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范例推荐)

时间:2023-04-16 08:50:04 来源:网友投稿

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清淤扩挖根据翻身河河道具体情况,经过实地查看及清淤方案论证,我单位确定采用泥浆泵清淤,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供大家参考。

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清淤扩挖

  根据翻身河河道具体情况,经过实地查看及清淤方案论证,我单位确定采用泥浆泵清淤,并结合长臂挖掘机挖掘施工。

  施工顺序按照顺河流方向,自上而下施工,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①机械准备:15KW泥浆泵两台,箱式运土车四台,普通双桥车辆四台,长臂挖掘机1~2台(视实际情况定),普通挖掘机两台。首先沿河道两侧修建临时施工便道,靠近施工便道的淤泥用普通挖掘机挖掘装车外运,较远处则用长臂挖掘机装车外运,河道中心处则用高压水泵冲搅后再用泥浆泵抽至箱式运输车内外运。

  ②河道清淤按照自上游至下游、先中央后两侧的顺序施工。

  ③首先进行河道中央的淤泥挖掘。我标段河道现状宽度在45米至60米之间,施工时挖掘机不能一次将河道中央的淤泥挖至河堤上,故河道中央的淤泥需经过2~3次倒运方能至河道两侧,然后将淤泥挖至河岸箱式运土车上外运。

  ④由于采用水中清淤,淤泥含水量大,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道路及周边环境污染,因此一部分淤泥挖至岸边需经过晾晒后方可外运。

  渣土运输及弃土场管理

  ①淤泥运输

  渣土运输将严格按照山东省有关渣土运输的有关规定,选用性能良好、车厢封闭较好、证件齐全的车辆,严格按照指定的线路行驶。做到运输车辆不超载,车厢上部全部用篷布覆盖,避免运输过程中渣土散落污染市区道路及周边环境。为防止渣土在运输过程中的乱倒、乱弃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我标段将采用开挖现场与弃土场双向签票的办法,坚决杜绝渣土乱倒、乱弃。为保证车辆运输不对市区环境造成污染,在渣土运输的区间段内安排清洁人员,随时对

  车辆散落下来的土块、泥块进行清扫,并安排专人进行巡视。

  ②弃土场管理

  河道整治工程弃土方,按照甲方及监理指定位置存放。为配合弃土场管理,安排普通挖掘机一台在弃土场,协助运输车到土、平整土场等。弃土高度严格按照规划高度,禁止超区域、超高度弃土。

  2.土方开挖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设置截水沟→挖掘机开挖→推土机运输→人工整修边坡→坡面防护。

  2.1人工控制测量

  人员进场后,我单位接桩后将立即进行中线与高程的复核,确认无误后立即设置护桩,确保线路位置的准确,然后根据施工需要增设加密布点,满足施工需要。

  在测量过程中,同时确定用地边界,为施工调查和设计复核提供确依据。

  2.2河道开挖

  接到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后,立即展开施工:准备安排6个施工小组,每个施工小组各负责一段河道的疏浚任务。各施工队根据工程需要可设置若干施工小组,方便管理,确保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1、采用挖掘机挖甩、推土机推土的施工方法施工。挖掘机开挖方法采用立采、后退法开挖。开挖时按照“先中间,后两侧”,“先水下,后水上”的开挖原则。

  2、开挖过程中,经常校核测量开挖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3、机械开挖土方后,边坡应留有一定的保护层,再辅以人工修整达标。

  4、实际开挖轮廓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误差应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

  5、开挖过程中随时注意土层的变化,挖掘机距边坡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确定每次的挖装深度,避免出现异常情况,保证设备安全。

  6、所有削坡开挖除监理人另有指示外均为旱地开挖,开挖前挖好截水、排水设施,并对开挖施工中的地下水和施工用水排除;同时根据施工现场的需求设置的临时排水设施与截水设施;开挖过程中准备2台7.5kw排污泵用来排水。施工中确保排水畅通,防止由于排水不畅引起边坡失稳。

  7、实际开挖轮廓线必须符合设计文件所示或监理人现场指定的开口线、水平尺寸和高程的要求。开挖最终轮廓线均不得欠挖。

  8、滩面平整后,河口高程应严格控制,河口线顺直,坡面平整。施工时,开挖的边坡应预留适宜的保护层,用人工修整成型,以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同时又可避免因贴坡修整与原状结合不好而引起边坡塌方而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9、严禁在高度超过3m或在不稳定土体之下“偷岩”(无坡脚或负坡脚)作业。在挖方边坡上如发现有土体或导致土体向挖方一侧滑移的软弱夹层、裂隙时,及时清除和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土体崩塌与下滑。

  10、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否则应及时调整。

  11、高程和河底宽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河道开挖的边坡应平整、稳定,河口线、坡脚线应整齐顺直,河底应平整。质量检查内容和质量标准按下表执行

  检测频率

  序检测方项目

  允许偏差

  号

  法

  范围

  点数

  每隔50-顺河线1河道中心线

  不大于20.0CM100M测一200-500M点

  ±30.0CM,平均每隔50~顺河线2河道底宽

  值不小于设计100M测一200-500M底宽

  处

  不大于+5.0CM,沿垂直河每隔3河道高程

  平均值不高于线测4-550-100M设计高程

  点

  用经纬仪测量

  用经纬仪测量

  用水准仪测量

  用水准偏差范围为:N每岸顺河200-500M仪或坡4河坡坡比

  ±0.05(N为设线检测4-5范围内

  度尺测计坡比)

  处

  量

  2.3挡水堰、护坡清基施工方法

  拟采用挖掘机与推土机组合的方式进行开挖基面与基面清理:

  ①、按监理人的批示及有关规定,完成土方填筑部位的基础清理,并做好排水工作。

  ②、基础施工前,根据勘测设计文件、基础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条件制订有关施工技术措施与细则。对基础开挖或处理过程应及时、详细记录,经单元工程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堤身填筑。基范围内作深层清理的(一般指清理深度超过30cm)庄台、河塘、路埂等作为隐蔽工程,在开工前按顺序编号登记,对清理部位、(桩号)平面、断面及地貌提供详实的测量及摄像资料。

  ③、基面清理范围包括挡水堰及其边界外30~50cm;基础表层不合格土、杂物等必须清除,基础范围内的坟墓、房基、水井、泉眼,各类洞穴及坑、槽、沟、河等均应清淤(杂)后按堤身填筑要求进行回填处理。清基后应进行倒毛、平整、碾压。

  ④、当基础冻结后有冰夹层和冻胀现象时,未经处理,不得在其施工。

  ⑤、所有基础开挖、清除的弃土、杂物、废碴等均应运到监理人

  指定的场地堆放,不得随地弃置,更不得与筑堤土料混杂。

  ⑥、基础处理属隐蔽工程,基础清理平整后应及时报请监理人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堤身填筑,基面验收后应及时填筑,若因故延搁,不能及时立即施工时,应做好基面保护,复工前应检验,必要时须重新清理。

  ⑦、经深层清理的隐蔽工程部位,清理后复土,应视作大堤填筑,其工程质量要求、检验程序与堤防填筑一致。基础填土应分层分批,铺土厚度控制0.2~0.3米,要按批准的现场碾压试验成果碾压,经压实后的压实度量小实测值不得低于设计压实密度值。

  ⑧、压实后的土体取样试验次数每200m3、厚30cm取样一次,或由监理人根据工程实际确定取样次数。

  ⑨、基础清理时,必须使基础面的横向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明水排水。

  2.4清基的注意事项

  ①、清基的弃土按监理指定位置堆放,严禁弃土和筑堤土料混杂。

  ②、基础清理完成后,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填筑。

  ③、清基后的基面经验收合格后及时填筑,避免长时间延搁。

  ④、填筑面下的沟塘填筑和支堰填筑须按统一标准进行边坡面处理,不论面积大小,均按碾压试验确定的厚度分层填筑,并分层取样进行密实检验,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上层土方的填筑。

  3建筑物工程

  本建筑物工程主要包括挡水堰3座,保证河道一定水面,促进河道生态修复,堰高1.2m,另外建设生产桥,桥体结构为箱涵式,长10m。

  3.1施工围堰

  由于建筑物工程与河道土方开挖工程同时进行,故建筑物施工时,河道内明水已经排除,施工围堰不必再搭设。

  3.2施工降排水

  3.2.1明水排除

  由于建筑物工程与河道土方开挖工程同时进行,故建筑物施工时,河道内明水已经排除,另准备2台套30kw抽水机组。如发现明水立即抽出以保证施工现场无明水。

  3.2.2渗水排除

  排水系统的设置方法:

  在基坑土方开挖时,先在纵向河中心线上挖集水坑和超深龙沟,并随着土方开挖深度的深入而同步深入,当挖到基坑保护层土方上面时,将超深龙沟与集水井移到开挖线外3m处,超深龙沟拟环形设置,沿龙沟方向桥的一侧各设置一个集水井,每个集水井中安设一台潜水电泵,用来排除现场及基坑内的明水与渗水。

  降排水措施:

  ①、降水必须在土方开挖前7天开始进行,务必保证基坑土方开挖在干地进行。

  ②、超深龙沟必须在土方开挖前挖成,并按降、排水方案要求布设集水井,每个集水井安设QS4.5—25—5.5型潜水泵,随时排除明水、渗水,保证土方开挖在干地施工。

  ③、超深龙沟及集水坑应派专人随时清淤,坑底铺设碎石滤水层,以免抽水时间较长时将泥砂抽出,造成坑底土扰动及塌方现象。

  ④、降、排水工作组建专门的排水小组,轮流上岗,保证降、排

  水工作24小时不间断。

  ⑤、降、排水工程施工时,配备2台发电机组备用,以保证停电时降、排水工作的连续进行。

  ⑥、每处建筑物排水点配备一台30kw发电机组,避免因停电造成基坑积水而延误工期。

  3.2.3土方开挖

  拟采用挖掘机与推土机组合的方式进行基坑土方开挖:

  ①、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设打降水井及开挖超深龙沟、集水坑并实施降排水工作,从设打的水位观察井中观测降水效果,当地下水位低基坑底标高50CM以下时方可进行基坑土方开挖。

  ②、土方开挖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上30CM处;第二次用人工挖至基底设计标高。

  ③、采用自上而下,坡比按1:3的坡度依次进行。

  ④、基底上淤泥必须清除干净,严禁扰动基底土壤,不得欠挖或超挖,当超挖时必须用与底板相同标号的毛石混凝土填补。

  ⑤、留置的回填土堆距开挖边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堆土高度不得大于4米,以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

  ⑥、坡面排水拟利用坡面砌石格梗沟,将坡面水集中到基坑底部的超深龙沟内,统一将水排至堰外,格梗沟的开挖深度只能是设计高度的1/3,并采取沟内埋管或垫板的方法,保证坡面排水沟系的通畅,避免施工用水和雨水冲刷边坡和侵蚀地基土壤,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⑦、在开挖过程中,不断地检测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⑧、特别注意基坑开挖边坡的稳定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主要方法有:锚桩,支档及补充开挖等,保证施工安全,同时应设置观

  测点做好观测记录。

  ⑨、基坑开挖后须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进行场地检验,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同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资料及基础验评资料。

  ⑩、在已有建筑物附近进行开挖时,采取可靠的施工措施,保证其原有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并尽可能做到不影响其正常使用。

  在开挖的危险作业地带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3.2.4土方回填

  3.2.4.1工作内容

  本工程土方回填主要包括:施工图纸所示的土方回填及压实以及监理人指定的基础处理回填土及压实。

  3.2.4.2土方回填方案选择

  采用挖掘机运料、铺筑,个别部位采用人工铺筑、整平,用蛙式打夯机夯打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3.2.4.3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

  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②、《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③、《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T235④、《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1998⑤、《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1994⑥、《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3.2.4.4土方填筑标准

  土方填筑标准按压实度确定。土质要求用清表后的粉质壤土或粉质粘土、粘土填筑,压实度不应小于0.92;浆砌石基础墙后可采用混合土料填筑,控制干容重不小于15.5KN/m3(不含砂浆),墙后3m范围内采用人工或小型机具压实,铺土厚度适当减薄.填土分层压实,铺土厚度每层应控制在20~30cm。

  3.2.4.5墙前及墙后2m内的土方回填

  ①、墙后填土之前应清除基面的杂物及淤泥,排除明水由监理人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并做好隐蔽工程的测绘及图像资的整理工作。

  ②、墙后2M范围的铺土厚度不得超过20cm,且用蛙式打夯机(局部用石夯或木夯)进行夯实,夯实后应压实密实度试验合格方可进行上一层土的施工。

  ③、土方夯实时前进方向的夯迹搭接应在不小于1/2夯迹,夯迹排与排之间搭接应不小于1/3夯迹宽度。杜绝漏夯或少夯现象,保证夯实后土的密实度。

  ④、夯填过程中如发现局部弹簧土现象时应把弹簧土部分挖除,分析原因,采用调整土方含水量或更换机械的方法加以处理。

  3.2.4.6墙后2m外的土方回填

  ①、填筑前必须清除基坑底部的积水及杂物,采用合格的土料进行回填。

  ②、铺土厚度取20~30CM,夯具前进方向的夯迹搭接不小于1/2夯迹,夯迹排与排之间搭接应不小于1/3夯迹宽度,杜绝漏夯或少夯现象,保证夯实后土的密实度达到95%或以上。

  ③、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

  ④、每一层回填土按施工图纸要求和规定参数施工完成后,报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铺筑上一层。

  ⑤、不应出现漏压土层、干松土、弹簧土、剪力破坏和光面等不良现象。否则须返工重来。

  ⑥、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时,应洒水湿润,保持合适的含水量。

  3.2.4.7回填施工质量控制

  ①土方填筑质量检查与取样试验,按照《土工试验规程》等有关规定执行。

  ②填筑前基础面必须清理和验收,达到验收标准后方可施工。

  ③施工中材料检验工作应连续进行,以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非规定的和非标准的材料不准使用;

  ④施工中加强现场质量控制,并根据现场实际及时调整有关施工参数,确保质量;

  3.2.5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工作内容主要为临时和永久建筑物的各类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包括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以及泵送混凝土等。

  3.2.5.1模板工程

  要求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满足图纸的几何尺寸,在砼浇筑过程中,保持不变形、不漏浆,模板安装完毕,质检员自检合格后,报验、监理工程师复检合格后方能浇筑砼。

  ⑴模板及支架的安装应与钢筋安装、预埋件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密切配合,做到互不干扰。并且按结构尺寸准确地进行模板试配计算,确定所需的模板型号、数量,以便模板立制、加固。

  ⑵模板与模板之间填塞海绵条,每立一块模板之前均应在其表面

  刷上新机油,以便脱模。但要注意不得污染钢筋,确保砼表面光洁、平整、美观达到“优良”标准。

  ⑶对不够模数而形成的孔洞,务必用木模填补,并加固牢固,不得松动及不平整现象,在背光面不能有漏光现象。

  ⑷本工程底板模板立制较为简单,困难的是高水池模板的立制与加固,我公司将采取如下方法,确保高水池模板安装的质量达“优良”标准。

  a、准确地进行模板试配计算,尽可能减少孔洞形成。

  b、迎水面采用100×100cm定型钢模立制,背水面用组合钢模立制,并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砼结构尺寸准确,外观光洁、平整、美观。

  d、模板与模板间加设海面条,确保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

  e、模板表面均匀地涂刷脱模剂,但不能污染钢筋,确保模板拆模方便及砼表面的美观。

  f、模板之间采用φ12圆钢用枋才套成丝后拉接,并用双丝帽加固。

  g、模板拼装完毕后,即开始按设计尺寸校复尺寸并初步紧丝和加固支撑,然后精确校核,并将拉丝带紧及最终将支撑加固牢固,最后增补加固支撑,在浇筑砼时,木工随班看守,随时检查支撑的稳定情况,确保模板牢固稳定。

  h、加固钢管均围双管并排,竖围棂布距为50cm,横围棂布距为75cm。

  ⑸支架或支撑宜支撑在基础面或坚实的地基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与可靠的防滑措施。

  ⑹支架、脚手架的立柱之间,应由足够数量的杆件牢固连接。脚手架不宜与模板及支架相连接;如必须连接时,须采取措施,确保模

  板及支架的稳定,防止模板变形。

  ⑺模板之间采用对拉杆件固定时,拆模后将拉杆两端伸进保护层厚度内的部分截除,用与结构同质量的水泥砂浆填实抹光。

  ⑻多层支架的支柱必须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中心线上,支架的横垫木应平整,必须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确保稳定。

  拆除模板

  ⑴模板拆除时按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拆除,不得硬撬。

  ⑵拆下的模板应轻放,不得重摔高下,同时要求及时清理砼渣、表面刷油,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⑶不承重侧面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方可拆除,墩、墙部位的侧模应在其强度大于或等于3.5MP时方可拆除。

  ⑷预制构件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模。底模:当跨度不大于4米,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时方可拆模;当跨度大于4米,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时方可拆模。

  模板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断检查模板的定线和定位,出现偏差及时纠正。

  ⑵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门的护模人员,经常检查,对承重模板,安排专人进行监控,确保每段砼优质连续浇筑。

  ⑶在砼浇筑过程中,随时监视砼下料情况,不能过于靠近模板下料,振捣器也不能紧贴模板,而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2.5.2钢筋工程

  钢筋在钢筋加工厂依据钢筋下料单人工放样,加工制作完成后,为了防止运输时造成混乱和便于安装,每一型号的钢筋必须捆绑牢固并挂

  牌明示。钢筋的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污和铁锈等在加工前清除干净。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加工的尺寸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所有结构钢筋均采用人工安装,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的大小尺寸,均符合施工详图及设计文件的规定,安装偏差不超过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在钢筋和模板之间设置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砼垫块,在多排钢筋之间,采用短钢筋支撑以保证安装位置的准确。安装后的钢筋有足够的稳定性。架设完毕,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详细检查,并做好记录。

  网片钢筋的交叉点采用点焊或者人工绑扎,梅花形布置。钢筋的轴向连接采用焊接或绑扎,优先考虑焊接。钢筋焊接和绑扎按GB50204有关条款的规定以及施工图纸的要求执行。钢筋的连接优先选用气压焊对焊,焊机选用QY-32型钢筋对焊机,气压焊遵循技术条款的规定,严格按操作规程施焊。

  安装完成后进行详细检查,并做好记录。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值班人员经常检查钢筋架立位置,如发现变形应及时纠正。

  3.2.5.3水泥

  选用***沂阳水泥厂生产的复合水泥。

  (1)水泥品种采用强度等级为P32.5级复合水泥,水泥质量满足GB200的各项指标要求。

  (2)每批水泥出厂前,承包人均对制造厂水泥的品质进行检查复验,每批水泥发货时均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资料。水泥运至工地现场后,由抽样员会同监理工程师按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对每批水泥进行行取样复检。检测取样以200~400t同厂家、同品种、同标号水泥作为一个取样单位,不足200t时也作为一个取样单位。检测的项目包括:水泥强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碱含量等。

  水泥的运输与保管

  ⑴、袋装水泥采用自卸车运输,散装水泥采用水泥罐车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不同品牌、不同标号的水泥严禁混装,并采取有效的防水和遮盖措施,避免水泥受潮和暴晒。

  ⑵、进场的水泥按不同品种、标号、出厂批号、袋装或散装等,分别放置在专门的仓库或储罐中,防止因存放不当造成水泥变质。袋装水泥的存放从出厂日期开始不得超过3个月,散装水泥的存放从出厂日期开始不得超过6个月,快硬水泥的存放从出厂日期开始不得超过1个月,袋装水泥的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袋。

  3.2.5.4骨料

  砼粗骨料采用田庄采石场碎石料,细骨料采用沂水采石场的细骨料,所需砂料可取自田庄水库采砂场。

  加工厂对含有活性成分的骨料必须进行碱活性抑制实验,并经监理批准后方可使用。不同粒径的骨料分别堆存,在骨料存放区内砌筑隔断。将骨料存放区地面进行硬化处理,以防止骨料中混入泥土。装卸时,粒径大于40mm的粗骨料的净自由落差不大于3m,以避免造成骨料的严重破碎。

  细骨料进场后进行抽检检测,并符合如下规定:

  (1)砂的细度模数,在2.4~3.0范围内,测试方法按规范SDl05-82要求进行。

  (2)砂料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

  (3)天然砂料按粒径分为两级,人工沙不分级,根据不同使用要求进行掺配。

  (4)砂料中有活性成分时,必须经过专门论证。

  (5)其它细骨料的质量技术要求符合DL/T5144-2008的规定。

  粗骨料进场后也进行抽样检测,并符合如下规定:

  (1)粗骨料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

  (2)粗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0.8倍及构件断面最小边长的1/4,对少筋或无筋结构,选用较大的粗骨料粒径。根据本标段工程设计及砼生产施工设备,其最粒径不大于40mm。

  (3)施工中采用的粗骨料为二、三级配。二级配5-20mm、20-40mm;三级配分成5-20mm、20-40mm和40-80mm。采用连续级配或间断级配,要由试验确定并经监理人同意,如采用间断级配,注意砼运输中骨料的分离。

  (4)其它粗骨料的质量要求符合DL/T5144—2001有关条款规定。

  3.2.5.5活性掺和料

  根据砼的结构部位和标号,通过试验确定掺加活性掺和料的数量。活性掺和料进场前向工程师提供供应厂家、材料样品、质量证明书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经工程师批准进场后,会同工程师现场抽样,复检合格后使用。活性掺和料的检测根据规范要求进行。

  材料进场后妥善储存,并做标识标明品种、标号、出厂日期、进场日期以及试验编号。

  3.2.5.6外加剂

  (1)根据工程需要在砼中掺加引气剂、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等外加剂。用于砼中的外加剂,其质量符合DL/T5100的规定。各种外加剂均有厂家的质量证明书,并在进场时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试验鉴定。

  (2)外加剂的掺量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3)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分别储存,在运输与储存中不得相互混装,以避免交叉污染。

  (4)砼采用微膨胀混凝土,配比中掺入10%~15%左右的UEA代替水泥或掺加4%的MgO,相应减少水泥用量。

  3.2.5.7砼配合比设计

  设计原则:

  砼配合比的设计原则是在满足本标段工程设计和施工所要求的强度、和易性、抗裂性、抗冻性、抗渗性及容重等条件下,力争做到优质、经济地设计出单位体积砼各种组成材料用量。砼配比必须通过试验来确定。

  (1)水灰比:水灰比的大小是影响砼密实性的主要因素,为保证砼耐久性严格控制水灰比。本标段工程砼水灰比不超过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的有关规定。

  (2)单位用水量:单位用水量是控制砼拌和物流动性的主要因素。确定砼单位用水量的原则以满足砼拌和物的流动性的要求为准。

  (3)砂率:砂率过小,将降低拌和物的流动性,并严格影响砼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砂率过大,会使流动性降低。故取合理砂率,即最佳砂率。

  (4)水泥用量:砼水泥用量根据砼标号要求的强度,抗栋性及抗渗性等指标的要求确定。

  (5)活性掺和料用量:活性掺和料的品种和用量根据现场配合比试验确定。

  (6)外加剂:根据技术规范要求,砼有抗渗和抗冻要求的,需掺有引气剂;为防止砼开裂,需掺加膨胀剂;为减少用水量,可掺加减水剂等。

  设计步骤:

  (1)根据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选定水灰比;

  (2)根据骨料的品种、规格、外加剂的类型、掺量和施工要求的坍落度等选定每立方米砼的用水量,同时得出水泥用量。

  (3)根据容重法计算砂石用量。

  (4)通过试验,并考虑砼总碱含量(不超过2.5kg/m。)进行必要的调整,确定基准配合比。

  (5)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用粉煤灰取代法进行调整。

  (6)经试配并结合设计对砼总碱含量的要求调整得出施工配合比。

  3.2.5.8混凝土拌和、运输

  3.2.5.8.1砼搅拌:

  (1)、砼搅拌的工艺流程:

  砂料场

  斗车

  斗车

  碎石料场

  斗车

  磅秤计量

  拌拌机

  自卸拖拉机

  浇筑仓面

  水泥仓库

  贮水池

  自动计时水泵

  (2)、砼用JZC一350拌和机在拌和站搅拌,用配料机自动计量,水用自动计时水泵计量,秤量误差满足水工砼施工规范要求。

  (3)、拌和机充分拌和从全部材料倒入搅拌筒起倒砼出料为止,净拌和时间应在2分钟以上。

  (4)、为了及时掌握砼质量情况应加强对砼拌成物和骨料的检测。每台班检查配合比至少三次,坍落度在机口检查四次,砼搅拌时间每台班检查二次,骨料含水量每台班检查一次,工地专门由一名技术员负责后台砼拌和。

  3.2.5.8.2砼运输

  (1)、砼在拌和站集中拌和后拌成物以自卸拖拉机运输至浇筑地点,砼的运输道路应铺筑平整,防止振动颠簸使砼离析泌水。

  (2)、如在运输过程中砼发生离析现象,必须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和。

  3.2.5.9砼的振捣和养护

  3.2.5.9.1振捣

  砼的振捣根据结构具体情况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式振捣器振捣。砼振捣应均匀、密实,具体注意以下要求:

  (1)根据构件的具体情况。振捣前应详细交待操作要点,组织专人分段负责。

  (2)砼入模后稍作平整即可进行振捣,每层砼未振实前,不得加添新砼。

  (3)为了防止砼中的石子被钢筋卡住使砼不再下落造成下部空洞,必须选用插钎检查捣实后,再加强振捣,人工插钎应一钎挨一钎顺序下插,不得漏插,插钎必须摇幌,以扩大影响。

  (4)边角部位应加强人工插捣和机械振捣。

  (5)振捣器振捣时,其间距一般为50cm,振至砼不再继续下沉表面不再冒气泡并开始泛浆,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及钢筋,振动棒距模板的距离不小于该振捣器有效半径1/2。

  (6)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拨,拨出时不可太快、太猛,以免留下空洞。

  3.2.5.9.2砼的养护

  1)砼在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应加以覆盖和洒水,当气温低于+0.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砼洒水,可先覆盖一层塑料膜,再加盖保温层;炎热天气砼表面宜先覆盖草袋,并加强洒水养护。

  2)砼的养护时间根据水泥品种、气候条件确定,一般不应小于28天。

  3)砼试块的制作

  砼试块制作按规范进行,试块制作后在养护池进行养护,并及时送试验室进行强度试压。

  3.2.5.10砼结构施工方案

  3.2.5.10.1浇筑工艺流程

  3.2.5.10.2进、出水池底板的浇筑

  ⑴、施工前先按平面及高程控制点进行测量放样,按放样的点位洒灰线挖掘基槽,然后进行底板浇筑。

  ⑵、在底板浇筑段四周侧立钢模并用钢管扣件连成整体,外用木桩斜撑固定,内加临时支撑,模板上测量划定底板面标高,并作出明显标志。模板架立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在浇筑前经监理工程检测合格后浇砼。砼在拌和站拌成后用自卸拖拉机运至浇筑仓直接倒入仓内。砼平层浇筑在人工平仓后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对外露表面进行二次压抹平整,最后做斩假石面层处理。

  ⑶、在立模前先对底板的结合面进行打毛和清洗,清洗后对砼面用麻袋或土工布复盖,洒水保持温润。

  ⑷、属本工程上部出面工程其感观质量较其他项目更为显目更加重要,所以挡浪墙施工时从模板材料、立模质量、砼材料、砼配比、拌和、浇捣、养护等各方面都必须特别讲究,步步要认真对待。

  按放样点立模

  测量放样

  结合面打毛、清洗

  安装钢筋、清仓

  浇砼

  监理工程师验收

  分层、分格浇筑砼

  拆

  模

  养

  护

  梁、柱、板测量放样

  按放样点立模

  安装钢筋、清仓

  监理工程师验收

  ⑸、模板采用特制钢模,以减少模板接缝防止模板缝漏浆,接缝处的砼错台,钢模制作时严格按“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7)的要求,进场时严格按规范要求检验。

  模板的架立应按测量放样放出的点位进行,模板表面要平整,其相邻板块间的平整度,整体模板的平直度、结构尺寸、轴线位置都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在“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允许范围内,模板板面清洁并涂刷人工树脂脱模剂,甲基硅树脂,该类脱模剂为长效脱模剂,透光率97%,坚硬耐磨耐水,使用后表面光滑,不会留斑点和杂色。模板的拼缝处粘贴以弹性发泡塑胶材料以防止接缝漏浆。

  ⑹、模板的支撑采用钢管落地支撑和对销螺栓两种形式。由于模板为整体大模,顶部模板采用对销螺栓固定。由于高度仅为lm左右,可将其模板的竖围令加高到模板项上,在模板项部设置围令一道,用对销

  螺栓套PVC管进行固定。这样在上就不会留下对销螺孔。

  模板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模板的全面自检,对偏差超标处进行校正,并进行清仓。待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

  ⑺、砼浇筑前应对砼原材料、砼拌和、运输系统及遇亚劣天气的遮蔽措施等进行全面检查后,确认不存在影响正常浇筑的因素时,方可开始拌和。

  ⑻、在砼浇筑前应对新老砼接合的水平面铺筑与所浇砼相同灰砂比的水泥砂浆一层,厚约2cm,在垂直面涂刷一层水泥浆,以加强新老砼的接合。

  ⑼、在浇筑断面积较小,且不高,所以不拟在浇筑仓外再搭脚手,在砼自拌和站拌成运到浇筑点后,倒在钢拌板上,用人工锹入仓内,砼入仓后人工平仓,分层铺料,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

  ⑽、砼浇筑应由低而高水平分层铺料,每层厚度在50cm以内,振捣时振捣上层砼时伸入下层砼5cm左右,在振捣第一层砼时,振捣棒距老砼面5cm。

  ⑾、浇筑到顶后用木蟹打平,在泌水回收时用铁抹压抹平滑。

  ⑿、浇筑完成后顶面以麻袋或土工布复盖,12~18h后洒水养护28天。

  3.2.5.10.3止水、伸缩缝及预埋件

  1、止水工程材料

  紫铜片止水包括水平与垂直止水两种,紫铜片应平整、干净、无砂眼和订孔,采用咬接或搭接的方式进行片与片的衔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0MM,咬接和搭接部位必须用氧气焊进行双面焊接,施工前必须做焊件的高压渗水试验

  2、止水安装

  止水安装严禁变形和撕裂

  ⑴、平止水安设可用模板嵌固,但不得有钉孔。

  ⑵垂直止水安设采用混凝土

  ⑶预留沥青井内应用沥青灌填密实,灌填时必须逐节上升灌注热沥液,不得一次全灌沥青。

  3、质量保证措施

  ⑴、水设施的型式,尺寸,埋件位置和材料得品种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⑵、止水搭接必须牢固、可靠。

  ⑶、预留沥青井必须逐节灌注热沥青液,必要是可安设热电件,确保沥青灌注密实。

  ⑷、沥青灌注完毕后井口应立即封盖、妥善保护。

  ⑸、水平止水应在浇注层得中间,在止水片高程处,不得设置施工缝。

  ⑹、浇注时不得冲撞止水,当砼将掩埋止水时,应清理表面得污垢。

  ⑺、振捣器不得触及止水片。

  ⑻、嵌固止水片得模板应适当推迟拆模时间。

  4、伸缩缝

  伸缩缝的隔缝材料为聚乙烯发泡板。其施工方法同建筑物的止水、伸缩缝相应部分。伸缩缝砼表面平整、洁净,当有蜂窝麻面时进行处理,外露铁件必需割除。

  5、预埋件

  埋设件安装牢固、可靠,埋入有足够长度,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砼施工缝处理

  水平施工缝处理包括工作缝处理及冷缝处理。工作缝是指按施工计划分层间歇上升的停浇面,冷缝是指砼浇筑过程中因故中止或延误,超过允许间歇时间的浇筑缝面,对工作缝的处理必须使用人工凿毛成毛面,清除缝面上的浮浆、松散料及污染体,以露出粗砂或小石为准。用清水冲洗保持湿润、整洁,在浇筑上一层砼时,在施工缝面上均匀铺设一层2-3cm厚的水泥砂浆,砂浆标号比同部位的砼标号高一级,保证新老砼能良好结合。

  3.2.5.温控防裂措施

  水工建筑物砼发生裂缝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砼内温差过大,受到寒潮袭击,表面保温不及时;砼养护不充分,表面发生干裂并向深层发展;砼原材料质量及浇筑质量控制不严,存在某些薄弱面;砼浇筑分层分块不当;基础或者老砼对新浇砼产生强力约束;表面裂缝发生与处理不及时而向深层发展或危害性裂缝等。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为防止砼发生裂缝,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

  (1)砂石料堆高6m以上,堆放时间适当延长,取料时,取料堆下部温度较低的骨料,粗骨料采用喷雾降温,采用地下水拌制混凝土;

  (2)加快混凝土的入仓覆盖速度,缩短混凝土运输和曝晒时间;

  (3)仓面采用喷水雾等方法以降低仓面的气温和阳光辐射;

  (4)高温天气浇筑砼,利用早、晚进行浇筑,避开白天高温时段施工;

  (5)浇筑完毕后及早养护和防阳遮盖。

  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

  混凝土中掺加掺和料和外加剂,以减少单位水泥用量,减少混凝

  土的水化热温升,降低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

  加强混凝土表面的养护和保护,避免表面裂缝发生。在高温季节,表面采用常流水养护。

  合理地进行分层,分块,改善浇筑块的散热条件。

  发现裂缝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防止由表面向深层发展:

  (1)设专职人员对裂缝部位的砼进行检查,记录裂缝发生的时间、部位、长度、裂缝宽度以及当时的砼内部温度和气温,对裂缝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

  (2)配合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研究对裂缝的处理方案,并按确定的处理方案及时进行处理,防止裂缝的从表面向深层继续发展而成为危害性裂缝。

  3.2.6砌石工程

  本工程的砌石工程主要包括护坡、护底及浆砌石墙工程。

  3.2.6.1材料

  1、砌石

  ①、砌石体石料采自施工图纸规定或监理人批准的料场或购买。砌石材质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色泽均匀,石料的物理力学指标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②、砌石料外形规格要求如下:

  毛石砌体:毛石应呈块状,中部厚度不小于20cm。规格小于要求的毛石,可以用于塞缝,但用量不能超过该处砌体重量的10%。

  ③、料石砌体:按其加工面的平整度分为细料石、半细料石、粗料石和毛料石四种。料面各面加工要求符合《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的有关规定。

  ④、用于浆砌石的粗料石(包括条石和异形石)棱角分明,各面平整,其长度大于50cm,块高大于25cm,长厚比不大于3,石料外露面修琢加工,砌面高差小于5mm。

  2、砂和砾石

  砂和砾石的质量符合《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试行)SDl20-84表2.1.2和表2.1.3的规定。砂浆采用的砂料,要求粒径为0.15~5mm,细度模数为2.5~3.0,砌筑毛石砂浆的砂,其最大粒径不大于5mm,砌筑料石砂浆的砂,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

  3、水泥

  水泥品种:应采用强度等级为32.5的硅酸盐水泥,水泥质量满足GB200-89的各项指标要求,氧化镁含量在3.5~5.0%范围内,水泥中碱含量不超过0.6%,S03含量控制在1.4~2.2%,水化热3天不超过251KJ/kg,7天不超过293KJ/kg。

  4、水

  拌和养护用水必须新鲜、洁净、无污染,符合饮用水标准,采用地下水。

  5、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胶凝材料机械拌和时间不少于2~3min,一般不采用人工拌和,局部少量的人工拌和料至少干拌三遍,再湿拌至色泽均匀,方可使用。

  6、砂浆的拌制与运输

  ⑴、砂浆的拌制:拟采用350L型搅拌机进行砂浆的拌制。

  ⑵、砂浆的运输:拟采用1T翻斗车进行砂浆的运输。

  7、块石料的运输

  本工程的块石料运输拟采用1T翻斗车进行现场的块石水平运输。

  3.2.6.2浆砌石护底护坡及垫层

  ⑴、砌石护坡施工前,必须将砌体的下卧层土坡进行整坡夯实,超挖部分用毛石砼填补。

  ⑵、砌石间较大的缝隙必须先填塞砂浆,然后用片石嵌实,严禁先摆碎石块后填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施工方法,杜绝砌体石块间相互接触,一旦发现坚决返工。

  ⑶、砌石力求平整、稳定、密实和错缝。砂浆铺设厚薄均匀、饱满。

  ⑷、砌石护底、护坡砌石时不得叠砌与浮砌。

  ⑸、表面砌缝平整、圆顺,砌石边缘应顺直、整齐牢固。

  ⑹、垫层的砂石必须冲洗干净,其施工方法如下:

  ①、在地基挖至计划标高后,按设计垫层之砂石厚度,在小木桩上划出每层的标记,在做垫层区域内纵横每隔3米立此标桩一个,以便控制其厚度。每层铺填厚度应较计划厚度酌留虚高:一般黄砂为20~30%,石子为10%,每铺填一层均用木夯夯打一、二遍。一般黄砂夯打前需先洒水,使砂中的含水量8约为18%,木夯的重量可谓10~20KG。夯打石子时不需洒水,但要重一些的木夯,约30~40KG。夯打不宜很重。砂垫层也可采用平板振捣器振实2遍,振实前需注水,水面比砂石垫层略高1~2CM。

  ②、在斜坡上铺筑垫层时按自下而上的施工顺序,其填筑速度与护坡的砌筑速度基本一致,以免砂石料下滑集中于坡脚,影响砌石厚度和质量。

  3.2.6.3砌石坡面水泥砂浆勾缝

  ⑴、采用水泥砂浆作为防渗体时,防渗用的勾缝砂浆拟采用细砂

  和较小的水灰比,灰砂比控制在1:1至1:2之间。

  ⑵、防渗用砂浆拟采用32.5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⑶、防渗范围内清缝在料石砌筑24H后进行,缝宽不小于砌缝宽度。缝深不小于缝宽的2倍,勾缝前必须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渣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

  ⑷、勾缝砂浆必须单独拌制,严禁与砌体砂浆混用。

  ⑸、当勾缝完成和砂浆初凝后,砌体表面必须刷洗干净,至少用浸湿物覆盖保持21天,在养护期间需经常洒水,使砌体保持湿润,避免碰撞和振动。

  ⑹、砌体表面砌缝均需勾缝,并采用平缝,如有特殊要求按监理人指示进行。

  3.2.6.4砌石工程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⑴、采用人工抬运的方法,不得从岸上直接沿河坡向下抛放。避免石块撞击护坡和施工人员,造成质量与安全事故。

  ⑵、砌石所用的砂浆必须是现拌现用,不得长时间停放不用,否则砂浆初凝后不得使用,砂浆铺设厚薄均匀、饱满。勾缝砂浆必须单独拌制,严禁与砌筑砂浆混合。

  ⑶、砌石护坡施工前,必须将砌体的下卧层土坡进行整坡夯实,超挖部分用毛石砼填补。

  ⑷、砌石间较大的缝隙必须先填塞砂浆,然后用片石嵌实,严禁先摆碎石块后填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施工方法,杜绝砌体石块间相互接触,一旦发现坚决返工。

  ⑸、每天完工后,由质检人员检验护坡的平整度、灰缝饱满度及断面尺寸。不合格的砌体必须返工。合格的砌体用草帘覆盖,并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采用浇水养护,冬季施工无须养护

  3.5外观质量保证措施

  3.5.1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措施

  (1)成立混凝土施工专业作业班组,施工前进行系统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2)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是否安装垫块,钢筋是否整齐有序,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预埋件放置是否正确,模板外观尺寸是否正确。加固是否安全可靠。

  (3)混凝土入仓后及时进行平仓振捣,振捣插点均匀,不漏振、不过振;振捣器根据浇筑部位混凝土特性选择,靠近止水片的部位采用人工撮料和用φ50mm软轴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4)严格控制砼的自由下落度,对超出规范要求时必须采用串筒或溜槽下料,避免砼离析或冲击模板,严格控制振捣间距、振捣时间、振捣方向和振捣程序,避免产生过振、漏振、振捣不充足,影响砼的外观质量。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做到浇筑不中断,以免造成冷缝;采用拉模施工,及时做好砼表面的压光处理。

  (5)混凝土浇筑时安排专职质检人员旁站,对混凝土浇筑全过程质量进行指导、检查、监督和记录。

  (6)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应先凿毛,清除掉浮浆,用水湿润,刷一道水泥浆,再进行浇注。

  (7)浇捣完毕后,及时洒水覆盖养护。养护时间: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少于14天。

  (8)混凝土表面修整

  混凝土表面蜂窝凹陷或其它损坏的混凝土缺陷按监理指示修补,并作好详细记录。修补前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冲刷清除缺陷部分,或凿去薄弱的混凝土表面,用水冲洗干净,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砂

  浆、混凝土或其它填补缺陷处,并予抹平,修整部位应加强养护,确保修补材料牢固熟结,色泽一致,无明显痕迹。

  (9)温控防裂措施

  水工建筑物砼发生裂缝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砼内温差过大,受到寒潮袭击,表面保温不及时;砼养护不充分,表面发生干裂并向深层发展;砼原材料质量及浇筑质量控制不严,存在某些薄弱面;砼浇筑分层分块不当;基础或者老砼对新浇砼产生强力约束;表面裂缝发生与处理不及时而向深层发展或危害性裂缝等。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为防止砼发生裂缝,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A、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

  ①、砂石料堆高6m以上,堆放时间适当延长,取料时,取料堆下部温度较低的骨料,粗骨料采用喷雾降温,采用地下水拌制混凝土;

  ②、加快混凝土的入仓覆盖速度,缩短混凝土运输和曝晒时间;

  ③、仓面采用喷水雾等方法以降低仓面的气温和阳光辐射;

  ④、高温天气浇筑砼,利用早、晚进行浇筑,避开白天高温时段施工;

  ⑤、浇筑完毕后及早养护和防阳遮盖。

  B、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

  混凝土中掺加掺和料和外加剂,以减少单位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降低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

  C、加强混凝土表面的养护和保护,避免表面裂缝发生。在高温季节,表面采用常流水养护。

  D、合理地进行分层,分块,改善浇筑块的散热条件。

  E、发现裂缝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防止由表面向深层发展。

  ①、设专职人员对裂缝部位的砼进行检查,记录裂缝发生的时间、部位、长度、裂缝宽度以及当时的砼内部温度和气温,对裂缝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

  ②、配合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研究对裂缝的处理方案,并按确定的处理方案及时进行处理,防止裂缝的从表面向深层继续发展而成为危害性裂缝。

  3.5.2浆砌石外观质量保证措施

  ⑴、砌石施工所用块石料要求新鲜、坚硬、单块重符合规范要求,严禁使用风化石,其抗水性、抗冻性及抗压强度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外露面全部采用青石,没有黄皮石。

推荐访问:河道治理修复方案 河道 修复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