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和小蓝》小班教案1 活动背景: 《小蓝和小黄》是一本非常经典又有趣的绘本,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简单的画面加上充分的想象空间,幼儿更容易在轻松的观察、聆听中,将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投入绘本情境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黄和小蓝》小班教案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小黄和小蓝》小班教案1
活动背景:
《小蓝和小黄》是一本非常经典又有趣的绘本,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简单的画面加上充分的想象空间,幼儿更容易在轻松的观察、聆听中,将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投入绘本情境中,体验阅读的快乐。当一种亲切感产生、一种胜任感萌生、一种迫切想了解的愿望发生时,一本书和一种与书有关的体验活动就这样在幼儿的心里生根、发芽了。于是我将绘本阅读与美术游戏有机融合,让幼儿就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经验迁移和情感投射中,潜移默化的帮助他们拓展、丰富、积累体验。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能大胆地想象和表述,感受朋友间、亲人间的爱意。
2、知道蓝和黄两种不同的颜色结合在一起会变成绿颜色。
3、享受调色游戏的乐趣,愿意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绘本《小蓝和小黄》ppt;
2、蓝色、黄色颜料和蓝色、黄色透明的塑料色卡纸。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工具(画笔、画纸、黄蓝颜料分别装在针管里、幼儿操作桌面上铺有透明桌垫,画纸铺放在透明桌垫的下面)。
活动过程:
一、引出绘本故事的主人公
出示“小蓝”:“今天来了一位有趣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小蓝。小蓝有个好朋友叫小黄。”引导幼儿用语言问候小蓝和小黄。
二、绘本阅读《小蓝和小黄》的故事
1、介绍小蓝和小黄的`一家。
①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我们一起去小蓝家和小黄家参观一下,看,家里有谁?”
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为什么觉得它是爸爸(妈妈)?”
③小结:“小蓝和小黄的家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小蓝和小黄一起做游戏
①幼儿观察图片并引导其大胆想象:“小蓝和小黄最喜欢玩游戏,看看它们在干什么?”(拉圈圈、捉迷藏)
②幼儿人手一个小蓝或小黄,和同伴打招呼,一起拉圈圈游戏,感受结伴游戏的快乐。“小蓝和小黄真的躲在我们身边呢,快把他们找出来吧。”
③感受色卡的重叠变色。“小蓝和小黄抱在了一起,发生了什么事?”“小蓝和小黄也来抱一抱,看看便会变成什么呢?”
《小黄和小蓝》小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观察画面,在说说讲讲中理解故事的内容。
2、通过游戏活动,感受蓝、黄色彩交融的变化。
活动准备:
课件、白板、电脑、蓝、黄颜料、操作杯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介绍故事的前半段。
(1)提问:看看,这是谁?是什么颜色的?
(2)介绍小蓝一家。提问: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妈妈?为什么?
(3)认识小蓝的朋友:红、橙、紫、粉红、咖啡
(4)介绍小蓝最好的朋友——小黄。从躲猫猫游戏中找出好朋友。
(5)提问:小黄和小蓝,紧紧的抱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第一次玩色游戏,探索蓝色和黄色交融发生的变化。
三、播放课件,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后半段。
(1)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故事里的小蓝和小黄变成什么了?
(2)后来发生什么事情了?他们会回谁的家呢?
(3)爸爸妈妈都不认识它们了,怎么办?
(4)师讲述:现在小蓝一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可是街对面的黄爸爸,黄妈妈还在着急呢,你们愿意把这个秘密告诉它们吗?
四、引导幼儿发现红黄、红蓝颜色交融的秘密。
(1)师讲述:黄爸爸,黄妈妈,这下可放心啦。他们高兴地互相拥抱。孩子们也开心极啦,我抱抱你,你抱抱我。
(2)观察并发现:小蓝和小红抱在一起变成小紫啦,小红和小黄抱在一起变成小橙了,好神奇呀,我们回去试试吧!
《小黄和小蓝》小班教案3
设计意图:
李欧李奥尼的经典绘本《小黄和小蓝》的内容十分简单,讲述了两个好朋友“小黄”和“小蓝”在一起玩,相互抱一抱后,变成了绿色,回到家,双方的爸爸妈妈都不认识自己了。于是,他们伤心地哭了起来,有趣的是泪珠又让他们变成了原来的自己。有趣、曲折的情节、常见的场景、变化的惊奇,是这本书带给小朋友好玩儿、新奇的体验。
小班的孩子特别喜爱做泥工,对颜色也特别敏感,教师利用故事中对三原色的认识,进而激发幼儿对颜色的调和变化感兴趣,寓教于乐,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乐意根据绘本创设的情境进行想象及表达,对阅读活动感兴趣。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能独自一人离开家。
3.对色彩的变化产生好奇和兴趣,愿意和同伴一起进行泥工游戏 。
活动准备:
1.《小蓝和小黄》绘本PPT。
2、蓝色和黄色的面团或橡皮泥。
3.蓝色和黄色颜料。
活动过程:
1.导入
(1)(出示蓝色橡皮泥和黄色橡皮泥)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颜色朋友。教师模仿橡皮泥进行自我介绍: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蓝,很高兴能和大家成为朋友……
(2)小蓝和小黄很调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讲小蓝和小黄的故事。
2.师幼集体阅读
(1)播放PPT1,观察封面,了解绘本名字《小蓝和小黄》。
(2)播放PPT1-2,这是小蓝,小蓝的家里,还有蓝爸爸和蓝妈妈,你觉得谁是小蓝的爸爸,谁是小蓝的妈妈,为什么?
(3) 播放PPT3,小蓝有好多朋友,他们是谁?
(4) 播放PPT4-5,可是他最好的朋友是小黄,小黄就住在街对面,小黄的家里还有谁呢?
(5) 播放PPT6-8,教师讲述画面内容,他们在学校里排排坐会学些什么本领呢?”
(6)“放学了,他们就又跑又跳。”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7) 播放PPT9-16,教师讲述画面内容,小蓝突然在拐弯角上找到了小黄!这时候小蓝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8)小结:我们不能一个人单独出去。
(9)播放PPT17-19,于是,他们开心地抱在一起,咦,发生了什么呢?
(10)教师出示橡皮泥小蓝和小黄,再将两种颜料的橡皮泥揉捏在一起。小朋友们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幼儿发现“小蓝+小黄=小绿”
(11)播放PPT至27,教师讲述画面,糟糕了,他们的爸爸妈妈都不不认识小蓝和小黄了,怎么办呢?
(12) 播放PPT至最后,教师讲述画面内容。小蓝和小黄的故事讲完了,你们喜欢小蓝和小黄吗?
3.操作活动
(1)小朋友们想知道为什么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会变色吗?我们一起来动手试试吧!
(2)小朋友用黄色和蓝色橡皮泥和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
延伸活动:
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动手操作,还有哪些颜色和在一起会变色。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结合幼儿感兴趣的游戏道具不仅能激起幼儿进行表演的愿望,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表演的趣味性、戏剧性和象征性。语言活动《聪明的乌龟》后,孩子们自画自演,分组合作,画下乌龟、狐狸、青蛙的头像剪下来后面订上带子简单的头饰就完成了,画美丽的池塘作为背景图,穿上红色和绿色的衣服开始表演。幼儿生动的对白和精心制作的道具无不显示着他们的成功与快乐。散文诗《青蛙给星星打电话》由于文字简练上口,童趣横生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欣赏和阅读诗歌后,孩子们都给自己画了一个头饰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和朋友一起表演打电话的游戏。一问“喂青蛙你在哪里”一答“哎我在幼儿园”稚嫩的童言充满童趣。简单的即兴表演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更体验了“说”“画”“演”三结合的乐趣。
“语言”是在不断讲述中成长的,语言课堂离不开讲述。而有话可说、有事可表是讲述的前提,幼儿期形象思维往往较优,看画叙事更易于接受。语言活动与绘画教学有机的结合是教师教学观念的又一次转变,而这样的转变都让我和孩子获得了成长,且画且语的童心世界是对《指南》的再次实践,也让我向幼儿的世界更进一步。
《小黄和小蓝》小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 . 仔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
2 . 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故事。
活动准备:
大绘本:小蓝和小黄。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一个好朋友一直躲在架子后面不肯出来,可能害羞了,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
2.出示“小蓝”:这是谁?叫什么名字?
二、集体阅读:小蓝和小黄。
1.出示图1:
师:小蓝家里有谁?爸爸和妈妈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2.出示图2:
师:小蓝上幼儿园迟到了,他坐在哪里合适呢?数一数,班里有几个小朋友?它们各叫什么名字呢?
3.出示图3:
师:小蓝到哪里去了?小蓝为什么不唱歌?
4.出示图4:
师:小蓝摔倒了,腿刮破了,怎么办?
5.出示图5:
师:放学了,朋友们两个两个抱在一起在干什么呢?
三、结束活动。
师:小蓝马上就要回家了,我们一起和他再见吧!
《小黄和小蓝》小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感兴趣的观察和想象色块的不同组合。
2、乐意用语言、动作表现故事的简单情节。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蓝和小黄
1、认识小蓝、蓝爸爸和蓝妈妈
(1)今天,老师给宝宝们介绍一个小伙伴,这是小蓝。小蓝说:小朋友们好!幼:小蓝你好!
(2)小蓝请我们到他家去玩,看看小蓝家里有谁?
小蓝家里有蓝爸爸、蓝妈妈还有小蓝。
(3)小蓝有个最要好的好朋友,他是谁?是小黄。
(4)小黄也请你们到他家玩,看看小黄家有谁?
小黄家里有黄爸爸、黄妈妈还有小黄。
二、和小蓝小黄做游戏
1、激发兴趣:小蓝小黄常常和好朋友一起玩,他们在玩什么?
2、瞧!小伙伴又换了个什么好玩的游戏?
小红小黄小绿排排队,真神气,象什么?
3、快看快看,它们又变成什么了呀?
3、变变变,围在一起变成了什么?
4、哎哟哎哟玩累了,小蓝小黄要回家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小蓝小黄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