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篇

时间:2022-10-14 13:00:46 来源:网友投稿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篇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2021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施方案五篇整理合集 篇一: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营商环境是制约经济活力,影响经济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篇,供大家参考。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篇

篇一: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021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施方案 五 篇整理 合集

  篇一: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营商环境是制约经济活力,影响经济实力的基本因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核心竞争能力和潜在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

 马龙区围绕“三区一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强化“一部手机办事通” 推广运用,稳步有序、积极推行“证照分离”改革,竭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落实中央政策不到位。中央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马龙区也积极跟进,并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但缺乏实用操作性,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优化服务、精细服务力度不足,有些政策过于原则、不易落地。依然存在审批繁琐、内外资待遇不一致等问题,相关政策连续性不足,行政执法的依据和设定还有待全面梳理,行政权力运行尚待规范。

 二是政府法治化水平相对较低。当前,政府的公权力过大,行政化的经济干预政策、领导式的政府管理模式仍然对营商环境的优化起到了较大的阻碍作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主体对政府的不信任。同时,部分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敢为、不愿为、慢作为,存在谈商色变,使得政商关系由以前的“脸难看、门难进”,变

 成了“饭不吃、礼不收、事不办”。政商之间缺少了必要的互信,这也是制约营商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

 三是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开放意识不强。部分干部缺乏对外开放意识,只看到了招商引资中给予投资者在用地、税收、基础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没有从项目入驻后对地方经济发展、就业带动、产业拉动、市场培育和后续贡献等方面去算账,一说到相关项目,就把困难和风险摆在前面,给企业设门槛,给自己找退路,面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的矛盾问题,生搬硬套条条框框,“不能办”的借口多,“怎么办”的方法少。

 四是部门办事效率不高,“一盘棋”意识不浓。单位、部门、行业间协作不够,服务不到位。项目审批互为前置,甚至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另外,少数部门业务人员岗位变换频繁,工作交接跟不上,导致办理同一个项目相关手续时,出现企业往返多次都办理不了,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却没有给出一个规范的办理要求,态度冷漠傲慢,让企业无所适从。说到底,还是大局观念差、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差的“三差”问题没有真正解决。

 优化营商环境,就必须破除思想的禁锢和制度 的藩篱,在思想、制度和服务上下功夫。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为地方发展作支撑。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区领导、一班人马、一套政策、一抓到底”的招商项目定向定责分包服务责任制,按照“从简从快、一次告知、集中咨询、限时办理、超时问责、联审联办、疑难会商、上报事项协助报批”的要求,对投资审批事项全程代办,简化办事流程,无偿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一条龙”审批、“亲情式”服务。并定期开展回访活动,主动上门服务,让客商在马龙投资省心、经营安心、发展舒心。

 二是加大放权力度,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秉承“应办尽办”的原则,拿出“说办就办”的效率,实现“一次办成”的目标,达到“办就办好”的效果,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完善“首问负责”的受理机制;健全“一次办成”的办理流程,对审批事项再清理、再精简,实现“一口受理、一次办成”;业务要精通,选派优秀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服务;工作要勤奋,做到爱岗敬业;纪律要严明,坚决杜绝工作时间玩手机等作风散漫行为。

 三是加大整治力度,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要维护市场秩序,严肃查处各类破坏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有熟人没熟人一个样、外地人本地人一个样、大企业小企业一个样、国有民营一个样、内资外资一个样”;要加强治安整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伪劣商品、恶意欠薪、强买强卖等行为;弘扬法治精神,依法打击借征地、拆迁、补偿向投资者索要钱物、强揽工程、强行供料、强买强卖、阻挠建设等妨碍企业正常经营、侵害企业正当权益等违法犯罪行为。

 四是加大诚信力度,打造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要重商,一定要认识到无商不富,商业发展、企业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要重企,深入做好切实营造尊重企业和企业家的良好氛围;要重才,加强孵化器等平台载体建设,大力引进人才,吸纳高校毕业生在马龙创新创业;要重信,政府要带头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作出的符合法规的承诺和政策必须及时兑现。

 五是加大廉洁力度,打造既亲又清的政商环境。要坦坦荡荡同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真心真意为企业家解难题、办实事;时时处处要亲、时时刻刻要清。

 做

 该做的事情,并把事情做好,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是“亲”的意义所在,也是“清”的目的所在。只有“亲”和“清”都到位了,才能搞好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篇二:疫情背景下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城市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局面,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的经济模式下,不仅需要大规模的外资进入,同时也需要本地的创业群体,依托本地的资源大力发展经济,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来促进地区的发展。当然,优化营商环境的效果是显著的,不过,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短板”, 还在影响着企业家们投资的信心、创新的热心、做实业的专心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恒心。因此,优化营商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的便利性有待加强。企业投资项目申报要有一定浮动标准。如,江苏省地区总部企业申报分上半年和下半年进行,瞬联软件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8 年 8 月 23 日,当时并不符合 2018年地区总部申报要求,但 2019 年的申报标准为当年 1 月 1 日以后成立的企业,导致该公司 2019 年也没能参加申报。企业建议能否把申报期延长,能够让类似他们这种下半年成立的企业,在第二年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当年标准的也能参加申报。

 二是营商软环境还比较欠缺。现有的招商激励政策不够灵活,优势不明显。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扶持政策,但有些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三是招商人才还比较匮乏。懂项目、懂经济、懂政策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在重大项目跟踪对接上显得力不从心,影响了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另外招商人员的行动迟缓,投入的精力不大,服务意识不强。

 二、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是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依法简化项目落地流程。利用网络平台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建立“雨花外资企业”工作群,由专人负责、提供政策解答、发布市场资讯、网上业务培训,真正做到24 小时在线服务。

 二是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根据我区稳外贸、稳外资措施和《雨花台区扶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 10 条政策》、《雨花台区应对疫情影响推动稳定发展 30 条服务措施》的要求,拟由区政府、区内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银行等三方合作,设立“南京市雨花台区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出口退税资金池”,支持有潜力的外贸综合服务类企业为我区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服务,确保我区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

 三是优化净化服务环境。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公开涉企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编制发布办事指南,为企业办事提供明确指引。提高

 办事效率,实行首办责任、限时办结。实现企业与政府的互动交流、合作对话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基础,政府要大力推动各种公正透明的政商互动平台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投诉处理机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对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四是创新优化招商方式。整合招商网络、资源信息、项目信息共享等三大服务平台,避免各责任单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各自为战,浪费资源;加强项目载体政策支持,制定对楼宇(园区)引进外资的奖励办法;推出招商人员激励政策,采取市场化招商、全员招商,制定招商人员奖励办法。

 篇三:

 在优化营商环境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本来这个会我们上周就要开,定的主题是“☆”改革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今天会议的主题之所以加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这个议题,是因为中央和省、市纪委都把招投标领域纳入了今年专项整治重点,☆号全省通报了第一批招投标失信企业和个人

 名单。☆月☆日,市里召开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亲自出席、亲自督战,☆书记作动员部署,这几天相关部门在抓紧制定方案,所以会议推到了今天。事实上,当前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影响了公平正义,损害了营商环境,开展这项专项整治,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今天组织各单位召开这个会,目的就是要推动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水平、维护公平正义、激发市场活力,为促进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绿富双赢新☆提供优良的营商环境保障。刚才,☆同志、☆同志分别宣读了工作方案、作了工作介绍,☆同志强调了有关规定,☆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讲得都很好。☆县长既向大家交办了任务,又作了详细的工作安排,各单位务必认真领会、抓好贯彻、严格落实。下面,就如何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和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概括起来,就是做到“三个在前”、构建“三种关系”:

 一、把观念转在前,着力构建政商“新”关系 这个“新”,是政府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从而助推企业在新常态新环境中取得新突破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紧紧扭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在认识上深化、在观念上更新。

 1. 要坚守“人民至上”的观念。“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

 为都要坚决纠正。今年,中央、省、市纪委都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群众关切的焦点问题纳入专项整治重点,去年市委开展了专项巡察,今年☆月份专门召开了巡察集中反馈会,可见,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民心所向、群众所盼,是党委政府情感所系、责任所在。改革是什么,就是改掉毛病、革除问题,以前存在问题,所以要改、要革;优化也是一样,和专项整治一个目的,就是整改问题、提升质量。现在我们推行“☆”,就是以前存在不止一次甚至很多次的问题,以前流程繁琐、部门众多、材料成堆,群众搞不清、来回跑、很疲惫,抱怨态度差、效率低、事难办,推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就是对群众诉求最好的回应。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方案很好,既贯彻了上级要求、又结合了我县实际,实施“☆”工程直面问题、切中要害、具体实在,“☆”改革实现“领照即开业”,“☆改革”实现“拿地即开工”,“☆改革”实现“交房即交证”,体现了新效率、彰显了新气象,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各责任单位要坚持“人民至上”,对标对表抓执行、逐条逐项抓落实。

 2. 要培养“服务至上”的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使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我县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

 到,与市委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我们在改革的力度上、服务的水平上还有不小差距,比如审批事项“放小不放大”“明放暗不放”“你放他不放”“无关紧要的就放、关键核心的不放”等改革“假把式”问题,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不够强、服务态度不够好、服务能力不够足,甚至还存在“索、拿、卡、要”等顶风违纪行为以及“庸、懒、散、拖”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等现象仍然存在,直接损害了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侵蚀了政府公信力、影响了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务必放下“官老爷”的架子,拿出“店小二”的态度,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增强服务意识,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做到“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撒手、好事不伸手、难事不放手”,人人拿出优质服务,齐心协力优化营商环境。

 3. 要树牢“发展至上”的观念。发展就是硬道理,发展就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区域竞争非常激烈,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都在放狠招、下猛药。对比全省乃至全国县市区而言,我县总体发展水平还很不够。自己跟自己比,每年都在进步、发展态势良好,但放在全省、全国而言,我县在发展方位中还处于偏后位置。软环境影响硬实力,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还落于人后、亟待发力。优化营商环境,说直白点就是“你发财,我发展”,地方和企业是“命运共同体”,只有企业“丰收”、才有地方“税收”,只有地方给“平台”,企业才有“舞台”。离我们近的☆☆明白这个道理,做得很好,《2019 年全国☆营商环境指数报告》中营商环境指数位

 居☆第一,今年他们又实行了“一枚印章管审批”,办事流程更加简化、办事效率全面提速。区域竞争,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面对竞争激烈的区域发展态势,我们只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比学赶超,切实当好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让企业“发财”、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小康、绿富双赢。

 二...

篇二: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 篇 【篇 【篇 1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城市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局面,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的经济模式下,不仅需要大规模的外资进入,同时也需要本地的创业群体,依托本地的资源大力发展经济,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来促进地区的发展。当然,优化营商环境的效果是显著的,不过,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短板”,还在影响着企业家们投资的信心、创新的热心、做实业的专心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恒心。因此,优化营商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的便利性有待加强。企业投资项目申报要有一定浮动标准。如,江苏省地区总部企业申报分上半年和下半年进行,瞬联软件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8 年 8 月 23 日,当时并不符合 2018 年地区总部申报要求,但 2019 年的申报标准为当年 1 月 1 日以后成立的企业,导致该公司 2019 年也没能参加申报。企业建议能否把申报期延长,能够让类似他们这种下半年成立的企业,在第二年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当年标准的也能参加申报。

 二是营商软环境还比较欠缺。现有的招商激励政策不够灵活,优势不明显。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扶持政策,但有些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三是招商人才还比较匮乏。懂项目、懂经济、懂政策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在重大项目跟踪对接上显得力不从心,影响了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另外招商人员的行动迟缓,投入的精力不大,服务意识不强。

 二、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是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依法简化项目落地流程。利用网络平台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建立“雨花外资企业”工作群,由专人负责、提供政策解答、发布市场资讯、网上业务培训,真正做到 24 小时在线服务。

 二是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根据我区稳外贸、稳外资措施和《雨花台区扶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 10 条政策》、《雨花台区应对疫情影响推动稳定发展 30 条服务措施》的要求,拟由区政府、区内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银行等三方合作,设立“南京市雨花台区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出口退税资金池”,支持有潜力的外贸综合服务类企业为我区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服务,确保我区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

 三是优化净化服务环境。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公开涉企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编制发布办事指南,为企业办事提供明确指引。提高办事效率,实行首办责任、限时办结。实现企业与政府的互动交流、合作对话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基础,政府要大力推动各种公正透明的政商互动平台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投诉处理机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对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四是创新优化招商方式。整合招商网络、资源信息、项目信息共享等三大服务平台,避免各责任单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各自为战,浪费资源;加强项目载体政策支持,制定对楼宇(园区)引进外资的奖励办法;推出招商人员激励政策,采取市场化招商、全员招商,制定招商人员奖励办法。

 【篇 【篇 2】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题及对策 所谓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活动中的经济、政治、社会与法律环境的综合反映,是市场主体从开办、营运到结束各环节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总和,是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人力、时间与机会成本高低的表现。营商环境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国际化环境、法治环境、企业发展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18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提出并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近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权威中央媒体,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等形式,对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深入探讨,提出了改善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营商环境改善取得的成绩 在改革开放近 40 年的实践中,由于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的营商环境正在不断改善,根据世界银行 2018 年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较 2013 年提升了18 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4 年我国启动了商事制度改革,2015 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完成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攻坚,2016年又启动了“五证合一”等登记制度改革,微观主体进入市场的成本大幅降低。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大幅缩短商标注册周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各类证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加快完善配套的制度安排,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最大程度实现准入环节的便利化。此外,还将进一步简政、减税、减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这一系列做法改善了营商环境,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017 年,全国工商联发布了 2017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调研报告,参与调查的民营企业 500 强大多数认为营商环境得到了改善,其中认为市场环境、公共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或者有所改善的企业分别为 431 家、444家、447 家和441 家,占实际填写企业数比重为 92.89%、95.69%、96.34%和 95.45%。

 二、存在的问题 当然,营商环境改善的效果是显著的,不过,仍然存在着不少“短板”,还在影响着企业家们投资的信心、创新的热心、做实业的专心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恒心。因此,优化营商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一)政务环境 1.政策的执行性,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普遍存在着配套措施少、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一是涉及非公经济的部门众多,相互扯皮,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够用不管用、政策优惠难享用,操作难度大。二是政策兑现难,有企业反映,国家对风力发电进行价格补贴(风电国补),可补贴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影响民营企业现金流。三是政策执行主体设计不合理。企业反映风电国补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是造成兑现难的主要原因,如果国补资金交给电网公司,由其支付民营风企,补贴到位率会大大提升。

 2.政策的制定,对于新兴科技领域出现的新事物,政策制定没有前瞻性,出现一哄而上,一管就死,不利于行业发展。例如,对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出现,开始没有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造成一哄而上,出现问题后加强监管,从 2017 年对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进行验收和备案,原来准备 2018 年 6 月底出台备案制,目前备案制出台被叫停。在强监管下,规范发展的公司也受到株连,影响行业发展。由于各地管理措施不统一,一些地区控制互金公司数量,发展好的公司看不到前途;一些地区管理宽松,互金公司数量仍在增长,发展并不好的公司仍有生存空间。

 3.政务服务的便利性。一是企业投资项目申报与核准,有企业反映,已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向国家部委申报时,由于申报时间紧和地方政府不作为,项目没有列入当年国家计划,被一拖再拖,影响企业的发展。核准流程,以往风电项目只需要参加环评,现在凡涉及该项目的政府部门都要对其进行评价,都要请第三方机构评审,延误项目开工,造成权利寻租。二是政府为企业服务,不敢为、不愿为、不会为现象较为突出。有的政府公职人员在工作时间外,坚决抵制和民营企业家接触,造成一些项目推进慢,甚至本该跟企业沟通解决的问题也一拖再拖,最后项目可能拖没了,这是当下特别需要警惕的现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把握不好与企业交往的分寸,一些领导干部在处理政商关系时容易走极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干

 脆舍“亲”而保“清”,不吃、不拿、也不干。工作中有一些人秉持“不干事就不出事”的畸形认知,习惯于做“太平官”和“无为官”,缺少了应有担当。有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当了和尚不撞钟;有的新官不理旧账,前任领导定的事,后任不予理睬。以前的“亲而不清”变成“清而不亲”、勾肩搭背变成背靠着背、“脸难看、门难进”,变成了“饭不吃、礼不收、事不办”。

 (二)企业发展环境 1.要素供给的支撑性。一是要素获取的成本,即土地、资金、劳动力、电力、水等要素的价格,以及企业为获取这些要素所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隐形收费、间接成本、服务缺失现象未消除。某些涉企部门尽管在收费项目上有了减少,但转嫁为第三方收费,好像与政府及涉企部门无关,实际上企业负担并没有减轻,企业生产成本加大。还有一些涉及到质量检测、消防生产、产品审验、环评、安评等方面收费极高,都是垄断性的,没有价格上的回旋,让企业难以承受。二是税费成本,即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企业综合税负成本,以及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等企业所需缴纳的政府费用较高。增值税抵扣规则过于复杂、责任主体不清晰,部分涉企收费细则不明晰,使得中小企业难以享受扶持政策。

 2.要素资源的流动性。一是资金获取的便利性,中小企业融资 70%依靠间接融资,30%依靠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主要是银行,由于需要抵押物,大部分中小企业拿不到贷款。作为直接融资的股票、债券市场,门槛太高,中小企业进入不了。一些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小贷公司,由于融资难、风险高、税负重、监管错位等问题,发展受到影响。据小贷协会调研结果,个别省份有超过 1/3 的小贷公司退出市场。二是人才进出的便利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7〕74 号),需要限制企业境外投资的行业包括: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在境外设立无具体实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基金或投资平台。造成一些涉外房地产企业中外籍员工办理入境用工手续的申请时间比以往增加,致使涉外房地产公司成本大增。另外,由于对投资境外房地产的限制,使得在境外正常经营房地产的公司业务受到影响,销售额较去年下降一半。

 (三)法治环境 执法行为的规范性,包括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是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执法权力机构框架是否顺畅,执法部门是否采用统一标准,是否公平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例如,仲裁制度操作空间大,损害企业利益。仲裁委员会是由律师组成合议庭来办案,虽然仲裁法颁布十年,但没有具体实施细则,

 可操作性强,在多方利益勾连及缺乏具体法律部门监督下,办案时间久拖不决,造成企业利益受损。

 (四)市场环境 1.市场体系的公平性。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仍会遭遇不少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

 2.市场准入的透明性。仍存在制约和限制非公经济发展的隐性壁垒。

 三、对策建议 为此,我们提出改善营商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一要完善法律规范体系。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就是对政府和企业行为边界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形成法治化市场经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建立网上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可视化,确保用权有效监督。要抓住审批环节这个关键,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让政商关系界限分明。要强化法律规约,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用法律规范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在法律框架内处理政商关系。政府和涉企部门工作人员依法用权、规范用权、秉公用权,自觉斩断与商家的各种非法利益链接,杜绝权力寻租;以“敢作为、愿作为、主动作为”为导向,服务好企业。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不钻旁门左道,不走歪门邪道,不腐蚀、不围猎,按市场规律办事,遵纪

 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要规范行政执法,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对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规范,坚决杜绝政策执行中“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地放权给市场和企业;减少许可事项,规范行政处罚,所有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按照法定时限做到“零超时”。

 二要优化净化服务环境。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全面推行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公开涉企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编制发布办事指南,为非公有制企业办事提供明确指引。提高办事效率,实行首办责任、限时办结。实现企业与政府的互动交流、合作对话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基础,政府要大力推动各种公正透明的政商互动平台和机制建设。主动加强和工商联组织联系,注重发挥工商联组织的作用,通过座谈会、通报会、交流会等形式,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面对面交流,着力搭建政企互信、双向交流的新平台,实现“前门”交往和“台面上”联络。建立健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投诉处理机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非公经济人士中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政府改革、社会发展等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有分量的提案、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决策参考,为非公经济发展

 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对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三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要制定政商交往准则,给政商交往提供一张“明白纸”,明确政府和企业哪些应该为、哪些不能为、哪些必须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制度化、经常化的政企沟通机制,实现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让政商关系在“清”的前提下“亲”起来。推行党政领导、相关部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健全完善重点企业挂钩帮扶机制。要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将如何处理政商关系...

篇三: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环境问题成因浅析

 【模板仅供参考】

 近年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随着法制化建设不断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执法成为政府及其部门开展工作的一条基线,但群众和企业口中所称的营商环境问题却层出不穷,直接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借督办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议案》的机会,笔者与同事一起走访了一批企业主和一些政府部门,了解了一些情况,结合部分案例,试从中找出部分原因。

  一、以契约精神为精髓的市场法则与社会诚信普遍缺失的矛盾

  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之魂,是市场法则的精髓。所谓契约精神,简而言之就是由商品经济社会派生出来的契约关系与内在的原则,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双方自愿交易,各自承担属于自己范围之内的风险。中国人的契约精神,虽然还没有达到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普及程度,但 xx 多年的改革开放,契约精神已逐步渗透并影响全社会经济商业活动,直接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

 自 xxxx 年党的十四大决定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市场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诚信守约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对以契约精神为精髓的市场经济基本法则,认识不够、践行缺乏,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没有形成自觉诚实守信的习惯,特别是在经济景气下行、企业经营困难的特殊时期,往往给诚信甩在脑后,原先信誓旦旦的承诺不兑现,白纸黑字的合同不落实,更不要说克服困难主动履约了。

  据了解,国内比较权威的“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其问卷由《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设计,调查由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执行。《小康》杂志社 xxXX 年首次发布“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时得分仅为分,刚刚及格。今年已是第 xx 次发布,xx 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渐深入,迎来了全面发力、全面渗透、全面提升、组合推动的新阶段。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主要从政府公信力、人际信用、企业信用等三项指标来进行测评。笔者找到了 xxXX 年的数据,当年的政府公信力指数为分,人际信用指数为分,企业信用指数为分。这些数据看起来很不错,但考虑地域因素,XX 和其他内地小城都是“被平均”了,实际数据可能会低 x-xx 个百分点。调查显示,政府信用和人际信用连续第六次位居“最受公众关注的五大信用领域”的前两名。但普遍反映,中国社会诚信度还比较低,远离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

 区的偏远地区诚信度更低。

  从调查来看,一些进入 XX 办厂、开发房地产的企业,对政府当初招商时候领导的表态、会议的承诺甚至会议纪要迟迟不能落实、落地,深感失望。对在项目拆迁过程中层层扯皮、踢皮球、让企业放血深感绝望,对个别案件法院审判不公、执行难深感沮丧,对一些群众刁难敲竹杠、一些公职人员“不吃不喝不要”也不办事深感郁闷……等等,焉有不发生营商环境的问题?

  二、以严管重罚为手段的依法行政与部分企业主投机取巧打擦边球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强调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近年来,依法行政作为一条主线,已经贯穿了政府及其部门工作的始终。普遍反映,法律法规很严格,法网很细密,但执法过程中仍然可能发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太严、违法不究或太究的问题,使得行政执法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营商环境。

  在调查中,个体工商业主普遍感到管理自己的婆婆太多,随便哪个部门都有法律条文、都可以执法。如果真的执法下去,小店没法开,更别说挣钱了。比如说《食品安全法》有关罚则,出发点是非常好的,就是要罚到不法业主生意做不下去,甚至倾家

 荡产。但违法的细节太多,情节也有轻重,可能因为店主一时疏忽,一瓶过期几天甚至一天的酱油就可能引发几万元的罚款,这无论如何让人无法接受。而事实上,法律的实践也无法体现法律的要求,就变成了一纸空文。

  另外,还存在执法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比如罚款额度从 xxxx 到 x 万,一般执法人员狮子开大口,动辄顶格处罚,罚得一些个体工商户想死的心都有,在一些地方发生暴力抗法事件也就不奇怪了。如果“聪明识相”一点,请客送礼一番之后,罚款肯定就低不会就高,这就给权力寻租留下了机会。

  还比如,在建筑市场,法律规定劳务发票必须据实开具,但在实践过程中,很多民工文化水平低、多年打工的习惯难改,一般是“放下锄头拿现钱”,哪里会去开发票呢?何况现在劳动力是买方市场,基建老板提都不敢提发票的事情。这样,税务部门据法可以处以几万元的罚款,甚至可以让违法者坐牢,但如果老板“懂味”,税管员那里也可以过关。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主处心积虑规避法律的管理,钻法律的空子,打擦边球,甚至不惜采取行贿腐蚀有关执法人员,以达到自己投机取巧、甚至巧取豪夺的目的。这样的例子,在招投标领域比较多,还有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也存在这种现象。

  还有一些老板对法律和政策比较有研究,在企业运营中确实

 深感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希望修改有关规定,期望政府跳开法律规定出台新的优惠政策,他们也借优化营商环境的机会发声,给人的感觉是企业主似乎对营商环境都不满意。比如说对银行贷款,很多企业站在自己的角度无法理解银行的规定,从而呼吁改变规则。

  三、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现代办公手段与科技素质不高的矛盾

  随着电脑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让政府及其部门也逐步走上了信息化办公的快车道。但是,在信息化办公成为热点趋势后,无论在政府、在企业、在社会个体之间,都存在科技素质不高的问题,面对电脑或手机上的程序(APP),一头雾水,无所适从,导致一些群众直呼“办事更难了”。

  据调查,在机关里的国家公务员当中,有大约一半的人员不会熟练使用电脑,很多人特别是年龄 xx 岁以上的同志只限于开机关机、打开网页浏览新闻,会使用 WORD 系统打字 xx 文件就算电脑高手了,而打字也不会盲打,直接影响了办公效率。至于电脑或网络出现一些日常维护的故障,整个单位都基本束手无策,只好放下工作,让前来办事的群众等待,或者下次再来。这在基层单位如公安派出所、车管所经常发生。而在企业,由于经营理

 念的原因,一般不会聘请一个专业电脑人才,那么兼懂电脑、会网络办公、熟练操作各种专业程序的复合型人员更是凤毛麟角,以至于无法通过网络报送一些资料和数据。比如,根据我省改革要求,在省工改系统中项目施工许可事项的办理流程只有受理、决定两个程序,并不繁杂,但很多建设单位感觉流程复杂难办。原因就是经办人员操作不熟练,无法理解程序,加之经办人员变动频繁,接手的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就更加不会操作了。

  更为要命的是,即使有专业人员的机关,但由于信息化平台过多,信息共享不畅通,也造成一系列营商环境问题。据市住建局反映,目前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判和结果公示的平台有湖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信用 XX 等,但平台之间数据信息各有各的格式,不能共享,形成信息壁垒。如审批管理系统办理的审批结果无法同步到信用XX,而根据要求必须同步,只能手工重新输入,无疑拖慢了工作效率,引发了“营商环境问题”。

  另外,以笔者作为一名业余电脑师傅的身份观察,一些应用平台存在界面不友好、菜单过于复杂、程序员无法理解实际工作要求、甚至粗制滥造的问题,也给机关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带来了一些困惑和麻烦。

  四、以正风肃纪为目标的政风建设与管理评价机制滞后的矛

 盾

  作风建设、政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近年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执纪力度,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纳入政治监督范畴,作为纠治“四风”首要任务抓紧抓实。各地坚决查处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行动少落实差,以及不担当、不作为,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过多过滥,漠视群众利益,雁过拔毛微腐败等突出问题,处分了一大批公职人员,在全体公务员队伍中形成了强烈的震慑力。各单位警示教育常抓常新,警钟长鸣,无形中给了在职人员巨大的心理压力。

  但也有人搞起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企业老板反映,现在有一部分公职人员吃请、索拿卡要的少了,但也不办事了,行政慢作为、鸡蛋里找骨头,各种理由推托的现象多了,一门心思不是尽快帮助群众办事,而是确保自己“不出事”。

  有的公职人员不愿、不敢担当,生怕出错,信奉“做多错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于法律规定可办可不办的事项,一般是“看着办”或者不办,层层请示、非得领导签字才给办,如果领导出差了,那么这个事情就让群众一直等下去。

  多年来,公务员绩效管理的评价机制建设虽然取得突破性进

 展,但并不健全。很多基层公务员反映,评先评优和干部的提拔使用与工作实绩看起来有关,那些得到组织提拔的同志肯定是做得不错的,但又觉得“细思极少”,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快做慢一个样的局面仍未改观。

  我们在调查中也了解到,很多公职人员并非不想做事,只是不想做错事,希望有一种容错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七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对探索中出现失误或者偏差,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予以免责或者减轻责任。”但在实践当中,有关人员还是担惊受怕,不愿尝试。比如我市试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可以有效地加快项目开工建设进度。但由于我省不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上级部门不鼓励,而且,项目万一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经办人员也就难辞其咎,挨处分、甚至坐牢的风险都存在。因此,他们呼吁尽快研究出台符合本地实际且操作性强的容错机制。

篇四: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街道优化营商环境的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企业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进入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新要求。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政府工作不仅要继续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在“软环境”上有新突破。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街道作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必须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推动街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基本概况

 XX 区 XX 街道前身为 XX 市国营 XX 农场,X 年 9 月正式挂牌成立,辖区面积 2.66 平方公里,下辖 XX 社区、XX社区、扬帆社区、X 社区、XX 社区、X 社区 X 个社区,常住人口约 X 万人。街域内有 XX 有限公司、XXX 有限公司

 等多家重点单位和企业。近年来,街道在税收、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经济指标方面均维持了平稳发展态势,如期完成目标计划。但由于街道开发建设较早,缺乏支柱性产业,目前面临着税源项目逐步枯竭、新产业后劲不足等多重经济发展困境。XX 年,街道按照 XX 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的工作要求,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不少“短板”存在,优化营商环境课题仍需进一步破解。

 二、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支柱产业单一,经济基础薄弱。

 XX 街道辖区内目前有纳税行为企业近 X 家,呈现“小、多、杂”的特点,管理上难度大,经济效益低,难以发挥规模效应。此外,辖内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较少,经济支柱产业单一,重点商贸企业、大型商场资源匮乏,房地产项目已基本进入扫尾、清算阶段,街道面临项目税源逐步枯竭难题。辖内 XX 等商务楼宇又存在至少 2~3 年的培育期,加之这些商务楼宇企业在招商中,存在招商队伍建设不足、招商人员专业性较差以及招商宣传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招商后劲不足,时常出现商铺闲置的资源浪费现象,很难为街道经济提供新的经济支撑点和增长点。

 (二)机制对接滞后,企业成本增加。

 一方面,审核繁琐低效率。街道政策公开透明、办事规范,法治环境总体水平较好,但长期以来企业审批流程严格恪守“一次性备齐材料”之道,使得不少企业在办理登记时,往往因为缺了一两份材料导致被退件,又要重新提交材料,费时费力。这种申报手续繁琐等低效问题,使得原本想“留下”的企业“留不下来”。另一方面,错失优惠高成本。有的部门在为企业提供服务时扶持力度不够、创新意识不足、政务公开不充分、政策宣导不及时,导致企业对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了解有限,无法及时享受优惠,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了企业抗风险能力,一旦企业面临资金困难,就会选择搬迁至其他低成本地区,以解“燃眉之急”。

 (三)市场环境复杂,缺乏核心引力。

 街道辖区 80%的面积被农安小区覆盖,主要以居民安置房为主,这些安置房大多为“开放式”的管理方式,多数面临无物业管理、基础设施陈旧等不规范现象,极易形成门店经营和流动摊担的“夜市”经营模式,很难发展街道经济核心竞争力。同时,街道外来务工流动人口多,占总人口数的 46.9%,“结构复杂、流动频繁”的人员构成,为社会管理、综治维稳带来较大压力。复杂的市场环境及尚不完善的保障制度使得辖区缺乏“吸引力”,难以留住人才和企业。

 三、政策建议

 (一)精心安排部署,严格任务指标。

 XX 年,街道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号召,严格落实《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 (XX 发〔XX〕3 号)。年初,由街道工委书记召集、街道办事处主任主持,召开了全街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专题会议。会议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做好“亲商、安商、稳商和留商”工作要求,制定并出台《XX 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全面分解全街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建立并实施班子成员联点服务制和“首问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积极组织街道税管站、经济办和社区对辖区内税源进行了全面摸底分析,及时掌握街道税源情况,为全面优化街域营商环境夯实基础工作。

 (二)优化招商引资,实现动态对接。

 一是选优配强招商人才队伍。XX 年以来,街道建立招商工作调度会议机制及责任落实机制,制定街道全年招商引资办法,强化招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各行业的联系沟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对成功引进重大项目的个人给予奖励。同时,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到街道对社区、干部年终绩效考核成绩,并积极鼓励社会资源参与招商引资,联动工商

 联、商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方面,牵线搭桥,以企引企,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盘活存量引进优质企业。对辖区内楼宇进行地毯式清查,大力盘活现有闲置楼宇资源,同时深入社区楼宇,挖掘隐藏于住宅楼、别墅区中的企业资源。重点做好万家丽国际 Mall、XX 明珠、宽寓世嘉等楼宇的招商及管理工作,以浏阳河文化产业带和万家丽商圈发展建设为依托,大力引进新型、优质、高科技企业,完善企业集群注册登记管理,扶持各类创客空间、企业孵化器发展,开辟经济发展新途径。

 三是创新招商方式狠刹闲置。今年以来,街道将辖区内的楼宇信息用美篇编辑成“名片”,为企业进行“立体、多维”的推广宣传。同时,对 XX 以及其它楼宇的闲置情况进行日常化更新,及时掌控招进来的企业需求,积极对接区外派“北上广”招商团队和区直部门,将收集到的招商信息与辖内闲置楼宇进行比对,减少闲置空间,完成招商任务,带动经济效益。

 (三)落实优惠政策,提升服务品质。

 一方面,全面畅通行政审批机制。街道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划分,主动将本单位的办事流程、承办人员、服务承诺等事项进行公开,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打造公正、透明的市

 场环境。在优化审批服务上,建立“限时办结制”和“服务代办制”,实行补充材料与事项审批并联推进,并逐步实现“全程电子化”,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让办事者“最多跑一次”,为企业争取时间。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主动服务、优质服务让群众舒心、企业顺心。另一方面,强化对接提升服务品质。XX 年以来,街道根据 X 政办发〔XX〕X 号文件精神要求,积极搭建政策解读交流平台,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手机 APP 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政策措施、申报程序宣传,足不出户、“轻轻一点”,有效提升企业政策知晓率。同时,做实重点楼宇“楼长制”,通过走访、座谈、协调会议等方式,定期对接交流、送政策上门,为企业排忧解难、出谋划策,并帮助符合优惠政策条件的企业整理申报相关资料,及时上报到相关区直部门,力争企业能够及时享受到政府的扶持资金。

 ( 四)营造一流环境,增强竞争实力。

 一是积极打非治违。今年以来,街道、社区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与传销活动,积极开展非法集资、警示教育、风险提醒等宣传教育活动。在政务服务、执法监管等方面向高标准看齐,加强企业日常工作巡查。上半年,街道对辖区内重点楼宇 120 家企业进行了无预约、未通知的抽查行动共计 60

 余次;对打非办反馈的重点企业,街道联合 XX 工商所、派出所对其进行约谈并定期进行调查。加强对农安小区内非法传销的摸排,定期组织社区对可疑地点进行巡查,确保辖区健康、和谐、稳定的经营环境和商业氛围。

 二是打造品牌亮点。充分利用地铁商圈优势,把握好XX 等重点楼宇的集群效益,优化硬件配套设施,打造街道营商环境新亮点、新标识,真正使特色更特、亮点更亮,引导企业利用自身资源“以商招商”,形成“广告效应”“品牌效应”,实现企业“进得来、留得住”,不断增强街道的核心竞争力,让营商环境有一个新提升、新气象。

 三是完善配套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要在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建设上有新突破,更好发挥制度的支撑、保障、激励作用。结合人才新政等要求,完善引进人才任职、居留、社保、医疗、子女教育、家属就业等配套政策。尽快实现外来投资、创业人员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可按其居住地就近安排入学,享受本学区学生同等待遇;探索建立投资创业人员定点医疗保健制度,建立门诊转诊绿色通道。

推荐访问: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优化 原因 环境