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会赛事心得体会1 “能够参加冬残奥会火炬接力,分享‘健康、欢乐、活力’,传播残奥精神,我觉得特别光荣和自豪。”北京2023年冬残奥会火炬手杨*说,“在这次火炬传递的过程当中,我能够深刻地感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残奥会赛事心得体会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冬残奥会赛事心得体会1
“能够参加冬残奥会火炬接力,分享‘健康、欢乐、活力’,传播残奥精神,我觉得特别光荣和自豪。”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手杨*说,“在这次火炬传递的过程当中,我能够深刻地感受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魅力。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工作,为残疾人事业奉献力量。”
2日下午,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接力火种汇集暨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在北京天坛公园举行,杨*在此担任天坛公园圜丘第8号火炬手。
为期3天的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接力于3月2日至4日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分为火种采集、火种汇集和火炬接力三个部分,共有500余名火炬手参与。
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是来自各行各业取得杰出成绩或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代表,他们大部分是扎根生产和工作一线的“不*凡的普通人”,其中残疾人占火炬手总数的21%。冬残奥会火炬手中不仅包括优秀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他行业的优秀残疾人代表,还有大量热心助残事业、弘扬残奥精神、为实现北京冬残奥会愿景贡献力量的各界人士。
杨*是厦门市体育局高级教练,也是福建省残疾人田径队教练。2005年以来,杨*带出的队员参加了4届残奥会,他两次被福建省*记一等功,曾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被省委、省*授予“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21年,杨*作为*残奥代表团田径队教练出征东京残奥会,带领5名残疾人运动员为*代表团夺得4金2银1铜,并打破一项世界纪录。
每逢残奥会等重大赛事,杨*总是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松懈。在厦门,即使训练场地离自家不过1公里,他还是每天都和运动员吃住在一起,把队员的冷暖挂在心头。
擎着神圣的火炬,杨*说,希望能把自己的这份自豪和喜悦传递给福建残疾人群体、传遍八闽大地,让更多人感受到北京冬残奥会带来的温暖。
冬残奥会赛事心得体会2
2022年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顺利开幕,可爱的雪容融从冰墩墩手中拿过接力棒,正式“上岗”啦!随着一场场赛事的展开,在北京冬奥会结束后,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奥林匹克精神和拼搏向上的力量!为了迎接冬残奥会的到来,北京市八一学校金帆合唱团,在张萍萍老师的指挥下,共同演唱了由作曲家王和声老师创作的冬残奥会歌曲《盼望》。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聆听这首合唱曲目,为冬残奥会加油吧!
参与歌曲《盼望》录制的同学们,对这首曲子有着很浓厚的感情,他们的心中也有着自己的盼望。G2024届高一5班郝晓明说,《盼望》在我们眼里,不仅是一首献给冬残奥会的歌,更代表了一份心情、一份感受。当然,这也是一份骄傲——一份对合唱团的骄傲,对自己和母校的骄傲,对奥运健儿和双奥之城的骄傲;这还是一份期待——一份对表达歌声的期待,对冬奥和冬残奥会的期待,对疫情结束后人们摘下口罩放声歌唱的期待。我们站在熟悉的排练厅,让歌词和音乐在耳边重复,让节奏和音符在脑中回想,尽管简短几页的乐谱早已烂熟于心......那天的录制前所未有地顺利,歌曲本身并不刁钻,节奏亦是悦耳上口,以至于后来再听到,那清澈的嗓音与柔和明了的曲调,仍能让我耳目一新。如今已经看过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开幕式,见证过鲜艳的*红在鸟巢中绽放,再点开《盼望》细细一听,那绕梁的歌声中融入了自豪和热情,那欢快的旋律中盛满了期待,隐约还溢出了几分盼望。
冬残奥会赛事心得体会3
京冬残奥会比赛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队获得的奖牌全部都是雪上项目。
雪上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备受关注,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冬残奥国家队中,还有一个重要“角色”,也是雪上项目成绩好坏的重要保障。今天,我们就来揭开他的神秘面纱——打蜡师!
打蜡师这个工作看起来挺简单,想干好却很难。它就像老中医,既要心中 “有数儿”,又要手上 “有准儿”。十多年来,单清国一边当教练、一边义务打蜡。凭着一股子“钻劲儿”,单清国打出的每一副雪板都非常好用。北京冬残奥会上,为了帮助运动员们发挥出最好状态、取得理想成绩。老单每天都要给三四十副雪板打蜡,经常是天还没亮就起来打蜡,后半夜还没有休息。
打蜡师的工作虽然辛苦,打蜡师老单却也乐在其中。每当看到运动员穿着他打的雪板滑出了好成绩,他都非常开心和自豪,因为,这也是属于他的荣誉!
冬残奥会赛事心得体会4
开幕式的整个过程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如果让我挑出一个最难忘的场景,那就当属火炬传递了。会场里,火炬在坐着轮椅的残奥会奖牌获得者和单腿跑者等四位运动员手中传递,直至交给最后一位火炬手——曾斩获四枚残奥会金牌的视障田径运动员李端。他反复摸索着将火炬插到正确位置,全场观众高呼“加油”为他鼓劲。这些运动员们尽管有些身体方面的障碍,但他们绝不因此气馁,而是通过运动实现梦想,而今又在冬残奥会开幕式舞台上再次展现英姿。我想这绝对是此次开幕式的亮点,不仅是现场观众,他们一定也给全*过电视和互联网观看开幕式的观众和残疾人们带去了巨大希望。
在一个半小时的开幕式中,不论是各国残疾人运动员还是中方工作人员、志愿者,甚至是观众,在场所有人都怀抱着同一个愿望,那就是“让本届冬残奥会成功举办”。虽然我只是在现场观演的一个普通日本人,但我也被大家的积极愿望所触动,在心怀感动的同时也又一次感受到体育所蕴含的力量和可能性。
*民众以及其他世界各国人民所希望的不是对立,而是一起向未来。大家切磋琢磨技艺,比赛结束后握手称赞对方的勇敢奋斗,这样的体育精神在愈发复杂的当今世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我坚信,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也已将这一理念传递开来。
冬残奥会赛事心得体会5
3月4日晚,北京冬残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开幕,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多名听障学生、2名舞蹈教师和1名健全学生参演了《*》《圆舞曲》等节目。
《圆舞曲》是冬残奥会开幕式唯一一个舞蹈作品,连接着圣火点燃环节。舞蹈由健全演员和听力障碍演员共同完成,舞蹈演员化作独一无二的雪花,舞动在鸟巢中央,象征着“全世界不同的雪花汇聚在北京,成为一朵人类共同的雪花”。演员们要在三拍子的旋律中悄无声息地变换并完成数十种舞蹈画面及队形的转换,每一帧定格的画面都要呈现出雪花的模样,每一片雪花都是独特的、唯一的。由于听障演员的沟通表达的方式不同,在排练中要比健全演员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
每一片雪花都是无声的,但落在地上后又都改变着世界。无声的交响,创造了最灿烂的、带有生命质感的美丽瞬间。她们的表演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生命绽放的动人瞬间无不传递着坚毅勇敢的力量,于残缺中演绎完美,于苦难中孕育希望,于*凡中展现伟大。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无论有多少风雨,残障人士都在用生命描绘绚烂多姿的色彩,无论在哪个赛道上奔跑,我们始终同向而行,携手融合,一起向未来!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赛事 残奥会 冬残奥会赛事心得体会五篇 冬残奥会赛事心得体会1 冬奥会残奥会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