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观后感1 今天上午八点,我看了于丹博士导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我的感受很深。如果看过得人一定十分奇怪,这是一个教家长教育孩子的讲座,你一个小孩儿,能有什么感受呢?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人格教育观后感3篇,供大家参考。
人格教育观后感1
今天上午八点,我看了于丹博士导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我的感受很深。如果看过得人一定十分奇怪,这是一个教家长教育孩子的讲座,你一个小孩儿,能有什么感受呢?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这个讲座一共分为四讲,我总结起来就是四点:树立目标;不听话,爱发脾气的正确引导;学会感恩:抵抗挫折。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三讲和第四讲。
第三讲讲了家长怎样教导孩子学会感恩,于丹老师讲了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孝是什么?孔子只说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千难万难都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可现在我们呢?正好相反,成了父母千难万难到要个我们一个好脸色看。可将开的社会上,你已经有了习惯,爱发脾气,可昔日的父母已经变成了同事、上司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他们可不会将就你,可见控制情绪的重要性。
第四讲讲了抵抗挫折的重要意义,于丹老师她女儿喜爱的花篮破了,她女儿号啕大哭起来。于丹老师把破篮子用彩纸补起来,竟比原来更好看。他女儿破涕为笑,并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也是我明白的道理。遇到挫折不要紧,可灰心丧气是很可怕的。就算遇到天大的挫折也不算是末日,而是像蝉一样,是蜕变的开端。蜕变尽管十分疼痛,但却可以换来自由飞翔,挫折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以后要克服于丹老师指出的现代儿童的主要病症,做一个健康向上积极奋进的自己。
人格教育观后感2
通过于丹老师的讲述和举例阐述,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知道了“一碗米的价值因人而异,一个孩子的空间大小也因人不同,除了老师和家长能够帮助他发现最大的价值空间,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来认知自己的生命价值。”懂得了“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能不能拥有快乐的生命,可能比他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在学习一种知识的同时,完成自己的开发,其实这是我们大家都企及的一种教育的境界。”“我们能够陪伴孩子成长,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让孩子独立去完成自己的发现,去完成自我成长的修复。”“真正爱孩子的老师和家长,不是教孩子怎么去躲避挫折,而是教会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怎样去修复生命。”“好老师和好家长完成的是唤醒,而不是灌输,建立的是孩子的.自信,而不是家长的教训。”
是啊!一碗米可以有不同的用途,一碗水可以煮出不同的答案,一个孩子可以成就不同的人生。作为父母,我们不仅有责任教育孩子阅读、书写、学习,更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心里气氛。我们一定要遵从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为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而踏实走好每一步!
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陪伴,是一种理念和鼓励,而最终的成全,是每个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灵。在人群中去学会爱,在山水中去发现永恒,在社会的规则中去勇于承担,在这一切中,去建立人格!
人格教育观后感3
今天,我收看了于丹老师的知识讲座,她讲的每一句话都深入我的心灵,敲击我的灵魂,让我终身难忘。
在节目讲座里,于丹老师侃侃而谈,用论语心得来阐述了四个道理:1、父母怎样让孩子寻找生命的快乐与尊严,让孩子拟定目标;2、 孩子调皮,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3、家长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4、讲孩子应怎样面对挫折。其中对我的影响深刻的一句话是,“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友。”这是*最基本的伦理。而我们现在则注重书本教育,不注重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俗话说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所以总有一些人没有取得好的成就。所以我们要自力更生,多去社会实践,不要倚老卖老,不然会很难适应社会发展,会被社会淘汰。以后,我要多努力,自力更生,多学习,为自己创造一个新天地,为社会多作贡献。
“学会感恩”也让我受益匪浅,所以以后我要树立新的生活观,要尊敬老师,孝敬长辈,多作助人为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