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7篇

时间:2022-10-07 10: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7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 “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以及功能培养学生通过间接手段获取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7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7篇

篇一: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

dquo;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以及功能培养学生通过间接手段获取人体内部器官知识的能力查阅资料进行对照的能力。

 2、使学生懂得保护消化器官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知道怎样爱护消化器官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初步认识人体消化器官及功能能在身体上指出这些消化器官的位置知道食物的消化过程。

 二教材说明 第一部分认识消化器官

 本课是饮食和健康的第 1 课。教材首先指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认识消化器官。消化器官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教师引导学生从咀嚼一块馒头开始体验食物经过身体的哪些器官并通过相互交流、对照消化器官图仔细观察各个消化器官的外形说一说消化器官再找一找自己或同学身上的消化器官 获得对消化器官比较清晰的认识。

 让学生动手做消化器官模型把做好的消化器官按顺序连接起来放在人体的轮廓图中这个活动突出了科学“动手做”的理念让学生对消化器官的认识更形象深刻提高了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但让学生先做各个消化器官模型再连接需要较多的时间以致影响后面的教学环节。

 因此 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先制作好各个消化器官模型在课堂上只是让学生贴上去。在活动中要引导小组同学合理分工提高效率这样既节省时间也能达到学生进一步认识消化器官的目的。另外把消化器官模型粘贴到人体轮廓图后组织学生相互评价非常重要基本上每组学生的作品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但通过评价可以让学生对消化器官及其在人体的位置有更准确的把握和理解。

 第二部分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及消化过程 认识了人体的消化器官后教材很自然地提出人体的消化器官各有什么作用 食物在人体中又是怎样进行消化的教材要求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自己画出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的路线说出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然后查阅资料可

 以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或在课堂内教师直接向学生提供资料  通过相互交流研讨逐步修正自己原有的认识。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被消化的食物变成食糜在小肠被肠壁吸收食物的残渣则从肛门排出体外。

 这部分内容只要求学生大致了解 因为后面在 《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一课中还要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在认识了人体的消化过程和亲历制作消化道模型的活动中学生体验到了整个消化道的长度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消化道这么长食物在消化道中要停留 24 小时这么长的时间得出正因为消化道这么长才有利于食物营养被充分分解、消化和吸收。

 第三部分保护消化器官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离不开消化器官消化器官对于我们非常重要。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回忆自己消化器官生病的经历体会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从而使保护消化器官变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保护消化 器官要从两方面着手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二要讲究饮食卫生。

 三活动建议 1、对消化器官的认识教学时主要通过学生咀嚼食物感觉食物的去向然后进行交流、对照资料。教师要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2、动手做消化器官模型的活动建议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为好让学生分工合作。可课前准备、课上制作。制作时大肠小肠可用卫生纸做其余部分可用挂历纸做。活动中的相互评价很重要但通过评价可以让学生对消化器官及其在人体的位置有更准确的把握。

  本节编写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小学

 黄凌萍

 审定广州市白云区方圆实验小学

 司徒敏

篇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

级上册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

 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探究对象认识事物的现象(是什么)认识事物的变化(怎么样)认识事物的性质认识事物周期性变化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系统和平衡过程与方法探究水平观观察察与与测测 量量 (观察、 描述、 使用工具)(观察、 描述、 使用工具)假假设设与与搜搜集集证证据据解解释释与与模模型型设设计计与与制制作作引 引导导性性探探究(教师示范、 扶一把)究(教师示范、 扶一把)指指导导性性探探究究自 自主主性性探探究究

 教材螺旋上升, 产生累积效果一些重要的科学概念、 原理及科学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滴水穿石、 聚沙成塔之功。

 教材从探究对象、 探究水平、 探究方法三个方面螺旋上升。

 本册教材覆盖了三大科学知识领域及科学探究过程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内容:地球与 宇宙物质 世界物质 世界物质 世界物质 世界生 命世界生 命世界科学探究过程技能过程技能学习 单元白天和黑夜光与色彩电和磁呼吸和血液循环解释与建立模型

 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问题问题收集证据证据分析与解释与解释交流与质疑与质疑拓展与应用与应用本册教材的过程技能解释与建立模型

 本单元内容属于《课程标准》 中“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这方面的内容在本套教材中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 这方面的内容在本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现。

 本单元探究活动是从观察和研究最常见的太阳和月亮开始的, 并将学生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及人类的影响, 充分显示出本套教材特别强调和重视要贴近学生生活的意识, 这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开始。第1单元 白天与黑夜单元概要分析

 第1单元 白天与黑夜单元课题介绍1. 太阳的影子2. 太阳钟3. 昼夜交替4. 看月亮5.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单元主要概念关系图地球自转昼夜交替(白天和黑夜)白天太阳的视运动黑夜月亮月相日晷(太阳钟)影子的变化和移动动植物的生活生物钟昼、 夜行动物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1.太阳和影子在阳光下观察太阳的影子观察(重视观察前的指导)(重视观察前的指导)模拟太阳的运动, 观察影子的变化交流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画影子, 并记录温度和时间)(如何控制手电筒的运动)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2.太阳钟认识各种各样的日晷交流(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晷的图片资料有关日晷的图片资料)(重点启发学生讨论晷的作原日晷的工作原理)玩手掌日晷制作制作简易日晷(太阳钟)(教师可介绍其他太阳钟的制作方法)(目的是拓展运用知识)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3.昼夜交替思考: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交流(最好找同一地点昼夜交替的录像画面对学生进行启发)阅读资料, 了 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实验模拟昼夜现象, 探究昼夜的成因(注意地球仪转动的方向)(目的是进行科学史教育)阅读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4.看月亮画出记忆中的月亮, 并进行排序交流(鼓励学生画出自己见过的月相, 越多越好)好)观察月相盒中的“月相” 变化(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排)连续观察月相, 探究月相变化规律实验(让学生初步了 解月相的变化顺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观察(以农历日期为准)交流月相日记, 发现月相变化规律交流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认识昼夜对植物的影响交流(了 解林奈的花钟)认识昼夜对动物的影响调查认识昼夜对人的影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收集证据人为改变昼夜现象对动植物的影响(展开关于生物钟的讨论)

 本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 物质世界板块中“光的传播” 部分了 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传播部分——了 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了解平面镜和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知道光是有颜色的, 了 解日光的色散想等有关要求建构的。在教学时, 将通过一系列既贴近生活, 又引人入胜的科学探究活动, 引领学生去探索光与色彩的秘密。了第2单元 光与色彩单元概要分析

 第2单元 光与色彩单元课题介绍1. 光的行进2. 照镜子3. 研究透镜4. 七色光

 单元主要概念关系图光的传播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实验反射反射镜子成像原理方向改变折射色彩形成原因透镜的作用日光色散原理凸透镜聚光凹透镜散光彩虹的成因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1.光的行进认识光来自哪里分类(能区分自然光和人造光)研究小孔成像现象解释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指导学生推测光的行进路线)(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上的小孔)(阅读“小孔成像的故事” )(做小孔成像实验,并画图)实验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2.照镜子认识光的反射现象(把阳光通过窗户引如教室的屋顶)交流(讨论玻璃幕墙、月亮发光的原因)做平面镜玩具(或游戏)制作玩镜子游戏(指导学生发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做万花筒或潜望镜)实验照曲面镜, 了 解它们的应用(拓展学生对镜子反光现象的认识)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3.研究透镜初步了 解光的折射现象交流(引导学生尝试解释其中的原因)自制望远镜制作研究透镜对光的偏折现象(比较两种透镜的镜片特点)(放大、 聚光、 成像三大作用)实验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4.七色光制作彩虹光影(光的色散)(引导学生尝试解释其中的原因)实验阅读牛顿的故事制作转动七彩陀螺(光的合成)滤光实验(坚持真理)(科学需要证据)交流实验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课程标准》 物质世界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范畴电和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量的表现形式的范畴。

 电和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电能转化为磁, 磁也能转化为电能, 所以把它们并在一个单元里教学, 便于学生建立联系, 且单元里的还有一课《电磁铁》 , 就是利用电来进行磁现象的观察与研究。第3单元 电和磁单元概要分析

 第3单元 电和磁单元课题介绍1. 简单电路2. 导体和绝缘体3.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4. 研究磁铁5. 电磁铁

 单元主要概念关系图电和磁电和磁电简单电路磁铁性质磁铁性质导体、 绝缘体电路检测安全用电磁力电路符号磁磁铁电磁铁磁铁用途制作电磁铁电磁铁性质磁力改变磁极改变电磁铁的应用磁极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1.简单电路思考:

 小灯泡为什么会亮交流怎样使小灯泡更亮制作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会画简单的实物电路图)实验做一个简单红绿灯(鼓励学生发现多种方法)(拓展:

 灯泡换成用电器会怎样)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2.导体和绝缘体做检测物体导电性的检测装置制作(强调用干电池进行实验)辨析物体的导体和绝缘体部分交流预测并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使学生知道人体、 大地和自然界的水是导体)(预测—检测—记录)实验安全用电教育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用检测器判定电线的通与断实验(目的是给学生一种解暗盒的思路)打开暗盒验证自己的判断检测暗盒里的电路并记录结果(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小组的合作能力)交流(目的是给学生进行反思的机会)(强调检测过程中不能打开暗盒)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4.研究磁铁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收集各种磁铁)认识并制作指南针、 做磁铁玩具实验调查探究磁铁的性质(磁力、 磁极及同极相斥、 异极相吸)制作调查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5.电磁铁制作一个电磁铁制作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极方向的因素交流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了 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重在假设与搜集证据、 控制变量)

 本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 中关于人体的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器官以及相关的卫生保健等方面的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学生认识要求来建构的, 这是学生认识心跳和呼吸、 认识自己身体的一个重要单元, 也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 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 弄清楚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而更科学地认识自己、 保护自己。跳和呼吸认识自第4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单元概要分析

 第4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单元课题介绍1. 测量呼吸和心跳2. 肺和呼吸3. 心脏的跳动

 单元主要概念关系图呼吸血液循环呼吸和血液循环呼呼吸器官呼呼吸功能液液呼吸器官保护肺其他呼吸器官肺活量血液循环器官血液循环功能血液循环器官保护心脏血管心跳脉搏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1.测量呼吸和心跳讨论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交流(目的是让学生提出呼吸和心跳变化的问题)和心跳变化的问题)分析比较测量数据测量自己安静状态下、 运动结束时和休息3分钟后1分钟内的心跳和呼吸次数。(要多测几次, 求平均值)实验(指导学生用条形统计图来分析数据)(掌握正确的测量呼吸、 心跳次数的方法)分析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2.肺和呼吸认识呼吸器官(注意嘴不是呼吸器官)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实验交流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制作呼吸器官的卫生保健(可以编一份宣传小报)(可以采用多种测量方法)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3.心脏的跳动认识心脏和心脏的功能(通过皮球模拟认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脏的收缩和舒张实验认识血液循环的功能测定1分钟的脉搏次数交流制定体育锻炼计划(认识脉搏和心跳次数是一样的)(学会正确的搭脉方法)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课程标准》 中关于“科学探究” 的范畴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探究的范畴。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 解释是根据事实做出的分析、 判断和推理。

 建立模型是解释自己的思想和发现的方法。

 模型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解释是根据事第5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单元概要分析

 第5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单元课题介绍1. 解释2. 建立模型

 单元主要概念关系图解释对变化的现象的解释对事实与解释的区分对观察数据的解释解释与建立模型建立模型认识物理模型认识数学模型对问题的假设性解释认识图画模型学习画、 验证、制作模型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1.解释引导学生对观察结果和对问题做假设性解释(目的是理解解释的含义)在实验中对观察现象进行解释引导学生辨别事实与解释解释资料, 了 解解释需要不断完善(学会边观察边解释)

 单元各课主要教学活动2.建立模型了 解模型的类型归纳认识建立模型的意义对神秘的盒子做出解释通过纸筒的制作验证解释做肘关节模型, 解释屈臂动作

 敬请提出宝贵意见!宝贵意见网址:

 http://www.fxrx.net/kxzxEmail:dyjpjwj@1 63.com电话:

 8231 31 31

 +gJ1uXgJ2vYhJ2vYhK3wZhK3wZiL4wZiL4x#jM4x#j M5y!jM5y!kN6z!kN6z$lO7z$lO7A%mO7A%mP8B&mP8B&nQ9B&nQ9C*oR9C*oRaD(oRaD(pSbE(pSbE)qTcE)qTcF-rTcF-rU dG+rU dG+sVeG+sVeH0tWeH0tWfI1uWfI1uXgJ1uXgJ2vYhJ2vYhK3wYhK3wZiL4wZiL4x#jL4x#jM5y!jM5y! kN6z! kN6z$l O6z$lO7A%mO7A%mP8B%mP8B&nQ9B&nQ9C*oR9C *oRaD( oRaD( pSbE(pSbE)qTbE)qTcF-rTcF-rUdG-rUdG+sVeG+sVeH0tWeH0tWfI1tWfI1 uXgJ1uXgJ2vYgJ2vYhK3wYhK3wZiL4wZi L4x#jL4x#jM5y!jM5y! kN6y!kN6z$lO6z$lO7A%lO7A%mP8B%mP8B&nQ9B&nQ9C*oQ9C*oRaD(oRaD(pSbD(pSbE)qTbE)qTcF-rTcF- rUdG-rUdG+ sVeG+ sVeH0tVeH0tWfI1tWfI1uXgI1uXgJ2vYgJ2vYhK3wYhK3wZiL3wZiL4x#j L4x#jM 5y#jM5y!kN6y! kN6z$lO6z$lO7A%l O7A%mP8B%mP8B&nQ8B&nQ9C*oQ9C*oRaD*oRaD( pSbD(pSbE)qTbE)qTcF-qTcF-rUdG-rUdG+sVdG+sVeH0tVeH0tWfI1tWfI1uXgI1uXgJ2vYgJ2vYhK3vYhK3wZiL3wZiL4x#iL4x#jM5y#j M5y!kN6y!kN 6z$lN6z$lO7A%lO7A%mP8A%mP8B&nQ8B&nQ9C*oQ9C*oR aD*oRaD(pSbD(pSbE)qSbE)qTcF-qTcF-rUdF-rUdG+sVdG+sVeH0tVeH0tWfI0tWfI1 uXgI1uXgJ2vXgJ2vYhK3vYhK3wZi L3wZiL4x#iL4x#jM5y#jM5y! kN5y!kN6z$lN 6z$lO7A$lO7A%mP8A%mP8B&nQ8B&nQ9C*nQ9C*oR aD*oR aD(pSaD(pSbE)qSbE)qTcF-qTcF-rUdF-rUdG+sVdG+sVeH0sVeH0tWfI0tWfI1 uXfI1uXgJ2vXgJ2vYhK3vYhK3wZiK3wZiL4x#iL4x#jM5x#jM5y!kN5y!kN 6z$lN6z$lO7A$lO7A%mP8A%mP8B&nP8B&nQ9C*nQ9C*oRaC*oRaD(pSaD(pSbE)qSbE)qTcF)qTcF-rUdF-rU dG+sU dG+sVeH0sVeH0tWfH0tWfI1uXfI1 uXgJ2vXgJ2vYhK2vYhK3wZiK3wZi L4xZiL4x#jM5x#jM5y! kN5y! kN6z$kN6z$l O7A$lO7A%mP7A%mP8B&nP8B&nQ9C&nQ9C*oRaC*oRaD(pSaD(pSbE)pSbE)qTcF)qTcF-rUcF-rUdG+sUdG+sVeH0sVeH0tWfH0tWfI1uXfI1uXgJ2uXgJ2vYhK2vYhK3wZhK3wZi L4xZiL4x#jM5x#jM5y! kM5y! kN6z$kN6z$lO7z$lO7A%mP7A%mP8B&nP8B&nQ9C&nQ9C*oRaC*oRaD(pRaD(pSbE)pSbE)qTcE)qTcF-rUcF-rUdG+sUdG+sVeH +sVeH 0tWfH0tWfI1uWfI1uXgJ2uXgJ2vYhK2vYhK3wZhK3wZiL4xZiL4x#jM4x#jM5y! kM5y!kN6z!kN 6z$lO7z$lO7A%mP7A%mP8B&mP8B&nQ9C&nQ9C*oR9C*oRaD(pR aD(pSbE)pSbE)qTcE)qTcF-rUcF-rUdG+rUdG+sVeH+sVeH0tWeH0tWfI1uWfI 1uXgJ2uXgJ2vYhJ2vYhK3wZhK3wZiL4wZi L4x#j M4x#jM 5y!kM5y!kN6z! kN6zfI1uXfI1uXgJ2vXgJ2vYhK2vYhK3wZi K3wZi L4xZiL4x#jM5x#jM5y! kN5y!kN6z$kN6z$lO7A$lO7A%mP7A%mP8B&nP8B&nQ9C*nQ9C*oRaC*oRaD(pSaD(pSbE)pSbE)qTcF)qTcF-rUcF- rUdG+ sUdG+ sVeH0sVeH0tWfH0tWfI1uXfI1uXgJ2uXgJ2vYhK2vYhK3wZiK3wZiL4xZiL4x#j M5x#jM 5y!kM 5y!kN6z$kN6z$lO7z$lO7A%mP7A%mP8B&nP8B&nQ9C &nQ9C*oRaC *oRaD(pRaD(pSbE) pSbE)qTcF)qTcF-rU cF-rUdG+sUdG+sVeH+sVeH0tWfH0tWfI 1uWfI1 uXgJ2uXgJ2vYhK2vYhK3wZhK3wZiL4xZi L4x#jM 4x#jM5y!kM5y!kN6z$kN6z$lO7z$l O7A%mP7A%mP8B&mP8B&nQ9C&nQ9C *oR9C*oRaD(pRaD( pSbE) pSbE)qTcE)qTcF-rU cF-rUdG+rUdG+sVeH+sVeH...

篇三: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

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1、 实验教材和修定教材单元总量保持一致2、 实践活动由2个减至1个

 实验教材六( 下)

 内容实验教材四( 下)

 内容结构进行了 调整实验教材三( 上)

 内容实验教材三( 上)

 实践活动

 此单元移至五( 下)此单元内容去掉去掉此实践活动内容此单元内容换成植树问题去掉此实践活动内容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一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法二小数除法二位置三观察物体三小数除法四简易方程四可能性实践活动量一量找规律综合与实践掷一掷五多边形的面积五简易方程六统计与可能性六多边形的面积实践活动铺一铺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七数学广角——数字编码◇ 从六年级上册移来“位置”◇ “可能性” 单元根据课标要求进行了 调整。◇ “数学广角” 的内容进行调整, 由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移来。◇ “简易方程” 的结构进行调整。◇ “综合与实践” 掷一掷, 由实验教材三上移来。单元, “观察物体” 移到五年级下

 小数数乘法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积的近似数积的近似数例1、 例2例3、 例4、 例5例6例6小数乘小数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解决问题例7例8、 例9

  主要变化1、 例题总量增加了 1题2、 概括总结法则, 给出不完整的计算法则文本。3、 不再安排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运算例题。4、 增加运用 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结合具体量计算结合具体量计算, 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 为学生理解算理提供感性支撑沟通小数乘法与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利用 转化思想掌握基本算理和算法明白积的小数末尾是0和算法, 明白积的小数末尾是0可以去掉。将文字描述改为数的运算,在变得更加直观的同时还给出了变化的具体计算方法。

 主要变化(一)实验教材修订教材将文字描述改为数的运算,在变得更加直观的同时还给出了变化的具体计算方法。增加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 为例4两位小数乘两位小数做过渡和铺垫。

 主要变化(二) 总结算法小数点小数点增加了 概括总结法则, 给出不完整的计算法则文本。

 帮助学生用 规范的语言梳理和总结计算法则。小数点因数末尾

 主要变化(三)实验教材修订教材将实验教材例4( 1)

 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去掉, 在总结算法后直接教学两位小数乘两位小数, 避免重复教学, 让教学目 标更加集中。

 本题为教学难点。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小数倍出现。

 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回顾求小数近似数,让学生明白在实际应用 中,小数乘法可根据需要求积的近似数。

 主要变化(四)去掉实验教材例7实验教材修订教材去掉了 实验教材例7连乘、 乘加、 乘减的内 容, 有意降低了 小数计算的难度。

 主要变化(四)实验教材修订教材实验教材例8与修订教材例7用 不同的例题呈现了 相同的内 容,值得注意的是运用 乘法分配律时将“201”改为“202” ,0. 65× 201运用 乘法分配律后0. 65× 1直接写成0. 65, 会影响部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 无形中加大了 难度, 因此在修订教材中改为0. 65× 202缓冲了 学生学习 的坡度。0. 65× 1

 主要变化(六)修订教材增加内 容:

 解决问题列表法、 估算意识培养和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渗透, 进一步训练学生对解决问题步骤的建模, 阅读与理解、 分析与解答、 回顾与反思。

 例9, 分段计费应凸显。

 ( 收费标准)

 第二单元位置位置置用 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例1方格纸上用 数对确定位置例2主要变化从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移来“位置”单元,到修订教材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 移修订意图实验教材“位置”六年级学生而言过于简单, 放在五年级上册更符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单元对于

 位置的编排结构一上上、 下、 前、 后、 左、 右五上数对确定位置六上六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三、 教学建议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学习过程。适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 感悟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思想。

  用数对确定座位的位置 “列” “行” 的 “列” “行” 的含义及确定规则 用数对表示 数的顺序 一一对应

 方格纸上数对表示位置表示位置 抽象 一一对应 渗透坐标系 数形结合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小数除法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例1、 例2、 例3例4、 例5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用 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例6例9例10循环小数例7、 例8主要变化1、 例题总量减少了 2题2、 概括总结法则, 给出不完整的计算法则文本。3、 增加循环节的认识。

 主要变化(一)增加例2, 去掉例3,将实验教材例4融合在修订教材例2、 例3中实验教材材修订教材材把除到被除数末尾有余数的除法单独拿出来, 放在例1后, 在编排上更有条理,例1和例2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一般情况, 学生通过一般情况总结计算方法, 再来进一步学习 特殊情况, 在学习内 容上更有层次。

 ( 被除数比除数小)做50个十分之一, 加上6个十分之一,56个十分之一除以7等于8个十分之一, 8写在十分位上, 根据小数除法算法, 小数点对齐, 个位用 0补上。把整数5看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复习 商不变性质, 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当被除数小数位数比除数少时用 0补足, 并提炼出 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

 一看, 看小数点位置; 二移, 移动小数点位置; 三算, 最后计算。

 主要变化(二) 总结算法整数整数增加了 概括总结法则, 给出 不完整的计算法则文本,帮助学生用 规范的语言梳理和总结计算法则。被除数0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根据实际需要求近似数,并且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

 主要变化(三)增加循环节的认识实验教材循环节在实验教循环节在实验教材中只作为课外知识让学生了 解, 而在修订教材中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 容。

 学生已经学了 循环小数, 并且在后面的练习 中也有循环小数的运用 ,所以增加循环节的认识,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修订教材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用 计算器计算, 再根据计算结果找规律, 最后根据规律直接写商。

 主要变化(四)去掉实验教材例11实验教材在修订教材中, 把这个例题去掉了 , 这一题对于学生而言没有什么难度, 学生在理解和计算上都能很好的完成, 更适合放在练习 里。

 主要变化(五)掌握“进一法” 和“去尾法” 的运用 , 明白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步骤的建模, 特别是分析题意和回顾反思。

 第四单元 可能性可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列出 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感受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性是有大小的。例1例2性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例3从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移来“可能性”进行调整。

 主要教学内 容和教学目 标没有变化, 例题进行调整。单元,并根据新课标要求综合实践掷一掷

 主要变化1、 例题量减少了 2题,2、 修订教材增加例13、 去掉实验教材例2.去掉实验教材例4、 实验教材例1、 例4改编为修订教材“做一做” 。修订意图实验教材“可能性”于三年级学生而言要求较高, 学生在稍复杂“可能性” 问题理解上有在稍复杂可能性一定难度。放在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 标没有变化。

 内 容上做了 一定的调整,更加紧凑, 层次更分明, 更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单元对问题理解上有

 主要变化(一)修订教材增加例1和主题图内 容衔接,通过充分感知和分步体会, 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主要变化(二)去掉实验教材例2这个例题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过于简单。

 主要变化(三)实验教材例1、 例4改编为修订教材“做一做”实验教材修订教材内 容上更紧凑, 作为练习 , 避免重复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列出 所有结果, 感受可能性大小, 并进行定性描述。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通过逆向推理,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综合实践 掷一掷从实验教材三上移来 引入 初步猜测 游戏验证 统计反思教学内 容和教学目 标没有变化。

 多种方式呈现学生的思维成果

 12345612345672233445566778834567894567891 0567891 01167891 0111 2

 第五单元 简易 方程例11.

 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a+ 30)例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6x例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例4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1200- 3x)例5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3x+ 4x)方程的意义方程的意义方程的意义方程的意义2.

 解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的性质二解方程例1方程的解—解方程例2~ 例5解不同类型的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例1x+b=c的应用例2ax‒b=c的应用例3ax+ab=c的应用例4x+bx=c 的应用例5ax+bx=c的应用

 主要变化1、 例题量增加了 4题2增加用 字母表示数的运用 教学2、 增加用 字母表示数的运用 教学3、 增加解方程的不同类型4、 总结了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这个例题比较简单, 学生都能掌握, 没必要单独教学。主要变化(一)去掉实验教材例1实验教材

 主要变化(二)编排意图对教学顺序进行重新编对教学顺序进行重新编排, 字母加减、 字母和数相乘、 字母和字母相乘、 以及用 字母表示数的运用 , 知识衔接更紧密。变化内 容修订教材例1、 例2、 例3修订教材例 、 例 、 例对于实验教材例题进行重新编排。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从具体到一般再回到具体,明确字母的取值范。

 a+30既可以爸爸的年龄也可以表示爸爸年龄与小红年龄之间的关系,用 字母表示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数量关系。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

 主要变化(三)修订教材新增例4、 例5增加了 用 字母表示数的运用 , 为后面学习 用 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做铺垫。

 增加的两级运算一个是两积之差一个是两积之和, 难度进行了 提升。

 直观感知有数的等式, 到未知数的等式, 从而构建方程的概念。

 主要变化(四)

 主要变化(四)引 导学生自 主探究, 并且规范总结性语言, 提炼出 等式的性质。

 例1x+a=b例2例2b解方程ax=b例3a-x=b例4ax+b=c例5a(x+b)=c

 主要变化(五)实验教材修订教材修订教材去掉实验教材“解方程” 的教学内 容, 由实验教材例1代替。

 避免了 重复教学。

 用 等式的性质来理解方程的概念, 并且回避办法多 样化, 直接用 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

 主要变化(六)增加修订教材“解方程” 例3、 例4、 例5实验教材解方程教学类型比较少修订教材增加三种不比较少, 修订教材增加三种不同 类型的解方程, 加强学生转换思想, 开拓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 积累经验。

 转化思想再次运用 ,让学生明白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

 主要变化(七)“实际问题与方程” 例1变化实验教材修订教材题目 类型没有变化, 都是x+b=c的运用 , 只是修订教材的题目 更贴近生活, 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学生第一次接触用 未知数列方程, 在这一题用 方程解决问题的优势还没体验出 来。

 主要变化(八)去掉实验教材例4实验教材修订教材中把这一题去掉了 , 这一题和例1都是简单的一级运算, 学生掌握起来很容易, 没有必要重复教学。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从这一题开始体现解方程的优越性

 主要变化(九)帮组学生梳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例3的数量关系在生活中经常能遇到。

 而且, 理解了 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 也就容易理解两积之差、 两商之差的数量关系。

 例4涉及到两个未知数, 确定不同的未知数, 列式不一样。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

 主要变化(八)增加例5增加例5, 提高难度, 培养学生用 线段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单元 多 边形的面积多边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 形的面积例1例2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例3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例4例5主要变化增加了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内 容,例题增加了 例5.

 增加内 容(一)增加这部分内容, 引 导学生讨论观察

 增加内 容(二)增加这部分内 容, 加强讨论观察, 引 导学生自 主探究。

 增加内 容(三)加强讨论观察,引 导学生自 主探究。

 增加了 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内 容。1、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通过解决问题步骤建模, 培养学生的估算思想, 建立不规则图形面积估算的策略, 掌握估算方法, 体会估算方法的多 样性。增加内 容(四)

 增加内 容(五)强调转化思想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植树树问题在一条线段上植树( 两端都栽)例1由实验教材四年下册“数学广角 ” 单元移过来,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 标没有变化, 例题有所改变。在一条线段上植树( 两端都不栽)在封闭曲线上植树例2例3

 主要变化修订意图实验教材“植树问题”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完全掌握有些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完全掌握有些困难。

 放在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 标没有变化。

 内 容上做了 一定的调整,层次更分明, 更强调学生对用 线段图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单元1、 例1、 例2解题步骤有所变化2、 例3题目 改变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让学生掌握化繁为简的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学会用 线段图解决问题。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利用 知识迁移, 用 线段图解决问题。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修订教材例题对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教学更直观, 难度也有相应的调整, 渗透转化思想, 经历建模的过程, 体会画图策略的价值。

 第八单元 总复习增加内 容帮助学生对全册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

 谢谢您的聆听2014年9月

篇四: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

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教材分析 在一至四年级的数学教材里, “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 这些整数都是自然数 (0和正整数)

 。

 本单元教学负数, 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

 在小学数学里教学负数的知识(只涉及负整数的初步认识)

 出于两点考虑:

 第一, 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 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

 让他们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 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 从而拓宽数学视野。

 第二, 适量知道一些负数的知识, 扩展对整数的认识范围, 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 对教学负数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 理解负数的意义,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根据这一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

 第一部分是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 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 初步能认、读、 写负数; 第二部分是负数的实际应用, 引导学生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练习一的第1 ~6 题配合第一部分的教学, 第7 ~1 0 题配合第二部分的教学。

 “你知道吗”介绍我国古代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

 本单元结束时, 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 , 回忆面积的意义、 常用的面积单位、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 培养转化策略, 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三个图形的面积打下扎实的基础。

 1 .

 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初步教学负数的意义。

 本单元教学负数的重点是理解它的意义, 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生活中有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如上升与下降的距离、 收入与支出的金额、 盈余与亏损的数量……怎样用数学的方法清楚、 简便地表示并区分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于是人类发明了负数。

 这些既是负数产生的历史过程, 也是教学负数时可采用的素材。

 本单元教学的第一部分, 选择学生经常接触到的气温和具有形象特征的海拔高度为素材,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1 )

 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温度, 学生首次感知负数。

 例1 精心选择三个城市同一天的最低气温, 设计了“创设问题情境——讲解负数知识”的教学线索, 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负数。

 教材分三个环节编写:

 第一是营造需要——用不同的数分别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第二是讲解负数的知识, 包括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和读、 写;第三是通过“试一试”巩固例题教学的知识。

 教材通过精心选择的三个最低气温, 营造教学负数的氛围。南京的最低气温刚好是0 摄氏度,上海的最低气温是零上4 摄氏度, 北京的最低气温是零下4 摄氏度。

 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是两个不同概念的4 摄氏度, 怎样用数学的方法分别表示这两个温度, 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不会发生混淆?这就是教学负数的氛围。

 为了营造这样的氛围, 例题让学生联系各个城市图片右边的温度计说说“能知道些什么”, 鼓励他们广泛地交流, 包括看到的各个城市的具体气温以及由此想到的上海气温比0 摄氏度高, 北京气温比0 摄氏度低等内容。

 由此在学生内心产生一种需要:

 寻找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表示并区分上海与北京的不同气温。

  教材把正数与负数结合在一起讲解, 有利于突出负数的意义与表示方法, 体会正数与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先讲零上4 摄氏度与零下4 摄氏度分别记作+4 ℃和-4 ℃, 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它们使用了不同的表示方法。

 再讲“+4 ”与“-4 ”的读法, 并通过“+4 也可以写成4 ”初步把以前学过的那些大于0 的自然数与正数联系起来。

 “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写出香港、 哈尔滨、 西宁三个城市某一天的气温, 其中两个城市的气温用负数表示, 一个城市的气温用正数表示。

 通过写出这些正数和负数, 再次体会负数的意义,巩固在例题中教学的知识。

 在教学用正数或负数表示温度的同时, 还应教会学生看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如温度计上同时表示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 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是摄氏温度, 它的标记是“℃”。

 又如温度计上的零上温度要从零度刻度线往上看, 每小格表示1 度, 每大格表示1 0 度; 温度计上的零下温度要从零度刻度线往下看, 也是每小格表示1 度, 每大格表示1 0 度。

 第7 页第6题在温度计上表示某市2 0 0 4 年四个季度的平均气温, 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看温度计而设计的。

 (2 )

 用正数或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丰富对负数的感性认识。

 例2 用正数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 用负数表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

 虽然学生缺乏海拔高度的知识, 但“高于海平面”“低于海平面”等概念形象具体, 有利于学生体会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例题采用“比海平面高”“比海平面低”这样的描述表达了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相对高度, 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图中把海平面用一条红色虚线凸现, 这样, 什么是比海平面高、 什么是比海平面低, 以及需要不同的数来表示和区分这两种数量就显而易见了。

 通过用+8

 8 4 4 米表示海拔8

 8 4 4 米, 用-1 5 5 米表示海拔负1 5 5 米, 学生又一次联系实际体会到正数与负数的意义, 他们对负数的感性认识就更丰富了。

 这道例题里没有讲+8

 8 4 4 、 -1 5 5 的读法, 这是考虑到学生在前一道例题中已经初步学习了正数与负数的读法, 这里把读数的机会留给了学生。

 (3 )

 初步揭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

 通过两道例题以及“试一试”的教学, 已经认识了+4 、 -4 、 1 9 、 -1 1 、 -7 、 +8 8 4 4 、-1 5 5 等数。

 如果把这些数分成两类, 那么可以把+4 、 1 9 、 +8

 8 4 4 分在同一类, 把-4 、 -1 1 、 -7 、 -1 5 5 分在另一类。

 教材告诉学生像前一类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后一类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初步揭示了正数与负数的概念。

 要注意的是, 教材没有给正数、 负数下定义, 只是通过列举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怎样的数是正数, 怎样的数是负数。

 并联系零上温度、 比海平面高的高度都可以写成正数, 零下温度、 比海平面低的高度都可以写成负数, 支持正数与负数概念的形成。

 第3 页“练一练”第1 题, 先读一读题中的6 个数, 再把这些数分别填入正数或负数的集合圈里。

 可以在填写后让学生说一说, 在两道例题里正数分别表示了什么样的数量, 负数分别表示了什么样的数量, 以加强对正数与负数的理解。

 第6 页第3 题在写出5 个正数与5 个负数之后, 也可以对学生提出类似的要求。

  教材中的“0 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 , 负数都小于0 ”这些知识不需要我们告诉学生, 他们只要联系例题学习的体会完全能够自己得出, 教学只要引一引就可以了。

 这些知识也不需要机械记忆, 学生自己得出的知识能够记住, 并通过这些知识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 .

 在盈与亏、 收与支、 升与降、 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 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本单元的第二部分以生活中常见的负数为教学内容, 让学生体验并尝试在生活中应用负数,从而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1 )

 两道例题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3 呈现了一张反映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盈亏情况的统计表, 在“盈亏金额”栏里有正数, 也有负数。

 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在这道例题中分别表示的具体意义, 看着统计表里的数据逐一分析各个月是盈利还是亏损, 具体的钱数各是多少。

 还可以分析这半年盈亏的整体状况, 包括有几个月是盈余的, 有几个月是亏损的……这道例题的教学方法是,先由教材告诉学生“通常情况下, 盈利用正数表示, 亏损用负数表示”这个规则, 再由学生依据规则对统计表里的每个数据作出具体的解释。从而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分别表示盈与亏这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例4 呈现的是一幅平面图, 学校在平面图的中心, 它的东、 西两个方向2

 1 0 0 米处分别是邮局和公园, 南、 北两个方向1 2 4 0 米处分别是少年宫和超市。

 这道例题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知道在相背运动时, 如果一个方向行走的路程用正数表示, 那么另一个方向行走的路程可以用负数表示。

 “开放”是这道例题的特点, 表现在两点上。

 一是情境与问题有开放性。小华从学校出发, 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2 1 0 0 米, 到了什么地方?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即小华如果向东走, 则到达邮局; 如果向西走, 则到达公园。

 同样, 小华从学校出发, 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 2 4 0 米, 到达的地点也有超市或少年宫两种可能。

 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开放性。

 在前面的几道例题中, 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 高于海平面的高度、 盈余金额, 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 低于海平面的高度、 亏损金额, 这些几乎都是人们已经约定了的, 在通常情况下大家都遵循这些表示的规则。

 在本例中, 朝哪个方向行走的路程记作正数, 朝哪个方向行走的路程记作负数, 一般没有约定, 而是在解决问题时临时规定的。

 如果把向东行走的米数记作正数, 那么向西行走的米数就记作负数; 也可以把向西行走的米数记作正数, 那么向东行走的米数就记作负数。

 教材充分体现开放性的特点, 首先是通过开放的问题情境:小华沿东西方向大街走2 1 0 0 米“到了什么地方”, 沿南北方向大街走1

 2 4 0 “可以到哪里”, 在学生中引发争议, 使他们感受到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其次是允许并鼓励学生应用不同的表示规则。

 在小华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行走时, “如果把向东走2 1 0 0 米记作+2 1 0 0 米, 那么向西走2

 1 0 0 米记作-2

 1 0 0 米。

 ”为学生“把向西走2

 1 0 0 米记作+2

 1 0 0 米, 向东走2

 1 0 0 米记作-2

 1 0 0 米”留出了空间。在小华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行走的问题中, 要求学生“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 赋予他们按自己的意愿确定表示规则的机会与条件。

 这样, 学生对正数与负数能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会有更深切的体验。

  (2 )

 两次“试一试”提出了不同的认知要求。

 第4 页的“试一试”里, 告诉学生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每个月的盈利或亏损的金额, 让他们在盈亏的情境中应用负数知识, 加强“盈利通常用正数表示, 亏损通常记作负数”的印象。

 与例题相比, 这次“试一试”在认知水平上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 仅是变换了思维的方向。

 例题是根据“表示规则”体会统计表里各个正数与负数的具体含义, “试一试”是应用规则把具体现象用正数或负数表示在统计表里。

 预计学生完成这次“试一试”一般不会有困难。

 第5 页的“试一试”对学生提出了两点要求:

 一是写出数轴上的点所对应的数, 其中有正数,也有负数。

 通过写数与读数, 尤其是数轴上正数与负数的位置, 进一步体会正数与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数量, 从而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意义, 巩固负数的知识。

 二是看一看并想一想, -2 接近0 还是接近2 , 在数轴上初步感受数序。

 和例题相比, 在认知水平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各道例题教学的知识与思想方法适度地概括与提升。

 教学这次“试一试”, 要对这两个问题作细致的思考:

 (1 )

 怎样呈现数轴, 使学生理解数轴上已有的0 、 1 、 2 、 4 , 以及-1 、 -2 、 -5 等数的意义, 有利于继续在方框里填出其他各数。

 (2 )

 怎样帮助学生初步体会数的排列顺序。

 下面提供对这两个问题的教学设计, 仅供参考。

 “你会填一填、 读一读吗”的教学可以分三步进行。

 首先出现数轴, 在它的上面有许多间距都相等的点, 其中一个点的下面写出数“0 ”。

 接着联系在例4 中学到的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的经验(也可以联系其他例题中应用正、 负数的经验)

 , 出现数轴上的其他已知数。

 如果从“0 ”点出发, 向东走1 步、 2 步、 4 步, 到达的位置用数轴上“0 ”右边的点及相应的数1 、 2 、 4 表示, 那么向西走1 步、 2 步、 5 步, 到达的位置应该用“0 ”左边的点及相应的-1 、 -2 、 -5 表示。

 给抽象的数以具体的含义, 能帮助学生体会数轴上的点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然后再让学生写出四个框里的数, 并说说自己的思考。

 这样, 学生不仅写出了这些数, 还联系实际体会了这些数的意义。

 联系数轴上的数初步体会数序也可以分三步进行。

 首先仔细观察数轴上“0 ”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什么样的数, 联系“正数都大于0 、 负数都小于0 ”体会这样分布的合理性。

 然后仔细研究正数1 、 2 、 3 ……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从左往右, -1 、 -2 、 -3 ……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从右往左, 也要联系实际体会这样排列的合理性。

 最后是观察数轴上的数, 回答“-2接近0 还是接近2 ”这个问题, 并简单解释其理由。

 (3 )

 联系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在练习中继续体会正数与负数表示的具体对象。

 练习一里继续扩展教学素材, 让学生通过水位、 升降机的上升与下降, 在银行取款与存钱,公共汽车停靠时乘客的上车与下车等感兴趣、 能接受的题材, 丰富对负数的感性认识, 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意义。

 这些练习在编写上的共同点是, 通过一个已知的数据显示用正数、 负数表示的规则, 让学生按这样的规则, 把同一情境中其他的数分别记作正数或负数。

 要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一是通过自己读题, 独立理解问题情境; 二是仔细寻找, 独立发现记作正数(或负数)

 的规则; 三是独立完成练习后, 交流写出的数以及写数时的思考。

 对少数有困难的学生, 可以在体会“表示的规则”上给予适当的帮助。

 如第1 0 题表格里“起点站”下面的“+2 1 ”表示上车的人数记作正数, 起点站上车2 1 人。

  在每一道题完成以后, 还可以组织学生说说, 这道题里什么样的数量记作正数, 什么样的数量记作负数, 正数与负数在现实情境里表示的数量有什么不同, 引导...

篇五: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

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兴庆区回民二小保秀萍

 本册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 共分八组• 1、 “走进西部”• 2、 “永远的童年”• 3、 “语言的艺术”• 4、 “他们让我感动”• 5、 “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6、 “走进信息世界”• 7、 “作家笔下的人”• 8、 “异域风情”

 除去第六组, 其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回顾·拓展 日 积月 累“趣味语文” “课外书屋”“成语故事” “展示台”

 本册识字、 写字教学的目标为:1、 认识常用汉字200个, 累计识字3000个, 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任务。

 会写150个生字, 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2、 硬笔书写楷书, 行款整齐, 有一定的速度。3、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阅读教学的目标, 有以下6点:1、 能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并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3、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刻的句子的意思。4、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能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5、 学习浏览, 扩大知识面,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6、 扩展阅读面, 拓展课外阅读。

 习作教学的目标有以下几点:1、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要具体, 感情要真实。2、 学写简单的书信、 发言稿、 研究报告等应用文。3、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4、 能修改自己的习作, 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整洁。5、 习作有一定的速度。

 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1、 乐于参与交流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稍做准备后, 能当众作简单的发言。

 与人交流能尊重、 理解对方。2、 学会通过讨论策划活动、 学习介绍自己, 交流趣事和学习劝说、讲故事、 表演课本剧、 聊热门话题等。3、 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 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1、 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 学习应用有艺术性、 有魅力的语言。2、 初步学会搜集资料、 整理资料, 尝试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识字与写字教学• 首先要抓住易错的字, 难写的字进行重点讲解。• 其次要经常复习, 刚学完生字时要听写, 学完一单元后也要集中听写,这样经常复习,学生会记忆牢固一些。• 第三要加强指导,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尤其要强调“三个一” 。

 (1)

 要做好示范。(2)

 要把写字教学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抓住机会充分指导学生书写。

 (3)

 要严格平时作业的书写, 并定期举办班级写字比赛和作业展览等活动。

 阅读教学1、 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1)是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二是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 读后能发表感受, 提出问题。这两项基本功, 是阅读教学的保底要求。

 教学中我们要舍得花时间, 花精力, 要落实到每一个人。

 阅读教学要从始至终贯穿“读书”• 这里的读不是只言片语的读, 也不是少数人的读, 应该是大面积地落实到每个同学的潜心地读。

 阅读教学中问题要少提, 要整合;书要多读, 读要有目的, 有层次。

 通过反复练读, 把课文读正确、 读顺畅, 直至读出感情。

 这是评价阅读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在默读中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阅读长课文和浏览“综合性学习” 中的“阅读材料” 中培养快速阅读、粗知大意的能力, 都是我们高年级教师要着力训练的。

 如:

 《童年的发现》1让学生初读课文, 思考:

 我发现了什么?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2再读课文, 思考“怎样发现? ” 找一找“我” 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 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分小组学习, 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3最后精读课文, 感悟“发现” 。

 让学生交流从“我” 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 你觉得“我是怎样的孩子?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 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阅读教学2、 加强对课文的整体把握(1)

 落实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

 让学生学会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充实课题法。

 每学习一篇课文, 都要分析一下课题。

 因为课文的题目, 一般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会了分析课题, 也就理解了课题所概括的内容。

 不管哪一种课题,都从某个角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只要再稍加充实, 便可得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中心句、 过渡句的方法。

 有的文章在开头或结尾一般有表示主要内容或揭示文章写作目的的句子, 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为中心句、 总起句。

 如果读到这样结构的文章,只要找到这些句子, 也就能快而准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如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比如《草原》 一课的教学, 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

 你印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 老舍笔下的草原又是怎么样的?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

 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 (2)

 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 接着进一步提出问题:

 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 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优美的语言深入感受草原的美丽、 热情。

 落实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 本册教材编排的《丝绸之路》 、 《白杨》 、 《童年的发现》 、 《晏子使楚》 、 《金色的鱼钩》 、 《桥》 、 《景阳冈》 、 《草船借箭》 、 《金钱的魔力》 等这些有具体情节的课文, 都要求学生在朗读或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确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是像《祖父的园子》 、 《再见了亲人》 一类课文也要让学生简要地说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理清文章脉络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使日 后写作调理清楚。一般来说, 文章的脉络主要是“纵向”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和“横向” (按人或事情的几个方面)

 两大序列。• 比如《草船借箭》 就是纵向序列, 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 想一想故事的起因、 经过、 结果, 再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则属于横向序列, 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 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是怎样克服的?

 关注细节, 加深对文本的品读感悟引导学生作对比阅读, 去发现, 去感悟称呼上不同:

 廉颇—“我廉颇、 他蔺相如”蔺相如—“廉将军, 我”顺序上不同:

 廉颇—“我廉颇……他蔺相如”蔺相如—“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再如《草船借箭》 :• 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 ……天亮了就回去。

 ” 引导学生反复品读、 玩味, 诸葛亮这一“笑” , 究竟在笑谁, 在笑什么?

 抓住关键, 设计好“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问题如《白杨》 一文的教学可采用以下方法:1、 找出过渡段, 引出“突破点”。2、 通过突破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3、 紧扣“突破点” , 牵动上下文, 逐段理解课文。4、 照应过渡段, 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中心和写法的妙处。

 3、 加强读写结合, 兼顾理解表达。这册教材的8个专题读写训练重点是:(1)

 把握主要内容, 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2) 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 留心观察生活, 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3) 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表达。(4)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领悟文章表达的方法。(5)

 理解主要内容, 感受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6)

 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 写简单的研究报告。(7)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8)

 抓住主要内容, 揣摩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本册教材读写训练点的安排呈现方式• 明线:

 导读第二段, 既有本单元训练点, 也有以前训练点在以后的运用, 如:

 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 暗线:

 课后思考题。

 凭借课后练习,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领会表达方法1、 抓住关键词语, 带动全文理解。《草船借箭》 一课, 课后练习题3“神机妙算” 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表现在哪些地方? 这个问题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 也是难点, 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全文的内容也就基本上掌握了。

 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此练习题, 抓住关键词, 带动全文理解。

 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课文, 把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用心体会体会。

 2、 设计句子表达形象生动的如《草原》 课后练习2, 意在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在表达上的效果, 第一句话, 老舍将草原比作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 写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 小丘的线条的柔美。

 第二句话作者将景物比作彩虹, 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这样的语句, 文中还有很多, 而品读优美语句, 体会表达方法, 是《草原》 一课的教学重难点。

 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这样的语句, 通过品读、 吟诵、 想想画面, 抄写等方法, 来体会美的意境, 美的情感, 美的语言。

 3、 有感受句子表达情感的效果的如, 《再见了, 亲人》 P71 练习二:

 意在引导学生体会感叹句、 反问句等不同句型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句1 描写的是“在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 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的危机关头, 朝鲜老妈妈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战士送打糕的情景, 这里运用了“带, 顶, 冒, 穿, 送” 这几个动词, 体现出大娘的辛苦和关心战士的程度, 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和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感激之情。

 4、 也有体会含义深刻的依据的如《白杨》 课后第三题P1 2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如,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 几棵小树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 把它们找出来, 仔细替体会体会, 再抄写下来。

 《白杨》 一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 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读, 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 耐人寻味的语句, 并反复研读, 然后交流, 体会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

 5、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同时, 注意段与篇的联系, 并用适当的方式, 呈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我们再看《将相和》 课后练习:

 P95“默读课文。

 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

 并分别说说主要内容。

 再说说这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 这项练习, 既能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从而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

 教学中, 我们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 注意部分与整体的联系, 并用适当的方式, 呈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

 6、 抓段落表达的效果如《再见了, 亲人》 , 前三个自然段表达方式相同, 都采用第二人称的叙述语气, 而且都在叙事基础上直接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落实到课后练习, 要求是“读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 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再和同学交流。

 ”

 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学习表达方法《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一文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作者用了“站、 围、 蹦、 转、 揪、 抓、挠、 推、 拉、 拽、 顶、 扳” 等动作描写的词语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的摔跤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在这当中, 还夹杂着对嘎子的心理描写:

 “欺负对手傻大黑粗, 动转不灵, 围着他猴儿似地蹦来蹦去, 总想使招, 下冷绊子。

 ” 动词的准确使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 显示出作者在人物刻画上的功力.

 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学习表达方法《临死前的严监生》 细节描写:“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 一声不倒一声的, 总不得断气……不曾见面? ”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 ……这部分对临死前严监生的动作神态描写细致入微,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细细体会:

 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学习表达方法• 1.读了这段文字, 你能想到用那些词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 2.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 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 , 他在想什么?• 3.这句话中, 有几个关于严监生的动作描写的词, 你能找出来吗?• 4.你从几个动作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5.在文中, 像刚才提到的动作描写还有几处, 请你找一找。• 6.根据学生回答梳理, 谈体会。

 《威尼斯的小艇》 第四自然段写的十分精彩:“船夫的驾驶技术十分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 来往船只很多, 他操纵自如, 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 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 他总能平稳的穿过, 而且速度非常快, 还能做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 我们的眼睛忙极了, 不知看哪一处好。

 ”在引导学生了解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时, 可抓住“操纵自如” ,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从哪些地方展示了船夫的高超技术, 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描写方法。

 《冬阳, 童年, 骆驼队》“我站在骆驼面前……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 ——我看的多细呀, 看它们脸, 看它们的牙, 看它们咀嚼的动作, 看它们的大鼻孔,看它们的胡须, 看的多入神呀, 看着看着, 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仔细和表达的生动。

 (2)、 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P79“老汉清瘦的脸上躺着雨水。

 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这里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 既能表现老汉的威严、 冷静, 这与人们的“惊慌” “疯了似的” “跌跌撞撞” “乱哄哄” 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这座“山” 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之山。

 通过这句话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表达的丰富内涵!——《桥

 (3)借“交流平台” 总结读写规律以“交流平台” 为凭借, 交流学习心得, 这既是一个单元读写的重点梳理, 又是学习方法的引导,也是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教材的引导下, 学生如能长期坚持在反思的基础上交流学习的收获, 语文学习必有长进。

 4、 继续训练精读...

篇六: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

[]__96171 ... 三毛小学

 周国斌

 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思路和结构。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首先从“什么是健康”这个概念开始。对于健康,现在和过去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关于心理健康问题,这里没有较多的展开,并不是心理健康不重要,身体有残疾的人如果心理健全,一样能取得事业的成功,获得人生的幸福。教材在这里没有展开是因为心理健康问题,在《品德与社会》等一些学科里都有较多的涉及。

 怎样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呢?本单元从“饮食与健康” 、 “喝水与健康” 、 “空气与健康” 、 “运动与健康”四个方面展开。内容有“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 “饮食和健康” ;“选择健康食品” ; “水——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 ; “我们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 “健康需要新鲜空气” ; “关心我们周围的空气质量” ; “运动与健康” ; “让我们精力更充沛”等。本单元的首页是一个序言, 引起健康的话题,初步阐明“健康”的概念。

 最后“珍惜健康、珍爱生命”是本单元学习的小结和拓展。

  健康生活 运动与健康 喝水与健康 空气与健康 饮食与健康 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饮 食和 健康 选 择健 康食品 健康需要新鲜空气 关心我们周围的空气质量 我们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水——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 运动与健康 让 我 们精 力 更充沛

  2 教材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入手,针对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探究和阅读活动.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们一定会获得有关健康的丰富知识,并对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本单元与其他单元的联系。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就是要指导学生获得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识,知道什么是健康,影响我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怎样才能使身心健康发展。并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及周围人的认识和做法,区分出哪些是科学的,哪些不是科学的。摒弃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养成科学的生活行为习惯。

 关注健康,学习了解有关身心健康的科学知识,并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 生活 食物 (四下)

 空气(三下)

 我们自己(三上)

 米饭和淀粉(三上)

 水(三上)

 一天的食物 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 吃什么和还吃什么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面包发霉了] 观察身体 我的手 运用感官

  3 1、学习一些生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如能量在维护人体正常活动中的作用,食物的大致消化过程,水在消化食物中的作用以及水对于人体生命活动重要性,什么是呼吸,保护消化、呼吸器官的意义,运动对骨骼、肌肉,呼吸、血液循环等器官的意义。

 2、知道什么是健康的生活和怎样健康生活。如注意饮食中能量的适当和营养均衡,选择营养、安全的食品;要饮足够的水,注意饮水卫生;要保持周围和居室环境的空气质量;要坚持体育锻炼等。

 3、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体会到“清洁的水、安全营养的食物、清新的空气”是影响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生命体的共同需求,从而进一步认识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用感官观察空气的透明度,观察食品是否新鲜、有无受到污染,考察居室空气的污染情况,观察运动时骨骼和肌肉的变化等。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如查阅有关人体内部器官知识的能力、收集食品相关信息的能力,调查商场的绿色食品,分析空气质量预报等。

 3、培养学生科学的统计、记录、测量、计算的能力。如统计自己一昼夜中排出水量的多少,计算食物中的能量及含水量等活动,测运动前后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4、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如通过吃食物和喝水的感觉推测食物和水到哪里去了;通过观察剖开的鱼、鸡体内哪些地方有水,类比推理人体的哪些地方有水。

 5、培养学生对比实验的能力。

 如唾液对食物消化、呼出的气和吸进的气有什么不同的对比实验、心脏收缩舒张的模拟实验等。

 6、学习建立模型。如制作人体消化器官、想象和画出食物消化的路径。

 7、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根据呼吸实验中观察到的呼出和吸进的气的不同现象,以及提供的资料能分析两种气体成分发生的变化。

 8、尝试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解释的能力。如对比运动前后的心跳、呼吸次数,根据数据进行分析“运动时呼吸、心跳加快是因为什么?” 9、能用科学的标准对照和判断我们每天摄入的能量是否适当,我们每天喝的水够不够等,从而指导自己的生活。

 10、设计自己的锻炼计划,制定一些检测锻炼效果的项目和方法。

 1、对健康有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到健康的意义,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的责任。

  2、能理论联系实际,对照检查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用科学知识指导和改善自己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4 3、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意义,积极参加锻炼,长期坚持锻炼。

 4、增强学生对食品安全以及健康与环境的认识,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对有毒有害食品进行抵制和投诉举报。

 四、教学实施及建议。

 (一)4.1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62 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或查阅资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等方法,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及功能,培养学生通过间接的手段获取有关人体内部器官知识的能力、查阅资料进行对照的能力; 2、使学生懂得保护消化器官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知道怎样爱护消化器官,促使学生自觉地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卫生; 3、初步认识人体消化器官及功能,能在自己身上指出这些消化器官的位置,知道食物的大致消化过程。

 重点:

 使学生懂得保护消化器官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知道怎样爱护消化器官,促使学生自觉地改掉不良习惯,注重饮食卫生。

 本课有两个主要的活动:

 一是认识消化器官。消化器官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教材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 从引导学生咀嚼一小块馒头开始, 体验食物在消化过程中通过了哪些器官,并通过交流、对照材料,让他们对消化器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在这个活动中,不但要让学生认识各个消化器官, 还要让学生知道各个消化器官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位置在哪儿。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做一做,再连接起来,从而明白各个消化器官的顺序,最后再通过配套箱里面的图解,使学生对消化器官有了一个比较整体的认识。

 二是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及消化过程,如何保护消化器官。通过做一做,连一连以及一个整体的认识, 孩子们已经非常明确地知道了人体消化器官的各部分名称及位置。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主要是了解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口腔咀嚼起到了初步消化的作用;食道是食物的通道;胃是继续消化的作用;小肠是充分消化,充分吸收的作用;大肠是残渣的通道。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们进一步明确如何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这个问题,我们先让孩子们小组合作展开讨论,唤起学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最后小组汇报,共同总结保护消化器官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一日三餐,吃饭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乱吃零食;二是讲究饮食

  5 卫生,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干净的食物,饭前不要大量喝水,饭后不要立即激烈运动等等。

 (二)4.2饮食和健康-64 页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是能量的来源,能量在维护人体正常活动中的作用; 2、通过计算我们每天需要的能量和实际摄入的能量,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判断自己每天摄入的能量是否适当; 3、试用科学的标准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做到热量分配合理,营养均衡; 4、对照检查自己的饮食习惯,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

 1、摄入的能量要适当 2、我们每天摄入的能量适当吗 重点:

 通过计算我们每天需要的能量和实际摄入的能量, 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判断自己每天摄入的能量是否适当。

 难点:

 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本课的主要的活动有两个:

 一是摄入的能量要适当。

 在这一堂课前需要学生完成一个课前准备——每个学生都测量好自己的体重、记录自己一天当中的食物种类及数量。在这个活动中,我们重点要解决的是:根据自己的体重计算出每日需要多少能量。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提醒学生注意参考的两个数:6—8 岁,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能量 336 千焦;9—12 岁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 273 千焦。

 二是我们每天摄入的能量适当吗?这一活动通过学生将自己一天所吃的食物种类及数量记录下来, 然后根据各种食物含有的能量来计算自己一天当中摄入了多少能量。这个活动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补充更多品种食物的能量数据,搜集有关各种食品能量的资料(教师教学用书第 141 有资料)

 ,同时让学生课前记录自己一天当中的食物种类及数量。

 在这一堂课中,我感觉到,学生所吃的食物很多,有的食物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食物,那么这样,对于学生的计算食物能量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我当时的处理是,将课本中的一些食物能量表,教参中的一些食物能量表事先准备好,等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可以参考。另外,当学生计算到一些表中没有涉及的食物的时候,我就要求他们直接

  6 来问我,而我也只能根据大概的了解或者与其他一些食物的比较给出一个能量。这样做不是很科学,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是经历了这么一个科学的过程,他们知道了自己一天所摄入能量的大小了。

 通过自己每日所需要的能量和自己每天摄入的能量的多少, 让孩子们比较我们自己每天摄入的能量适当吗?从而让学生自己提出如何来改进我们的饮食习惯。

 让大家共同来讨论一下,哪些是不良饮食习惯?你打算如何来改进? 在这一课时中, 学生的统计和计算也不一定准确, 但这并不重要, 只要通过教学,今后学生能注意自己一天的饮食应该考虑能量平衡的问题,不随心所欲,无所节制,懂得科学饮食,就达到目标了。

  (三)4.3选择健康食品-66 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访问、交流,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食品、食品受污染的途径,以及如何选择健康食品; 2、增强学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相关信息的能力和调查、交流的能力; 4、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对有毒有害食品进行抵制和投诉举报,使学生养成尊重和维护法律法规的意识和习惯; 5、用科学知识指导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重点:

 注意食品的安全, 抵制、 举报投诉有害有毒食品, 选择健康、 安全有营养的食品。用科学知识指导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本课有两个主要的活动:

 一是什么是对健康有利的食品? 二是怎样选择有利健康的食品? 我在上这一课的时候是这样安排的:首先,从绿色食品入手,引出课题——同学们, 你知道什么是绿色食品吗?你了解的绿色食品有哪些?从而让孩子们对于健康的食品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然后,针对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来说一说,你每天所食用的食物哪些是对身体有利的?哪些是我们尽量应该少吃的?从而让孩子们明白健康食品是指安全,无污染,优质,有营养的食品。也就说,要求食品在无污染的环境中生产出来的,其中的成分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不会损害健康,而且要求食品质量优良,保证营养,各项指标符合规定的标准。进而让学生理解由于工业化的推进和

  7 现代农业的发展, 在为人类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如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等问题。最后再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应该如何来选择有利健康的食品。在讨论这一个问题时,我们要引导孩子们明白选择食品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在科学作业本上有一个作业,那就是,如何来选择恰当的食品,即从食用的时间上去考虑问题,你买了这个食物以后是什么时候食用?是立即吃?两三天吃?还是要长途旅行时吃?引导孩子们根据不同的用途来选择恰当的食物。同时,根据自己生活中与父母的交流与了解,来谈谈你生活中具体是如何来选择健康的食品的!

  (四)4.4水--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68 页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实验、计算、观察剖开的动物等途径了解水在人体内无处不在,提升学生关于水对于人体生命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观察剖开的鱼、鸡体内哪些地方有水,推测人体哪些地方有水,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 3、通过实验认识水在消化食物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食物被消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比实验的能力,以及实验中应有的科学态度。

 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水在消化食物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食物被消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比实验的能力,以及实验中应有的科学态度。

 本课的标题是“水——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 。水为什么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呢?因为水对人的生命活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水虽然不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这些能转化为能量的营养素,但自然水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矿物质,能帮助我们把其他的营养素转化为营养。如果没有水,即使吃进再有营养的食物也不能被人体吸收。不只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需要水,人的所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从这个角度讲,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人不仅需要食物,更需要水。

 本课共有两个主要的活动:

 一是喝下去的水哪儿去了。这一个活动,首先通过让孩子们说说你知道的有关水的重要性的事例。通过事例让孩子们明白水对生命的重要性。人在饥饿或无法进食的情况下,只要供给足够的水,就可以勉强维持生命。相反,如果人体的水分损失超过体内应有水分的 20%,生命就无法维持。这一体验,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忆在体育课上或者运动会上参加完跑步以后感觉特别口渴的时候的感觉,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喝下去的水到底哪儿去了?这个问题...

篇七: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

21 年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全册教案

  备课人:

  目

 录

 全册教材分析 ..................................................................................................................................................... 2 单元教材分析 ..................................................................................................................................................... 4 第 1 单元 光 ............................................................................................................................................................. 11 1 有关光的思考 ............................................................................................................................................... 11 2 光是怎样传播的 ............................................................................................................................................ 15 3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 20 4 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 23 5 认识棱镜 ....................................................................................................................................................... 28 6 光的反射现象 ............................................................................................................................................... 33 7 制作一个潜望镜 ........................................................................................................................................... 37 第 2 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 42 1 地球的表面 ................................................................................................................................................... 42 2 地球的结构 ................................................................................................................................................... 46 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 50 4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 54 5 风的作用 ....................................................................................................................................................... 58 6 水的作用 ....................................................................................................................................................... 63 7 总结我们的认识 ........................................................................................................................................... 67 第 3 单元 计量时间 ................................................................................................................................................. 72 1 时间在流逝 ................................................................................................................................................... 72 2 用水计量时间 ............................................................................................................................................... 75 3 我们的水钟 ................................................................................................................................................... 78 4 机械摆钟 ....................................................................................................................................................... 84 5 摆的快慢 ....................................................................................................................................................... 87 6 制作钟摆 ....................................................................................................................................................... 90 7 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 93 第 4 单元 健康生活 ................................................................................................................................................. 97 1 我们的身体 ................................................................................................................................................... 97 2 身体的运动 ................................................................................................................................................. 102 3 心脏和血液 ................................................................................................................................................. 107 4 身体的总指挥 ............................................................................................................................................. 112 5 身体的联络员 ............................................................................................................................................. 118 6 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 ................................................................................................................................. 122 7 制定健康生活计划 ..................................................................................................................................... 127 教科版科学 2019 年秋五年级上册单元概述 ....................................................................................................... 132

  全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光”“地球表面的变化”“计量时间”“健康生活”四个元组成。

 “光”单元,以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为主要线索,认识光这种能量表现形式。本单元沿着认识光源,研究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研究光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其他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所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索光的传播规律,构建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及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建立光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

 “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以研究地球表面形态一一地形地貌的变化为主要内容。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按照其能量的来源可归纳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个原因。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本身,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势能,其主要表现形式为风化,风力、流水等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等。本单元从内因到外因,通过指导学生亲历观察、假设、模拟实验、形成解释等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及其变化,构建地形地貌是经过地球内、外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认知。“计量时间”单元,研究的主题是与我们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计时问题。本单元按照从古至今人类计时方法的发展脉络组织课程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设计制作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研究太阳、水流、摆等的运动规律;经历古人运用事物变化的规律探索计时方法、制作计时工具的过程;发展工程思维;体会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健康生活”单元,基于现代健康新理念,立足于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四年级人体呼吸与消化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运动、血液循环及神经系统。

  通过观察、体验、调查、建模等活动了解相关器官的结构功能,理解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共同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以及保护身体健康的意义,并由身体健康延伸到心理健康。单元内容始于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检测与评估,终于给自己制订健康生活计划。整个单元的学习是引导学生不断建构的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建立科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牢固树立保护自己身心健康的意识,使其养成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本册内容覆盖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及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均指向联系与变化。为了强化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四个单元均是从生活中的问题或自然现象开展研究,最终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及现象,呈现事物结构与功能、内部与外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协调统一,揭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科学观念。

  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光 第 1 课“有关光的思考”,主要了解学生有关光的前概念。通过思考和解释“在黑暗中你能否看到红苹果”的问题,了解学生对于光有哪些认识,以及能做出哪些推测和解释。

 第 2 课“光是怎样传播的”,主要研究光在空气中是如何沿直线传播的。光穿过小孔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到光的行进路线,初步理解并建立光沿直线传播的概念。

 第 3 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是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当光遇到遮挡物时,会因遮挡物的不同,出现通过、部分通过、不能通过三种情况。对本课所有实验现象的解释,最终都将成为“光沿直线传播”的证据。

 第 4 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主要探讨当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传播路径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对于光而言,空气和水是不同的传播介质,因此光的传播方向(传播路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其结果是产生了折射现象。

 第 5 课“认识棱镜”,主要建立光与颜色的关系。我们看到的“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折射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棱镜实验可帮助学生观察到因光的折射而产生的彩虹颜色,初步将光和颜色建立联系。

 第 6 课“光的反射现象”,主要探讨光的反射现象。通过观察光的镜面反射现象,了解什么是光的反射;通过光的反射实验,对反射光的路径做出预设,初步建立入射光与反射光的关系;对光的传播特点做进一步探讨,即光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 7 课“制作一个潜望镜”,主要利用光的反射特点、制作一个简易潜望镜。

  潜望镜的制作,需要综合运用和理解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首先需要观察、了解潜镜的结构以及工作过程和原理,其次需要设计、制作简易的潜望镜最后通过展示、实践、评价、交流来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第 1 课“地球的表面”,作为单元起始课,除担负明确学习主题的任务外,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亮明“影响地形变化因素”这一观点的机会,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反思、建构相关科学概念的基础。本课的设计线索:对地球全貌的观察——陆地内部主要地形的观察——每个典型地形地貌的观察。初步让学生建立一个地球尺度的概念,知道我们所看到的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这些地形只是地球整体面貌的冰山一角,是地形变迁到现今的具体呈现。对地球全貌的观察,能够使学生在建立与以往学习内容关联的同时,为今后更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埋下一颗探索的种子。

 第 2 课“地球的结构”,在前后课之间起着桥梁与组带的作用。本课主要承载两个任务:一是第 1 课学习内容的延续,由地球外部形态的认识延伸到对地球的内部构造的学习,包括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组成、地壳的运动等,丰富和完善对地球的整体认知:二是为第3、第4课学习地震、火山喷发形成原因莫定知识基础,知道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本课最后安排一个制作地球模型的活动,旨在增强学生对地球结构的感知,进一步激发兴趣与培养实践能力。

 第 3 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和第 4 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引发地表变化的内在因素,相对于风、水等很缓慢的外力作用,是一种剧烈变化。两课在整体安排上较为相似,均通...

推荐访问: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 上册 人教版 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