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正文

论道家思想与当代科技伦理的构建

时间:2022-12-05 10:50: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道家思想为中国的科学精神提供了形而上学的基础,客观也对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当代科技发展引发一系列危机,人类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和对立,这对传统伦理思想提出了挑战。道家关于人和自然和谐的思想,对解决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危机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道家;科技伦理;老子;庄子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7)04-0064-03

在谈论传统道德对现代人的影响时,人们往往关注得更多的是儒家伦理,以儒家道德体系为基点对当代科技时代伦理的重构。的确,儒家传统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国人的思想与行为。对儒家以外的思想传统,尤其是道家思想则较少提及。然而,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科技与伦理失衡日益加剧,要调整科技与社会,尤其是科技与伦理的关系,仅靠儒家文化现在看来是行不通的。事实上,儒道互补在中国由来已久。李约瑟在《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中指出“道家思想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所占的地位,至少和儒家同样的重要,道家极端独特又有趣的揉合了哲学与宗教,以及原始的科学与魔术”。反观道家文化,在诸多方面对科技发展与自然的关系上,提供许多可借鉴的思想。随着当代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发展引发的社会危机的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中西方学者将注意力转移到道家思想的研究上。

“道”是道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范畴,道家主张道统万物,尊道循道的理性精神。“道”是世界的本体和本质,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基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道”又是统领世界和天地万物的总规律,“道者,万物之所由也”,“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而老子还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们不要刻意的以自己的方式改变自然,尊重万物的自然本性是最可贵的。李约瑟认为“道家所说的道,不是人类社会所依循的人道,乃是宇宙运行天道;换言之,即自然法则。所谓自然法则,李约瑟认为“道是自然法则,其所以生长万物,主宰万物一切的活动,并不是靠力量而是靠时间与空间的一种自然曲率,所以道很像以弗所的赫拉克利特的主宰,主宰万物有条不紊的变换”。因此,“圣人应效法冥冥中生育万物‘而不为主’的道。圣人若虚己以待,顺应自然,就能观察了解进而主宰控制宇宙之万有”。李约瑟还提出“道家最强调的思想,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统万物的自然,和永恒常在、自本自然的道”,《老子》二十二章“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认为“这执一”的态度,也正是自然科学最基本的出发点。

中国科技史的事实说明,道家曾经在探索自然和人类生命之奥秘上作出过积极努力的探索,“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我国天文学的重要流派“宣夜说”、“浑天说”的形成就与道家“道”“气”等有密切联系。老子的思想开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大门,老子的自然哲学不仅为中国的文化精神,而且为中国的科学精神提供了形而上学的基础。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曾指出:“我们(西方人)主要关心可度量的质,可分的单元,可能是由印欧语系统所决定的……我们的思维方式明显地不适合处理整体和形式问题。不带有我们的生物上和语言上拘束的生物,完全可能有十分不同的科学形式,十分不同的假设——推导系统的数学形式。选择什么符号系统来使用,因而选择实在的那些方面来进行描述,依赖于生物的和文化的因素,物理学系统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地。处于别的文化中的人类和在非人类的智能中,可能有根本不同类型的‘科学’,这种科学描绘实在的别的一些方面,推理的思维永远不能穷尽无限多样性。任何只从某一观点来掌握的陈述只有相对的正确性,必须以相反的观点来掌握的对立陈述作补充。”老子所开启的自然科学与西方自然科学传统的不同,只是源于语言符号的差异,长久以来中国古代科学和哲学的不为承认与此不无关系。道家思想中蕴含着值得珍视的科学因素和科学精神,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原因,道家思想中蕴含的科学因素和科学精神未能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道家思想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导致科学在中国社会的发展,道家所提出的概念较为笼统模糊,缺乏严密的实验验证和逻辑分析,堵塞了实证科学的发展道路,也限制了自然科学理论的完善和分门别类的深入发展。正因为如此,对道家思想中的科学因素和科学精神进行发掘、提炼和整合,有助于我们更好铸造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

道家思想中人生哲学和生活智慧也提供了人们认识自然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素质。爱因斯坦曾分析人类投身科学和艺术的动机说:“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租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道家主张超越世俗的物质欲望,倡导淡泊名利、人生态度。“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告诫人们不要为功名利禄所累,不要为身外之物所役,而应当保持一颗平淡而沉静的心,这既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所必备的素质,另一方面,也为调整当代科学失范行为和人与人关系提供了一种理念。道家自然主义的经济伦理观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思想根源。与儒家鄙视农业生产的经济观不同,道家提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尽管这种自然经济没有能够让中国走上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但在轻视经济发展的儒家传统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古代社会,道家思想对自然经济的发展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一个朝代建立之初,社会经济处于重建时期,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提倡使得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业赋税,客观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刺激了对实用科技的追求。

当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其强势地位已不可动摇,科技每前进一步,人类社会也随之迈进一步。借助科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以往,人类沉浸于征服自然科技的喜悦之中。然而,科技在强大的过程中,其负面效应也日益暴露。现代科技对传统伦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科学技术成果的滥用让人们无所适从。科技不仅仅成为“生产性”力量,它也成为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力量,成为造成种种危机力量的源泉。人们也从没象今天这样对科学技术发展充满恐惧和不安,核技术具备彻底摧毁我们赖于生存的星球的巨大破坏力,克隆技术的发展与成果给人类伦理道德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还有诸如军备竞赛,生态危机,资源浪费,失业加剧等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及全球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人们。

首先,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科技的进步使得许多具有杀伤力的先进武器不断问世,加大了现代战争的破坏力,这使得人毁灭人自身成为十分现实的威胁。其次,科技发展带来社会伦理的颠覆,引发社会和科学失范行为的频繁发生。科技自身蕴含的巨大物质利益使得某些人明知研究、使用某些科技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机,在物资利益的驱动下,仍以身试法,而置伦理道德于不顾。而某些最新的科技成果极大的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如克隆人、器官再生、转基因食品等,人们无法预料这些科技成果的运用会给人类带来的后果,造成普遍的社会道德困惑。其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当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满足了我们对物质财富的欲望;但另一方面又使我们人类所生存于其间的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土地的过度耕种、水资源的过度使用、草原的过度放牧、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温不断变暖、各种资源日益枯竭、耕地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科技在极大地提高人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能力的同时,也加大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和毁坏力。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高度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逐渐感受到现代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自近代科技发展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社会危机:随着现代科技和医疗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存活率提高,人类寿命延长人口数量不断膨胀,而全球耕地的减少,粮食的短缺,使得生态严重失衡,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大大超出了自然的再生能力,近几十年来,煤、石油、淡水、耕地等资源日显紧张;在科技对自然的过度干预下,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森林的毁坏,土地的荒漠化威胁着未来人类的生存;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科技成果的滥用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对这种现象。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已预见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最后,从人自身来看,科技的发展也使得作为主体的人的某些能力的退化,科技为人类日益舒适的条件,人类常常过分依赖科技的成果,导致各种现代病的迸发。人的主体地位在现代机器大生产中被逐步削弱,人成为机器的“奴隶”,科技导致了现代人的异化,全球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现代人的心理压力见证了现代机器对人类的挤压。科技本身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是为了人类生活得更好,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背离这一主旨,而导致人类主体地位的削弱甚至丧失。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背离科学本身的初衷和指向,成为人类自身创造出来却又无法掌控的“魔力”。自近代科学以来,科学科技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飞速增长,与此同时,道德伦理却发展缓慢滞后。没有伦理的科学技术是盲目的,而没有科学的伦理是空白的,现代文明社会应当是科学技术和道德伦理的和谐发展,背离了伦理的科学带给人类的是不可预知的未来和不可控制的恐慌。问题的解决应是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采取措施,限制有意识科技成果的滥用,即确定“科技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对科技行为进行伦理约束和对科技运用进行道德限制,增强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关怀。

面对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的危机,道家思想在许多方面提供给我们一条可选择的道路。老子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在于他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了文明发展的副作用在当今世界性的生态危机面前,倡导“天人合一”的道教文化受到了广泛关注。从人与自然、社会、尊重生命、道教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道教的现代性进行了阐释。道家思想为生态问题提供启示,它提出的某些问题与当代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有一定的共通性。如西方虽然首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但以工业技术文明为主的西方社会缺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底蕴,而这种文化底蕴恰恰能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中找到根源。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对生态危机深表忧虑,对老子关于自然和谐的思想十分欣赏,他说:“……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他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谐在两者的基本一致。”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汤用秀树对老子的思想颇感惊异:“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或许这样说也许更正确:老子当时就发现了一种形势,这种形势虽然表面上完全不同于人类今天所面临的形势,但事实上二者是很相似的。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写了《老子》这部奇特的书。不管怎么说,使人感到惊讶的是,生活在科学文明发展以前某一时代,老子怎么会向近代开始的科学文化那样严厉的指控。”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老子最先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是明确提出了“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一也。”万物的生存都离不开自然环境,万物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最后又自然而然的复归于自然环境“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同一的力理想状态:“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道家认识道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由此形成一种生态整体意识,主张以道观物,从宇宙整体的角度来审视万物。人与万物在道性上是平等的。道家也认识到了环境对人的依赖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因果报应关系。在作为群体的人类与宇宙自然的关系上,老子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主张人顺应自然规律进而利用自然,但反对掠夺自然,因而道家提倡不杀生、不得惊吓、虐待动物、积极救助动物等。道家提倡“道法自然”。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哲学的角度看,就是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相协调、相统一。老子、道家哲学崇尚自然,力主“无为”,也就是要遵从自然规律而不妄为,按照自然的不假人为干涉的法则运行,其实质是要求一种顺应自然的行为或一种不反自然的行为。老庄道家早就致力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最能体现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基本精神和基本旨趣的,莫过于“物我为一”的整体观念。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主张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洞察,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合理张力,顺应自然万物的本性及其规律。道家生态哲学的起点在于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有生命的动物,于是人为维持生存而向大自然索取;人亦是社会动物,仍要受自然规律道德制约。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死与共,而不是“人定胜天”不相容的对立关系,人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天地之尊,从而也不会导致劫取自然的局面。老子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生态伦理规范:“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面对现代日益增长的人口和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人类不断利用科技开发新的能源,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必然导致自然增长的极限。对这现代顽疾,道家亦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老庄在人口本身的增长以及与人口增长成反比例的生存空间的负增长这一矛盾上,提出一方面控制人口总量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均衡,另一方面规劝个人“少私寡欲”,防止陷入无止境的物质追求。老子反对纵欲,“一受成行,不化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驰,而莫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在他看来,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对人类是毫无好处的。道家和谐思想可以矫正唯科学主义与技术万能论的认识偏颇。20世纪70年代后,非人类中心主义对科学万能论提出了质疑,他们主张组成世界的所有生物处于平等地位,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固有的内在价值。日本学者岩崎允胤反对在自然中扩大人类权利,主张尊重人类及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现代性以试图解放人类的美好愿望开始,却以对人类造成毁灭性威胁的结局而告终。今天,我们不仅面临着生态遭受缓慢毒害的威胁,而且还面临着突然爆发核灾害的威胁。道家竭力呼唤人类回归自然,效法自然,在老子眼中的技术进步即是灾祸的隐患、人性的退化,因为一切人为的强化生产手段都违背自然的“朴”和“无为”状态,是和“道”相背离的。道家伦理中蕴含着的对抗唯科学主义和技术万能论的宝贵思想,将会提供十分有益的借鉴。

爱因斯坦曾说过:“单靠知识和技巧并不能使人类走向幸福的高尚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的传播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科技至上论和万能论在当代的破灭,告诫我们无限夸大科技的作用,既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也不能使人类摆脱当前的发展危机。历史上,科技曾把人从受制于自然的被动地位中解救出来,与自然平等对话,甚至使人凌驾于自然之上。今天,科技的双刃剑引发的科技伦理问题,使人类开始反思科技的本质。道家思想对解决现代科技伦理问题提供了一种开阔的视野,其许多主张都具有现实性,是宝贵的精神资源。

参考文献:

[1]葛荣晋.老子的道论与21世纪[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3).

[2]周力升.老子的智慧[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3]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4]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许良英,范岱年.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责任编辑 杨小民

推荐访问:论道 伦理 构建 当代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