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浅谈如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时间:2023-04-16 14:35:07 来源:网友投稿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地理解数和使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供大家参考。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地理解数和使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实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一、学会观察,建立数感

  学会观察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发展儿童的思维,首先就是发展他看见和观察的水平,就是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视觉感知来丰富他的思想。”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过程,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理解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

  这样,学生在观察中体会了数的含义,在现实中初步建立数感。

  二、生活体验,形成数感

  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猜测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如果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就容易形成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化知识,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形成数感。例如,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的距离;在春游、秋游过程中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等待;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但能够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特别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始致终都能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数感。

  三、实践操作,增强数感

  如教学100以内数的理解时,设计一个让儿童数100根小棒的游戏,看谁数得又快又好的活动。数的结果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逐一地数;分

  组数;10根10根地数。数完后老师提出问题:通过今天的数数,你发现了什么?数感强的学生会说出:我发现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一些,还不容易出错。此时,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这种对计数原则的感悟实行发掘整理,让学生讨论为什么10根10根地数不容易出错?然后告诉学生,在数数的时候我们给满10根的数找一个位置,让数满10根的数都放在这个位置上,现在我们给这个位置取个名字——“十位”。儿童从逐一地计数到分群计数是对数的理解的飞跃,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推荐访问:浅谈如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小学生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