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上海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3篇

时间:2023-04-13 17:00:08 来源:网友投稿

上海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1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文中加点字词的注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那片浩翰汹涌的水,仍旧尽日横冲直滚,倒悬飞溅,汹涌澎湃,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海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3篇,供大家参考。

上海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3篇

上海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1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文中加点字词的注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那片浩翰汹涌的水,仍旧尽日横冲直滚,倒悬飞溅,汹涌澎湃,雷鸣山崩;那些虹霓仍旧在它下面一百英尺的空中弯亘横跨。太阳照在它上面的时候,它仍旧像玉液金波,晶萦清澈。天色暗淡的时候,它仍旧像玉霰琼雪,纷纷飞洒;像轻屑细末,从白垩质的悬崖峭璧上阵阵剥落;像如絮如棉的浓烟,从山腹幽岫里蒸腾喷涌。

  A.横冲 hèng 飞溅jiàn 浩翰

  B.弯亘gèng 琼雪qióng 晶萦清澈

  C.屑末xiè 剥落bō 虹霓

  D.如絮xù 幽岫zhóu 悬崖峭璧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前段时间,“*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引起了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从表面上看,人们的汉字书写能力普遍退化,是源于键盘输入方式对手写传统的冲击,但从深层次分析,可能在于人们逐渐丧失了对汉字文化的敬畏之心。人们对汉字书写的态度相当草率,甚至对不规范的书写漠然视之,最终都慢慢地积非成是,成为新的习惯;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无需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练习汉字,没有练就过硬的汉字书写基本功。少了一份对汉字书写应有的珍视,少了一份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敬重,“汉字危机”迟早会成为一个问题。

  A. 退化 B. 漠然视之 C. 积非成是 D. 珍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选择上市或者发行债券等企业融资方式,一般要求企业规模大、盈利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才能成功融资。

  B.位于张家界大峡谷的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峡谷玻璃桥,总长约430米,宽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高的全透明玻璃桥之一。

  C.《丛林中的猞猁》讲述了猞猁灰灰在亲人们都遭到不幸后独立生活,告诉读者孤独也是一种美。

  D.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体公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

  4.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 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一直可的机器狗。

  C. 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

  D. 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5.对联很精妙。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 ___ 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 )(2分)

  A.相 B.急 C.自 D.少

  6.“三十六计”是*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中的许多计谋是借助比喻定名的。下面计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是一项是( )(2分)

  A.远交近攻 顺手牵羊 反客为主 B.围魏救赵 以逸待劳 偷梁换柱

  C.打草惊蛇 浑水摸鱼 调虎离山 D.暗渡陈仓 金蝉脱壳 欲擒故纵

  7. 根据提示选用诗文名句填空。(8分,每空1分)

  让我们随诗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跟杜甫登临泰山之巅,抒发“ ,

  ”的豪情壮志;随孟浩然望洞庭湖,领略“ , ”的开阔壮美;同王维使至塞上,感受“ , ”的雄浑奇异;伴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欣赏“ , ”的莺飞燕舞……

  8.名著阅读填空。(任选三题,如四题都答,按前三题计分)(3分)

  ①宋江在浔阳楼上倚栏畅饮,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作了《西江月》,又写了四句诗,其中后两句是“他时若逐凌云志,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简﹒爱就要答应表兄圣﹒约翰求婚的时候,内心矛盾、情绪激动的似乎听到了一个声音在叫唤----“________!”于是简﹒爱飞也似的走到门边,冲进花园,挣脱了圣﹒约翰。她意识到自己该处于支配地位了。

  ③祥子的车被当兵的拉走后,他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就在祥子在茶馆里等着去看夜场电影的曹先生时,他遇到了__________;他们的悲惨情景把祥子最大的希望给打破了。

  ④《爱的教育》中记叙了4月5日体操课上发生的一件事,同学们把真诚的称赞送给了奈利,其原因是(不超过2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7分)

  【新闻事件】

  5月3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乘动车到成都看病,没有买到全程座位票。到达南充站后,老人被座位主人请了起来,老人女儿希望座位主人和老人挤一挤,遭到拒绝。 之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座位主人委屈回道:“坐自己的座位错了吗?”

  【网友评论】

  悠然南山: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尊老敬老,一个老态龙钟,一个风华正茂,该不该让座,还用考虑?

  一吐为快:动车不是公交,它实行一人一票制,对号入座。公交你买了票未必有座, 动车座位票可是要花座位票的钱买的啊。花钱买了座位票,让是美德,不让也无可指责。

  成吉思汗:老人女儿的话太伤人了,让人难以接受。就算让座,也应该补足车票差价。

  红豆南国:年轻人也不容易,和他们争什么?这么有孝心,带着妈妈去餐车消费嘛,那里有座位!

  美丽人生:她早干什么去了?早点买票也不至于只买到半截座位票啊?

  自由之声: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我看应该“多学学”的是她自己吧。

  【专家观点】

  《中华铁道网》评论员廖超:动车上不让座,于理有据,于情不合。老人的女儿在处理无座这件事上,其实有更好的做法。如果没有买到合适的座位票,可寻求乘务员的帮助。如今铁路正在开展“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铁路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旅客,让其实现“安全、方便、温馨”的出行。要求别人让座也未尝不可,但应有更好的方式去说服别人,比方说,可以告知座位主人自己的母亲需要坐多久,可以强调自己的母亲已经年满80.又是去成都看病的,能否帮个忙,等等。当然,也可以提出给予经济补偿.。

  (1)简要概括网友对“动车拒让座”事件的主要态度及其理由。(3分)

  (2)网友“自由之声”认为应该“多学学”的是老人的女儿。阅读材料,说说老人女儿应该学什么。(给出两条建议即可)(2分)

  (3)针对网友“悠然南山”的评论,以“不忘初心”为网名写一则跟帖,谈谈你不同的看法。(2分)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4题。(12分)

  诺贝尔奖的种子(黄助昌)

  ①我的朋友老康在美国读博,他有一个八岁的儿子,本来在国内读二年级,因好动淘气,常常被老师训斥,学习成绩总是垫底。因此,老康就把他带到了美国。

  ②没有想到第一次考试,他儿子的成绩就是全校第一,并且数学还得了满分,这让老康感慨万分:祖国的基础教育多么扎实!连垫底的学生都能在美国考第一!

  ③同时他又自问:*有如此好的基础教育,*人应该拿诺贝尔奖拿得都手酸了,但事实上却根本没有*人什么事儿,年年都看着别人拿,这是怎么回事?

  ④不久,老康就看到了美国佬的厉害。小康放学回家,问老康:“ How is the unitedstates writing Diabetes?(在美国,你们是怎么认识糖尿病的?) ”

  ⑤老康读的专业是英国文学,也不知“Diabetes”是什么意思。老康搬来词典,才弄清了它的意思:糖尿病。

  ⑥老康问:“你问这个问题干什么?”

  ⑦小康说:“赫本小姐布置我们写作文,题目就是这个。”

  ⑧什么?这是什么老师!才三年级的学生,让他写这种纯学术性质的文章!老康马上打电话给赫本老师*,连发炮弹:作文应该贴近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比如写一写“上学路上”,或者“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你怎么能出这么一个题目?你自己完全知道糖尿病是怎样产生的吗?

  ⑨赫本回答: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不是生活中的事情吗?弄清病理,这不是很有意义的活动吗?我不知道的,学生就不能知道吗?……

  ⑩老康被说得左支右绌,此时此刻,老康对这种美国式的教育露出不屑之色:好高骛远,空中楼阁,没有翅膀就想上天揽月,哼!

  ○11老康不久就把这件事渐渐淡忘了。直到有一天赫本打来电话,只听赫本那边情绪激昂,兴奋异常。原来她从批阅小康的作文之中获得了有关糖尿病的知识,于是疑心自己五岁的女儿患有糖尿病,到医院体检,果然是。因为是早期发现,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不久即可康复。她已经感谢过小康了,现在还得感谢小康的爸爸……

  ○12老康一时不知所措,只是一味应和:是吗?……是吗?……

  ○13老康缓过神来,还是不敢相信。老康赶紧找来小康的作文本。好家伙,足足写了十六页!他才多大哟——八岁,小学三年级!

  ○14天哪,纲举目张,逻辑严密,引文扼要,还在文末列出写作本文时用的七本参考书目。

  ○15老康跌跌撞撞好半天才把这16页作文读完,只得了个囫囵之意。心想:这小子,到美国什么都没有学会,倒把国内抄袭论文的功夫无师自通了。

  ○16老康决定先礼后兵——先不耻下问,后兴师问罪。小康一回家,就很高兴地向老康宣告:“我现在是医学家!将来一定能得诺贝尔医学奖!”

  ○17老康见他得意忘形,马上沉下脸: “谁说的?”

  ○18“赫本小姐!”

  ○19老康装作不知内情:“她说你是医学家,你就是了?她说你能得诺贝尔医学奖,你就能得了?”

  ○20“你还不知道哇?告诉你,我的作文引起了赫本的高度重视!她根据我对糖尿病的研究心得,发现了她女儿的糖尿病。她说我非常伟大,长大一定能够得到诺贝尔医学奖!我也觉得能得这个伟大的奖!”

  ○21老康在心里苦笑:美国式的教育总是让学生这么张扬,这么不知天高地厚。

  ○22现在,他要检验一下小康作文的货色!老康本想戳穿小康的西洋镜,没有想到小康对答如流,左右逢源。这么说,美国佬在教育方面还真有一套。

  ○23仔细一打听,老康才知道小康为了写这篇文章,泡了图书馆,请教了主治医生,询问糖尿病患者……这类事情包含着多少综合素质!这就是美国的教育——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小康学到了这种方法,于是才能将众多的`信息进行过滤,梳理之后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这恐怕是*写作教学从来也没有涉及的领域。

  ○24老康顿时对赫本老师肃然起敬。赫本说小康一定能够获得诺贝尔奖,是的,小康会得到的,因为种子已经播下。

  10、 根据老康来美国的情感态度变化来填空。(2分)

  儿子考第一,他 ;有如此好基础教育的*得不到诺贝尔奖,他不解;得知儿子的作文题目后,他 ;对美国式的教育,他 ;当赫本老师打电话感谢他时,他不知所措;曾被怀疑的儿子对答如流时,此时他对美国教育 。

  11、 老康看完儿子的作文,“心想:这小子,到美国什么都没有学会,倒把国内抄袭论文的功夫无师自通了。”老康所思所想,说明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分)

  12、第④段画线的句子和哪一段相照应?老康觉得美国教育厉害在哪里?(2分)

  13、老康对美国教育由最初的“不屑”转变为“肃然起敬”,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何作用?(2分)

  14、文章最后说:“赫本说小康一定能够获得诺贝尔奖,是的,小康会得到的,因为种子已经播下。”从现实出发,你认为应该在学生心中种下什么种子,说说理由。(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6分)

  解码汉字“行”

  ①汉字就像一台机器,能拆解成零件二三。解字好比侦探破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码汉字“行”。

  ②“行”字本来的读音应该是háng,是个名词。从甲骨文、金文所画的字形来看,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它的本义是道路,是四通八达的路。《诗经》上说“置彼周行(háng)”,“周行”就是通向西周京城的大道。《诗经》上还说“遵彼微行”,“微行”就是小路。

  ③“行”的本义是道路,所以由“行”字构成的字也都和道路有关。如:“街”“衢”这两个字,就都是道路的意思。

  ④“行”字的本义是道路,道路自然就成了人多的地方。而路的两边也正是做买卖的好地方,所以有很多人聚在路的两边做交易,路旁的店铺也就称为“行”了。比如,银行就是路边存钱的地方,粮行就是路边卖粮食的地方,商行就是路边卖东西的地方。进而又引申出“行情”“行话”等词语。“行情”就是市面上商品的一般价格。“行话”就是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

  ⑤路是人走的,所以从道路的“行”引申为“行走”的“行”是很自然的事情。读音也变成了xíng,词性也变成了动词。

  ⑥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从未中断的文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行”字解码中即可见一斑!

  15.本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

  16.本文围绕汉字“行”,介绍了四方面的知识,请写出两个方面。(2分)

  (1)

  (2)由“行”字构成的汉字,都和道路有关。

  (3)

  (4)由“行”引申出的新词义、新读音、新词性。

  17.本文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1题。(10分)

  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学校

  近日,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人张劲硕发微博抱怨来博物馆参观的中小学生缺乏基本礼仪,点名批评北京一所小学——该校学生随地乱扔垃圾。该条微博在网上引发很大反响,被点名的小学公开道歉。这不得不使我们意识到: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学校。

  子不教,父之过。孩子世界是*世界的镜像,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社会秩序的投射,公共场所既是文化载体,也是公德教育的学校。比如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在飞机上有一个孩子尿急难忍,由于飞机临近降落,厕所关闭,家长当众脱下孩子的裤子让其方便,招致网友一片指责。

  公德规范的问题不能置换为道德滑坡,梁启超说:“吾*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有“私德”而无“公德”,才是问题所在。可能在多年以后,对于闹出风波的孩子们来说,早已不记得在博物馆看到了什么,但这场公德教育课是不会忘记的。公德教育没有比公共场所更好的学校了,公共场所是孩子们体会群己边界最直观的场合。试想我们置换场合,孩子们在自己的房间里乱丢垃圾,可能是一个“不讲卫生”的私德评价;孩子随地方便,如果事发突然恰又在荒郊野外,甚至不会有道德评价。可见,没有一个规则明确的公共场所,公德规范和公德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德规范是社会治理的“奢侈品”。解决好法律、权利、公*等重大课题之后,公德规范的紧迫性才会凸显出来。落实公德教育,法律法规要找到可操作的落脚点,个人的道德约束要找到可以契合的标准,让公德在道德和法律之间,成为更具有界定与实践意义的行为标准。

  当前的关键,是给公共场所赋权,让公共场所具备更明确的规则,具有更多对公德行为进行裁量的空间。以博物馆为例,除了微博声讨,用舆论监督这种不道德行为,有没有其他约束机制,比如对团体、个人采取黑名单制度,限制甚至禁止他们来访参观。观察发达国家的公德规范,大多是标准更细致,执法更有力,公共场所更具权威性,而且更大地发挥社会团体作用。

  (选自2016年5月10日《*》,略有删改)

  18.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答:

  19.文章第2段写家长在飞机上让孩子当众方便的事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0.为什么说“公德规范是社会治理的‘奢侈品’”?(2分)

  答:

  21.根据文字内容,请简要概括规范公共场所公德行为的具体措施。(3分)

  答:

  (四)阅读下面两段短文,完成22—25题 。(12分)

  【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匡衡勤学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无从致书以观 (2)余因得遍观群书

  (3)主人怪 (4)遂成大学

  23.下列“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A.有烛而不逮 B.以书映光而读之

  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25.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段选文的感受。(2分)

  三、作文练笔与展示(50分)

  26.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朋友,我敢保证你 在过往的岁月中完成过无数的约定:相约一起在绚丽的春天去拥抱温暖,一起在似火的夏日去倾听鸣蝉,一起在凉爽的秋天去笑看落叶,一起在雪舞的冬日去追逐浪漫。而今天,渐渐长大的你想过没有,应该与明天的自己有个怎样的约定呢?

  请以“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王勃一生短暂,留下《滕王阁序》;曹雪芹呕心沥血,留下《红楼梦》……青春年少的你,此时或许行囊满满,踌躇满志,有许多东西留下;或许两手空空,惆怅无限,什么也没有留下。无论怎样,它们一定会引起你深深的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请以“留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要求符合题意,文体规范,结构完整。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③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和他人作品。

推荐访问:上海 初中语文 答案 上海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3篇 上海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1 2014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上海语文中考题及答案 2017上海中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