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门第二集观后感1 “*门”以突如其来的方式闯进我的视野,当我转过一座巨大的“孝”字壁照,眼前豁然开朗,一座略显笨拙的祠堂门楼矗立在广场上,门楼上“江南第一家”的牌匾提醒我这就是显赫一时的“*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郑义门第二集观后感,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郑义门第二集观后感1
“*门”以突如其来的方式闯进我的视野,当我转过一座巨大的“孝”字壁照,眼前豁然开朗,一座略显笨拙的祠堂门楼矗立在广场上,门楼上“江南第一家”的牌匾提醒我这就是显赫一时的“*门”旧址。
没有红墙碧瓦的辉煌,没有步步高升的台阶,没有张牙舞爪的石狮子,甚至没有威仪的门神,墙面上的白灰从明朝长途跋涉而来,充满了皱褶,像一张布满水渍的宣纸,写着久远的气息。
郑氏祠堂的粗枝大叶,与“*门”的地位形成强烈的反差。
“江南第一家”的牌匾为朱元璋所敕封,两边挂着一幅周正的对联:“三朝旌表恩荣第,九世同居孝义家。
”区区十九字的组合,昭示着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家族,它们如同一组密码,一打开就揭露了这个庞大家族的隐秘。
“江南第一家”,“九世同居”,这些词汇组成一个空间的宽度与时间的长度,而后来的历史证明,郑氏家族同居的历史继续延伸到了十五世,“*门”成为*历史上最响亮的义字招牌。
大的义门一般都会立有朝廷亲赐的下马碑,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我不知道“*门”有没有受此恩荣,但我还是不由地正了正身子,恭敬地随着人流迈进了祠堂。
大门两侧徐徐展开“忠、信、孝、悌、礼、义、廉、耻、耕、读”十个大字,仿佛一群黑鲤从水底钻出来,浮在水面上,闪着黑漆漆的鳞光。
十个字组成了绵延600年的“*门”时光画卷,每一个字就是它截取的时间点,每一个字都构成了“*门”精神境界上的乌托邦。
进入大门,只见一排古柏横亘在太*池边,对应着古老的祠堂,让人触及到了祠堂顽强的生命力,它们如同一群从岁月深处踱步而出的长者,虽佝偻着身子,依旧精神矍铄。
它们保持着肃穆的姿态,如同一张标签,验证了这个祠堂的古老,其实郑氏祠堂远比这些柏树更加古老。
我去过很多祠堂,但眼前的这座着实让人吃惊,建筑占地面积达到了6600*方米,5进64间,号称千柱屋,像这样巨大轮廓的建筑能够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甚至保留了枝稍末节,实在是一个奇迹。
它躲过了各个朝代在江南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躲过太*天国的火把,这座作为封建余孽的代表作居然也躲过了*的大刀阔斧,这除了郑氏族人的精心呵护之外,冥冥之中好像得到了某种神力的眷顾。
这一切的神力,都源于“孝义”,两个简单的汉字深入他们的骨血,深植灵魂,像指南针一样指示他们的生活。
“孝义”被郑氏家族整整托举了600余年。
郑义门第二集观后感2
央视多频道热播 媒体称罕见 以我市浦江*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为原型的廉政文化动画片《*门》,3月7日起正式登陆央视。
根据浙江省委、省纪委的统一部署,廉政文化动画片《*门》由浙江省广电集团、浙江蓝巨星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
该片共12集,每集时长10分钟,采用古装动漫形式,深入挖掘“*门”168条家规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家长郑濂的故事为经,以家规为纬,通过《郑浩拒礼》、《俭以持家》等12个生动故事体现“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
该片主要围绕中央关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要求,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传颂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为全面从严治党、弘扬新风正气、传播核心价值营造良好氛围。
从3月7日~18日,《*门》在央视综合频道(1套)每晚18:40档播出,每天一集;军事农业频道(7套)于3月7日~12日20:35档播出,每天两集;少儿频道(14套)于3月7日~12日20:00档播出,每天两集。
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江南时报》称:“这些天,中央电视台用多个重要频道在黄金时段一起播出动漫片《*门》,这样的模式非常少见”
兴旺900年 江南第一家 浦江郑宅镇的*门,号称“江南第一家”。
900年历史,至今依然生生不息。
这一家族15代同居生活,300年不分家,鼎盛时期郑家3000余人同吃一锅饭;*门173人为官,官位最高者位居礼部尚书,却没有一人因贪墨而遭罢官。
郑氏先人已不在,然而留下的家风家训,却实实在在刻在石碑上,流淌在郑氏子孙的血液里。
《郑氏规范》虽然是郑氏的家训,延续的是郑家的家风,但包含的生活态度、道德修养、学识涵养,仍然适用于现代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推荐访问:门第 观后感 郑义 郑义门第二集观后感 菁选2篇 郑义门第二集观后感1 郑义门第二集观后感100字 郑义门第二集观后感10字 郑义门第二集观后感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