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教材:中西医结合专业《生物化学》教材使用体会

时间:2022-10-17 17:1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2008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供中西医结合专业用的《生物化学》教材是一本非常适合该专业的优秀教材。该教材章节设置别具特色,内容条理清楚,知识点少而精,难易程度适中,章、节、点清晰明了,文字简洁流畅,紧扣专业特点,把握专业动向。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专业;生物化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96-0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的领头学科和主要推动力,也是认识生命现象和疾病本质及指导中西医结合研究与发展的重要科学理论。生物化学是中西医结合专业西医基础课的主干课程之一,因此,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中西医结合专业是连接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的纽带和桥梁,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优势,而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需要与之配套的医学教材作为支撑。以往由于缺乏适合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生物化学》教材,各高等医药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一直选用其他专业的相关教材。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由查锡良主编的第七版《生物化学》,主要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使用(以下简称西医《生化》);另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由王继峰主编的《生物化学》,主要供中医药类专业使用(以下简称中医《生化》)。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而言,使用此类教材,由于存在专业侧重点不同、难易程度不合适等问题,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为了适应我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和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共同组织编写了一套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其中包括2008年由温进坤主编的《生物化学》(以下简称中西医《生化》)。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该教材以及课后征询学生对教材的反馈意见,现报告如下。

一、章节设置别具特色

据往届学生反映,生物化学在医学基础课程中应该算是一门“很难学”的课程,内容抽象、枯燥,知识点庞杂,章节之间联系紧密,前面知识掌握不牢固,后面就如同听天书。面对这样一门课程,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掌握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教材章节的合理设置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合理的设置,往往会将编者的思路更明确地传达给教师和学生,去粗取精,让他们更容易把握该课程的重点。中西医《生化》在章节设置上尤其注意到这一点。总的说来,在保证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对部分章节的设置进行了重新修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众所周知,生物化学的重点及难点内容主要在物质代谢部分,如果说“物质代谢”是一幢雄伟的高楼,那么,“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就如同这幢高楼的奠基石,其对高楼的建成是不可或缺的。以往的教材往往直接将这部分内容归在物质代谢中,如糖类、脂类的基本结构仅在糖代谢和脂类代谢的开篇简单提及,而让本属于生物大分子的糖类和脂类在第一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中难觅踪迹,难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基石尚不稳,就匆匆建大楼”的感觉。中西医《生化》就上述问题单独设置一章,章名为“生物大分子概述”,然后分节系统介绍糖、脂类、蛋白质及核酸的化学,每节仅用1~2页不等的文字简单叙述,对于蛋白质和核酸,在本章仅介绍各自的元素组成和基本组成单位,其他内容在后面有单独章节重点介绍。

二、内容条理清楚

在内容的编排上,中西医《生化》比以往教材也有进一步优化,如在核苷酸代谢一章中,关于抗代谢物,以往教材是在介绍嘌呤核苷酸代谢和嘧啶核苷酸代谢过程中穿插介绍,并且在首次提到“抗代谢物”时没有给出明确地解释。中西医《生化》则将嘌呤核苷酸抗代谢物和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合并在一起,单独列出一节来介绍,并在开头就给出“抗代谢物”的名词解释:抗代谢物是指在化学结构上与正常代谢物相似,能够竞争性拮抗正常代谢过程的物质。然后依次分点介绍嘌呤核苷酸抗代谢物和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的相关知识。如此更具系统性和连贯性的内容编排,将原有散乱的“知识点”串成“知识链”,让读者在学习中一目了然。

三、知识点少而精,难易程度适中

以往中西医结合专业在缺乏配套生化教材的情况下,常选择中医《生化》或西医《生化》作为替代教材,但是这些教材无论是从难易程度还是教学时数上都不适合该专业,导致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么感觉吃不饱,要么觉得内容过深,颇感吃力,教学效果欠佳。中西医《生化》针对本专业的相关特点,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内容也力求做到少而精。以脂类代谢一章为例,中西医《生化》由于在第二章“生物大分子概述”中详细介绍了脂类物质的结构,所以在本章就不再赘述。西医《生化》中第四节“磷脂代谢”和第五节“胆固醇代谢”在中西医《生化》中直接合并为一节“类脂的代谢”,如此合并,由于没有类脂结构方面的内容,仅介绍代谢过程,知识点更为紧凑,让大家在学习中更容易抓住每节要点。另外,仅需要了解的内容,如“脂酸的特殊氧化形式”、“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等知识用小一号字体显示,便于大家课后自学。而一些相对于本专业而言较难且关联不大的内容,如“多不饱和脂酸的重要衍生物”仅简单提及,不再具体展开讲述。如此种种细节方面的修订,使生物化学不再难学,深受教师和学生好评。

四、章、节、点清晰明了,文字简洁流畅

可以说,这是该教材最大的一个亮点,书中每一章每一节乃至每一点的标题都做到清晰明了,让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能迅速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同时在文字编排上也相当简洁流畅,一目了然,对于某些知识点较多的章节,往往会在章节开头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该章节的主要内容,如在脂类代谢第三节“类脂的代谢”中,开头一句话为“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和固醇类,本节主要讲述甘油磷脂、鞘磷脂及胆固醇的代谢”,这样的概括,让学生在学习前就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变“被动听”为“主动学”,更好地把握重点内容。

五、紧扣专业特点,把握专业动向

中西医《生化》全书共二十一章,第一章至第十七章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应该讲授与掌握的内容。第十八章至第二十一章为选择讲授内容,为了让本专业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与学术发展,专门设置一章即第二十一章“生物化学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应用”,在本章中详尽介绍了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主要成就以及本课程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对此章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自信心,一改从前“中西医结合就是不中不西”的看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充分肯定中西医《生化》优点的同时,笔者也提出了如下建议:①在每章结束的时候,增加一个“知识链接框”,用以介绍相关知识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应用或生物化学的最新进展。学生可以通过该“链接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提高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的兴趣。②制备配套光盘。目前,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运用于现代教学中,若能将教材中的图文资料通过多媒体形象而生动地展示出来,则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的说来,中西医《生化》是一本非常适合该专业的优秀教材。

推荐访问:教材 生物化学 中西医结合 体会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