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安全小报内容1 (一)、及时报警:《消防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发现火灾立即报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安全小报内容3篇,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安全小报内容1
(一)、及时报警:《消防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发现火灾立即报警,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火灾大小,都要拨打“119” 向*消防部门报警。拔打电话时,要说明发生火警的单位与地点报警后,要派人在有关的"路口等待,接应消防车辆和人员顺利赶往现场。
(二)、组织扑救:一旦发生火灾,采取有效灭火方法是战胜火灾的法宝。应明确掌握三个原则:救人第一和集中兵力于火场主要方面;先控制火势、后消灭火灾;先重点、后一般。根据灭火三原则,应采取以下扑救组织工作:
1、先报警,并向周围人员发出火警信号。
2、就地取材,立即使用火场及附近的灭火器具进行灭火,利用初起火灾的不稳定性,力争将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
3、若有多名人员,应立即组织扑救分工,分头抢险。
4、如有老弱病残人员和贵重物资,首先要疏散到安全地带。
5、如有火场指挥,一定要服从命令。
6、不莽撞行事,要特别注意安全。7、消防人员一到,立即移交指挥权,并做好消防人员交办的各项工作。
六年级安全小报内容2
1996年我国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存在吸烟低龄化的倾向。15~24岁年龄组人群吸烟率上升,开始吸烟的*均年龄由1984年的22.4岁下降为19.7岁,年龄最小的烟民竟只有7岁。
2004年全球青少年吸烟状况调查资料显示,全球13~15岁青少年有60%处于被动吸烟的危害中,被调查的青少年中49%的家庭有吸烟者。
儿童青少年特有的生理特征决定了其对环境毒物的易感性较*高,被动吸烟所受到的烟草危害更加严重。
吸烟对儿童青少年呼吸系统的影响
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早已得到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吸烟可以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肺功能,降低肺活量。美国已于1997年明确将被动吸烟列为儿科疾病的致病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被动吸烟儿童感冒、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发病率均高于无被动吸烟儿童,且家庭成员的吸烟量和吸烟年限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呈正相关。有研究显示,儿童青少年被动吸烟,特别是女童被动吸烟,其成年后患肺癌的危险增加70%,且患肺癌的危险与被动吸烟的年限成正比。
吸烟对儿童青少年其他系统的影响
儿童大量被动吸烟会降低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增加发展为青春期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Kallio等发现,被动吸烟可损伤11岁儿童的内皮功能,且呈剂量依赖性。Afghani等发现,被动吸烟会影响儿童的骨密度。国内部分研究发现,被动吸烟儿童的身高、体重均低于非被动吸烟者,且被动吸烟量越大,其身高、体重越小。
国外多项研究证实,父母吸烟增加儿童患急性中耳炎危险,但仅有一项研究显示,父母吸烟与儿童的听力损失有关。国内邓新萍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铅中毒率随家庭成员吸烟量及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且儿童年龄越小其对被动吸烟铅污染更为易感和脆弱。此外还有研究发现,被动吸烟对儿童的"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功能均有不良影响。
吸烟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的影响
儿童青少年处于心理智力快速发育时期。被动吸烟与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发育密切相关,还可能与某些行为问题的发生有关。
被动吸烟者吸入的侧流烟雾中的一氧化碳是主流烟雾的5倍,一氧化碳不仅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而且使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的速度减慢,阻碍神经系统的发育。长期处于被动吸烟中的儿童容易出现精力无法集中、头痛、头晕等现象。
姚宝珍等研究发现,父母吸烟组儿童的智商明显低于父母不吸烟组。Weitzman等发现,母亲吸烟组儿童较母亲不吸烟组更容易表现出反社会行为、焦虑、多动、压抑、社交退缩等行为问题。国内陈霞也发现,父亲常吸烟组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于父亲少量吸烟组和父亲不吸烟组。Terry 等纳入769名11~17岁青少年的研究发现,37.8%的青少年吸烟者存在焦虑、失望等精神问题。
推荐访问:小报 内容 六年级安全小报内容3篇 六年级安全小报内容1 六年级安全小报内容100字 六年级安全小报内容10字 六年级安全小报内容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