院拥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飞行器设计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固体力学是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学院设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天运输与控制、飞行器动力工程、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工程力学 6 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 130 人教授 27 人博士生导师 30 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1 名国家级教学名师 1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 名511 人才 3 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 名北京市教学名师 3 人国家级教学团队 1 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1 个北京市实验示范教学中心 2 个国防科工委研究生创新基地 1 个。学院教师近些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3 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

 根据学校“强地、扬信、拓天”的发展战略宇航学院将在保持现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向航天科技领域拓展逐渐使宇航学院成为学校在航天飞行器总体技术科研与教学的主力军和面向航天科技工业服务的主窗口和合作的主渠道。

 二学科专业情况 宇航学院负责承担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建设任务并参加建设兵器科学与技

  4 术一级学科博士点。2009 年开始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培养以后学院具体负责承担建设的学科方向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系统与自主技术、宇航推进技术 力学动力学与控制、结构与材料力学、空气动力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学院飞行器设计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固体力学是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

 同时学院设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天运输与控制、飞行器动力工程、 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工程力学 6 个本科专业。

 三学术队伍情况 学院现有教职工 130 人其中教授 27 人博士生导师30 人副教授 52 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81 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 61.6%45 岁以下教师比例为 72%。来自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师比例为 49.6%。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 85.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65.6%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1 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3 名 “511”人才 3 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 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 名。

 四科学研究情况 在科研方面2008 年宇航学院科研总经费约 1 亿元含

  5 生产和技术转让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 300 万元。2009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 11 项重点项目 1 项 经费455 万元。学院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8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 项 承担和参加国防基础科研项目、 “863”项目、 “973”项目、国防“973”项等项目 13 项国防预研和型号研制任务 84 项。

 2006-2009 年宇航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学术论文 500 余篇SCI 收录论文 89 篇,EI 收录论文 192 篇申请专利 49项。

 2006-2009年学院教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 3 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5 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5项。

 学院在飞行器设计、制导兵器、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射技术、深空探测、一般力学和固体力学等学科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实力。学院先后有 10 余人次担任了型号副总设计师和型号研制主任设计师有关关键技术成功地实现了成果转化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教学和人才培养情况 学院设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天运输与控制、飞行器动力工程、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和工程力学 6 个本科生专业。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 841 名硕士

  6 研究生 281 名博士研究生 159 名。学院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 1 名全国优秀教师 3 名北京市教学名师 3 名 “工程力学”国家级教学团队 1 个 “航空航天工程” 、 “基础力学”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个 “飞行器系统设计”国防科工委研究生创新基地 1 个。

 六平台建设情况 通过“211”和“985”学科建设学院用于学科平台建设经费 2011 万元目前学院学科和科研设备总值 9600 余万元具有专业实验室 9 个。形成了以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智能材料设计与评价”和“动力学与控制”实验研究平台以及以航空航天为应用背景的“航天发射” 、 “先进推进技术” 、 “飞行器综合设计和控制” 、 “系统与仿真”和“深空探测”等实验研究平台。

 同时学院还建有侧重本科和研究生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的“航空航天工程” 、 “基础力学”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飞行器系统设计”国防科工委研究生创新基地。

 七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情况 学院现有党员 378 人其中教工党员 81 人学生党员297 人。有党支部 24 个其中教工党支部 4 个。

  7 二、研究生教育工作概况 宇航学院研究生教育真正开始于 1981 年 当年“导弹设计”和“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 年固体力学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 年“导弹设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开始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1998 年、2000 年“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和“固体力学”分别获得博士学位授权2003 年“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力学分别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使得学院研究生培养方向不断扩展规模不多扩大。

 “飞行器设计”二级学科在 2003 年被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2007 年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08 年“固体力学”和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分别被评为国防科工委特色学科和北京市重点学科。这些高水平学科建设为创新型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奠定了基础。

 研究生培养是宇航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学院十分注重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院长、书记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一名副院长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一名副院长负责学科建设工作 副书记主管研究生管理、就业等工作。

 学院现有研究生总数为 440 名 其中硕士研究生 281 名博士研究生 159 名。2009 年招收硕士研究生 160 名博士研

  8 究生 43 名。学院在 2009 年招生培养制度改革前承担建设的二级博士点学科有 飞行器设计、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飞行器控制自主设臵、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流体力学。并参与导航、制导与控制、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统工程和人机与环境工程博士点。2009 年开始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培养以后 学院具体负责承担建设的学科方向有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系统与自主技术、宇航推进技术 力学动力学与控制、结构与材料力学、空气动力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

 学院重视研究生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目前教师队伍中教授 27 人副教授 52 人博士生导师 30 人硕士生导师 90 人。这些教师一方面承担研究生课程讲授和实验教学同时承担着基础、应用基础和工程应用方面的科研任务为研究生进入课题研究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学院教师 2008 年承担的科研经费达到 5000 万元不含生产和型号任务 这些科研项目绝大部分都有研究生的参与。高素质的教师为研究生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学院每年邀请许多国内外专家作专题学术讲座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截止 2009 年 10 月学院 2009 年邀请的报告 35 次其中国外专家 16 次。学院积极承办各类学术会议2009 年学院教师承办的全国学术会议有 4 次。学

  9 院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了解学术动态并要求每个博士研究生至少参加两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学院注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强调从工程中提炼科学问题同时能指导和服务于工程实践。为此学院建设有“飞行器系统设计”国防科工委研究生创新基地 1 个 “航空航天工程”和“基础力学”2 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通过“211”和“985”建设投入经费 2011 万元建设了 9 个专门科研实验室和相应的科研平台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手段。学院现有总的教学、科研、管理面积为 7536m2,管理用面积 400 m2教师用面积 1500 m2科研专用面积 2500 m2研究生用房面积为 4136 m2生均面积 7.1 m2。根据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特点学院重视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了一批固定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如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四院、五院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三院、六院兵器 203 所、204 所、624 厂、304 厂、844 厂、218 厂、245 厂 从项目的立项和课题的开展采用校所和校企联合的方式通过这种合作使研究生更深刻地了解这门学科的科研性质和内涵。

 学院专门安排一个负责学生就业的岗位使就业工作长期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学院研究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大于 98%就业单位大部分在北京的研究院所和工厂。

  10 二、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 一办学思想 学院本着以“创新为核心质量为保证”的研究生培养理念通过营造求实、创新、开放为核心的学院文化培养具有扎实数学、力学和控制基础同时在力学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深入的洞察力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系统集成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根据学校“强地、扬信、拓天”的发展战略宇航学院将在保持现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向航天科技领域拓展逐渐使宇航学院成为学校在航天飞行器总体技术科研与教学的主力军和面向航天科技工业服务的主窗口和合作的主渠道。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将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重视教学质量 促进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

 二学院师资队伍 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1师资队伍与结构 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措施改善队伍结构保证了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表 1 是学院师资队伍的统计表目前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 61.6%45 岁以下教师比例为 72%来自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师比例为 49.6%。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85.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 65.6%。

  11 表 1

 宇航学院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汇总表 职称结构 职称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人数

 27 50 43 5 比例

 21.6%

 40%

 34.4%

 4% 年龄结构 年龄段 35 岁以下 3645 岁 4655 岁 56 岁以上 人数 38

 52 23 7 比例 30.4% 41.6% 18.4% 5.6% 学历结构 学位或学历 博士

  硕士 本科及其以下 人数 82

 25 18 比例 65.6%

  20% 14.4% 学缘结构 最终学历毕业来源 本校毕业

  外校毕业 国外大学毕业 人数 63

  55 7 比例 50.4%

  44% 5.6% 学院注重在职人员的进修和培养表 2 为 2006-2009 年学院派教师出国进修一览表表 3 为 2006-2009 年教师在职培养情况一览表。

 表 2

 2006-2009 年学院派教师出国进修一览表 序号 单位 姓 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身份 出国日期 批准 时间 回国日期 回国后职称 1 宇航学院 佘浩平 男 1978.1 普 2007.6 12 月 2008.6 副教授 2 宇航学院 岳宝增 男 1962.9 普 2006.1 12 月 2007.2 教授 3 宇航学院 刘战伟 男 1973.6 普 2008.9 12 月 2010.9 副教授 4 宇航学院 宋建梅 女 1968.9 普 2009.1 3 月 2009.4 副教授 5 宇航学院 贺媛媛 女 1974.1 普 2009.6 12 月

  讲师

  12 表 3

  2006-2009 年教师在职培养情况一览表 序号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类别 性质 入学日期 预计毕业时间 职称 1 贺媛媛 女 1974.1 硕士起点博士 委培 2005.9 2...

篇四:北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就业

四章 章

 飞 飞 行 器 机载 设 备

推荐访问:北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就业 北航 宇航 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