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之旅教案1 总目标: 通过各种艺术活动,了解日本音乐、朝鲜音乐、印度尼西亚音乐、印度音乐特征。 教时分配: 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樱花》,体会日本特色的都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环球之旅教案,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环球之旅教案1
总目标:
通过各种艺术活动,了解日本音乐、朝鲜音乐、印度尼西亚音乐、印度音乐特征。
教时分配:
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樱花》,体会日本特色的都节调式。
(2)通过律动和表演,感受朝鲜、印尼音乐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学生聊轻松话题:长假中开心快乐的事?(旅游)
(2)全班学生成立旅游团,去亚洲各国旅游,最后评出最佳音乐小导游。
二、朝鲜民歌(投影朝*风情照,学生猜测旅游的第一站地点)
1、教师提问学生:有没有熟悉的朝鲜民歌?师生共同演唱
2、欣赏歌曲《清津浦船歌》
投影问题:
(1)歌曲的情绪?
(2)随音乐数拍子,感受强弱规律
3、复听歌曲,随音乐打拍子,感受朝鲜音乐特点:有明显的三拍子倾向
三、日本民歌《樱花》(多媒体投影樱花图片)
1、教师介绍樱花:属于蔷薇科,春季开花,春日相邀赏花是日本一种传统民俗风情活动。
2、欣赏歌曲:投影问题:
a歌曲的速度?
b歌曲的旋律特点:
c歌曲中出现的"音:
3、学生讨论交流
4、演唱歌曲
(1)学生哼唱旋律(教师语言启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演唱)
(2)演唱歌曲
(3)学生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尝试感受
三、印尼歌曲《星星索》(投影印尼著名建筑和大海,学生感受大海的辽阔,为以下的教学作准备)
1、学生欣赏歌曲,用身体语言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2、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意境。
3、师生配合演唱歌曲,律动演唱表达歌曲意境。
四、小结三个国家的音乐特征
五、反馈:听三首歌曲录音,判断国家
六、由学生评价最佳音乐小导游,颁发导游证。
七、欣赏三个国家的器乐片断,拓展本课内容。
(投影三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形状,简单文字介绍)
教学后记:
本课通过成立旅游团,评选最佳音乐小导游,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学生通过拍打节奏,律动演唱等方式,了解了三个国家的音乐特征。而多媒体教学用具的使用使整节课充满艺术美,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环球之旅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樱花》,体会日本歌曲的特色和调式。
2﹑通过律动和表演,感受日本﹑朝鲜和印度的音乐风格特点。
重难点:
1﹑朝鲜﹑日本和印度的音乐特征。
2﹑了解亚洲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
教学用具:
多媒体﹑朝鲜长鼓教学过程:
一﹑课间音乐《亚洲雄风》。
二﹑导入:
由师提问课间播放的歌曲的名字引出课题——亚洲之声。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亚洲,乘着音乐的翅膀做一次亚洲之旅,去感知亚洲之声的魅力。
三﹑聆听感受朝鲜音乐《清津浦船歌》。
师随音乐《希望》跳舞,生欣赏,并猜第亚洲之旅的一站去哪个国家?
1﹑欣赏《清津浦船歌》。
学学生思考:
①歌曲的情绪怎样?
②歌曲描述的是怎样的场景?
③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2﹑师生随音乐打节拍。
3﹑师展示朝鲜长鼓,示范打长鼓,用让学生来体验打长鼓的节奏。
4﹑师生一起随音乐打节奏,其它地方的音乐用身体的晃动或打拍子来表现音乐或渔船起伏的感觉。
四﹑聆听感受日本音乐《樱花》。
1﹑师展示图片和音乐,生猜亚洲之旅的第二站是哪个国家?歌名叫什么。
2﹑樱花简介:
3﹑师范唱,学生思考:
①歌曲的速度怎样?
②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4﹑生用手指着歌谱小声哼唱,找出歌曲旋律中都出现了哪几个音?
5﹑都节调式:
6﹑学唱:
⑴生随琴唱谱,感受都节调式的特点。
⑵生填词演唱。师鼓励。
⑶带着愉快高兴的心情去唱。
⑷小组分唱。
7﹑律动:
生随音乐设计舞蹈动作,找一生到前面跳,所以同学包括老师跟着学。
8﹑尺八简介:
五﹑印度音乐:
通过欣赏印度电视>的歌舞短片,初步了解印度音乐的风格特点。
六﹑小竞赛:
听辨下面的音乐片断分别属于哪个国家?
七﹑总结:
我们的亚洲之旅即将结束,由于时间关系,等有机会再去浏览亚洲的其它国家,了解其它国家的音乐文化。虽然旅途是短暂的,但音乐给我们的快乐是无限的。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本国民族音乐的同时,也要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就象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世界用图画和我说话,我的心灵以音乐应答!
环球之旅教案3
单元课题名称
环球之旅——北美掠影
单元教学内容
1.唱歌:《红河谷》。
2.欣赏:《歌唱伙伴》《列·布朗底》《仪式歌》《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
单元教学目标
1.学唱、背唱《红河谷》,学习正确的演唱方法,并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出正确的。
2.通过欣赏四个风格不同的作品,感受北美洲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歌曲的不同风格,了解不同地域的风土文化。理解多种音乐要素(音阶、旋律、节奏等)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3.能够为《列·布朗底》《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两首作品创编出符合该音乐情境、节奏、乐句的律动。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培养正确的歌唱习惯,背唱《红河谷》。
2.了解欧洲移民后裔、印纽特人、印第安人、北美洲非洲黑人移民后裔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1.准确演唱弱起小节和切分音,注意休止符。
2.启发学生从音阶、旋律、节奏等方面了解北美音乐艺术的特点。
3.根据歌曲创编符合该音乐情境、节奏、乐句的旋律。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听唱法、讲解法、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
重难点指导
1.本单元以北美传统音乐为主要内容,由演唱《红河谷》和欣赏合唱《红河谷》、因纽特人《歌唱伙伴》、手风琴曲《列·布朗底》、印第安人《仪式歌》、美国非洲黑人后裔音乐《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组成。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辨出乐曲不同的风格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将不同风格的作品对比欣赏,并针对每一个作品的`音乐要素进行深入地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加深对乐曲的情感体验。
2.在歌曲《红河谷》的学唱中,准确演唱歌曲中弱起小节、切分音、休止符及节奏重音,是本课教学难点。在学唱歌曲之初教师先进行整首歌曲的范唱,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根据教师范唱标出呼吸记号。学生在学唱时可直接采用跟唱模仿的学习方法。遇到切分音、休止符时教师可采用比较的学习法,让学生聆听正确和错误的两个版本,选择出正确的演唱,并跟着学唱。
3.在欣赏因纽特人《歌唱伙伴》、手风琴曲《列·布朗底》、印第安人《仪式歌》、美国非洲黑人的《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时,可以四首乐曲连贯播放,给出几个地名由学生选出答案,并从音阶、旋律、乐器、节奏、主要体裁等方面来分析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音乐特点。针对手风琴曲《列·布朗底》和美国的非洲黑人《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两首乐曲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自编一些符合本首作品风格特点的舞蹈动作,加深对当地音乐的感受。
单元学习要点
1.能否有感情地背唱歌曲《红河谷》;能否将歌曲中弱起小节、切分音、休止符、节奏重音演唱准确。
2.欣赏作品时,能否分辨出不同的地区及其使用的乐器;能否对不同音乐作品的特点进行。
3.能否根据音乐情绪创编出符合该音乐情境、节奏、乐句的律动。
单元习题
1.有感情地背唱歌曲《红河谷》。
2.欣赏因纽特人《歌唱伙伴》、手风琴曲《列·布朗底》、印第安人《仪式歌》、美国的非洲黑人《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并填表答题。
3.欣赏手风琴曲《列·布朗底》和美国的非洲黑人《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时,能随音乐创编出符合该音乐情境、节奏、乐句的律动。
推荐访问:之旅 环球 教案 环球之旅教案 菁选3篇 环球之旅教案1 环球之旅教案1年级 环球之旅教案1年级下册 环球之旅教案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