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教案1 一、教学设计思想: “以学生为本”作基础,以环保意识提高、个性特长发展为目标,以青少年科学爱好者自主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关心身边环境,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回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究性学习教案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研究性学习教案1
一、教学设计思想:
“以学生为本”作基础,以环保意识提高、个性特长发展为目标,以青少年科学爱好者自主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关心身边环境,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回报社会,以探索提高中学活动课教学实效的途径和方法。
高一化学兴趣小组有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在让学生了解地球水资源及水污染的概况之后,指导他们用学到的知识来分析身边河道、溪流的水质,用测试结果和共同讨论的结论对水环境作客观的评价。既是科教兴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也是化学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水资源及水污染概况;
2、能力目标:通过课内水质的定性、定量分析,初步掌握部分离子的鉴定方法和技能,以期为课后进行水质监测和进一步探究做准备;
3、情感目标:通过课前观察,课内分析、讨论,了解学校附近水域污染情况。增强青少年对环境污染的忧患意识,激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4、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思想和科学研究的认知思想。
三、教学准备:
1、水样:自来水、光前街池塘水
2、试剂:AgNO3(aq)、BaCl2(aq)、稀HCl、稀HNO3、K4[Fe(CN)6] (aq)、K3[Fe(CN)6] (aq)、PH试纸
3、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表面皿
四、教学过程:
一、水资源及分布状况概述
淡水占地球水资源不到3%,真正能利用的为2万亿m3,亚洲只有26.6%。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位居第六。但人均不足世界*均的1/4,位居127位。
二、水污染及防治
(一)水污染
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约4260亿立方米,造成40%稳定流量的河流被污染。而我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为368亿吨,工业废水占268亿吨,全国各大江河12%的干流、55%的支流受到污染。
(二)水污染的防治
针对水资源紧缺局面,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显得十分重要。我国环保法规定,工程建设必须与环保设施同步进行。这是避免生产发展、污染加剧的有力措施。
废水处理的方法有: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三大类。
三、水质分析
1、介绍水体硬度
我国水体硬度与德国相同,每升水中含有10mgCaO,即称之为一度。以8度作为分界线,低于8度的水为软水,高于8度的水为硬水。
2、指导学生各组定性分析
先讲述Fe3+、Fe2+的鉴定方法:
步骤1
步骤2
实验现象
结论
Fe3+
取水样1滴
加1滴K4[Fe(CN)6]
蓝色沉淀
示Fe3+存在
取水样1滴
加1滴KSCN
溶液变深红
示Fe3+存在
Fe2+
取水样1滴
加1滴K3[Fe(CN)6]
蓝色沉淀
示Fe2+存在
再由学生自行实验,学会针对各组样品分别进行H+、Cl-、SO42-、Fe3+、Fe2+的鉴定,教师巡视指导。
3、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误差的原因。
4、讨论评价
学生共同讨论,并用测试结果和共同讨论的结论,对水环境作客观的评价。
四、测试结果纪录
结果 水样
项目
水样1
水样2
第1次
第2次
第1次
第2次
观察的现象
颜色
气味
浑浊度
飘浮物
定性分析结果
PH值
Cl-
SO42-
Fe3+
Fe2+
研究性学习教案2
思想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使用错别字的危害,有意识的避免使用错别字,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出贡献。
情感目标:
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明确错别字的成因。
2、使学生懂得根据词语的意义和语境正确地使用汉字。
3、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查找资料、搜集信息、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4、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加工处理资料并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能力目标:
1、使学生懂得根据词语的意义和语境正确使用汉字.
2、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查找资料、搜集信息、运用资料的方法。
方法目标:
小组讨论,制作演示文稿,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重点:
使学生懂得根据词语的意义和语境正确使用汉字。
突出重点的方法:
学生制作演示文稿或写出研究报告,在课上讲解,并出练习题检测。
难点:
学生制作演示文稿或写研究报告
突破难点的方法:
给学生多种形式的示范。
教法:
小组研究讨论法、示例法、学生演示法。
教具:
多媒体、幻灯片、展板
学生准备:
1、每个学生找初中生容易写错的字,逐个列举,填写个人研究报告单(课下)。
2、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讨论:
(1)进行小组汇总并按出现频率排序;
(2)小组分析10个典型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分析及诊治;
(3)得出具有一定规律的结论;
(4)填写小组成员个人评价表2;
(5)写小组研究报告或制作演示文稿,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我们都知道汉字是表意文字,词汇量相当大,有很多同音、形似、近义的现象。这就使大家使用时,经常觉得吃不大准,写出错别字来。写错字不仅影响我们的考试成绩,也影响我们通过书面与人沟通。使用电脑时,也时常因为认字不准,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那么,我们经常出现哪些错别字?为什么出错?又怎样避免呢?我们看看同学整理的结果。
二、同学展示研究结果。
(多媒体、幻灯片或者*等等)
三、教师总结:
几个组的同学都上来展示了研究结果,各组都有自己的优点。我想请同学评价一下,其它组的展示,对你们的研究分析有什么启发?(学生谈其他组的同学想到的,而自己没想到的)
好,我把大家的研究结果总结一下:
(一)产生原因:多由于缺乏一丝不苟的态度以致形成多笔、少笔、改笔、替换而致错。
1、因同音而写错:
举例:副和付带和戴噪、燥和躁很和狠
2、因形似而写错:
(1)偏旁形似:例衤和礻竖心底和水字底戈和弋九和丸(这一类实际上是写了错字,即写了不成形的字)
(2)字形似:例竟和竞戌、戍、戊、戎
3、因义近而写错:
举例:反应和反映需要和须要做和作
4、因马虎而写错:
有同学在引用陶渊明的诗草盛豆苗稀时,竟写成草盛豆芽稀;还有同学在写助词着时,总写成这,站着就成了站这了。
(二)避免方法:
(1)明确偏旁、字和词语的不同含义,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择正确的汉字或词语。
(2)写字的时候要注意辨明形体相似的偏旁或部件,弄明白有关的字究竟用的那个偏旁或部件。
四、测验。
1、改正下列各词中的错别字,并归纳出错误的类型。
(错字略)
敝开幸苦胆心按排
既使即然桓候狼籍
晶萤恶耗
2、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如火如茶神彩飞扬走头无路
病入膏盲自以为事不能自己
情欲于中与日具增万簌俱寂
穿流不息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其实是貌和神离。
B你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C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D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五颜六色,令人眼花潦乱。
3、选字组词:
(1)辨辩辫瓣
花()()论()别()子
(2)籍藉
()贯祖()慰()狼()
(3)蜜密
蜂()甜()秘()茂()
(4)栽载截裁
()种()断()重()断
五、准备撰写班级论文《关于错别字的调查》
研究性学习教案3
设计意图:
学生在研究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常常发现:实验中获得的一组数据差异很大,能充分说明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而获得的另一组数据差异虽小,但不能充分说明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我们把第二类数据称为“特殊数据”。面对这样的“特殊数据”,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发现新的问题,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持续探究力和提高实证是非常有益的。本节课试图作一尝试。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实验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2.尝试在实验数据的观察分析中发现新问题,对实验进行多次修正。
3.提高控制变量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实证。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实验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教学难点:
尝试在实验数据的观察分析中发现新问题,对实验进行多次修正。
教学准备:
铁架台、细绳、钩码、实验记录单、计时钟。
教学过程:
注意力集中1
1.课前预习:自学五下《科学》教材P60~61,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常态数据和检验实验的方法。
2.说一说你的预习收获是什么?适时板书: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与摆锤重量无关。
3.出示上节课的实验数据,复习:
这些数据说明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适时板书:摆绳短摆动快,摆绳长摆动慢。
在这个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是哪一个条件?控制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4.在研究“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有没有关系”,要改变的是哪一个条件?控制不变的条件是什么?用钩码来作摆锤,你准备怎么改变摆锤重量?
5.师补充实验要求(以PPT形式出示)。
要求实验完成后,由记录员负责把数据填入电脑表格中。
数据预测:你估计实验中的数据会是怎样的?
注意力集中2
6.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记录员认真记录数据。
注意力集中3
7.分析数据:这些数据能说明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吗?
通过查资料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也就是说三次的数据都应该相同?有些小组的实验数据却不一样,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呢?
8.小组讨论有可能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可能与实验材料、操作方法等因素有关)
9.集体交流:原因是什么?准备怎样改进?
注意力集中4
10.学生再次实验
第二种:不交流,直接让学生再次实验。
注意力集中5
11.第二次汇总数据,观察分析:这些数据能说明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吗?
11.请三个数据不一致的小组上来演示,大家帮着找找原因。
12.:从刚才的几次实验中,你有什么收获?
13.继续探究:出示两个摆(摆绳短但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猜测:你觉得它们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快慢(次数)会一样吗?为什么?(一样,因为两个摆绳的长度一样;不一样,因为摆锤的长度不一样。)
14.请两生上来演示实验,其他同学观察,思考:要让两个摆的摆动快慢一样,有什么办法?
15.请两生再次演示实验,其他同学观察,思考:有什么新发现?
研究性学习教案4
课题:
有烧不着的纸吗
课时:
1课时
授课人:
xx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是用来比喻真相不容易掩盖。而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纸是一种很容易燃烧的东西,一旦遇上火,就会很快化为灰烬。
有一种防火纸,性能很奇特,你把它放在火上烤,也不会燃烧,只是慢慢焦化。还有一种耐火纸板,把它盖在熊熊燃烧着的火炉上,用手去摸纸面,不会烫手,如果在它上面搁一壶水,烧半天水也不开。这种既能耐火,又能隔热,还能够阻燃的纸,叫耐火或隔热纸板。
探究:这种纸和纸板与普通纸有什么不同呢?
师生探究,分析:
通纸是用木材或植物纤维为原料制成的,这些天然纤维都是有机物,很容易燃烧。而耐火纸是用石棉或玻璃纤维等无机物制成的,玻璃纤维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会燃烧。隔热纸板是用硅酸铝和氧化锆纤维制造的,这些纤维熔点很高,火也烧不着它。它们的导热系数都比较小,仿佛和热没有缘分似的。
一般说来,用100%玻璃纤维制成的纸,能耐500~700℃高温;用硅酸铝纤维做的纸能耐1200~1300℃高温,而氧化锆纤维则可耐高达2500℃的高温!
随着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把这种耐火纸用到火箭、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作为多层隔热系统中隔绝热源和防止起燃的材料。另外,用磷酸盐或有机卤素化合物作阻燃剂,把普通的纸和纸板在阻燃剂溶液中浸渍,然后烘干,也能起到防火的作用。如用聚磷酸芳酯防火剂处理的纸,当它燃烧时,磷酸盐遇到火即构成一层玻璃体,纸就烧不起来,只会在燃烧中生成焦化无机物。
人们用溴化物来处理耐火纸,燃烧时,会产生一种阻止燃烧的气体,它使纤维和氧不能接触,纸也就燃烧不起来了。这种经过防火处理的纸,用于房屋糊墙,电气工业,能起到隔热和防火的作用。
普通的书写纸,经过防火处理,用来印刷需要保存的文件,万一失火,只要文件不与火焰接触,即使装文件的铁壳箱置于高温中,也不致立即焚毁,这种文件防火纸,是应特殊需要而生产的`。
研究性学习教案5
课题:
对易拉罐回收和利用的调查报告
课时:
1课时
授课人:
xxx
目的:
金属资源十分有限,且是不可再生资源,要保护金属资源,注意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实施过程:
一个班级每一天能产生多少个易拉罐。
回收公司易拉罐的价格。
如果我们校园每个班级都把易拉罐加以回收,那么回收的总价值有多少?
回收后的易拉罐还能够怎样利用。
研究结果:
以墙报的形式交流、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