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强国 > 正文

数字化学习系统架构研究

时间:2022-12-15 12:00:08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首学习系统是一个集成平台,通过此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本文将从理论和技术层面对大学生数字化学习系统架构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数字化学习系统 架构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4-0043-01

1 数字化学习系统的背景

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概念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它是信息时代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具有高度交互性和最小的时空约束。在网络环境下,数字化学习的突出优点体现在: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便捷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以及跨地域的协作交流,这些特点使数字化学习能够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总之,数字化学习让学习者逐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可以被集成到个体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得个体被赋予发展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更大责任。

随着数字化学习支撑产品日趋丰富与成熟,人们从功能上将数字化学习平台划分为三部分:LMS,LCMS和虚拟教室(Virtual Classroom,VC),当前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活动正向协作学习方式发展,VC最终将发展成为协作学习环境[2]。

2 数字化学习系统的功能分析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系统方便地制作电子讲义和多媒体课件,并能将讲义和课件存放在教学服务器中。

讲课时,教师能方便地将讲义从教学服务器中传送到讲课教室,并使用多媒体教室给学生授课。课后,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方便地交流,教师使用网络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教师介绍、课程介绍、讲课要点等信息,并和学生进行课程讨论、答疑。学生自学是培养创造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数字化学习系统,学生能够方便地检索到自己喜爱的CN课件并能自主学习。网络教学服务器上存储有丰富的课件和多媒体教学软件,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在校园任何联网的计算机上都能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要实现上述功能,数字化学习系统需要使用一系列协同工作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依赖于校园网络,将校园网上多媒体课件制作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微机实验室以及学生宿舍微机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教”与“学”的不同环节在一个通用网络应用平台上进行统一管理[3]。

3 典型数字化学习系统的架构

数字化学习系统是一个由学习者、指导者、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构成的一个有机的、复杂的、多元化的功能整体,学习者与学习环境、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指导者、群体与个体等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知识吸纳、内化、创新、外化、反馈等过程,实现有效学习的发生。在这个数字化学习系统中,每个人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消费者”。技术从作为支持个体活动的工具更多转变为支撑互动关系的工具,帮助汇聚群体的智慧建立一个社会性的、分布性的“数字化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生态学的原理,符合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和机制,这是人们研究数字学习现象及其规律的重要依据。这种数字化学习过程构成了由“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工具”、“数字化学习形式”的典型的数字化学习生态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

4 数字化学习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化学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构建跨越广域范围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以及实现不同数字化学习系统互联互操作的需求日趋强烈,这导致了对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系统功能层次上的可重用和互操作要求,即软件互操作问题不同应用软件通过共享信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软件公司和教育机构成立了学校互联框架(Schools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SIF)联盟。在产业和学术研究领域,人们也从同样的角度考虑构建新一代数字化学习平台,但更关注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和广域教育资源共享环境,特别是构建国家或区域性的数字化学习基础设施[4]。

数字化学习平台走向开放体系结构是一种趋势,面向服务的方式是实现开放体系结构的重要途径,因此,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是新一代数字化学习平台技术解决方案的主要特征。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具有松散耦合、灵活和可组合等特性,有利于解决当前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互联互操作和可重用性等问题,实现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有效聚合与广泛共享。

5 结语

数字化学习的发展正进入新的阶段,需要为上层开放的、支持跨组织学习资源共享和学习服务共享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提供一致的平台,这一平台更加关注灵活的体系结构,以支持数字化学习功能部件和学习内容的可扩展性,网格计算技术及其理念为构建这一新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宁艳.基于C/S架构的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2:97-100.

[2]张武威,黄宇星.基于网络的智慧校园及其应用系统架构探析[J].三明学院学报,2013,02:89-95.

推荐访问:数字化 架构 研究 学习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