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韩愈《马说》阅读答案,菁选3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4-07 11:05:07 来源:网友投稿

韩愈《马说》阅读答案1  阅读文言文,完成1一5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愈《马说》阅读答案,菁选3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韩愈《马说》阅读答案,菁选3篇(范文推荐)

韩愈《马说》阅读答案1

  阅读文言文,完成1一5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_____________

  (2)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_____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___________

  (4)安求其能千里 安: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也像韩愈一样怀才不遇,得不到赏识,除了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外,还有哪些更好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或:有时;(2)见:显现;(3)等:等同;(4)安:怎么 ,怎能

  2.(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马,所以不按照千里马的喂养方法喂养它。

  (2)千里马鸣叫,喂马的人却不知道它想表达的意思。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反应了当时的社会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人才的社会现实。

  5.努力使自己更完美:敢于毛遂自荐,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善于把握机会,抓住机遇。

  (意思对即可)

韩愈《马说》阅读答案2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骈( )死于槽枥之间

  ②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

  ③执策而临( )之

  ④才美不外见( )

  2.以下各组加粗词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B.以君之力 策之不以其道

  C.虽有千里之能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翻译句子。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两马并驾

  ②等同,一样

  ③面对

  ④通“现”表现

  2.D

  3.①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喂养它。

  ②鞭策它,不按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4.这句话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有了能识别千里马的伯乐,千里马才能被发现。在封建社会人才主要靠圣明的君主;当今社会,人才的脱颖而出主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意思对即可)

韩愈《马说》阅读答案3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6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苏代为燕说齐,未见齐王,先说淳于髡曰:“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②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④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今臣欲以骏马见于王,莫为臣先后者,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臣请献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为马食。”淳于髡曰:“谨闻命矣。”入言之王而见之,齐王大说苏子。(《战国策·燕策二》)

  注:①比,连续,接连。②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③还,音义同“旋”,围绕,绕圈子。④旦、朝,早晨,也指一天。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2)苏代为燕说齐( )

  (3)臣请献一朝之贾 ( ) (4)莫为臣先后者( )

  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不以千里称也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B.人有卖骏马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人莫之知 何陋之有

  D.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 行拂乱其所为

  14、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入言之王而见之,齐王大说苏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文第二段交代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介绍这匹骏马“一旦而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这都证明了【甲】文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3分)

  参考答案:

  12、(1)等同,一样 (2)游说,劝说 (3)费用,钱财 (4)没有人

  13、C(代词,代千里马;宾语前置的标志。A.用,把,拿;B.定语后置的标志;D.做。)

  14、(1)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得千里马吧。(采分点:两个“其”)

  (2)伯乐于是环绕着那匹马看了一番,离开之后又回头看看它,(结果)一天马的身价就涨了十倍。(采分点:去、顾)

  (3)(于是)淳于髡进宫向齐王引荐了苏代,齐王接见了苏代,而且很喜欢他。(采分点:补充“见”的主语、说)

  1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推荐访问:韩愈 答案 马说 韩愈《马说》阅读答案 菁选3篇 韩愈《马说》阅读答案1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 韩愈《马说》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