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年度《内控制度经验、做法与效果》

时间:2023-03-22 11:45:11 来源:网友投稿

《内控制度经验、做法与效果》 精品文章《内控制度经验、做法与效果》一、组建领导小组,作为内控抓手单位内控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工作涉及到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控制度经验、做法与效果》 ,供大家参考。

《内控制度经验、做法与效果》

  精品文章

  《内控制度经验、做法与效果》

  一、组建领导小组,作为内控抓手

  单位内控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工作涉及到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内外监督等各项经济活动,需要内部各部门的协作和配合。我单位在工作中意识到单位领导重视是推动实施内控的关键。工作中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结合,使单位领导树立起风险防控意识,为内控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纪检副书记任副组长、财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内部控制规范领导小组。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指出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落实内部控制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构建内控机制,保障内控实施

  一建立了单位层面的内控运行制约机制。主要包括个方面的内容:内控

  管理职责分工,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关键岗位责任机制,关键人员资质能力,财务信息编报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要求,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监督评价。

  二梳理了单位主要经济业务管理制度及流程。针对预决算管理、经费收

  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等业务模块,在规章制度方面,梳理制度文件,汇编成册。三

  通过信息化对制度和流程进行“固化”。要保障内控真正落地,精品文章

  信息化是实施内控的最重要手段。我单位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将内控理念嵌入信息系统中,将制度和流程进行“固化”并达到常态化,真正实现从“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和科学管理的转变。内控规范建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且具有相当难度和专业性的工作,单位自身开展内控建设缺乏精力和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手段,很难保证内控建设的效率和效果。下一步管理中将自我纠正、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确保内控规范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篇:内控经验做法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指主要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所进行的指导、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率,按照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及长安区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方案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进行了适当的评价。现将有关贯彻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准备工作

  10中旬,财政局组织召开全区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动员大会,对贯彻实施《内控规范》工作做动员部署后,我单位制定了胜北街道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方案,成立了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贯彻实施内控工作方案、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监督指导工作开展。

  精品文章

  二、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目标和原则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1、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和全体职工实施的、旨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目标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

  我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是:

  (1)合法性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合法合规(2)安全性资产安全

  (3)可靠性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4)效率性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5)风险防范排除障碍实现单位发展战略

  2、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所涵盖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因为,在内部控制程序的所有环节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发挥作用,所有起作用的环节,也会变得无用。

  (2)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行业、规模、性质、所处地域、组织形式等不同,高风险领域不同。内部控制不能防范所有风险,但要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防范颠覆性风险。

  精品文章

  (3)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内部控制的核心思想是权力平衡,制约对象是权力,权力分配合理,约束适当是内部控制的难点。内部控制过于复杂会影响效率,风险大的业务,首先是防范风险,其次才是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内部控制不能拷贝,也不能克隆。别人的成功经验,拿过来不一定能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不同阶段、外部环境的变化、战略目标的调整等,内部控制要随之变动。

  (5)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原则。成本小于效益,是任何理性的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法则。

  3、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包括的要素:

  (1)内部环境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2)风险评估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是行政事业单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政策和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4)信息与沟通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

  精品文章

  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单位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第三篇:企业集团审计中增强内控测评效果的做法企业集团审计中增强内控测评效果的做法

  xx在企业、特别是企业集团审计中,为了通过内部控制测试,达到降低审计成本、减少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果之目的,既要严格操作程序和测评标准,又要讲求测试技法。通过实践总结了包括测试前、测试和评价阶段可采用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测试范围和重点的选择。主要是在测试初始,决策

  是否用内部控制测试,以及用的范围和方向问题。包括内部控制测试前和实质性测试前两个环节。选择正确,事半功倍。选择内部控制测试范围和重点可依据以下3点:(1)根据审计任务、目标以及时限;(2)根据企业管理组织结构、核算形式以及外部监督状况;(3)企业资本组合及行业特点。如当前企业大多数实行公司制,不仅有母公司,还有子公司、孙子公司。对实行严格的三级核算制公司制企业,内部控制测试需要深入到子公司、分厂甚至车间等基层经营单位,掌握内部控制点的全面情况;对实行统分结合核算形式的公司制企业,应在与审计目的密切相关的公司分别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对实行集中统管式财务管理的公司制企业,内部控制测试则以主体公司为主。分

  精品文章

  析确定实质性测试范围和重点可依据以下4点:(1)将内部控制测试评价为失去控制和控制薄弱的业务系统或业务环节,即健全性测评为“不健全”、“基本健全”和符合性测试未被评为“可信赖”的业务列入实质性测试范围。如对某集团公司应收预付业务内部控制测试,健全性测评87.5为“基本健全”,缺陷是无定期寄发对帐单制度;符合性测评100;作为实质性测试的检查重点,发现潜亏4000余万元。(2)将特定时间内未得到良好控制的业务系统或业务环节列入实质性测试范围。如抽样检查发现,一大型企业集团存在企业主管资金审批的财务负责人公伤期间,企业一种主要原料采购量比以前大增、次数变频的现象,即应列为实质性测试重点。(3)固有风险较大的业务。如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帐单核对、存货和固定资产抽查盘点。对某公司货币资金业务内部控制测试,健全性测评100为“健全”;符合性测评82.35,缺陷是未执行稽核控制;实质性测试发现该单位银行存款未达帐项xx余万元。(4)注意分析企业及会计系统的外部环境、流行的经营思潮、经营手段对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结合企业改组改制、大型技改项目、对外投资等重大经营活动,将易发部位或业务流程列为实质性测试范围和重点,克服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特别是会计系统在企业管理总体和层次上的局限性。如目前合并报表编制、长期投资等业务不规范的现象比较普遍,即可定为实质性测试重点。

  二、测试工具的准备。问卷式调查表是内部控制测试的基本工具,而关键控制点则是问卷式调查表的关键内容之一。准备测试工具,使其适用、灵敏。一是根据企业有关业务管理规章、制度、办法、规定,精品文章

  将问卷式调查表各控制点测试内容细化、充实,使控制点测试标准贴近企业实际情况。如根据企业对采购资金按照数额大小划分审批权限的规定,将《存货内部控制调查》有关“是否建立存货采购、领用、发出业务审批制度”的内容细化。又如根据企业电算化开发利用程度较高,致使帐证、帐帐、帐表核对的控制功能消失的情况,将问卷式调查表与之相关的控制点调减。再如对于企业虽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测试范围内无业务受理的控制点调减。二是增定关键控制点。所谓关键控制点是指业务处理过程中未加控制就容易产生错弊,可能严重影响内部控制目标而需要加以控制的业务环节。测试实践发现,内部控制测评中被评价为“可信赖”和“基本可信赖”的控制点,在此后的实质性测试中不同程度有问题被查出。分析结果说明,评价标准尺度过宽,内部控制测试评价的百分比偏高,与关键控制点未作合理设定有关。科学确定关键控制点,有助于合理进行内控评价。首先,根据控制点设置的“业务处理不相容”、“钱帐物分管”和“严格凭证流转程序”等3项原则,拟确定基本关键控制点。如会计报表内部控制的财产清查、报表审计、报表合并;应收预付内部控制的催帐、单证审核、冲帐批准;流动负债内部控制的核销审批、签发票据审批、预收入帐审核、工资计发审核、税金计交审核;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内部控制的资本变动批准、验资;销售收入内部控制的授权外业务审批、赊销业务审批、发运审批、坏帐处理审批;成本与费用内部控制的原始记录审批(核)、签发、成本费用归集、成本费用分配、成本结转。其次,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业务循环、不同的内控测试目标,调整并

  精品文章

  确定适合被审计企业特点的关键控制点。

  三、测试和评价方法的运用。

  (一)健全性测试采取面对面询问方式。问卷式调查一般有自填后核、边问边填等方式。实践中,我们采取过将问卷式调查表交由被审计企业财务部门填写的方式。一些财务主管、分口部门负责人大包大揽,172项控制点全部答“是”,致使符合性测试误差大,时机延误,效果不佳。改为面对面询问方式效果较好。同一张调查表可能涉及多个岗位,要对

  涉及的每个岗位责任人逐个调查,必要时可分别向岗位责任人及其上级进行询问;被调查的岗位责任人应是测试范围的当事人,避免新任岗位责任人回答以往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执行状况的现象。

  (二)符合性测试的抽样检查分5步骤实施。(1)计算样本总量。以货币单位为样本量计算单位,根据内部控制测试对象一定时期内帐面借方和贷方发生额累计加总确定。(2)计

  算抽样样本量,抽样比率不低于5。(3)选取样本。根据帐簿记录的业务内容、金额、时间分布等因素,结合经验判断进行抽样。应注意,一是样本的业务循环代表性和时间分布均匀性,二是选取业务摘要特殊、发生金额有代表性的业务。三是将入选样本按照记帐凭证编号排序,以便利用抽取的每份记帐凭证进行相关的会计业务、多个控制点的检查。(4)检查样本。从会计凭证上检查审核、复核、稽核、职务不相容等控制点,测试内容可进一步细分为业务、金额证证相符与否,正、附件是否齐全,审批、审核、验收职务是否不相容等。

  精品文章

  (三)全面把握测评原则。掌握健全性测试和符合性测评的百分比计算、判断方法的同时,应注意两点。一是“一票否决”原则。关键控制点测试被判“不健全”,对与之对应的调查表具有“一票否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但执行结果尚好的,在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现状下,应作出否定性评价,以督促企业健全内部控制。例如按照规定应合并未合并的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仅此点可将会计报表内部控制测评为“不可信赖”。二是同一调查表的健全性测试结果和符合性测试结果,两者相比取其低。例如健全性测试达100,符合性测试达89,虽然按照计算公式得出评价结果100×89为89>81,但是评价结论只能是“基本健全”,不能升级。

  增强内部控制测评效果,需要加强对审计重要性和审计方法灵活性原则的理解,正确处理内部控制测试与直接审计效果关系;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原理研究,弄清内部控制点、审计重点、审计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举一反三,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测评实用水平。

  (工作单位:四川省审计厅经贸处)

  第四篇:加强内控效果研究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探讨

  中顾网作者:佚名点击数:

  更新时间:xx-9-1517:13:40内部控制体系并不是一个独立于企业现有管理体系外的新东西,更不意味

  着对企业现有管理体系的否定。实际上,内部控制体系更应该扮演现有管理体系的“整合者”角色。内部控制体系应该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去

  精品文章,企业领导应该真正认识到内控的精神实质,才能积极推动企业内控的发展,并真正帮助企业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探讨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于xx年6月28日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该基本规范于xx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这是中国会计审计领域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此次《基本规范》的印发,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这个以规范企业信息披露为主要目标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旨在提高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该规范的实施必将提高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有效性,保障公司资产安全,减少舞弊事件发生,有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提高公司经营效益,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由此,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问题摆在了实务界和理论界面前。

  一、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xx年2月27日,在世界上有着4万员工、4大集团,全球几乎所有地区都有分支机构、233年的巴林银行垮了。导致巴林银行破产的根本原因就是:巴林银行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缺乏风险防范机制。xx年初,成立于1864年的法国兴业银行集团也曝出违规操作丑闻。兴业银行是法国乃至世界上主要的银行集团,总部设在巴黎,分别在巴黎、东京、纽约证券市场挂牌,它的总资产在xx年12月31日达到4411亿美元,在法国居第一位,在全世界则至第七位。按照规定,精品文章

  银行的证券或期货交易员进行交易时,都会受资金额度的严格限制。但操作员杰罗姆。凯维埃尔闯过了5道电脑关卡,获得使用巨额资金的权限,违规操作近一年都没有被发现,给银行造成49亿欧元的损失。从巴林、兴业银行的监管不力可以看到,再完善的内控制度如果执行不力都是无济于事的。

  再看国内企业,同样看到内控执行不力的灾难性后果。如曾获新加坡上市公司“最具透明度”的企业——中航油(新加坡)。按照规定,公司的风险管理基本结构是从交易员,到风险管理委员会,到内审部,到首席执行官,再到董事会层层上报;每名交易员亏损20万美元时,要向风险

  管理委员会报告,亏损达37.5万美元时向首席执行官汇报;亏损50万美元时,必须斩仓。尽管它有完整的风险管理制度,在风险管理委员会设置、风险控制流程等各方面都比较完备,但遗憾的是公司的这些制度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公司内部风险管理内控系统形同虚设,最终给公司造成了超过5.5亿美元的灾难性损失。

  最新的三鹿事件也引发我们对内控执行的思考。自xx年起,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xx年实现全国第一。xx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0.16亿元,同比增长15.3%。然而,在企业疯狂扩张的背后,却隐藏着内控失效的潜在风险。三鹿之败在于内控的缺失。三鹿集团内控意识淡薄,风险识别、评估、控制能力低下,最终导致了“结石门”。风险点管控是企业内控的基本要求,一个企业的产业链越长,风险点就越多。对食品行业而言,质量监控无疑是风险控制的关节点。《基

  精品文章

  本规范》第37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应急机制不健全,正是压倒三鹿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

  上述事件无一不在诠释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有效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使内部控制制度达到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关键在于有效执行。

  二、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制约因素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措施没有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地方;二是指设计完整,合理的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得到贯彻执行并发挥作用,实现其为提高经济效率、效果,提供可靠财务报告和遵循法律法规提供合理保证的目标。在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时,只有满足了第一层涵义,才能考虑其执行的效果;而第二层涵义对企业来说则是根本性的,也是企业的追求目标。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主要制约因素有:

  (一)内部控制的执行动力先天不足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审视内部控制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成本几乎是由企业的总经理及以下的各执行层来承担。而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受益者除经理层和内部员工外,还有企业的委托层(股东)和企业外部的审计人员、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外部监管者等相关各方。因此,如果没有对代理人内部控制的再监督,企业收益提高了,但执

  精品文章

  行者却得不到报酬,那么内部控制的执行水平必然低于企业最优水平。而单纯的外部管制并不能解决这种外部效应导致的内控失灵,这一点通过透视中航油事件可以得到验证。

  (二)内部控制受管理成本因素的影响

  不管实施何种管理,都需要付出管理成本,如果实施内部控制造成企业管理成本奇高,则有可能对内部控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这样就会削弱内部控制效能的充分发挥。控制环节越多,控制措施越复杂,相应的控制成本也就越高,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

  (三)高层管理人员的违规操作

  内部控制是人们根据管理的需要而建立的一种方法,只有每个人都能按要求执行,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但是如果高层管理人员违规操作,那么再严密的内部控制也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理所当然地要按照其管理人员的意图运行,尤其是企业负责人的决策更是起决定作用。决策出了问题,贯彻决策人意图的内部控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控制效能。

  三、内控新规下加强内控有效执行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内控观”

  内部控制体系并不是一个独立于企业现有管理体系外的新东西,更不意味着对企业现有管理体系的否定。实际上,内部控制体系更应该扮演现有管理体系的“整合者”角色。内部控制体系应该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去,企业领导应该真正认识到内控的精神实质,才能积极

  精品文章

  推动企业内控的发展,并真正帮助企业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具体执行如下步骤:第一,评估现状。参照规范的内容对企业自身进行一个自我检查,充分理解企业现存的内部控制措施以及其中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并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全方位的梳理。第二,建立初步规划。由于基本规范不仅要求企业要像《萨奥法案》那样财务报表合规,还包括对效率效果的合规、合法性、资产安全以及战略方面等五个目标全部要合规。因此,企业目前可以配合自身管理的需要去建立一个初步的规划,然后再逐步实现目标。第三,建立有效的工作团队。企业应按照基本规范的要求,明确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各级管理层在内部控制中的责任,规范审计委员会以及内部审计职能的独立性。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搭建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内控团队,启动一系列内部培训,包括在企业内部对内控重要性的宣传。对于某些企业而言,如果执行内部控制标准过高,可以考虑将其业务外包,由专业中介机构提供服务,尽可能提高效率、减少成本。第四,必须关注内控指引的建设与更新。由于基本规范对部分关键的标准和程序只提出原则性的要求,而具体的指引都还处于征求意见的阶段,因此企业一方面要关注现有政策的明确要求(如证券交易所内控指引中提出的关注领域),另一方面需要时刻关注指引内容的变化与要求。在某种情况下,对政策要求的误判,可能会直接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甚至浪费。

  (二)引入问责机制,建立内控制度有效执行的机制保障

  所谓问责制,就是在某项活动中针对相应的权力明确相应的责任,并对相应责任履行进行严格科学考核,及时察觉失责,依据相应

  精品文章

  的失责对当事人追究和惩罚,靠“问”的“制度化”来保证“权责对等”实现的一种机制。内控制度中建立严格科学的问责制,并严格执行,可以增加内部经营活动各方逃避义务的风险,增强各方互利合作的可能,促使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基本原理——三角制衡原理(见图1)。在内部控制制度中解决由谁来问责这一问题,值得重视,单位所有经济业务涉及到以下人员,他们是经办人、审核人、审批人、支付人、检查人、监督人等,他们的权力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经办权,另一类是审核、审批或支付权,还有一类是检查、监督权。这三类人所分管的工作应该是相互独立并形成相互制衡关系,如同三角形的三个边。这也体现了内部控制的两个基本原则——岗位分离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

  (三)全员参与,与绩效考核相挂钩

  coso的内部控制概念中强调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的,《基本规范》第3条也明确了这一点。可见企业内的任何一名员工都应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中,也应被纳入到内部控制运行过程中,实现内部控制运行过程中的全员参与,同时,明确个人在事前、事中、事后不同的风险控制责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具体职责。只有从上至下的全员重视,并严格按照内部控制指引的规定进行操作,才有可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根据行为科学理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根据行为效果进行奖罚才能实现人的行为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必须要把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入到内部控制运行机制中来,完善管理层上下级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把

  精品文章

  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按照管理层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并且和公司的经营目标、岗位责任联系起来,进行必要的奖罚和考核。通过内部控制运行与绩效相挂钩,达到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执行的目的。

  (四)强化信息技术安全

  近期一系列金融机构中所发生的金融欺诈案例都在提醒我们,强化it系统安全对于防范欺诈风险的重要性。《基本规范》强调了企业要建立与其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使得内部控制流程能够和信息系统实现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对相关流程的自动控制,以便进一步减少或消除人为操作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企业也应该采用先进、完善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加强人员权限和密码管理、严格监控数据输入、对所有操作进行详细记录和备份,以确保技术系统的安全运行。

  (五)建立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根据《基本规范》的相关要求,企业要全面系统地收集所有信息,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比如购买保险、及时放弃或停止相关活动以减少或避免损失等,实现对风险的分散和有效控制。同时,严格执行风险管理制度。相对于制定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将这些制度严格地落实到企业实践中才是更为重要的。如果没有良好的执行,再完善的制度也起不到任何作用。除了制定制度之外,企业管理层应该在制度的执行上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才能真正实现风险控制的目的。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探讨

  精品文章

  第五篇:经验与做法(精选)高行校区教师服务流程管理经验与做法

  落实执行力,解决现实问题

  学校的各项制度是一系列工作规范实施的保障实施细则和检查考核细则,在制度执行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可以让全体教职员工明白做什么,怎么做,从而促使员工在工作中严格按制度执行。

  落实课程标准

  科学规范学生的作业,注重作业实效性及批改的及时性,加强教学流程监控,增强反馈的及时性,做好教学效果的过程评估和反馈。

  教师的管理

  充满激情,迎接挑战,自由平等,以德服人,自我批评,追求卓越,责任至上,善始善终。

  宏观管理

  登记来我校报名的辅导学生姓名及辅导课时

  细化管理

  在学员档案记录表中完善记录学生的阶段性辅导计划,辅导授课案,回访记录,阶段性测试试卷,阶段性测试分析,家长会记录以及成长记录册。

  辅导讲义让教师概括知识框架,典型例题,方法总结与易错点分析,之后针对性地练习。

  认真做好学员辅导的考情工作,要求到课的学员认真填写《辅导课签到表》管理教师要及时登记学生到课情况。

  精品文章

  对照开放教育管理要求和相关职责,查漏补缺并做好总结工作。

  把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等有关教学管理的各项要求下发给学员,同时把新学员的通讯方式,课程安排,学员电子信箱等信息提供给任课老师。

  内容仅供参考

推荐访问:内控合规建设经验做法 《内控制度经验、做法与效果》 做法 效果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