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的金智英观后感1 刚看完一部韩国电影《82年的金智英》,边看边哭,哭得一塌糊涂,电影没有什么高潮起伏,**淡淡的一段故事,催结婚,催生娃,生二胎,重男轻女,产后抑郁,职场妈妈。这些围绕着女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82年金智英观后感3篇,供大家参考。
82年的金智英观后感1
刚看完一部韩国电影《82年的金智英》,边看边哭,哭得一塌糊涂,电影没有什么高潮起伏,**淡淡的一段故事,催结婚,催生娃,生二胎,重男轻女,产后抑郁,职场妈妈。这些围绕着女性展开的一系列剧情是不是似曾相识。
“这个时代对女人的要求很高,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业女性,就会有人说你不顾家庭,是个糟糕的母亲;如果选择成为全职妈妈,又有人会说,生儿育女是女人应尽的本分,这不算一份职业。”
这是电影《找到你》里的一段台词。有点扎心,却道出了一个真实的女性生存背景。不过,我今天不是想悲观的来说,女人就只能这样了。
像《82年的金智英》电影的结局,智英开始接受心理治疗,最后在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陪伴下走了心理抑郁的困境,她开始去做她喜欢的事情写小说,老公跟他共同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
今天看完哭完感觉人轻松很多,可能是哭释放一些潜藏在身体里的情绪。为什么会哭,是因为主角的某些情绪戳中了我的内心,比如说,智英想要出去工作,老公还是建议她在家里休息,而且自己*常会早下班帮她带孩子,智英反问,带孩子是休息?“帮她”带孩子?这种对话你们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并不是智英的老公不爱他,而是整个社会都传递出了这个认知,男人负责赚钱,女人负责养娃。
其实,女主角自己也被深深植入了这种女不如男的观念,当自己开开心心告诉婆婆她找到了工作,婆婆训斥她为什么要毁掉自己儿子的前途。智英后来跟朋友聊天安慰自己说,还是不去工作了,自己出去赚的钱也没有老公多。说实话,我自己也时常这么自我认为。
智英的老公其实还是很不错的,最起码他在试着帮助妻子走出来,当发觉妻子有些不正常,他提出春节不去父母那里,一起去旅行,可是智英说那样她的婆婆又会训斥自己。最后他们去了公婆家,老公想帮忙分担妻子的家务活,智英不让老公做还要跟婆婆解释在家里都是自己在干活。婆婆送了她一个礼物,智英很开心,打开一看是一件围裙,还要勉强着说自己喜欢,早上天没亮听到婆婆在厨房的声音,智英惊醒了赶紧起床帮忙。虽然我们的生活不至于像这样,但我依旧在小心翼翼得让人心疼的智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并不是一开始智英就是如此,老公提出过年去旅行的时候,智英说她以前也提过这个建议,但是老公没同意。是的,每个女人会反抗,可是时间久了,自己慢慢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都不觉得。
我突然意识到,有些不公*的对待,连我们自己都习以为常了,我们习惯了要当一个好妈妈,好妻子,要照顾宝宝好好长大*,要一心辅助老公的事业蒸蒸日上,可是,我们却遗忘了自己。
电影里有一个吃饭的片段,智英在弄宝宝吃饭,老公发现没有智英的汤,起身准备去帮她盛一碗,智英赶忙说没事,然后坐下来喂孩子吃。这像不像我们,饭熟了,宝妈赶紧去喂宝宝吃,因为怕饭菜凉了不好,等喂完宝宝,菜也没剩多少,还是冷菜冷饭,可是宝宝吃好了就够了,我们无所谓呀。
我发现,重点其实不是别人,是妈妈在这个过程中是否选择看见自己,看见自己的需求,看见自己的情绪,在看见自己之后再去看别人。老公有一次问我,为什么石头吃饭的时候我喜欢坐在旁边看着他吃?是呀,为什么呢?我想起在石头还很小的时候,老公要帮忙换纸尿裤或者冲奶粉,我都担心他做不好就不让他弄,凡事自己亲力亲为。
学会放手,学会信任,学会跟老公一起去承担,这样是不是也挺不错。这个时代,其实给了全职妈妈很多机会,比如微商的兴起,有的人不看好它,可很多宝妈的确因为做微商照顾好了家庭的同时还挣到了钱,找到了自己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还有做个人品牌的,我朋友圈里,有人把自己的兴趣做成了工作,教别人做早餐,叫别人如何发朋友圈,还有教别人怎么通过兴趣赚钱的。她们可以一边自我成长一边陪孩子成长,这样其实也挺不错的,很庆幸我生活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社会对女性即使有不公,我们依旧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去走。
虽然这部电影有些沉重,有些扎心,但我觉得带给我更多的是温暖,母爱,姊妹之间的爱,老公的爱,智英其实也是一个被爱包围着的人,当她选择看见自己的时候,这些爱就全部被看见了。
里面有一段还蛮催泪的,当得知女儿患有抑郁症,智英的妈妈赶紧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女儿家看她。她抱着女儿说,让她好好吃饭,照顾好自己,不要生病,说她会来帮智英带小孩,她来帮智英。智英望着妈妈,用她外婆的口气对妈妈说了一段话,大概意思就是说,智英的妈妈在当女儿的时候为家庭付出了很多,牺牲了自己,智英不想要妈妈现在继续为自己牺牲自己,那一段真的看得人控制不住的!每一个妈妈都是如此,为了自己的孩子,她们可以什么都放弃,的确,母爱是真的很伟大,可是这样沉甸甸的爱孩子们接着就没有负担吗?
整个电影下来,我自己的感觉就是,我们就当一个普通的人就好,不需要当超人妈妈,做一个60分的妈妈,我们可以选择留一些时间,空间,自由给自己,我们可以允许自己做不好,我们可以允许自己有很多负面情绪,我们可以允许自己不那么完美,我们可以没有负担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完全可以。
相信每个女人,尤其是妈妈,当你允许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你一定可以活出自己要想的模样,晚安。
82年的金智英观后感2
小时候隔壁村有个女孩嫁了一个韩国老公,回家探亲时聊到,女性特别是媳妇在韩国是没什么地位的。所以,这种社会现象造成了女主内心是有冲突的,她个人内心应该是带有对这种现象的不满的思想存在,内心想法和现实发生了冲突,因为是社会现象,她想改变无力又无助!从婆婆电话阻止她去工作,她抱着女儿站在窗前默默哭泣,我感觉她是孤立无助的!
另外,家庭教育这一块,妈妈无意的说词,她未能去当老师是因为要照顾女主姐妹几个,被男生尾随,爸爸怪她是因为她的裙子太短造成的,所以这就造成只要有问题,女主就会自动连接到是自己的原因,遇事她首先想的是自己要如何做别人才会满意,哪怕是自己不情愿的,时间长了,造成心里压抑无法抒发!所以她经常感觉心里空空的!
她内心是很想反抗的,在那些长期压抑的情绪之下,她内心的起伏和冲突是非常大的,在长时间里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她渴望有声音替她将内心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所以她产生了癔症:对婆婆说着父母的话,对老公说着父母的话,对妈妈说着外婆的话!
她开始考虑自己,勇敢做自己,就是从打翻的那杯咖啡被人指骂妈虫开始,她作了反击!最后鼓起勇气走进心理咨询师的办公室。然后听到了那句“这些都不是你的错!”
这部电影对我的启发点:
一、对于孩子我们不能给以爱的负担,不能在孩子面前说我因为没有得到什么,是因为你的某某原因
二、遇事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正确认识事情对错的成因。
三、不要老是想着你要为谁去活,你就活你自己。
82年的金智英观后感3
一直感觉大部分韩国电影拍的比国内好,主要是韩国电影人有一种人文关怀,他们对于人性和社会问题有更多关注和更深的思考。反观国内电影,尽是些堕胎、小三、自杀的所谓“校园电影”,恶俗的剧情,庸俗的台词和拙劣的表演都让人几乎作呕。我并不认为*的电影人才不能够拍出好电影,而是整个电影圈忙于圈钱,没有把拍电影作为一项认真对待的工作。毕竟,*导演也拍出过《霸王别姬》、《活着》等值得称道的电影。目前*电影圈的问题在于缺少信仰和精神,一切以资本为导向的电影制作总有一天会倒塌,只是希望这一天快一点到来。韩国电影照见现实,跳出庸俗的恶趣味这方面令人佩服。《寄生虫》展现了社会的极端对立下的隔阂和尖锐矛盾,并夺得了戛纳金棕榈奖。最近有看了一部电影,虽然目前没有得什么奖项,但是却引起足够多的争议。这部电影就是《82年生的金智英》。
《82年生的金智英》讲述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主人公金智英生于1982年,父母健全,母家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她上学工作,结婚生子,还有一个爱自己的老公。这几乎是社会上最多的一类人,不太闪光,但是似乎看起来生活地体面而且幸福。
所有人都觉得应该是这样的,没什么不对啊!然而问题就在于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就藏在被忽略的细节。金智英小的时候想要走遍世界,但现实是她囿于家庭之间,走遍世界只是梦想,从未实现。家庭里,弟弟是最受宠最受关注的,父亲去英国,回来带给弟弟的是一只钢笔,而给金智英和姐姐的是笔记本。父亲给朋友捧场买药材,只给弟弟买,从没想到两个姐姐。弟弟问父亲喜欢什么口味的面包,父亲回答红豆沙。其实那是弟弟喜欢的口味,金智英喜欢的是奶油面包。结婚之后,丈夫大贤给家人说了造人计划,没有跟金智英商量。丈夫说会帮忙带小孩,帮忙换纸尿裤,帮忙喂奶——两个人的事情变成了妻子一个人的事情,丈夫只是帮忙。金智英辞了工作,生了小孩,在家里当了全职妈妈。但是全职妈妈并不是那么好当的,金智英*时做家务,照顾小孩,到了婆家还要为婆婆一大家子人的做饭。金智英想要买一杯咖啡,在排队的时候被人污蔑为“妈虫”。
电影中的种种细节刻画了一个真实的普通家庭妇女形象。这样的人实在太常见了,于是我们自动忽视了她们的感受,从没有人去了解她们的想法,也没有人去问一问她累不累。就像大家都觉得明星到处拍电影拍广告,随时随地有人伺候,真实风光无限,也没有人真正了解明星的生活到底怎么样。那些抑郁自杀的明星,一个又一个,总是等到生命的逝去,我们才在网上洒几滴同情的泪水。这都是徒劳的,甚至于虚伪。过两天这些人就忘记了,对于别人的恶言相向从不吝啬,各种无理谩骂依然不绝于耳。
电影的拍摄没有故意煽情,只是很真实的表现了当代妇女的一个生活侧面。有人觉得过于片面,但是真实存在的现象却不容否认。不仅仅韩国如此,*、日本、美国、英国就没有吗?或许都存在吧,只不过东亚地区因为传统的关系,这种情况普遍比较严重。东亚地区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家庭里重男轻女现象比较常见,同时近代以来的个性*和思想启蒙又远远不够,导致现代科技已经非常发达,但是人性*严重滞后。韩国电影人观察到了这种情况,把这种情况通过电影表现出来,这是韩国进步的地方。即使一部电影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和氛围,但是让更多的人正视存在的问题,了解存在的问题,总是进了一步。若是有更多人受此触动,团结起来努力改变这一切不合理,更是又进一步。
不过很遗憾,从电影上映的情况来看,韩国社会的问题还很大。电影上映之后,很多女性朋友看了电影对电影打出了10分的最高分,但是还有许多男性观众却打出了最低分1分。如此大的反差让人惊愕,而如此大的反差竟然是因为性别原因更让人失望。
韩国女性对电影打高分很好理解,电影反映了韩国女性的生活,喊出了韩国女性的心声。韩国男性对电影打低分给出的理由是电影为女权主义发声。一部电影就让男权主义者躁动起来,可见现实比电影精彩多了。据我看来,电影在表现韩国社会存在的女性弱势问题并没有特别煽情的情节来表现,都是通过电影细节来刻画,导演并没有故意引导舆论的意思。而某些大男子主义者却还是视此电影为眼中钉肉中刺,可见电影真的刺痛了某些韩国男人。只是这些韩国男人太过激了,一部电影打差评也就罢了,竟然要求青瓦台禁止电影上映。简直有点霸道的*集权的意味,或许这些男人在韩国社会上霸道惯了。由此也可以看出,韩国社会存在的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过电影表现出来的,在韩国的每一个家庭,每一家公司,每一个社会角落都可能存在对女性的不公*。
电影只是一个窗口,让我们去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或者换个角度看世界。《82年生的金智英》让我们看到了韩国社会的问题。我们不应该鄙视韩国,说他们社会的病态。相反,我们也应该对照自己,同是东亚儒家文化圈,*同样承受着巨大的传统惯性压力。*社会女性的权益保障情况怎么样呢,这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推荐访问:年金 观后感 82年金智英观后感3篇 82年的金智英观后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