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正文

2023年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200篇(完整)

时间:2023-04-12 12:35:06 来源:网友投稿

2023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1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3央视《天宫课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200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200篇(完整)

2021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1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1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精选4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2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一方面,青年干部必须要接好革命事业的“接力棒”,在党的奋斗史中提炼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奋进,要学做老黄牛,发扬不在乎得失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责任心,担起新时代开创的重任。另一方面,要以“正青春”的奋斗姿态和精神状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积极作为,答好青春“担当之卷”,在民族复兴这场“接力赛”中,跑出属于青年一代的好成绩。广大科研工作者,应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永攀科技高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发扬“原得此生长报国”的爱国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初期,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新时代的科研人才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坚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的思想,将对事业的追求融入国家的需要,继承前人爱国奉献的传统,以国家和民族需要为研究导向,在科学报国、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实现个人、事业、国家的完美融合。

  发扬“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斗精神。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奋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胜利。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无疑是幸运的,不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科研条件,都远比老一辈科学家不知要好多少。当代科研工作者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出新的成绩。

  发扬“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在研制“两弹一星”的不凡历程中,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汇成了向现代科技高峰进军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用自己的辉煌业绩,为中华民族文明创造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群体劳动,在科研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科研协作和科研计划的完成。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盯紧共同的目标,在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的同时,做好相互配合。


2021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200篇扩展阅读


2021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200篇(扩展1)

——2021央视《天宫课堂》观后感200篇

2021央视《天宫课堂》观后感1

  古时候,人们总是想把一些探测器送上太空。不过,功能单一,并不能完*们对太空的探索。于是,人们开始想办法:怎么让人上天!我们这次采用的是“长征二号火箭”和“神舟十二号飞船”组成。

  上一次太空,要花费很多钱,如果只上去三四个小时又觉得不划算,我们想建一个像酒店一样能让宇航员住的地方,就是空间站。

  按照计划,空间站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是“载人飞船”,主要接送宇航员;第二个是“问天实验舱”,是用来做一些地球上完成不了的实验;第三个是“梦天实验舱”,和“问天实验舱”差不多,也是用来做实验的;第四个是“天和核心舱”,我们国家的宇航员就是住在这里面;第五个就是“货运飞船”,主要是负责运送各种物资的。不过,这个计划还没完全完成,现在的空间站只有两个部分:“天和核心舱”和“运货飞船”。据说,在2022年的时候,空间站就能补齐了。

  传说有个广寒宫,是在月球上的,而咱们的空间站是飘在太空里的`。太阳每天都会朝地球放射“能量”,不过我们在地球上晒太阳时,太阳离我们较远,危险不大。宇航员在太空中晒多了太阳可能会得癌症,所以规定空间站不能高于地球1000千米。科学家们在考虑到经费、实验效果等各种因素,最终,把空间站定在了离地球400千米的太空。

  在地球上,你扔的东西都会掉到地上,这就是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如果,我们站在*地上扔东西,就会下落;那要是我们把飞船以非常快的速度“丢”上去,它下落的程度,就和地球的弧度保持一致,那飞船就可以沿着地球飞了。空间站飞得很快,一个半小时就能转地球一圈。

  从古至今,人来想要在地球上看整片天那是不行的。如果从空间站上就看的一清二楚,因为站得高,看得远。

  太空环境下能做一些地球上做不了的实验,比如说找出一些比手机芯片更紧密的芯片,或是一些环境下能变色的东西。

  这次的宇航员上太空主要有几个小目标:住上三个月左右;调试一下各种设备;做一些不可思议的实验;出舱看太空和空间站的全貌。

  *的空间站,让我们能探索太空更多的奥秘。

2021央视《天宫课堂》观后感2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干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范文集锦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航天人奉献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航天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青少年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是一句警惕学生的话语。


2021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200篇(扩展2)

——2021学生观看央视《天宫课堂》观后感200篇

2021学生观看央视《天宫课堂》观后感1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1学生观看央视《天宫课堂》观后感(精选4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1学生观看央视《天宫课堂》观后感2

  我一直认为宇宙是神秘的,是遥不可及的。但在这次天宫课堂中,几个在太空舱中的物理小实验,让我感受到,宇宙不再是那样神秘莫测。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太空舱内有微重力。摆锤在地球上来回摆动,而在太空舱中却不会来回摆动。在太空舱中倒水,水并不会从水壶中倒出,因为太空舱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在地球上寻以为常的事,放到太空中,总是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尽”。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从地球走向太空,正在慢慢认识世界,认识人类自己。

2021学生观看央视《天宫课堂》观后感3

  在太空里,我们的神舟十三号已飞向太空,飞船里的三位宇航员——叶光富、王亚*与霍志刚。今日,他们在太空里给我们授课。亚*老师用一个东西弄出一个又小又薄的水膜,接着她又开始把这个水膜加厚加大,过了一会儿,水膜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球,又圆又大,美丽极了!然后亚*老师把泡腾片塞面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这个实验原理就是:微重力表面张力显神威,水膜注水变水球。通过这次太空实验,我不仅感受到了太空物理奥秘,还让我知道只有现在更加的努力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长大后才有机会去探索太空的奥秘。


2021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200篇(扩展3)

——2021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 (菁选2篇)

2021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1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1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精选4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2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一方面,青年干部必须要接好革命事业的“接力棒”,在党的奋斗史中提炼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奋进,要学做老黄牛,发扬不在乎得失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责任心,担起新时代开创的重任。另一方面,要以“正青春”的奋斗姿态和精神状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积极作为,答好青春“担当之卷”,在民族复兴这场“接力赛”中,跑出属于青年一代的好成绩。广大科研工作者,应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永攀科技高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发扬“原得此生长报国”的爱国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初期,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新时代的科研人才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坚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的思想,将对事业的追求融入国家的需要,继承前人爱国奉献的传统,以国家和民族需要为研究导向,在科学报国、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实现个人、事业、国家的完美融合。

  发扬“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斗精神。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奋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胜利。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无疑是幸运的,不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科研条件,都远比老一辈科学家不知要好多少。当代科研工作者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出新的成绩。

  发扬“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在研制“两弹一星”的不凡历程中,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汇成了向现代科技高峰进军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用自己的辉煌业绩,为中华民族文明创造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群体劳动,在科研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科研协作和科研计划的完成。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盯紧共同的目标,在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的同时,做好相互配合。


2021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200篇(扩展4)

——央视“天宫课堂”第二次授课直播观后感3篇

央视“天宫课堂”第二次授课直播观后感1

  在太空中,有很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太空中生活,有很多都跟在地球生活不一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天宫课堂》探索太空的奥秘吧!

  瞧,叶老师是飘起来了吗?其实不是,叶老师在演示走路呢!原来呀,在太空走路就好似躺着睡觉一样,横着的。这可与地球上大不相同,在地球上走路,没有一点要飘起来的样子,就是正着地走,好奇怪的太空呀!

  来,我们再来看看太空中转身吧,光靠全身的力气向后转是不行的,必须要用手臂的力气,转身时,右肢要快速旋转,才能转过身来,在地球上转身,只要身子随着脚向后转就可以了。

  在太空中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在地球上,将一个乒乓球放入水中,不管你怎么按压,乒乓球最终都会浮出水面。那在太空呢?让我们一起跟随王老师做实验吧。王老师先把一只黄色的乒乓球放进盛有大半杯水的杯子,然后用根粗吸管把乒乓球按下去,慢慢地拿出粗吸管,咦,乒乓球居然没有浮起来,竟然沉在水里。真的好奇怪,听了王老师的讲解,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在太空,浮力消失了。多有趣的实验啊,我对太空充满了向往。

  我感觉宇航员应该很辛苦,他们肯定经历了许多困难,才做出了这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且他们在太空中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却能像在地球上生活一样,他们一定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我要向这些宇航员们学习,将来有一天也能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首先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生活工作的地方,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什么东西都有,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很舒适。

  之后叶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太空细胞研究、太空转身。细胞学太深奥了我还不懂,但是看太空转身,我知道了在空间站里是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行走的。

  浮力消失实验,把乒乓球放进水里,可乒乓球没有浮上来,原来空间站里的浮力消失了。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都很神奇,很有趣。

  我感叹科学的力量真强大,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增长知识!

央视“天宫课堂”第二次授课直播观后感2

  期待已久的“天宫课堂”今天开讲啦!本次太空授课将采取天地互动的`方式进行,三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观看之前我最期待的环节是魔力转身,终于等到叶老师的奇妙“表演”,只见他上半身向左转的时候,下半身总是向右转,他得不断往一个方向甩动手臂,才可以实现转身。

  叶老师奇妙的动作激发了我想要亲临现场一试的想法。还有,当看到乒乓球在太空中无法浮在水面,我太吃惊了!

  在太空中还有多少巧妙的现象会发生呢?我心里有太多疑问想要了解!“天宫课堂”已完全激起了我对神秘太空的憧憬!我为祖国创造的科技之最感到无比自豪!

央视“天宫课堂”第二次授课直播观后感3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统一观看了《天宫课堂》。“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叶光富三位宇航员在*空间站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太空教师”王亚*先给我们介绍了他们航天员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在失重的环境里的运动器械。老师为我们制做了一个水球,在我们*时的印象里,水是液体,不能成型。可是到了太空,一切皆有可能。在一个圆环里,不断往里加水就会形成一个水球。像水晶球一样晶莹剔透。透过水球我们还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像。这就跟我们的物理知识联动了。再往水球中央注入空气,使它形成一个气泡。

  这时再观察,就会看到外面的水球是成倒立缩小的像,而中间的气泡就会成正立缩小的像,十分神奇。这次的“天宫课堂”让我真实的了解到了太空的情况。这次的学习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


2021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200篇(扩展5)

——央视《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观后感400字3篇

央视《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观后感400字1

  几代航天人,一个强国梦。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史册上,建国初期*航天从零起步,从身在大洋彼岸的钱学森冲破百般阻挠回国筑梦,到以孙家栋为代表的*第二代航天人,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用无线电传播出的歌曲《东方红》,再到第五代航天人逐步完全自主研发出载人航天技术,“嫦娥”“天问”“祝融”呼啸而来,“*印迹”如今已闪耀苍穹,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航天,是靠一代代航天人用青春和生命换回来的,无论是“两弹一星精神”,还是“载人航天精神”,都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天高地迥,始觉宇宙之无穷。归航不是终点,对于宇宙的探索,我们一刻未曾停歇。新的“太空出差三人组”即将搭乘神舟十三号飞船即将启航,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不断接续的"载人航天精神,必将让*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2021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200篇(扩展6)

——2021学生观看央视《天宫课堂》观后感 (菁选3篇)

2021学生观看央视《天宫课堂》观后感1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1学生观看央视《天宫课堂》观后感(精选4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1学生观看央视《天宫课堂》观后感2

  我一直认为宇宙是神秘的,是遥不可及的。但在这次天宫课堂中,几个在太空舱中的物理小实验,让我感受到,宇宙不再是那样神秘莫测。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太空舱内有微重力。摆锤在地球上来回摆动,而在太空舱中却不会来回摆动。在太空舱中倒水,水并不会从水壶中倒出,因为太空舱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在地球上寻以为常的事,放到太空中,总是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尽”。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从地球走向太空,正在慢慢认识世界,认识人类自己。

2021学生观看央视《天宫课堂》观后感3

  在太空里,我们的神舟十三号已飞向太空,飞船里的三位宇航员——叶光富、王亚*与霍志刚。今日,他们在太空里给我们授课。亚*老师用一个东西弄出一个又小又薄的水膜,接着她又开始把这个水膜加厚加大,过了一会儿,水膜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球,又圆又大,美丽极了!然后亚*老师把泡腾片塞面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这个实验原理就是:微重力表面张力显神威,水膜注水变水球。通过这次太空实验,我不仅感受到了太空物理奥秘,还让我知道只有现在更加的努力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长大后才有机会去探索太空的奥秘。

推荐访问:观后感 天宫 课堂 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200篇 2023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1 2023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