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村居创建工作总结1 *东莞市大朗镇第十三次*提出,未来五年大朗将大力实施“一核、两心、三城”发展战略,即建设成为东莞中部核心城镇,打造华南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毛织产业发展中心,加快建设产业名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幸福村居创建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
幸福村居创建工作总结1
*东莞市大朗镇第十三次*提出,未来五年大朗将大力实施“一核、两心、三城”发展战略,即建设成为东莞中部核心城镇,打造华南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毛织产业发展中心,加快建设产业名城、科技新城和幸福小城,努力把大朗建成科技型、智慧型、生态型、品质型的现代化城镇。
从2010年起,大朗启动了“美丽幸福村居”创建的工作,迄今为止大朗共有6个社区(村)完成创建,7个社区(村)在建,镇容村貌已经焕然一新,达到了城市升级的初步效果。今年大朗将结合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契机,贯彻落实“环境优化年”工作主题,推动余下的15个社区(村)全面铺开“美丽幸福村居”建设工作。
目前,大朗镇已将大井头、大朗社区、佛子凹等15个社区(村)全数纳入创建行列,共申报项目66个,预计总投资5504万元。为进一步提高社区(村)改善环境的积极性,大朗镇将对社区(村)给予财政扶持。按规定,在2016年完成创建的社区(村),社区(村)负担费用由镇财政全额支付;在2017年完成创建的,社区(村)负担的费用由镇财政承担80%。
该项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全镇“美丽幸福村居”创建热情,接下来大朗各社区(村)将按照既保留村居特色风貌,又注重建设宜居宜业新型社区,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力促织城“蝶变”。
因地制宜
打造乡土特色
“现在的水口文体公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文体设施齐全。你一定想不到,这里以前只是一片荒地,连路都没有。”水口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张沃明向记者介绍说,现在的水口文体公园位于水口村的旧村围,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废的荔枝林和垃圾场,周边环境“脏乱差”。
自该村深入推进“美丽幸福村居”建设以来,投入380万元,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两个荔枝公园和一个水口文体公园,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场所的同时,也改善了村容村貌。水口文体公园所在的位置,是水口村较为偏僻的区域,过去那里由于路不通,到那周围的人并不多。改造后的水口文体公园,利用荔枝林间的空隙修建成了停车场,打造了198个停车位,优化了布局,缓解旧围狭小的村道交通堵塞问题,同时修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增加了文体设施,巧妙地利用地形铺砌了休闲小径,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了村民的生活。
而且,水口村引入备有特色的文明墙绘,曾经墙壁斑驳脱落的老旧房子,在民间工匠巧手打造之下,绘上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墙画、以忠孝礼义信为主题的传统成语故事、水口村史村情的图画……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水口古村落焕发出别样的风貌,古韵盎然而又充满了新时代的色彩。“现在的村落变得很有味道,我很喜欢,来我们村观光的游客,下班后过来休闲的员工都多了很多。”在水口村旧村围开了一家杂货店的张老板乐呵呵地说。
“水口村的例子体现了‘美丽幸福村居’的创建首要任务是体现民生特色,为群众创建宜居、幸福的生活环境。”大朗住建局副局长刘钟明介绍说,在推进美丽幸福村居的建设上,大朗相关社区(村)按照“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邀请专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注重在保留村居传统风貌的基础上改善村(居)民生活条件,以宜居环境统筹规划、建设提质、高效管护、治理创新、文明培育、机制创新为重点。
刘钟明介绍,大朗目前在建的美丽幸福村居社区(村)共计7个,分别是石厦、松木山、佛新、巷头(2014年度第二批),水口、屏山、水*(2015年度第三批)。截至2016年8月初,石厦、松木山、佛新、巷头、水口等5个社区(村)大部分工程已收尾,较晚动工的屏山、水*也已加快进行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在加紧完成设计和进入进行预算财审。
改善环境
提升城市品位
“我们在推进‘美丽幸福村居’的创建中,都充分发挥各村(社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鼓励各社区(村)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特色申报项目。”刘钟明介绍说。
在已铺开创建的宜居社区(村)中,它们首要着力解决村(社区)基础设施的功能性问题,包括建排水渠、垃圾处理、环境整治、道路改造、旧村翻新及美化、修建文体设施,建设体育公园、文化广场等。
作为大朗唯一的欠发达村,屏山社区目前已经进入第三批“美丽幸福村居”创建名单,项目也在进展之中。项目内容主要是对社区内的道路升级及绿化工程、建设荔枝交易场、主入口及村落景观美化改造,希望通过改造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以后村里有开阔的道路、绿意盎然的小公园,绿道环绕,给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同样属于第二批创建的松木山村,各个工程已经竣工。该村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等民生工程,比如文化活动广场的灯光球场升级改造,已把松木山村体育公园完成工程并转入验收阶段。另外,松木山还在文化活动广场、喜庆堂侧边规划建设一个小型公共汽车上落站,改善出行条件。
环境改善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类似长富、巷尾、圣堂、蔡边、求富路、长塘等大朗最早创建“美丽幸福村居”的第一批社区(村),它们已经彻底“改头换颜”,以环境改善促进村民生活改善,并有效带动村组经济的发展,跃居成为大朗的繁华地带。
而且,随着大朗加快城市扩容提质步伐,*大朗镇第十三次*指出,即以现在的核心区为中心点,以国际毛织商贸城和东莞(大朗)科学城为两翼支撑,向东将蔡边、洋乌、宝陂和圣堂4条社区(村)纳入中心区,把原来6*方公里的镇中心区扩展到9*方公里。
刘钟明认为,城市扩容提质正是体现了城市发展迈上新的阶段,城市发展品位进一步提升,推动大朗经济发展冲入第一梯队。所以在推进美丽幸福村居创建过程中,更加要提早意识到项目建设的长远利益和长期效应,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为大朗将来吸引更多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打下基础,提高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实现“腾笼换鸟”。
大朗“美丽幸福村居”的统筹推进以立足现代化、体现生态化、服务人本化为基本原则,“天蓝、地绿、水净、人和”的环境成为大朗常态,人民生活水*更好,幸福指数更高。类似于佛新社区,推进“美丽幸福村居”时就非常注重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村居建设的"特色。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创建 幸福 幸福村居创建工作总结 幸福村居创建工作总结1 幸福村居创建工作总结100字 幸福村居创建工作总结1000字 幸福村居创建工作总结1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