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大数据技术俨然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而金融大数据则是基于互联网金融而发展出来的新领域,在此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应该适当的走向多元化发展道路,为互联网金融增添新的活力,虽然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有了很多的创新性产品,但是其所具有的风险也与日俱增。本文则针对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三种不同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展开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其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
目前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致使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与时代同行。但是与相对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在此方面的发展仍然较为落后,并且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和措施都不够完善和健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我国民间资本的安全,所以,应该增强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力度,从而引进目前最为先进的大数据技术,提高在金融风险方面的信息判断能力,有效的将投资管理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当中。因此,积极响应政府政策的号召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而言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一、大数据概念及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一)大数据概念
2008年美国互联网专家首次提出了“大数据”一词,由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网络信息数量也呈现几何倍的增加,导致传统的检索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用户的搜索需求。为了能够妥善的解决这一问题,美国互联网专家则提出了一个大数据理念,主要是根据数据的提取原理通过分析而向用户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而大数据分析也越发完善,并且加上云存储与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促使大数据的运用越发方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将大数据融入互联网金融当中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互联网金融的诞生,这是当前较为新兴的一种金融模式,是基于社交网络、互联网技术以及云计算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金融支付功能。也从中衍生出了一种新的融资模式“互联网融资”,这样的融资模式与银行融资以及资本市场融资方式是不尽相同的,因互联网技术不断的更新换代,移动支付加大了人们生活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并且具备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但是随之而来的风险也相对较大。互联网在进行资金收集、存储和组织的能力远远的超过了传统的金融。就互联网金融数据的构成而言,主要包括:商业、消费者运营、用户数据、金融服务以及行为数据等。
二、互联网金融主要形式的风险分析
(一)P2P的风险
基于P2P金融模式之下所达成的金融交易基本上都是由陌上的商家或者个体实现的,由于无法及时的获取贷款人的具体信息,所以,这样的模式具有较大的风险隐患,债权人的基本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此外信用风险也是P2P金融模式的一大风险。P2P是网络平台贷款,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无法全面的掌握所有客户详细信息,也就不能根据地区特色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因此,应该促使权利凭证实现最大化的流通,将交易的范围扩大,虽然说市场中存在的风险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债权人将资金借出的主要目的就是从中获取经济利益,但是由于市场中利率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债权人的实际利益。并且,此方面的相关法律还有略有欠缺,如果在此期间出现问题,债权人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这也是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法律性風险之一。
(二)众筹的风险
众筹面临的主要风险,即非法集资。实际上众筹融资与其他融资的方式基本一致,有很多不法分子会钻法律的空子,通过众筹来实现非法集资。而集资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资金投入到可行的项目当中,并不是诈骗人员获取利益的手段,一般这些人在进行非法集资时所用的借口基本上都是:项目方案、融资等。这些都是不存在的,以先集资再破产这样的方式来骗取社会资金为自己所用。另一方面,技术问题也是目前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想要确保众筹能够顺利进行,就需要严密的进行监控,一旦出现非法集资的现象就应立即做出相应的处理,这些问题都是目前所需考虑的重点问题。
(三)第三方支付的风险
现阶段,第三方支付功能已经广泛的被大家所使用,而所谓的第三方支付实际上就是一种综合性较高的支付工具,能够将资金、支付以及采购的实现融合统一,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能够实现简单便捷的交易。但是在第三方支付的过程中数存在最大的风险就是洗钱风险。因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匿名转账非常普遍,但是这笔资金的来源大家却不得而知,这也为洗钱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和条件。因此暗箱操作成为了第三方支付当中最大的风险。此外,在互联网环境下,所有用户的信息不具备安全性,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中,只有在网上进行过交易,信息必然会留下痕迹,这样就带来了较大的信息风险。如果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突发性的网络中断就会给第三方支付带来较大的麻烦,因此,第三方支付应该高度重视对信息的维护程度,从而避免因信息泄漏而造成严重的资金流失现象。
三、基于金融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
(一)加强信用风险控制
想要切实的加强互联网的信用风险,就需要金融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特点、规模以及行业规律为基础,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以此来增强对信用风险的管控,一般互联网金融企业针对民间客户办理贷款时,首先需求针对客户的信息展开全面系统的审查,而后根据相关规定制定出合理的流程,并且重视资金的后续安全性,以此来避免因客户信用资质等问题导致侵害了债权人的经济利益。此外,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以合法的渠道为主全方面的核实贷款人的信息情况,可以适当的提高贷款的标准,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主,合理配置贷款金颚,将贷款所具有的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当中。
(二)加强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督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与互联网金融市场中企业的特质和风险特点相结合,进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政策,来不断的完善法律方面的缺失和不足,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督力度。严禁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出现违法操作的现象。并且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构建健全的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机制,设置相应的执法机构进行专项管理,从而最大化的避免非法企业进入到金融市场中,保证整个互联网金融市场能够持续稳健的发展。
(三)增强投资风险防范能力
在互联网金融市场当中需要不断地提高投资风险的防范能力,所以,需要在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不但的增强对客户信息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例如: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将目前较为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引入到企业当中,以该技术来更进一步对客户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信用资质相对较差的客户企业应该尽量避免与此类人发生借贷关系,主要原因是一旦客户无法按时还款,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企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发生挤兑的现象,从而对企业的经营运转带来负面影响。此外,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去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在意向投资项目的数据分析能力,全面的考虑能够影响项目顺利进行的风险因素,尽最大努力将所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稳步前行。
四、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但是因经济市场开始实行对外开放,促使我国在世界金融市场当中慢慢的占有了主导位置,并且在很多国际事务当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作为经济强国的中国,其背后最强大的后盾就是安定和谐、对外开放的经济市场。可是,金融市场的变化是人们所无法预计到的,其所存在的风险也是人们所无法预防的。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给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风险。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正面的认识对待金融风险,正确的评估金融风险、认真的去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妥善的处理存在的风险问题等。只有经过严格的把控,才能够促使我国的经济得到长期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薇.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数据的应用及风险防范[J].中国市场,2019(19):184-185.
[2]邢晟,王珊珊.基于大数据的金融风险预测与防范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3):1-4.
[3]王紫微.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驱动模式及其转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8).
[4]李婷,新疆财经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浅论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风险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濟,2017.
[5]王晶.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8):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